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山村
清流河, 清流河名称由来, 清流河干流概况, 清流河水文特征, 清流河主要支流, 清流河治理开发, 清流河航道航运
清流河,亦称乌衣河 ,是 长江 一级支流 滁河 的左岸支流,沙河集以上有三源,以白茆河(大沙河)为正源,清流河发源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北部磨盘山仙居涧,东南向流经 滁州市南谯区 、 琅琊区 、南京市 浦口区 、 来安县 ,在汊河集汇入滁河。河长84公里,流域面积1252平方公里。较大支流有盈福河、嘉山百道河、瓦店河、小沙河、 来安河 等。 清流河为滁州母亲河,因滁州古名清流县而得名。滁州有清流公园、 清流关 、清流街道办事处等地名。清流瑞雪为 滁州十二景 之一。清流河是滁州的母亲河。上游的沙河集水库、城西水库,是滁州市的工农业水源及市区供水水源地。 清流河滁州市区以下建国前,正常年份可通航20吨位木船,1985年以后伏家湾至汊河集段河道,为6级通航标准,可常年通航至滁州市。名称由来清流河,《明史·地理志》:滁州“有清流山,清流关在其南,清流水出焉...
详情清流河,亦称乌衣河 ,是 长江 一级支流 滁河 的左岸支流,沙河集以上有三源,以白茆河(大沙河)为正源,清流河发源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北部磨盘山仙居涧,东南向流经 滁州市南谯区 、 琅琊区 、南京市 浦口区 、 来安县 ,在汊河集汇入滁河。河长84公里,流域面积1252平方公里。较大支流有盈福河、嘉山百道河、瓦店河、小沙河、 来安河 等。 清流河为滁州母亲河,因滁州古名清流县而得名。滁州有清流公园、 清流关 、清流街道办事处等地名。清流瑞雪为 滁州十二景 之一。清流河是滁州的母亲河。上游的沙河集水库、城西水库,是滁州市的工农业水源及市区供水水源地。 清流河滁州市区以下建国前,正常年份可通航20吨位木船,1985年以后伏家湾至汊河集段河道,为6级通航标准,可常年通航至滁州市。
名称由来
清流河,《明史·地理志》:滁州“有清流山,清流关在其南,清流水出焉。”明《滁阳志》记载:“清流河,源出清流沛。”干流概况
水文特征
清流河,总流域面积1265平方公里(一说1252平方公里 ),其中:滁州市境流域1056平方公里。洪水总量2.845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7万立方米。主要支流
白茆河,又名大沙河,清流河西部上源。清光绪《滁州志》记载:“清流河,一曰白茆河,源出磨盘山下仙居涧。”今上源建有小油坊水库。此水南流经大柳、清流寺、广卫,至珠龙乡珠龙村下郭,有瓦店河自右岸来会,折东北流,于珠龙桥入沙河集水库;北有牛头山(水库)、丁家坝(水库)自下周杨交汇,至白石坂汇入沙河集水库,折流于沙河集东南王郢会盈福河,又南会嘉山百道河入清流河。白茆河全长约29.5公里,流域面积305平方公里。 盈福河,源出飞石山(亦名石屋山)鲁家凹,东北流经嘉山县境,转东南流,经马垣墙、陈家湾,南会双山大西冲之水,东流至张家湾,南会孟良山、焦赞山、棋盘山诸水,北汇梅家山头之水合而东南流,经南张,南会陡沟子水,北会烟墩沟水,屈曲东流,至湾里杨复入滁州市境,经盈福寺,因名盈福河。又屈曲东流至西牛王,西汇簸箕岭(水库)来水,至吴家公馆,北汇三户梁涧水,又东南流至安徽省农学院旧址,于沙河集东南王郢汇入清流河。盈福河主干流全长约25公里,其中:流经市境内12.1公里。 嘉山百道河,古称秋沛水。东源出老嘉山北仙人桥(白云涧)、过溪桥二水,东南流经嘉山县下侯、南黄,与尹家集东北来水合,又南流过帝子庵,至郑家坝与嘉山法华寺侧诸水和嘉山集诸水合而南流,至普贤寺于陡涧朱入滁州市境,又南流至大柿树会西源,此即秋沛水。西源出老嘉山西南金条洪,牛院子二水,南流经广福寺,故名广福河(今建有燕子湾水库),会源于嘉山县丁家冲南之水,过张八岭车站,南流入境内红石沟水库,合流至大柿树汇入嘉山百道河,经沙河镇潘家湾、团山子、焦巷、吴油坊、折而西南流,至三官乡三官村汇流(庄)注入清流河。嘉山百道河东西两源各长约25余公里。 瓦店河,发源于滁州市、定远县边界大山,自境内黄峰岭,南流经华严庵、田家户(水库),经曲亭店、门坎岭,汇合淤河自西南来入,东流经龙盘张、小伍;北有毛家洼、烂泥冲(水库)汇合来入,过瓦店街,始称瓦店河。又东经珠龙乡穆庄水库,于斗板肖汇自邓家洼~徐郢来水,至邢郝,南汇常家河、胡家涧汇流来入,折东北经珠龙桥,注入白茆河。瓦店河全长约15公里。 淤河,淤河有二源:一出北将军岭,一出弥陀寺。都是皇甫山之水北东流,合瓦店河,即《滁阳志》记载之曲亭前涧、百花冲涧。今淤河上源于皇甫林场南建有水库,二水交汇入瓦店河,全长约16公里。 常家河,源于施集乡小施和长洼等地,俗称长流河,今上源分别建有小王、普贤庵、中坝等水库,水汇流入常家河,北流过平塘徐,有胡家涧(上源三叉河水库)汇入。《滁阳志》记载:“胡家庄涧,在州西四十里,源出丁野孔山,流入清流沛,与瓦店河合”。再经兴珠寺、大涂、西小涂、下陈折东转北,于邢郝注入瓦店河。主干流全长约11公里。 红沙涧,古称双源沛。一源出嘉山县庙子山西北山涧,于张浦营乡入市境域,过上洪,南流入独山水库,至黄泥乡广山村之广济庵;另一源自来安县龙王山西麓之水,西面流合练字山之水来会于广济庵西,又南流过黄泥乡凡郢、许河、郭河、郭坝、沙河镇金牛村殷糟坊、大芝麻里、蔡家湖,西南流经三官乡边境至二道河,经蒙郢、蔡庄、东庄子、小河湾、新庄子汇入清流河。《滁阳志》记载:“红沙涧,在州北二十五里,源出来安县双源沛,俗称大沙河。”全长约30余公里,其中:流经境内约26余公里。 二道河,为清流河左岸支流,有东西二源。西源出自明光市东南部曾家岗(甄港)一带,西流至大毛村折向西南,于张铺郢北入独山中型水库,东源出自来安县境龙王山西麓葛王附近,过石桥小型水库,向西南入练子山中型水库,出库后向西南流经黄泥于独山水库下与西源汇,汇合后又南流经金牛、三官至九面塘入清流河。河长32.5公里,流域面积约146.4平方公里。 小沙河,源出花山乡荣誉村分水岭,东北行,至黄石坝村油坊、赵家河处东会龙蟠山西洼来水;西会侧菱山来水;又东北行,至城西水文站,东有丰山入红花桥水库来水,西南有花山、渴水岭入谭家洼水库来水;三源汇合东北流,经城郊乡官庄十五里大桥(亦名东仙桥),折北经赤湖铺(即石濑涧),东北行屈曲套湾,北汇金家桥来水,注入城西水库。明《滁阳志》记载:“沙河,在州西一里,源出侧菱山,北过福山,至赤湖,东注於石濑,又东注於西涧,俗又称乌土(兔)河。河经上水关,穿城中,经赤栏桥,南会洪沟桥水,过通济桥,出下水关,入清流河,俗称小沙河。”民国时期,小沙河“源委约有五十五六里。”昔日的西涧已淹没于城西水库之中,今上源约13.7公里。 凤凰沟,“源出白米山,东南流过金家桥下,与小沙河会合,出乌兔河。”今于城郊乡十二里头一里许入城西水库。 落马涧,旧志记载,相传:皇甫晖战败坠马于此,故名落马涧。源出白米山南麓,东流入清流河。 来河( 来安河 ),源于来安县马岭山,流经杨郢、舜山、双塘、张山、新河、水口、三城、相官,广大、汊河诸地,分别由毛渡和陈沟两处入清流河。全长7O.2公里,河床最宽处约100米。属季节性河流,无结冰期。水口以下18.5公里河段可全年通航。来河的泄洪量为5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507.4平方公里。治理开发
航道航运
清流河航道。清流河发源于滁县境内,流经滁县城关镇、担子、乌衣镇,至汊河集汇入 滁河 。汊河至乌衣为下游,长20公里;枯水季节水深约1米,航道宽20米,可通航20吨位的船舶。乌衣至滁县城关镇为中游,长21公里,建国前,正常年份可常年通航20吨位木船,干旱年份断航4个月左右。建国后,因沿河两岸农民在河堤、河床上种植庄稼、扒砂,水土流失严重,河床升高,河道淤塞,20吨位的船只不能通航。1985年,安徽省航运管理局组织机械疏浚了伏家湾至汊河集段河道,该段达到6级通航标准,枯水季节水深为1.5米,可常年通航至滁州市。 来河航道。清代,200吨驳船可溯来河水而上抵达毛家桥。民国年间,毛家桥至清净庵桥段河道逐渐淤塞,不可通航;水口镇至小河口段15公里航道在涨水季节可通航10吨左右船只。1960年以后,因灌溉农田之需,先后在来河上筑起滚水坝,到1971年,来河不再通航。 1972年,来河自对河桥上段至汊河公社陈沟清流河入口处38.6公里长的河道经过治理,治理后被称为“新来河”。该河主要用于引江灌溉和汛期排洪,其通航河段只有水口镇到汊河乡陈沟18.5公里;河底标高3.5米左右,河底宽30至35米,水位受汊河闸控制。汊河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6米,水深1.5米以上,符合6级通航标准,50吨船舶可常年通航。水口至对河桥段河道分为三级,河底标高分别为9.5米、17米、20米,河底宽15米,若在水口镇和杨庙分别建一道船闸,船只可直达对河桥。周边
滁州市杨斌茶业生态园
地址:滁州市南谯区黄泥岗镇广山村董郢村民组
周边政府机构
南谯区黄泥岗镇镇广山村痱俸役退军人服务站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
周边快递网点
圆通速递
地址:滁州市南谯区希望路滁州市南谯区黄泥小学西南侧约240米
周边村庄
广山村
地址:滁州市南谯区
广卫村
地址:滁州市南谯区三一一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