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村
三合村 三合村副业经济 三合村经济发展
三合村位于 富阳区城西12.8公里。是一个半山区村庄。清雍正六年(1728)属江北瑞丰十一庄。1945年属长乐乡。由大树下,吴家村,江家村组成,取"三村合力"之意,故名三合。1992年属 三山镇。下辖大树下、吴家村、江家村、柴坞口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大树下。全村420多户,1317人。有耕地667亩,山林6900亩。村境南北环山,富阳县城至新浦公路自东向西依村而过,上里溪自西向东经大树下村边的田畈,汇入富春江。1949年前,全村800多人中,80%以做纸,租田种,做长工、短工,看牛等养家糊口,还有100多人靠挑脚(肩担苦力运输)过日子。1949年后,三合村人仍以造纸为传统副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更新设备,成为闻名省内外的造纸村。三合村属于鹿山街道。面积9.81平方公里,辖区有11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全村567户,人口1879人,93名中共党员,耕地947亩,12...
详情三合村位于 富阳区城西12.8公里。是一个半山区村庄。清雍正六年(1728)属江北瑞丰十一庄。1945年属长乐乡。由大树下,吴家村,江家村组成,取"三村合力"之意,故名三合。1992年属 三山镇。下辖大树下、吴家村、江家村、柴坞口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大树下。全村420多户,1317人。有耕地667亩,山林6900亩。村境南北环山,富阳县城至新浦公路自东向西依村而过,上里溪自西向东经大树下村边的田畈,汇入富春江。1949年前,全村800多人中,80%以做纸,租田种,做长工、短工,看牛等养家糊口,还有100多人靠挑脚(肩担苦力运输)过日子。1949年后,三合村人仍以造纸为传统副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更新设备,成为闻名省内外的造纸村。
三合村属于鹿山街道。面积9.81平方公里,辖区有11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全村567户,人口1879人,93名中共党员,耕地947亩,12100亩山林,17家工业企业,百亩水果经济林,1个养殖场,2个石矿。常年林木茂盛,水源充沛,清澈流水的上里溪穿村而过。三合人民历来用勤劳智慧,开拓奋进的精神创造业绩。
造纸是三合村的传统副业。早在清咸丰年间,就有人用桑皮、稻草为原料做桑皮纸。至40年代末,全村曾发展到四十来户。后有二名村民先后办起铁笔蜡纸厂、洋皮纸厂,有100多工人,大部分是村人。随之,一家或几户以独资、合资和劳力、技术换工等形式,建办起一只槽、两只槽,时停、时做的造纸生产工场,村民相继效法。产品多种,有打字蜡纸、铁笔蜡纸、洋皮纸、雨伞纸等。至1951年这种生产遍及全村每户人家,村民长途跋涉将产品挑到杭州出售。手工造纸技术,凡有劳动能力的男女都学、会做。检皮、制浆、抄纸、晒纸、检纸基本人人都能掌握一二种,有的甚至掌握工艺的全过程。
1951年,富阳县人民政府派了三位干部到村利用六畈庙(现三合皮纸厂厂址)办起富阳人民造纸厂。1954年春改为皮纸业生产组,1956年6月更名为三合皮纸厂。1969年上马原一号造纸机,开始生产机制纸,结束了村里造纸业有史以来只能以手工生产的历史。三合皮纸厂先后生产过桃花纸、洋皮纸、雨伞纸、打字蜡纸原纸、铁笔蜡纸原纸、副号白棉纸、滤酒纸、滤油纸、油篓纸、湿洁无纺布、卷花纸、长城牌引线纱纸等20多种产品。产品遍销省内外,长城牌引线纱纸誉满全国,供不应求。1988年在三合皮纸厂投资70多万元,上马一台日本生产的第二号造纸机,当年产值达532万元,同时建机房450平方米,辅助机房120平方米,建5立方米浆车20台,10立方米涤车2台,上马第二号14.3米蒸球一台,二号4吨炉子,128平方米的炉房一幢,1990年产值达1170万元。1991年三合皮纸厂又投资100多万元,上马了日本产的第三号造纸机。
1978年后,在村党支部书记、皮纸厂厂长沈柏顺带领下,党支部、村委会坚持抓经济,抓企业,三合村的经济得到飞跃发展。1984年投资5万余元办起年产值100万元的三合滤油纸厂。滤油纸是村皮纸厂在1963年试制成功的,已有30年的生产历史。1984年3月,滤油纸生产从皮纸厂析出,单独设厂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厂区面积从10000平方米扩展到15000平方米。建有制浆、抄纸、室内焙烘、成品、仓库等7幢厂房,26个车间。生产滤油纸、过滤棉纸、纸芯筒等品种,产品销往江西、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等地。
1985年投资3万多元,建成一个容有100多工人年产值超100万元的三合引线厂。主要生产"长城牌"引线纱纸,远销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10多个省市400多家烟花爆竹厂,产量居全国26家同行之首。
传统造纸业日益更新,村里经济进一步发展。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131万元,比1981年的17万元提高了100多倍,比1991年提高20%,工业总产值1850万元,比1991年提高16.5%。
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福利事业有了保障。村里经济积累可分配总额达150万元,人均分配1138元。全村粮食总产量112万斤,固定资产资金达90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000万元。上交税利154万元,上交教育附加费7.5万元,发放贴农金4万余元,农田、水泥道路等项基本建设投资10万余元。至1991年,全村主要道路铺设成水泥路,架起三合中心桥。1986年投资9万余元,建自来水管,全村免费供应自来水。1986年起,实行老年福利制度,发放老年福利费3.5万元。男60岁、女55岁,每月每人可领到15元,1993年起普遍提高5元。发放奖学金4000多元。1985年以来,实行小学六年的免费教育。对考取高中、大专和大学的学生分别发给200元、300元、500元的奖学金。又投资2.5万元建造总面积600多平方米10多间水泥平房,办起一个搞活经济、便利村民生活的农贸市场。1983年、1989年分别在柴坞口、周家地新建了各为20多户幢三层楼住房的新型农民住宅区。全村80%以上的户住进了二层至四层的现代型农村新楼房。1988年5月投资30万元建造了五层的村委会综合办公大楼。1990年安装了电视差转台,村里95%以上的农户可以看上多频道的节目。电风扇、电视机、电饭煲、电炒锅等,各家各户普遍使用,录像机、电冰箱、电话机、摩托车进入许多村民家中。村里个体经济同时得到发展,全村个体运输拖拉机、三卡、四卡有12辆、汽车6辆。有开店经商个体户38人。
村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前进。三合村党支部,1990年被评为杭州市先进党组织,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1~1992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组织。三合村1988~1992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县"双文明村",1991年被评为县"七五"期间最佳乡镇企业集体。党支部书记、三合皮纸厂厂长沈伯顺,1988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县级办厂能人与明星厂长,1991年被评为杭州市农民企业家。
周边
杭州市富阳区鹿山街道三合村役呤退凯挠军人服务站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坞蒋线
周边园区
三合工业区
地址:杭州市富阳区三合村南新线
周边村庄
三合村
地址:蒋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