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枧村

柏枧村 柏枧村概况 柏枧村风景名胜 柏枧村村务公开


柏枧村隶属于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位于宣州区黄渡乡风景优美的柏枧山下,是原飞桥、柏枧、独山三村合并的种烟大村。东与宁国市港口镇隔河相望,北于宣州区新田镇相连,飞槐路全程12 公里自上而下穿村。全村总人口4937人,总面积32.4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6000亩,所辖43个自然村,3个党支部,党员136名。近年来,柏枧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了适合地理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烟草生产,目前已成为全市种烟 面积总产值最大的村之一。一烟一稻成为农民增收最大的支柱产业。其次,柏枧山茶、太子参、油菜、棉花、花生也小有名气。上有柏枧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并有可灌溉千亩农田的国家小(二)型水库柏枧水库、马王沟水库两座。下有名扬中外的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 梅文鼎墓坐落村内。柏枧山乃黄山余脉,主...

详情

柏枧村地名网_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柏枧村资料简介
  柏枧村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8022042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802。柏枧村与黄渡社区、杨林村、伏村、峄山村、乌边村、方槐村、安莲村、黄渡村、西扎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柏枧村同名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柏枧村介绍

柏枧村隶属于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位于宣州区黄渡乡风景优美的柏枧山下,是原飞桥、柏枧、独山三村合并的种烟大村。东与宁国市港口镇隔河相望,北于宣州区新田镇相连,飞槐路全程12 公里自上而下穿村。全村总人口4937人,总面积32.4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6000亩,所辖43个自然村,3个党支部,党员136名。

近年来,柏枧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了适合地理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烟草生产,目前已成为全市种烟 面积总产值最大的村之一。一烟一稻成为农民增收最大的支柱产业。其次,柏枧山茶、太子参、油菜、棉花、花生也小有名气。

上有柏枧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并有可灌溉千亩农田的国家小(二)型水库柏枧水库、马王沟水库两座。下有名扬中外的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 梅文鼎墓坐落村内。

柏枧山乃黄山余脉,主峰海拔999米,位于宣州区境内,离市区约20公里,景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辞源》称其“溪谷深邃,峰岩回曲,山水秀美,甲于江南”。

这里山水田园美不胜收。雄奇的山川、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珍奇的禽兽、美丽的河流、广阔的草原、蔚蓝的湖泊、绿色的田野,四季分明,处处皆景。柏枧瑶池、钟鼓潭、棋盘石、水阳江漂流、皖南大草原跑马,一直为人们探幽揽胜之所。构成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这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北宋诗坛领袖梅尧臣,十七世纪世界三大著名数学家之一梅文鼎,新安画派创始人梅清,“三梅”同出一族,世居于此,影响远播海内外。

梅文鼎墓位于宣州区黄渡乡柏枧村荷花塘村民组。墓地似荷花瓣状,墓前恰有一池塘叫荷花塘,塘内长满莲荷。墓家为圆形,高2.4米,直径12.2米,坐西向东,南、西、北方筑椭圆形罗围护堤,高0.6米,周长21.4米。整个墓地占地面积9.13亩,墓前原有的石坊、翁仲、祭台等均毁于清咸丰年间。墓前有一片很大的开阔地,现一部分已改为水田。1988年,宣州市政府公布梅文鼎墓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墓周的旱地征作墓地,并栽上松柏,现已成林。墓前立有数块有关梅文鼎的碑刻和保护碑。1989年6月,梅文鼎墓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句庵,世居柏枧山。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也是中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梅文鼎以毕生精力从事于我国古代历算的整理和阐发,同时也对西洋科学加以研究与介绍。一生著书88部,236卷,对后世影响很大,形成了“宣城数学派”。他的著作早在17世纪就传到了国外,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对梅文鼎的专题研究,并出版了有关学术专著。如日本桥本敬造的《梅文鼎的历算学》,法国马兹洛夫的《梅文鼎数学著作研究》等。

梅文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传统历算发展走向低潮,西方历算刚刚输入的时代。清康熙皇帝在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的一次谈论中国历算时说:“吾国历学、算学,经宋元二代极盛之后,至明代而大衰,高者谈性天、撰语录,卑者疲精死禅于举业间。一切实学均鲜研究,治历算学者尤所罕见。”可见当时一研究历算的人之少,然梅文鼎在儿时就经常跟父亲和老师仰观天象,从青年时代起,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对数学、天文和历法的研究,27岁师从竹冠道长倪观湖学习天文历法,并将学习心得写成《历学骈技》二卷,以后又广搜天文、数学方面的各种中、西算书,“值天学书之难读者,必求其说,至废寝忘食”。

为扩大眼界,梅文鼎50岁到人文荟萃的北京,寻师访友,结交名流,获读历算大师王锡阐所著《圆解》、《测食》和其他历算专著,并对其所定“大统法”和“三辰仪晷”进行研究和讨论,写成《王寅旭书补注》,同 时他还与当时在京的通晓数学的西方传教士安多等人探讨历算等问题。

梅文鼎既学中国古算,又学西方新学。他认为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为己所用。他写的《古今历法通考》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他的数学巨著《中西数学通》, 柏枧山景色 (4张) 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全部知识,达到当时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句(勾)股举隅》中提出了勾股定理的三种新证法;他独立发现“理分中未线(即黄金分割法)”;著《平三角举要》、《弧三角举要》等我国最早的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专著;又著《环中黍尺》五卷,论述球面三角形解法,并将此法应用于天文学,解答有关天球赤道、黄道的问题。著《少广拾遗》,阐发“杨辉三角形”。著《仰观仪式》,将我国固有星图与西方传入的星图相互比较,把我国星图有名而外国无名。我国无名而外国有名的星,都—一注明,并列出我国古代28宿与近代星座对照表。著《交食管见》、《交食蒙求》等,提出了更加准确的交食预报方法。而在《筹算》、《度算》、《比例数解》等书中,解释和介绍了西洋的对数、伽利略的比例规等方法。

梅文鼎还做了大量的拾遗补阙、匡正谬误的工作,如著《庚午元历考》匡正《元史》、《志》之讹;作《交食图法订误》纠正杨光先《日食图》之误。还著《回文法补注》、《西域天文书补注》、《浑盖通宪图说订补》、《七政草补注》等30余种。

梅文鼎在中国科学衰落,许多古算法烟没不彰, 西方新学输入不久的情况下,独树一帜,努力发掘中国固有的科学文化虚心学习西方新学,述旧传新, 继往开来,集中外数学之大成,大大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数学知识,推动了我国数学研究的发展。清代著名数学家焦循赞扬梅文鼎的学术成就时日:“千秋绝诣、自梅而光。”康熙皇帝三次召见梅文鼎,并说:“历象算法,朕最留心,此学今鲜知者,如梅文鼎实仅见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写道:“我国科学最昌明者,唯天文算法,至清尤盛,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我国著名数学史家严敦杰先生说:“在17至18世纪我国数学研究,主要为安徽学派所掌握,而梅氏祖孙为中坚部分。”可见梅文鼎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中的突出地位。

1985年,宣州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位杰出历算大师的墓,墓碑已残损1/5,碑残高0.97米,宽0.62米,厚0.15米。碑为“康熙六十年九月工部江宁织造曹頫奉旨营造。”碑文为:光禄大夫左都御史 考梅公文鼎

皇清诰赠 曾祖 合墓

一品夫人 姚梅门陈氏

光禄大夫左都御史祖考梅公以燕已附葬

乾隆五十三年吉日 曾孙 房立

由此可知梅文鼎墓应为梅文鼎、夫人陈氏、儿子以燕合葬墓,营造人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父亲曹頫。

一、申报条件

1、享受教龄补助的原民办教师(2002年12月31日以前在岗的原代课教师视同原民办教师,下同),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现为宣州区户籍。

(2)2002年12月31日以前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系指农村县<市、区>公办中小学,包括任教学校原为农村学校,后因区划调整为城市学校)教师岗位上连续任教满2个学期或1个学年度的。

(3)离开教师岗位后再没有被企业事业单位录用的原民办教师。虽被企事业单位临时录用,但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享受;虽未被企事业单位录用,但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中途退保或转移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除外),不予享受。

(4)达到60周岁。到2013年12月31日,已满60周岁的,从2014年1月1日起享受教龄补助,到2013年12月31日未满60周岁的,从达到60周岁次月起享受教龄补助。

2、下列人员不享受教龄补助:

(1)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辞退的原民办教师。

(2)退养民师。

(3)在农村中小学校工作的工友或工勤人员,这一群体主要包括食堂做饭、打更、开车、门卫、修理等学校使用的临时人员。

(4)2002年12月31日以前在农村公办中小学教师岗位上连续工作不满2个学期或1个学年度的原民办教师。

周边政府机关

宣州区黄渡乡伏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伏村

园艺镇底埂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黄渡大道1号

宣州区黄渡乡峄山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峄山村

宣州区黄渡乡西扎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西扎村

松梓村委会 地址:001县道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人民政府附近

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人大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大道宣城市黄渡乡政府

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人大 地址:001县道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人民政府附近

周边村庄

柏枧村 地址:宣城市宣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