戴家村

戴家村


江苏省泰州市 兴化市城东镇 林湖乡戴家舍初名上三灶、九里港,后称湖南庄、戴家庄,清 康熙年间易为现名。抗日战战初期,被人民政府命名为临湖乡。1948年底兴化解放后一度更名为临湖镇。1950年6月恢复现名。戴家舍的庄址南濒梓辛河,与“南荡古文化 遗址”隔河相连,东近渭水河,北接得胜湖、车路河,西邻垛田镇芦州、旗杆荡。距县城9公里。 史载,“发生在距今5600年前的最后一次大海浸,使江淮海岸线向西推进到高邮湖西岸,现今的高宝湖及其以东的里下河地区处于海湾中。”“海潮退后,海岸线东移至阜宁——盐城——如东拼茶一线,其时兴化——东台成为泄水通道,兴化城一带已露出水面”经过黄河河水及雨水的漫长的淋洗过程,戴家舍周围的土壤逐渐脱盐,为植被所覆盖,形成水草丰美的湖荡沼泽洼地。距今4600——4000年间的龙山时代至夏初的新石器文化晚期,从黄河流域迁徙东夷的一支部落,渡浍水,越淮河,来...

详情

戴家村地名网_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垛田街道戴家村资料简介
  戴家村是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垛田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2128100322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1281。戴家村与金岛、芦洲村、南园村、高家荡村、征北村、张庄村、南仇村、新联合村、解楼村、城东村、凌翟村、王横村、得胜村、杨花村、新徐庄村、孔长村、王垛村、杨荡村、张皮村、三羊村、申家佃村、湖西口村、垛田水产村、新南村、钱戴村、湖东村、平安垛村、张皮垛村、莲溪湖村、凤凰垛村、花园垛村、新钱村相邻。 还有22个地名与戴家村同名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垛田街道戴家村介绍

江苏省泰州市 兴化市城东镇 林湖乡戴家舍初名上三灶、九里港,后称湖南庄、戴家庄,清 康熙年间易为现名。抗日战战初期,被人民政府命名为临湖乡。1948年底兴化解放后一度更名为临湖镇。1950年6月恢复现名。戴家舍的庄址南濒梓辛河,与“南荡古文化 遗址”隔河相连,东近渭水河,北接得胜湖、车路河,西邻垛田镇芦州、旗杆荡。距县城9公里。 史载,“发生在距今5600年前的最后一次大海浸,使江淮海岸线向西推进到高邮湖西岸,现今的高宝湖及其以东的里下河地区处于海湾中。”“海潮退后,海岸线东移至阜宁——盐城——如东拼茶一线,其时兴化——东台成为泄水通道,兴化城一带已露出水面”经过黄河河水及雨水的漫长的淋洗过程,戴家舍周围的土壤逐渐脱盐,为植被所覆盖,形成水草丰美的湖荡沼泽洼地。

距今4600——4000年间的龙山时代至夏初的新石器文化晚期,从黄河流域迁徙东夷的一支部落,渡浍水,越淮河,来到现今的戴家舍的南荡中生活。从此,兴化境内有了人烟,先民们世世代代繁衍于此,生息于此。戴家舍境内的古南荡人是迄今为止世人所知晓的兴化人文始祖。她的出现,拉开了兴化人文历史的帷幕。 “ 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令尹昭阳率兵攻魏,破襄陵,得八邑,逐裂海滨之地(兴化)为其食邑。”(《兴化市志。大事记P10》)部分楚国将士来到城东的芦州、戴家舍一带“围海造田,试种水稻”。从此,古戴家舍人开始走向文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建都广陵。他曾招纳流亡人士到兴化招远场铸钱煮海。其时,生活在戴家舍一带的先民有了第一个地域名——上三灶(该地名因史载而得以流传下来)。他们与盐同煎,尝尽了人间的艰辛。传说,秦国使者陈轸与张仪一同共事于秦惠王,国宝和氏璧失落后,张仪怀疑陈轸将和氏璧偷给昭阳将军带到兴化藏到率头湖中镇妖。由此,得胜湖便因藏过和氏璧而成为“真龙宝地”,并从而产生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流经得胜湖及其南、北端的三条运盐大河——车路河、梓辛河、白涂河,从城东贯穿直通黄海。相传,这三条大河是海龙王从卧居兴化的黑龙身上抽出的三条筋形成的。海龙王的八太子白龙奉父王之命于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沿北运盐河溯水而上,欲到兴化盗取秦惠王的国宝和氏璧。白龙游至率头湖东的马家渔簖口(今之林湖乡马家簖村),见西面不远处的得胜湖中黑浪滔天,雾气腾腾,不禁一怔。恍惚间,其龙须触到渔簖,忙缩头抬身向西南方向跃去。一道白光射入率头湖与湖南大荡交汇处的南运盐河中。白龙头枕河北上三灶南端的渔民修筑的供栖息用的小土墩(今之戴家舍庄址处),尾触河南水荡沼泽处(今之南荡北端)。白龙睁开眼,但见这里湖水溅溅,荡草芊芊,鸟雀阵阵。它被人间宝地迷人的景致吸引住了。于是,乐而忘返,在湖中蛰居下来。率头湖遂成为龙王辛(第八)子的第二梓(故乡)里。先民将白龙落身之处的南运盐河易名为梓辛河。将河南的水荡改叫黄家荡(白龙从黄海而来之意)。将河北小渔港改叫九里港(白龙于九月九日到此)。率头湖改称缩头湖(白龙须触渔簖惊愕缩首之意)。白龙借道而上的北运盐河,因碧绿的河水被白龙涂白而改叫白涂河。马家簖至戴家舍的一条小港汊(今之渭水河东旁)改叫白龙港(现名龙王港。传说,海龙王到兴化觅白龙王子循游过此河而得现名。)。从此,戴家舍一带的湖周围的村庄开始有了湖心白龙的传说。有诗为证:“风云聚起鱼龙狎,波浪惊翻鸟雀呼。”(元詹澍《七律。得胜湖晓泛》)“光彻玉壶栖鸟定,影沉金镜蛰龙惊”。(明初宰相高谷《胜湖秋月》)。《图经》上曾载“湖心有潭,白龙居之”。该潭位于戴家舍庄北5里处的湖心,现名老爷大堂,俗名白龙家。

现在,如果你有幸到戴家舍及其湖周围的村庄走一趟,还会听到湖中有座德州城,白龙与黑龙决战沉龙荡,白粉冬瓜(传为打开古德州城门的钥匙),金芦材(苇),团(坛)子精,蚌精,长(鳝)鱼精,活宝玉兔,金豆子、白酒潭、照妖铜镜,岳飞军扎旗杆、黄家荡操练水军,张荣湖上大摆水上八卦阵破金兵,张士城屯湖聚义军,施耐庵水浒港开馆授渔家子弟写《水浒传》等关于得胜湖的传说。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11月,水泊梁山英雄张荣率万余渔民义军联舟入缩头湖莲花荡及戴家舍的南荡、东荡、黄家荡等荡中,筑水上城寨,将大大小小的数百个垛子与芦苇荡一起演为三百六十个水上八卦阵。南绍兴元年(1131年)夏,义军与金兵统帅完颜昌(鞑濑)决战湖上,取得缩头湖大捷。湖名遂改为得胜湖,并名扬中原大地。张荣义军从此在湖周围村庄安顿了下来。九里港改叫湖南庄。 戴家村油菜花4 (76张)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邑人张士诚操十八根扁担起兵,从丁溪河折入中运盐河(后称军捕河、胜驾河,现名车路河)。义军至得胜湖后驻湖边庄上蓄势招兵,在湖中粉碎了元军将领力百寿数千官兵的围剿。后又与速纳丁率领的大批元军激战湖中,大获全胜。第二年,六朝枢密院判官董博宵率重兵残酷镇压了湖中的义军,时湖南庄的不少渔民义无返顾地随张南进,一直打到苏州、湖州一带。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吴王张士诚就义后,湖南庄在每年的五月二十三日都举行盛大的庙会,把张士诚作为都天菩萨(都天老爷为唐开元年间的进士,安史之乱中为国献身的张巡)的化身来祭祀。每逢会期,这里成了集市贸易和民间文艺活动的中心,敬神唱戏,观者如潮,热闹异常。庙庵内灯烛辉煌、香烟弥漫。出会时规模宏大,盛况空前。民间文艺经常表演的节目有抬阁(小孩扮成的戏文中的角色,由大人挑或抬着走。)、龙舞、狮舞、倒花篮、跳马灯、打莲湘、舞花棍、荡湖船、蚌精舞、跳判官、踩高跷、六书锣鼓吹打等。他们一路走一路舞一路说唱,各有绝招,观者不绝,场面蔚然壮观。他们借用多种方式表达了对历代湖上英雄的怀念。他们创作了诙谐幽默、开朗奔放的舞莲湘;轻盈柔韧、流畅自如的龙狮舞;优美动人、具有水乡风情的蚌舞及荡湖船;气氛激越,形式新奇的判官舞;淳厚质朴、清新活泼的栽秧、打秧、踏车、踏碓、拉犁、拉纤等民歌和民间小调。正是这些民间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促进了兴化城东湖荡民俗文化的广泛交流,推动了富有浓郁水乡特色的文化艺术在民间的不断演变、发展、繁荣和流传。其中的林湖栽秧号子《栽秧要趁好时光》(原名《啊里隔上栽》)被选入《江苏优秀民歌集》及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材中,并唱响全国。莲湘、花棍等传统舞节目被载入省、市文化艺术卷中。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为惩罚兴化人对张士城的支持,怒将兴化土著人数千户强迁良乡、皇庄,“驱逐苏民实淮扬二郡”(《兴化市志》),昆山及苏州阊门一带的流民徙兴化插草为标,垦荒造田。戴、黄、王、许、张、沈等姓随流民大军先后来到湖南庄落户。因戴姓是第一个到的,且被县官指派任庄上的董事,遂将庄名改为戴家庄。“康熙四年(1665年),《赋役全书》刊定,兴化原额民灶田,不分沟河湖荡,一概‘升科’,每亩征银1分1厘7毫8丝有零。每亩缴本色槽米6合9勺有零”。其时,戴家庄的粮田仅占25%,余皆荒地湖荡。其后的数年中,不堪重赋的戴家庄人只有通过拖交、外逃等方式对付县衙的“恐、扑、杖、杀”。“刮破船,上江南(方言峦),专拣荒山野洼钻”。“闯荡上海滩,卖唱带讨饭”。“种一亩地缴四份粮,娘儿老小没法养,穷人的泪水往肚里淌”。这些流传了几百年的湖边村庄的民谣,恰是当年戴家庄人民生活境遇的真实写照。其时,芦苇丛生,四野茫茫的戴家庄成了北方的土匪、安徽的盐侉子及南来北往军队的黄金通道。为避豪强骚扰,免税粮“升科”,堵土民流徙,庄董提议将有400多户的大庄子改称戴家舍,得到村民的肯首。他们按宗族姓氏组合分居到庄子周围的若干个垛子上,分别取名“某家舍”、“某家洲(音纠)子”或“某家垛”。不少人重操旧业,游荡于湖中以打渔为业。1940年10月黄桥决战胜利后,新四军沿梓辛河西上追歼残匪,在戴家舍收编了得胜湖草头王——沈志祥(戴家舍人)及其领导的芦州、戴家舍联合抗日保家自卫队。1941年5月15日,沈任大队长的兴化县独立行动大队配合新四军一纵二旅六团三营在庄南梓辛河畔伏击日军气艇,打死鬼子26名,活捉2人,创苏中“捉鬼子第一”的奇迹。县大队获“模范大队”的称号。5月20日,一百多兴化城的日伪军洗劫戴家舍,打死打伤村民三十多人,烧毁600多户的房屋(只有18户瓦房,6户散居的小舍子未烧掉),庄上的寺庙、祠堂、念佛钟鼓楼等十多处名胜古迹荡然无存。灾后县抗日民主政府对戴家舍群众及时进行了优抚救灾,帮助戴家舍人重建了家园。戴家舍人为新四军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应有的奉献。上世纪80年代,戴家舍人围湖挖荡建渔池,叫古南荡人从睡梦中醒来,让兴化的人文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戴家舍人在欣喜之余,同时产生惋惜和难奈之情。“庄南荡中芦苇沙沙作响,庄北湖中水涛哗啦轰鸣”这一让历代舍上人自豪过的美妙佳境成为他们脑版中永久美好的记忆了。昔日如诗如画的湖荡美景早已消逝。然而池塘边的几丛摇曳的芦苇,偶尔掠过的沙鸥的几声鸣叫,常打开戴家舍人封存已久的记忆,勾起他们对当年绮丽无比的湖光水色的联想。 戴家村油菜花3 (80张)

戴家舍人不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绰有余裕的湖荡文化,而且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物质文明。清代,他们培育出的露果,爽口味微甘,汁流满嘴香。作为贡品,深受皇宫里人的青睐。遗憾的是,这一水果佳品绝种于战乱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和芦州等垛田人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用得胜湖中鱼虾遗骸和水草沤成的优质有机渣肥培育成的油菜,亩产达100多公斤。文革前后,戴家舍出产的数百吨芦菲、蒲包、芦苇折子、草绳等土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如今的戴家舍人秉承先民的传统,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做水产养殖等的文章,让湖荡中的鱼、虾、蟹和垛上的葱、姜、蒜等走上了城里人的餐桌,使渔网、虾笼等传统特色农副产品飞出了国门。目前,他们又在新兴东公路边划出500多亩田垛,建立了“林湖楚水工业集中区”,以优越的环境,优惠的条件吸引海内外客商到这风光优美、物产丰饶的“真龙宝地”投资兴业。相信,戴家舍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戴家村油菜花2 (77张)

历史悠久的戴家舍,庄名通俗形象,流传很广,并名扬苏中大地。她是村民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戴家舍人喜欢称自己是舍上人或垛上人,不愿更改庄名,是因为这个地名的含义博大精深,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能把舍上、垛上人的心联结在一起,更能把他们团结拼搏的精神凝固成一块。戴家舍悠久的历史,如同春天里庄周围数百条垛上一簇簇凋谢的油菜花,早已无法重生,只余些淡淡的浓香,待人去寻,去嗅…… 戴家村油菜花1 (79张)

7、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戴家村

戴家社区居委会

村名由来

该社区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戴氏从北疃迁此立村,故名戴家村。

政区人口

位于九水路街道东部,三面环山,南与上臧社区接壤,社区占地1.24平方公里,住户286户,人口818人,均为汉族。 解放前,隶属李村区,解放后,划归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戴家村,2004年11月改为戴家社区。

经济状况

该社区主要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积极引进资金,发展旅游业。 戴家社区集体企业3个,外资企业3个。2004年社区固定资产累计完成3000万元,生产总值4000余万元,实际利用内资100万元,实缴税金完成160万元。

社会事业

戴家社区建有中共戴家社区支部委员会和居委会,并有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众组织。2001年居民实行退休养老保险制度

周边

垛田街道戴家村退瘵役诸侗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周边村庄

瓦屋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
泰州市兴化市

戴家村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

戴垛村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

戴桶村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二二九省道

冒家村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