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陈村

东陈村 东陈村村庄历史 东陈村农业发展 东陈村工业致富 东陈村经济作物 东陈村历史文化 东陈村古建筑


东陈村位于 象山县东陈乡驻地沙岗村东北1.8公里处。东邻岳头,南接 大塔,西靠 西庄、洋里,北通北山下,呈块状分布。全村39姓,以陈姓为主,占村总人口的47%。南宋末年,陈姓始祖五十四评事自福建迁象山,卜居姆岭下东南,后子孙繁衍,渐次移居相距咫尺之今地,因号其里曰东陈。嗣后文人辈出,遂立宗祠,兴庙宇,造 家谱,至今可查者已有二十五世。始属归仁乡,清宣统二年(1910)属靖南乡。1931年属东陈乡,为乡公所驻地。抗日战争初期属靖南三乡,为乡公所驻地。1944年,靖南三乡改为靖海乡,仍为乡公所驻地。1951年属 东陈乡,为乡人民 政府驻地。1958年属东陈管理区,为管理区驻地。1961年属东陈人民公社。1983年属东陈乡。1992年,全村244户、841人。耕地1079亩,山林1576亩。东陈村历来被誉为象山县闻名的文化村。 宋代便有八进士。清嘉...

详情

东陈村地名网_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资料简介
  东陈村是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陈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225200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225。东陈村与东旭、沙岗村、北山下村、岳头村、大塔村、西庄村、洋里村、金武村、马岗村、武家山村、金井头村、南盘村、樟岙村、南堡村、上周村、王家榄村、东旦村、松岙村、旦门村、红岩村、升岙村相邻。 还有29个地名与东陈村同名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介绍

东陈村位于 象山县东陈乡驻地沙岗村东北1.8公里处。东邻岳头,南接 大塔,西靠 西庄、洋里,北通北山下,呈块状分布。全村39姓,以陈姓为主,占村总人口的47%。

南宋末年,陈姓始祖五十四评事自福建迁象山,卜居姆岭下东南,后子孙繁衍,渐次移居相距咫尺之今地,因号其里曰东陈。

嗣后文人辈出,遂立宗祠,兴庙宇,造 家谱,至今可查者已有二十五世。始属归仁乡,清宣统二年(1910)属靖南乡。1931年属东陈乡,为乡公所驻地。抗日战争初期属靖南三乡,为乡公所驻地。1944年,靖南三乡改为靖海乡,仍为乡公所驻地。1951年属 东陈乡,为乡人民 政府驻地。1958年属东陈管理区,为管理区驻地。1961年属东陈人民公社。1983年属东陈乡。1992年,全村244户、841人。耕地1079亩,山林1576亩。

东陈村历来被誉为象山县闻名的文化村。 宋代便有八进士。清嘉庆年间,举人陈文昌,以选贡入太学,名噪一时。同治年间,陈之翰为恩科举人,拣选知县,即用训导,著有《绿满庐文集》等。清末, 陈汉章、陈畲、陈得善等连连中举。人称大举人陈汉章早年肄业俞楼,师事朴学大师俞樾,专治经史。民国时期,历为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史学系主任,著作百余种,结为《缀学堂丛稿初集》,为近代著名经学、历史学家。其弟陈畲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任工部主事,旋为吏部文选司主稿、艺学馆监学、实录正校官等,后升员外郎、丞参上行走。 辛亥革命后,犹以前清遗老自居,留蓄发辫19年。1920年,应聘主纂《新昌县志》。陈得善为陈汉章堂兄,得中贡生,退隐约园,有《石坛山房诗文集》传世。弟陈得先、得森亦有文名,善诗,各有《赘人诗集》、 《可园诗稿》。陈汉章子庆麒毕业于北京大学,初供职教育部,继历任女子高等师范、华北大学、中央大学、厦门大学教授。1949年后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点校古籍,著有《中国大事年表》。次子陈庆粹,得北京大学法学士,历为监狱科长及奉化、临海、黄岩、温岭等地方法院推事,去台湾后曾任"台湾高等法院"推事及检察官。民国时,全村有各类大学毕业生数十人,师范、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上百人,陈中适等还留学日本,被村人称为“洋博士”。

人文渊薮来源于教育。清 光绪三十二年,陈汉章任象山县劝学所总董,劝导城乡设立小学30余所,又筹资创办东陈小学,奠定象山教育之基础。1938年春,学人陈庆麒、陈绳祖等在村西鉴池公祠(俗称孔房祠堂),创建厚生战时初中补习学校,后并入墙头私立立三中学,开象山中等教育先河。1949年秋,又在原址开办树人中学,宣扬“百年树人”之意,各地慕名来学者百余人。惜局势动乱,在校学生屡遭匪类绑架,被迫停办。村西山麓有古庙曰神武坊,相传建于明 嘉靖三十八年(1559),祀 抗倭名将陈元帅(名侠),两廊塑历朝象山名人像。 民国时曾修葺一新,楹联、殿额皆出自进士陈畲手笔。1949年后,村仍重教育人。现设完全小学1所,学生193人,教师8人,附设学前班。40余年,历届升入初高中及大专院校不下数百人。村委会不惜智力投资,定期开办农技夜校,并办有幼儿园、保健站、老年活动室等。村设报道组,向上级 新闻单位输送稿件,屡被评为先进报道组。村办黑板报(墙报),20年如一日,宣传时事政治、农业科技知识等,受县 表扬和奖励。

村处南庄 平原西南,沃野平畴,向以农业为主。现有 水田976亩,旱地103亩。50年代初,粮食亩产仅300斤,70年代增至450斤。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产粮积极性,1983年亩产达800斤以上。1990年后,实施吨粮工程建设。新建三面光水泥渠道3条,长1200米;修建机耕路6条,长3000米,新建农用电网1500米,引进大型 联合收割机1台、开沟机2台,总投工8400工,投资6.8万元。村建立科技宣传组、农业综合服务组和农田机械操作组。干部和重点种粮户订阅《农村信息报》、 《浙江科技报》,不定期培训农业技术,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农时,传授科学种田知识,组织供应农户化肥、 农药、 良种。同时,建立百亩示范指挥方,做好产中服务。实行统一布局,麦-瓜-稻种植方式,自繁和引进良种结合,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忙时,统一机耕、收割、排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配方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粮食连年获得丰收。1991年,被列入县繁育良种基地,并评为县科技先进单位。1992年,种植大麦450亩、早稻750亩、晚稻920亩,粮食亩产1085公斤,总产1000余吨,为象山县八个实现吨粮村之一,被评为县吨粮村建设先进单位,列入县农业“一优二高”示范村。

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多种经营,注重水果种植和 养殖业。1992年,全村有柑桔100亩,黄桃60亩,杨梅20亩,葡萄10亩。并有 白鹅饲养专业户6户。由于生产发展,村民收入增加。1992年,人均收入达1200元,其中110的户年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村级经济年净收入8万余元,固定资产80余万元。曾办有东湖麦芽厂、碳刷厂2家,村内有小店数家。1990年春,还辟有贸易市场,以活跃农村经济,方便村民生活。

成立老年人协会,入会者占60岁以上老人95%。1989年起,坚持实行 计划生育,连续5年计划生育率达100%,1992年人口比1979年下降24人,出现负增长。1989年始,村党支部连续4年被评为县先进党组织,村连续5年被评为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8年和1989年,被评为县级 文明村建设先进单位。

东陈村在附近浙江、 杭州两家砖瓦厂的影响与帮助下,于1963年建立砖瓦社,才结束了世代单家独户的手工劳动。为了便于工农业的管理,1970年4月,砖瓦社实行工农分别建置,一部分为砖瓦厂职工,另一部分为大队。时东陈村村民多为老人和幼童,且人多耕地少。遂于1974年在跨湖桥南端投资102万元,建造第一个村办企业-- 砖瓦厂。现该厂已有36门、22门轮窑2座,有日可产2万张平瓦的挤出机一台。年可产砖5000万块,平瓦100万张。1992年产值达535万元,净利35万元,职工471人,有固定资产308万元。产品质量在10多次浙江省、杭州市砖瓦协会质量抽检中均名列前三名。产品在萧山和邻近县(市)有较高的声誉。

靠砖瓦起家的东陈村,用滚动积累资金,充分发挥靠近城区信息灵交通便的优势,发展村办工业。1976年创办萧山散热器厂。1978年后,又相继办起了杭州钱江食品厂、萧山通用塑料厂。1990、1991年萧山散热器厂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工业先进企业和萧山市一级工业企业。年产值601.9万元,利润55.09万元。1990年钱江食品厂获杭州市食品卫生信得过单位,产品销往各地。1992年城厢砖瓦厂被评为萧山市一级工业企业。到1992年底村办的4家企业工业总产值2619.5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97.2%;有固定资产978万元,年净利108万元,共有职工892人,能解决村民的就业。

东陈村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因此土特产尤为丰富。

东陈村西面自古以来产 枣子。改革开放后,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扩栽枣树,使枣树面积大幅度增加,品种不断更新。如今盛产的有青皮枣、花皮枣、 鸡心枣、 红灯笼等,一个个大如牛眼,而且皮薄核小甜如蜜。

东陈村的 花椒在当地出了名,每年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上门要货,见农户采摘不过来时,指树作价自己采摘或请人采搞。客商夸古市花椒味正劲好,麻辣中透着清凉,既可做 麻辣作料,还可泡茶入药。三伏天在菊花茶中放几粒花椒,不仅清凉祛暑,且茶水过夜不馊。

东陈村板栗近年打入了浙江市场,这是当年在这里插队落户的 知青的功劳。如今 板栗品种多,有杂交大板栗,有本地甜板栗,还有野生尖栗子。东陈村板栗肉脆味甜耐保鲜,尤其是风干了几天后的板栗,破壳后内皮自脱,板栗肉就象软饴糖似的格外有味。

东陈村 甜橙俗名化红,在明万历年间就出了名。主要出产于西港、 上杭、杭口、 东津等地,化红味甜而略酸,香气浓郁,食之有止咳、 化痰、散气、健胃之功能,皮还可入药。

东陈村一直产天然 香菇,其香菇拼短肉厚、个头中等、鲜甜可口、香味扑鼻。引种 菌种香菇,虽没有别的乡镇多,但单产比别的地方高,而且形色味道更好,年年供不应求。

东陈村是象山县远近闻名的文化村,也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人、国学大师 陈汉章的出生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古民居较多,2014年,东陈村被宁波市政府公布为市级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7月,又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弘扬、传承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传统优秀古建筑的延续,昨日,该村在百余名嘉宾、代表和东陈村村民的见证下,对国学大师陈汉章故居“缀学堂”以及村内的“怡经堂”“老柴门”“兰房”等有代表性的10幢古建筑新挂上了匾额,以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

2016年8月2日上午8点,由象山县文管办、东陈乡政府主办的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古建筑挂匾仪式热烈而庄重地举行,这是该村新评上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的首次重要活动。

陈汉章的父亲陈昌垂建于清咸丰八年(1859年)的 陈汉章故居。故居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由学圃堂、缀学堂、老稍门、约园四处院落组成,今年年初被列入浙江省第七批文保单位。其中学圃堂如今是 陈汉章史迹陈列馆。

整座院落被有着白墙黛瓦飞檐的高墙围了起来。大厅正中,“声震文林业堪垂世,香浮学圃人尽鉏经”的对联映入眼帘,对联中,“鉏”通“锄”。少年陈汉章勤学苦读,每日在公鸡未鸣时就起身读书,琅琅读书声让村民误以为天已亮,要下地干活了。在陈汉章的影响下,村民们带着经书,背柴砍柴,一有空闲就抓紧读书,耕读传家的传统代代相传。

学圃堂门额上镶嵌的“戬榖”两字:这是陈家的家训,告诫全家要尽善做好事。

村口的村文化礼堂气势非凡,无疑是这些古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这也是东陈村的祠堂,外墙上“历史文化名村”“文化地标”“精神家园”这样的字眼。

院内有戏台,戏台黛瓦之上,飞龙、祥云图案的砖雕镶嵌;戏台内,华丽丽的藻井上有精致的木雕。再看戏台对面的木构大殿,繁复的木雕、石雕、砖雕、堆塑、彩绘等各种工艺。

这是象山县内宗祠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当年由当地乡绅陈昌朴的遗孀孔粹卿出资建造,原占地十亩,现仅存三分之一。孔粹卿按辈分是陈汉章的伯母,她生活简朴却热心善事,还出资建造了杭州的象山乡试会馆,为不少象山籍学士、商人等提供救助方便,陈汉章参加乡试时就住在那里。

周边乡镇

东陈乡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周边村庄

马岗村 地址:宁波市象山县

西庄村 地址:宁波市象山县

洋里村 地址:宁波市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