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子源村

柳城村, 柳城村简介, 柳城村历史沿革, 柳城村特色产业, 柳城村文化教育


柳城村位于 浙江 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宣平东溪、西溪汇合处。距武义县城46公里。柳城古称鲍村,历史悠久,宋代就有郑氏聚族而居。鲍村巡检司设此。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环城种柳树,数年后柳树成荫为城垣,从此鲍村遂称柳城。简介县前、县后、丰产凳肯3个村,举牛背阀有水田1867亩,旱地198亩,山林面积5320亩。以种植 水稻 慨捆请为主,兼种大小麦、马铃薯、番薯和油菜籽等。1992年,粮食总产量台劝微为1912.5吨,亩均514公斤,总产比1978年增长26.75%; 工农业总产值 为37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9企艰凶万元,敬体兵占总产辩乌趋值数的70.98%,工(芝乎企)业总产值110万元,占29.02%。 柳城蔬菜市场 历史沿革历史上,长期隶属丽水县 宣慈乡 。明景泰三年(1452),宣平置县...

详情

皮子源村地名网_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皮子源村资料简介
  皮子源村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72310023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723。皮子源村与柳城、县前村、文盛村、县后村、白马下村、丰产村、全塘口村、金山尖村、后塘畈村、堰下村、大源畜牧场村、青坑村、黄家滩村、郑回村、车门村、下圩村、麻济村、上河村、梁家山村、乌溪源村、下湖源村、祝村、周处村、前湾村、弄畈村、江下村、橄榄源村、新荷村、冰坛村、屏山村、云溪村、白岩头村、荷丰村、金川村、清湖村、华塘村、新塘村、半塘村、乌坛村、上黄村、界村、竹客村、东西村、石牛山村、六葱湖村、西舒村、石门洲村、叶坑村、乌漱村、顶头村、丁鸟村、江坑村、长蛇头村、保丰畈村、荷花村、金湖源村相邻。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皮子源村介绍

柳城村位于 浙江 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宣平东溪、西溪汇合处。距武义县城46公里。柳城古称鲍村,历史悠久,宋代就有郑氏聚族而居。鲍村巡检司设此。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环城种柳树,数年后柳树成荫为城垣,从此鲍村遂称柳城。

简介

县前、县后、丰产凳肯3个村,举牛背阀有水田1867亩,旱地198亩,山林面积5320亩。以种植 水稻 慨捆请为主,兼种大小麦、马铃薯、番薯和油菜籽等。1992年,粮食总产量台劝微为1912.5吨,亩均514公斤,总产比1978年增长26.75%; 工农业总产值 为37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9企艰凶万元,敬体兵占总产辩乌趋值数的70.98%,工(芝乎企)业总产值110万元,占29.02%。 柳城蔬菜市场

历史沿革

历史上,长期隶属丽水县 宣慈乡 。明景泰三年(1452),宣平置县后,为宣平县治所在地。清乾隆十八年(1753),柳城分县前、县后、太平3个庄。光绪四年(1878),又分为县前坊、县后坊、太平坊、曹门4个庄。1928年划为县前、县后、曹门3个村。1930年建立 柳城镇 。1949年后,又分为县前、县后、太平坊、曹门坊4个行政村,属柳城镇。1953年,太平坊、曹门坊合并为曹门行政村。1955年分别建立县前、县后、丰产(原曹门)农业社。1958年5月,宣平县建制撤销,并入武义县。是年10月随同武义县并入永康县。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后,建立柳城人民公社,3个村分别为大队,属柳城管理区。1966年,县前大队改名红卫大队,县后大队改名红旗大队,1971年均恢复原名。其中丰产包括西溪西岸的吴上圩 自然村 。柳城周围多数村是畲族聚居区。1992年,柳城镇改为柳城畲族镇,为镇人民政府驻地。有1520户、4250人。 柳城村在宣平县建制撤销前一直为县城,是 宣平溪 流域的中心。并入武义后是武义南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村区设有县属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工商管理所、财税所、农行营业所、 武义第二中学 、第二人民医院、国营武义机引犁耙厂、针织厂和镇属柳城中心小学、 柳城幼儿园 ,以及自来水厂、电厂等单位。1992年撤区前,一直为柳城区公所驻地。 柳城村人民富有革命传统。1927年8月, 中共浙江省委 派曾志达在柳城东街协盛酱园建立 革命据点 ,成立中国共产党宣平县第一个支部,村区的县前、县后、曹门(丰产)分别建立党小组,时有 共产党员 70人,陈方荣、俞晓勤、俞喜堂任支书(组长)。同时,村区有南营革命 红军 40人。是年10月,中共宣平县委在柳城成立,曾志达任县委书记。1986年, 金华市人民政府 批准柳城为革命老根据地镇,县前、丰产为革命老根据地村。

特色产业

柳城村 柳城村有发展经济特产的传统,清 光绪 前以靛青、莲子、烟叶、苎麻等为主,民国时期有菊花菇、冬菇、银耳、白笋、桐子、青油等20多种。1949年后,集中力量抓粮食生产,对经济特产有所忽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重视经济传统产品开发,积极发展种植宣莲、 茶叶 和编织柳城棕板为主的名优特产。1992年,3个村有茶叶785亩,柑桔、板栗等水果374亩。 宣平莲子(宣莲),是传统名贵特产,始种于清 嘉庆 年间(1796-1820),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清光绪以前为 宣平县 特产第二大宗,以后一直为宣平的主要特产之一。1938年,宣莲产值为2.38万元,1946年,原宣平县宣莲种植面积500亩,产莲子25.75吨,丰产村是种植宣莲的主产地。 宣莲具有颗大粒圆、饱满肉厚、脆酥味美、营养丰富,药用 价值 高的优点。相传在清代曾列为朝廷贡品。 抗日战争 前,北京曾有一家宣莲饮食店,专门出售宣莲食品,凡一只粽子里加进几粒宣莲,其价格比普通的 粽子 高出一倍。宣莲销往北京、上海、杭州、温州、金华等地。 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强调以粮为纲,宣莲濒临绝境,除丰产村坚持种植外,其他村极少种植。1978年以后才逐渐恢复与发展。1983年柳城产宣莲5吨,产值4万元,1985年种宣莲374亩,产莲子19.5吨。1982-1984年出口剥皮通心莲1.7吨。后因外贸、供销部门未积极地组织收购,外地劣质莲子冒充宣莲冲击 市场 ,致使种植面积徘徊不前,1992年,丰产、县后、县前3个村仅种宣莲17亩,产莲子700公斤。 柳城棕板,亦称 宣平棕板 ,是著名的 手工业 产品,选材考究,制作精良,它与宣莲并称为宣平二绝。柳城棕板始创于 明朝 ,用上等优质硬木荷树作框架,斗角拼接;用优质棕丝捻成绳,精工密织而成。柳城棕板具有挺而有弹性,软而不下陷,透气防潮,不易霉蛀、睡着舒适,经久耐用,百年如故等特点。棕棚艺人能编织双喜、万字、百吉和 棋盘 等图案,象征吉祥如意。 70年代前产品主销本地。1978年后用户增多,发展迅速,棕板远销 杭州 、 山东 等地。80年代初,柳城镇年产棕板1.5万余块。柳城是生产棕板的主产地。有专业厂、专业户和家庭作场。1992年,县前、县后、丰产3村有编织棕板专业户20多家,年生产棕板5600块,年产值达80.2万元。目前柳城棕板还远销上海、江苏、江西、广东和北京等省市。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村民经商 意识 增强,在自家门前设摊、开店,经营项目有 棉布 、小百货、五金交电、饮食、蔬菜,以及裁缝、理发、锯板、修理和运输等,合计有339户,占总户数22.21%。还有外地人进柳城经商的50多户,年营业额约110多万元。并设有柳城小商品市场,有摊位185个。

文化教育

柳城村读书之风,兴起于宋代。 北宋真宗 (998-1022)时,鲍村郑睿中 进士 。仁宗(1022-1063)时,郑睿的侄儿郑通等郑家5人又中进士。至明代,吴上圩人吴仕伟中进士,官至礼部给事。 柳城人民一向崇尚教育。明成化十四年(1478),在县治设有 社学 和 午溪义塾 。清乾隆十五年(1750),设有鳌峰书院、城东义塾等。而且大族都自建私塾,延师以训子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鳌峰书院易名务本小学堂,揭开柳城近代教育的序幕。1915年,创办县立师范讲习所,始有中等教育。1920年,在 五四运动 影响下,柳城一些知识分子创办庚申学社,西山学社、方圆学社、改良私塾,并在鳌峰务本小学堂筹办县通俗讲演所,推行新文化。1922年,设立乙种农学校,开职业教育之先河。1926年,办柳城小学。 抗日战争 时期,浙东第二临时中学、清华中学、金华师范、私立 绍兴稽山中学 相继迁入宣平溪流域。柳城一时人文荟萃。抗日救国、教育救国形成民国时期柳城读书的高峰期。1939年创办宣平县立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1941年成立简易师范。1946年私立 普育中学 开办。1949年5月柳城解放后,办有柳城中心小学、柳城幼儿园。尔后办有 武义县第二中学 ,并办有3个村 幼儿园 。近10多年来以柳城走向全国各地的大中专院校学生达400多人。 柳城村社会教育形式多样。1918年,创办阅报社,1920年成立通俗讲演所。1922年开展民众识字活动。1950-1952年创办冬学、民校、识字班和工农速成初级学校等。1980年以来,通过 广播电视大学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函授大中专院校和工艺技术学习班等形式,给柳城培养出不少人才。 柳城村民间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庙会、节日文娱与戏班演唱。1935年,成立怡情会文艺坐唱班。1939年成立醒民剧团。1940年成立县民众教育歌咏戏剧团。1947年建立 菲菲越剧团 。1949年后村民文化活动有新的发展。1953年县前村剧团集体创作的《继续前进》剧本,由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1957年县前俱乐部的舞蹈 《锄头花》 在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演出二等奖。1966年县后村剧团的 《送秧》 剧目在金华地区演出中获创作奖。柳城逢年过节和农历五月十六日的城皇庙会都要擎花灯、龙灯、台阁等。 随着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柳城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观。自50年代以来至1992年,村区内先后建有中共宣平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共柳城区委、区公所、柳城镇人民政府、派出所、 人民法院 、工商所、百货公司、 供销社 、粮管所以及武义二中、武义第二人民医院、柳城中心小学、影剧院、文化站和旅馆等较大建筑,总面积达47004.71平方米。 街道建设,1978年前,太平街、司前街、县后街、县前街、县前横街和东街等主要街道宽不足丈,为卵石、石板路面。1979年后,对这些街道进行了改造,路面浇以水泥长达2545米。街道路灯装有高压钠灯、高汞灯、白炽灯86盏。机关、厂矿与村民全用上电灯。在改造街道时,对宣平西溪筑堰引水饮用、洗涤、排污的涵道进行了改建,做成50厘米涵管埋暗沟和明沟加盖板等引水渠道1950米,使机关、厂矿和村民既吃上自来水,又用上清洁水。

周边村庄

皮子源村 地址:金华市武义县

橄榄源村 地址:金华市武义县

壶源村 地址:金华市武义县

下湖源村 地址:金华市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