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光村

银光村 银光村村落概述 银光村名称由来


银光村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位于水阳镇中心,距水阳镇约7公里。全村辖26个村民组,农户665户,2361人,耕地3336亩,可养水面1331亩,稻田育苗养蟹1700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左右。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78元。党总支辖党小组7个,党员71名。近年来,村集体投资160万元完成全村4条主干道的土路、路基和路面的道路建设,总长约10000米;投资40万元新建6个标准化台区,完成26个村民组农排、照明线路标准化整改,全部安装到户。投资1万元对学校校园进行全面改造。2000年村被区评为“防汛抗洪先进集体”;2004年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党支部”;2001年—2006年荣获水阳镇“村级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二、三等奖”。银光村地处金宝圩中心。解放前,这里称作下马塘,刘姓人士居多。相传古时候,这里刘氏大户中有许多人在外做官,因他们多数比较清正爱...

详情

银光村地名网_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银光村资料简介
  银光村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80210021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802。银光村与水阳社区、裘公社区、杨泗社区、雁翅社区、裘联村、丁湾村、长沟村、惠民村、乾兴村、朝阳村、新庆村、新珠村、鳡圩村、双盈村、新建村、坊桥村、双丰村、沙湾村、徐村、吴村、管家村、符村、光明村、凤联村、新联村、中联村、惠丰村相邻。 还有7个地名与银光村同名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银光村介绍

银光村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位于水阳镇中心,距水阳镇约7公里。全村辖26个村民组,农户665户,2361人,耕地3336亩,可养水面1331亩,稻田育苗养蟹1700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左右。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78元。党总支辖党小组7个,党员71名。

近年来,村集体投资160万元完成全村4条主干道的土路、路基和路面的道路建设,总长约10000米;投资40万元新建6个标准化台区,完成26个村民组农排、照明线路标准化整改,全部安装到户。投资1万元对学校校园进行全面改造。2000年村被区评为“防汛抗洪先进集体”;2004年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党支部”;2001年—2006年荣获水阳镇“村级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二、三等奖”。

银光村地处金宝圩中心。解放前,这里称作下马塘,刘姓人士居多。相传古时候,这里刘氏大户中有许多人在外做官,因他们多数比较清正爱民,在京城颇有名望,当地的官衙和朝庭官吏凡从此路过,都要慕名下马,朝谒刘氏宗祠。这便是下马塘的来历。解放后,这里作为示范棉区,五六十年代推广“跃进棉”、“多桃棉”获得成功而更名至今。

1966年,当时在水阳区农技站工作的农技干部项茂林和孙启钧,为推广“跃进棉”、“多桃棉”到棉产区下马塘大队“蹲点”,他们走东队,跑西队,和群众广交朋友,交流技术,总结生产经验,手把手地教会农民选种、拌药、搞田间管理,每天一身泥、一身汗地和棉农吃住在一起,和群众打成一片。这年9月的一天,正值天高气爽,太阳高照,棉花竞相吐絮。水阳公社抓革命,促生产,为进一步推广高产棉,组织全公社各大队、生产队干部到下马塘,召开现场会,参观学习他们的种棉技术和生产经验。这天特别热闹,田间路上、棉田四周到处人来往,络绎不绝。田野里棉供给盛开,到处是一片银白色丰收景象。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看到这种场景,羡慕得直咂嘴。人群里项茂林和孙启钧禁不住赞道:“你们看,这白花盛开的棉田,多象银色的海洋啊!干脆把‘下马塘大队’改为‘银光大队’吧。”

众人纷纷表示十分赞同。当时大队书记张铭央、大队长刘永怀、民兵营长明平满、贫协主任孟杜都有十分感动,连声说:“‘银光’这名子好!它表达了我们棉区农民的心声,征我们大队棉花年年丰收,破了旧,又立了新!”于是“银光大队”这个名字,从这天开始,就正式叫开了。

年底对全大队棉产量一统计,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收成,当年突破亩产量50公斤,公社送贺信,县政府“四干会”上表彰,“ 银光”的名声一下子在全县传扬开来。第二年,经水阳公社党委正式批准后,“银光”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下来。

周边农林园艺

刘小红水产养殖家庭农场 地址:宣城市宣州区银光村新合组18号

周边

村光谗银店钷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周边村庄

银光村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

光明村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