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

罗源县 福建罗源县 Luoyuan County 罗源 罗源县历史沿革 罗源县行政区划 罗源县人口 罗源县自然环境 罗源县经济 罗源县社会事业 罗源县历史文化 罗源县风景名胜 罗源县现任领导


罗源县(古属 福州府罗源县)福建省 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南邻连江县,西南接福州市、闽侯县,西北接古田县,北与宁德市接壤,东隔海与霞浦东冲半岛相望。全境面积1187.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62.2平方公里,海域、滩涂面积124.98平方公里。境内三面环山,地形为东西长条状,鹫峰山脉东南支脉从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众多山岭。地势自西而东,三高两低,形如“W”。2015年,罗源县辖6个镇、5个乡,其中霍口为民族乡。2016年,全县户籍人口268340人。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4.6亿元 。元代实行省辖路、路辖县体制。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福建行中书省,福安府改称福州路,罗源县属福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罗源县属福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称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清沿明制...

详情

罗源县地名网_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资料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介绍

罗源县(古属 福州府罗源县)福建省 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南邻连江县,西南接福州市、闽侯县,西北接古田县,北与宁德市接壤,东隔海与霞浦东冲半岛相望。全境面积1187.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62.2平方公里,海域、滩涂面积124.98平方公里。境内三面环山,地形为东西长条状,鹫峰山脉东南支脉从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众多山岭。地势自西而东,三高两低,形如“W”。

2015年,罗源县辖6个镇、5个乡,其中霍口为民族乡。2016年,全县户籍人口268340人。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4.6亿元 。

元代实行省辖路、路辖县体制。

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福建行中书省,福安府改称福州路,罗源县属福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罗源县属福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称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

清沿明制,罗源县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

民国2年(1913年),废府设道,罗源县属福建省东路道(次年,改名闽海道)。

民国14年废道,罗源县直隶于福建省。

民国22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为4个省,罗源县属闽海省。次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败,罗源县复为福建省直辖县。

民国23年7月,福建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次年10月改为7个),罗源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36年,罗源县又为福建省直辖县。

1949年8月14日罗源县解放。9月,福建省划为8个专区,罗源县属第四专区(1950年4月改名闽侯专区)。

1956年3月,罗源县移属福安专区。1961年11月,改属福州市。

1963年8月,闽侯专区恢复建制,复属闽侯专区。

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同年2月,罗源县归属福安地区(1971年6月改称宁德地区)。

1983年7月划属福州市。

5000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罗源县就有人类居住。自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迄今已有一千余年。最早定居的为土著。西晋永嘉前十多年(290年前后)已有中州人移居于此;唐中叶已有畲族先民。唐末又有一批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河南光、寿两州避乱者到罗源定居,唐光启二年(886年)有300多畲族先民,至连江县马鼻徙罗源大浿头,为唐末大批徙罗定居的畲族先民。南宋时又有许多中州南徙的避乱者。这3部分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共同开拓耕耘,繁衍生息。

罗源夏商属扬州,周属七闽地,秦属 闽中郡,西汉为冶县地,东汉为侯官地,晋属温麻地(道光《新修罗源县志》载:或曰罗江县),隋属闽县。唐大中元年(847年),朝廷准福建观察使之请,割连江县北一乡为罗源场,罗源政区始从连江分离出来。咸通二年(861年),升场为镇,改名永贞,属福建观察使领辖之福州。乾宁三年(896年),以福建观察使为威武军节度使,永贞镇仍属福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元龙启,以福州为长乐府,升永贞镇为县,隶属于长乐府。五代天福十二年(947年),长乐府被吴越国占领,永贞县为吴越福州威武军辖地。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两浙西南路辖福建各州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永贞县属两浙西南路福州。雍熙二年(985年),改两浙西南路置福建路,永贞县仍属福州。天禧五年(1021年),为避皇太子赵祯讳,永贞县改名永昌。乾兴元年(1022年),定名罗源县。

至宋代开始,全县划为3个乡,17个里(隅),辖38个图。元代沿用宋制,里(隅)数增至21个。明代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撤乡改行以里辖图制,至万历间(1573—1620年)裁图级政区止,罗源县里图或分或合,或裁或并,屡有变易。万历间以原16图为16里。清代仍分16里,辖44铺,372村。

民国初,行政区划基本沿袭清制。民国20年(1931年)始置5个区,各区设区公所,辖乡(镇)162个。第一区区公所驻地县城内,辖乡(镇)数4个,辖地不包括县城;第二区区公所驻地碧里乡,辖乡(镇)29个;第三区区公所驻地后路乡,辖乡(镇)数41个;第4区区公所驻地飞竹乡,辖乡(镇)数50个;第5区区公所驻地起步乡,辖乡(镇)数38个。

民国24年9月,实行保甲制度,将5个区并为3个区,改区公所为区署。区以下设19个联保办事处,统辖166保。

民国29年,改联保为乡镇。升冠桂、笃贤为县辖镇,其他乡镇仍为区署领辖。

民国30年2月,冠桂、笃贤两镇含并为凤山镇,新从连江县划入的巽屿、北山与大小获乡合并组成获巽乡。全县政区重新组合,编为2个区、1个县辖镇、12个乡、114个保、1212个甲。民国32年2月增设乡镇,全县有乡镇19个辖168保1711甲,7月,又缩编为15个乡镇140保1640个甲。民国34年撤销区级建制,将护起镇与港桂乡合并为护林镇,福霍乡与西南乡合并为福丰乡,乡镇从15个减至13个。民国35年6月,再缩编为7个乡(镇),85个保,790个甲。民国36年上半年由790甲整编为851甲。民国38年8月14日罗源县解放。8月28日,县人民民主政府接管旧政权的7个乡(镇)公所,建置7个区人民民主政府,区名沿用原乡(镇)名称,区以下仍保留原保甲制度。

民国38年9月,凤山、凤寿两区合并为第一区,区政府驻地城关;洪林、河阳两区合并为第二区,区政府驻地洪洋;鉴碧、松获两区合并为第三区,区政府驻地碧里;福丰区改名为第四区,区政府驻地霍口。

1950年3月,废除保甲制度,6月,增设第五区;9月增设第6区,至此,全县划为6个区、64个乡和4个街道。

1952年4月,调整行政区划,增设第七、八两个区,全县分为8个区、66个乡、4个街。同时,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1954年,又增划22个乡。

1955年7月,第五区的飞竹乡划为飞竹、梧桐两乡;8月,撤销第七区,所辖各乡并入第六区;9月,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区分别改名为起步、中房、碧里、霍口、洋柄、城关、洋头区。

1956年1-3月,先后撤销松山、起步、洋头3区;设城关镇为县辖镇,辖原城关区的4个街;原城关区各乡与原起步区和松山区合并组成岐余区;原洋头区各乡分别归并于中房、洋柄区。全县划分为5个区、1个县辖镇、56个乡镇,共辖自然村698个。

1958年5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城关、鉴江2个镇和起步、洪洋、叠石、中房、深坑、松山、泥田、大获、碧里、牛坑、白塔、凤坂、西兰、岭头、飞竹、丰余、斌溪、霍口、香岭、西峰、东宅等21个乡。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建立6个人民公社,98个生产大队。

1961年5月恢复区一级建制,全县划为6个区,下辖1个城关镇、37个人民公社。同年10月,城关镇升为县辖镇。

1965年7月裁区并社,全县划分为城郊、松山、起步、洪洋、中房、西兰、飞竹、霍口、碧里、鉴江等10个人民公社,原城关镇建制不变。

1966年6月,城关镇改为城镇公社;城郊公社除划归松山、城镇公社的8个大队外,余下15个大队另组为白塔公社(同年11月更为“红塔”)。至此,全县划为11个人民公社,185个大队、4个街。

1979年4月,城镇人民公社改名城关镇。1981年7月定名凤山镇,红塔人民公社复名为白塔人民公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更名的大队亦同时恢复原名。

1984年9月,全县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建制,各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986年2月,中房乡下大洋村因建下大洋水库需要,拆迁移民在凤山镇建立陈厝村。

1988年11月,起步乡改为镇,起步、桂林、港头、沈厝4个村委会改称居委会。

1992年10月,松山、中房两乡同时改为镇。其中原松山乡的渡头、吕洞、岐后、岐头、树柄、南岐和原中房乡的林家、中房、乾溪、大洋等村委改为居委会。

1994年3月,飞竹乡改为飞竹镇,飞竹、洋柄村委会同时改为居委会。

1998年6月10日,起步镇潮格村拆出水口洋、坑脉里、坪石等3个自然村设立水口洋村。

2000年12月10日,凤山镇岐余村分设余家塘、岐阳、竹兜3个居委会。

2003年4月30日,凤山镇东门居委会划东环路以东地区设东区居委会。

2004年12月17日,凤山镇东区居委会再划岐阳、金凤和闽星小区增设闽凤社区居委会。

2015年,罗源县辖凤山、松山、鉴江、起步、中房、飞竹6个镇及碧里、洪洋、白塔、西兰、霍口5个乡,其中霍口为民族乡。全县辖7个社区居委会、189个村委会。

2015年罗源县行政区划一览

乡镇 名称 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 海拔 (米) 村居数 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名称
凤山镇 32.2 7 16 北门、南门、东门、西门、凤嘉、凤美、闽凤社区居委会; 城关、岐阳、竹兜、余家塘、苏区、管柄、南门外、陈厝、方厝村委会
松山镇 146.29 5 22 渡头、岐后、岐头、树柄、吕洞、南岐、北山、巽屿、外洋、盛头、大获、上杭、竹里、八井、小获、泥田、迹头、白水、上土港、下土港、前房、乘风村委会
起步镇 72.73 5 21 港头、起步、桂林、沈厝、兰田、田中、叶洋、庭洋坂、蒋店、杭山、下长治、上长治、党林、洋北、西山、护国、潮格、高洋、曹垄、黄家塆、水口洋村委会
中房镇 131.12 500 23 林家、中房、乾溪、大洋、下湖、王沙、叠石、满盾、岭兜、沙坂、上宅、大园、吉际、洋里、寨头、显柄、松洋、柏山、深坑、溪门、东山、厚富、港里村委会
飞竹镇 119.56 315 19 飞竹、洋柄、蛤蟆石、陶洋、官路下、梧桐、马洋、刘洋、潘洋、上地、洋头、仓前、丰余、外坂、大湖、斌溪、安后、西禄、塔里洋村委会
鉴江镇 74.12 3 9 鉴江、陆上、海上、上澳、东湾、程家洋、远顶、圣塘、井水村委会
白塔乡 70.86 150 15 凤坂、旺岩、钟下、百丈、梅洋、长基、应德、赤岭、石别、大项、九溪、小云、白塔、南洋、塔里村委会
洪洋乡 70.49 55 18 洪洋、皇万、曹营、王认、石塘、秋岭、禄洋、厝坪、穴里、盾后、牛角丘、后洋、樟溪、大目、洋中、车溪、官村、民族村委会
西兰乡 77.56 385 17 西兰、蒋山、院前、后路、官洋、墩厝、许洋、洋坪、石别下、寿桥、岭头、下际、破石、甘厝、上洋、坑里、磹石村委会
碧里乡 199 10 12 碧里、西洋、梅花、廪头、溪边、牛坑、廪尾、新澳、濂澳、吉壁、牛澳、先锋村委会
霍口畲族乡 193.25 110 24 霍口、溪前、福湖、山垄湾、冈尾、东园亭、岐峰、王廷洋、大王里、后宦、船头、黄鹤、香岭、琅坑、长柄丘、西峰、仙洋、川边、佳湖、东宅、南墘、塘下、徐坪、石坪洋村委会

注:各乡镇区划面积含海域面积,海拔指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的海拔

2016年,全县总户数79024户、户籍人口268340,户籍人口比上年增加1795人,平均每户3.4人。男女比例:100:91.74,男性139949人,占52.2%;女性128391人,占47.8%;男比女多11558人。全县出生人口5087人,出生率18.95‰;死亡人口2672人,死亡率9.95‰;人口自然增长241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0‰。全县迁入4267人,迁出4796人,迁出多于迁入529人 。

罗源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介于北纬26°23′-26°39′,东经119°7′-119°54′之间。南邻连江县,西南接福州市、闽侯县,西北接古田县,北与宁德市接壤,东隔海与霞浦东冲半岛相望。全境面积1187.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62.2平方公里,海域、滩涂面积124.98平方公里。

境内三面环山,地形为东西长条状,鹫峰山脉东南支脉从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众多山岭。

地势自西而东,三高两低,形如“W”。地貌以 山地、 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山地主要分布于县北部和西部,山体多呈北东、北西走向,面积443.6平方公里,占全县陆地面积41.76%。丘陵分布于西部霍口溪、中部起步溪、百丈溪,河谷两侧及东部半岛等地,面积450.64平方公里,占县陆地面积42.43%。山间盆谷107个,散布于山地和高丘陵地区,面积88.31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8.31%。

平原面积79.65平方公里(含松山、白水两垦区31.02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7.5%。境内有千米以上高山12座,全县最高峰牛牳山海拔1251米。县境东部临海,有大小海湾9个,岛屿12个,海岸线长129.09公里。

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34.6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5.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5%、59.9%和21.5%。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1%。八大类商品呈“五涨三降”的态势:医疗保健类上涨9.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7.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8%,衣着类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食品烟酒类下降1.2%,居住类下降7.2%。

2017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总产值72.04亿元,比增4.4%,第一产业增加值40.1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1亿元,农业增加值10.4亿元,比增2.7%;林业增加值0.54亿元,比增15% ;牧业增加值1.41亿元,比增-5.6%;渔业增加值27.75亿元,比增5.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46.67公顷,比上年增加365.27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0107吨,比增3.37%。

2017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0.93亿元,增长32.2%;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26.6亿元,增长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6亿元,增长7.8%,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56%。全县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6家,其中产值超过亿元企业达23家,完成产值429.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2%。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产值19.3亿元,比增13.9%;重工业完成产值431.6亿元,比增33.2%。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15.1亿元,比增31.4%,工业产品销售率92.0%。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宝钢德盛、闽光钢铁产值双双突破100亿元,实现县域百亿企业零的突破,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0亿元,增长32%;华能火电厂一期顺利通过满负荷试运行,南铝铝材二期、德胜喷墨薄型高档墙地砖一期、中网电气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宝钢德盛二期、金闽烟叶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石材加工园区闲置厂房盘活转产有序推进,成功嫁接项目26个。

2017年罗源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3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全县17家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3亿元,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施工面积 261.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8.3万平方米。

贸易、旅游

2017年罗源县限上零售企业由47家增至72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亿元,比增12.5% 。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6亿元,比增29.6%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针纺织品类类商品零售额比增68.5%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增38.5% ,粮油食品类比增26.8%。

2017年罗源县全年接待游客157.2万人次,比增31%,创旅游收入15.04亿元,比增31.6%。新评定畲山水景区、硒浦山2家三星级乡村经营单位。

对外经济

2016年全年签约和对接项23项,合同外资1.21亿元,比上年上升0.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3635万美元,比增7.0%。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4798万美元,同比下降61.65% ,其中进口总额29170万美元,同比下降78.81%;出口总额5628万美元,比增7.94%。从出口主体看,外资企业出口2969.5万美元,内资企业出口2658.5万美元。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5628万美元,比增7.94%。全年新批增资项目9项,新批投资总额90570万美元,合同外资294万美元。

邮电

2017年罗源县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045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662万元、移动业务总量12563万元、联通业务总量4080万元。年未共有邮政局(所)11处,邮路总长度860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924公里,年未全县电话机交换机总容量3.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数2.5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22万户(移动、联通、电信)。

财税、金融

2017年罗源县财政总收入20.8亿元,同比上升45.3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亿元,同比上升43.31%。全县财政总支出37.69亿元,增长32.2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76亿元,增长24.89%。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2016年末全县有金融机构(不含保险和证券机构)9家,其中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9家;各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34个。20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119.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09%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3.55亿元,比增12.02%;单位存款余额51.38亿元,比增7.3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9.77亿元,比增3.8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73亿元,同比下降0.17% ;中长期贷款余额124.84亿元,比增5.01%。全年人寿保费收入13543.56万元,比增0.61%;健康险保费收入411.68万元,比增3.88%;意外险保费收入786.96万元,同比下降30.67%。人寿险赔付支出84.37万元,比增10.37%;健康险赔付支出225.43万元,比增-296.35% ;意外险赔付支出757.16万元,比增8.42%。

2017年末全县共有县级文化馆2个,博物馆1个,收藏文物2147件(套);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书籍17万多册,电子书2万多册;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农家书屋189个 。

2017年末全县有医院18家,其中卫生监督所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县级公立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乡镇卫生院10家,民营医院1家;卫生机构床位1110张,其中医院床位112张;全县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48人(其中村医221人,个体医54人),其中医生395人,注册护士574人。2017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4.25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03人。全县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31人;乡镇卫生院10个,卫生技术人员343人。2017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18.11万人,参合率99.9% 。

唐末五代,大批中州人士相继移居罗源,带来中原文化,推动了罗源文教事业的发展。宋代,境内人文兴盛,县人有著作行世者10余人,其中陈善的《扪虱新话》所论颇有新见,影响较大。明清时期,文人著名创作有陈钧、郑国佐的诗,游彤麟、陈士钦的画,林长存、林上奎的书法等。民间文艺内容丰富,故事、歌谣、谚语、音乐、舞蹈、雕塑、剪纸等形式多样,精彩动人。

罗源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代进士有221名,其中宋代203名,元代1名,明代5名,清代12名。

2017年末全县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专任教师136人,在校生1643人,学年初招生550人。有高中4所,专任教师284人,在校生2915人,学年初招生963人。有初中14所,专任教师645人,在校生5985人,学年初招生2120人。有小学35所,专任教师1094人,在校生16098人,学年初招生3070人。有幼儿园53所,专任教师573人,在校生9061人 。有民办幼儿园31所,民办小学1所,民办普通中学1所 。

2017年末全县有体育场馆2个,全民健身路径234条,比增10.4%,其中农村健身路径184条,比增10.2% 。全年举行县以上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16项 。

罗源县历史悠久,遗留下不少古遗址。1958年12月,在城郊管柄村下林山、华清村华清山、中房乡乾溪村陈太尉宫后山等处发现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采集石镞、石锛等遗物20多件。1987年又在罗源溪、起步溪、护国溪、寿桥溪、中房溪沿岸低山坡上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和商周文化遗址19处,采集陶罐、陶片93件,石器1件;1987年4月在起步镇硋窑村发现 古陶窑址1处。窑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米。经对出土陶罐鉴定,该窑属唐代遗址; 碗窑里窑址位于松山镇小获村碗窑里剃刀梁山脚下。窑址残片堆积层厚约0.5-1米。碗帮平直,座小露胎,表面灰白色,内底绘有卷云式、莲花式条纹或密而短的篦纹,经鉴定属宋代瓷窑; 罗源城垣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经多次重修改建,至万历七年(1579年)而大备。墙为花岗石建筑,高2丈,底宽1.3丈,面宽1.1丈,周长381丈,设水关5个,城门5个。民国27年(1938年)拆除城门。新中国成立后因建设需要,城垣辟为环城公路,仅余北段凤山之巅数处残址; 鉴江堡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周长300丈,立4城门。今东、南、北3门仍存; 濂澳堡址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用大石砌筑,长约300米。今面海方向尚存残墙一段。

罗源县文物古迹甚多,现存的寺庙、石塔、古墓葬、雕刻等多系唐宋以来文化遗产。其中糅合五代、宋、明、清建筑之艺术的江南文物瑰宝 陈太尉宫,系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房乡乾溪村,原为陈氏宗祠,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建造者为由河南固始入闽之陈苏。经历代扩(重)建,宫内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现存建筑包括正殿、配殿、前殿三部分,皆重檐歇山式屋顶。正殿台基高1.2米,通面阔15.5米,通进深25.43米,面积394.17平方米,立柱28根(周长1.16-1.19米)。其中明间主柱皆用柱头科头拱,屋面结构通过其过渡到柱顶;明间上方皆藻井。左右配殿分别建于明、清,前殿建戏台,系清代建筑。陈太尉宫各部分分别展现了五代、宋、明、清建筑艺术与风格,在建筑史上很有研究价值。陈列圣水寺侧栖云洞内的 十八罗汉石像,其中16尊系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石匠陈曾缘刻,为福建省现存最早的石雕罗汉,另2尊属明代作品,像高0.74-0.81米,年龄、体态、神情、衣饰各具特色,无不惟妙惟肖。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除夕除夕,俗称“三十盲晡”。罗源人习惯在 祭灶之后准备过年。家家户户忙于“扫堂”(大扫除)、裁新衣、杀鸡宰鸭、蒸年糕、买鱼买肉,准备年货。年关之际,亲朋戚友互赠礼品,女婿要向岳父母、徒弟要向师傅赠送年货。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晚(小月为二十八日)煮线面、太平蛋给儿、孙辈过“小儿岁”,表示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三十日,外出人家均回家“做年”,各家各户皆挂年画、贴春联。佛教信徒多数举行祭天地、祭祖先仪式,以公鸡、猪肉、年糕、米酒为供品。是晚合家团聚。年夜饭菜肴不论多丰,但鱼、太平蛋和年糕3碗必不可少。以分别代表“年年有余”、“合家太平”、“年年高升”之意。晚餐后,长辈给未满十六岁的晚辈“压岁钱”,有的晚辈也给长辈拜年钱。主妇装岁饭、煨火母、添满水缸水,切好大年初一用的一切食品。准备完毕,一家人围坐一起,促膝谈心,直至天明,称“守岁”。旧时债主多在除夕夜催租讨债,穷人躲债需待次日凌晨始能回家。新中国成立后,不再躲债,装岁饭、煨火母等习俗也逐渐废除。1980年起,除夕夜一家人围坐一起观看电视节目至深夜,青年人多通宵不眠。罗源春节春节,俗称做年。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四日。
  初一日,凌晨,各家各户皆起早“接年”,燃放鞭炮。初一早餐要吃线面、太平蛋(鸭蛋)或□、糕,寓“长久”(线面别称长久)、“太平”、“压乱”和“时高运好”等意。当日主餐,皆吃干饭,不喝粥,有“初一喝粥,全年缺粮食”和“初一喝稀,出门皆逢雨”之谚。饭后,多开展娱乐活动,忌登门访友探亲。鉴江一带初一凌晨,小孩成群结队到当年做寿人家跪拜祝寿,受拜者按人分发红包(俗称膝盖钱)和红桔、糖果以示酬谢。
  初一清晨,禁忌很多:一忌用筷子敲击或打破碗、碟,怕不吉利;二忌操刀,怕操刀不慎伤手脚;三忌倒水、扫地,怕倒掉和扫掉财气;四忌打骂小孩,大人尽可能满足小孩要求,让其节日过得愉快;五忌说晦气话,避免冲淡欢乐气氛;六忌讨债,怕影响团结。50年代起,以上禁忌日渐淡化。初一日多开展慰问烈军属、举行座谈会、茶话会等活动,互祝互勉。
  初二日,登门拜年,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合家平安、万事如意。主人还礼,以水果、糖果或煮太平面招待客人。已婚的女儿、女婿多在此日回家探望父母。凡遇小孩上门拜年,均赠红桔,表示出门吉利。
  初三日,“拜新年”。凡上一年有人逝世,这天丧者之家设灵牌,至亲、朋友持香、烛上门吊唁,其他人家忌人上门。“拜新年”之俗于民国初期革除。
  初四日,谓“开假日”。各家各户打扫卫生将垃圾集中送到村口或垃圾堆,俗称“送秽”。是日,商店开门营业,晚上各家各户设家宴团聚,并为出远门的亲人饯行。罗源元宵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是罗源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正月初九日开始送灯,十二日夜舞龙、舞狮上街,商店、住房门首各自点灯,谓“上灯夜”。十五日为闹元宵,开展猜灯谜、盘诗、排鳌山、燃放烟花爆竹等各种文体活动。农村此日喝喜酒,由上年生孩子的户携带酒肴至神祠款待村人。酒后,各家各户提灯,敲锣打鼓绕境游灯,意为庆贺太平丰收,祈求新一年平安发财,通过聚会、游灯消除境内村与村之间的隔阂,增强乡邻团结。霍口香岭村陈姓居民的游灯与众不同,各家所糊的彩灯两侧必须系上两盏象征“牌九只”(赌具)的小灯,元宵夜游灯之后禁止赌博,违者按族规处罚,此俗一直沿袭到50年代中期。

旧时,县城有“过长桥”之俗。人们习惯在元宵节晚上到管角街东侧的长寿桥上走走,俗称“走长桥”,大人领孩童边走边唱“走长桥拼碰碰,去姑家里吃芋蛋”以祈求平安长寿。平时足不出户的妇女,在元宵节也解除禁锢,由女伴陪同上街观灯。已婚未育的妇女,此时则多去摸城门的铁灯,寓求添丁(生孩子)。
  新中国成立后,元宵节多举行舞龙灯、舞狮、文艺踩街、诵诗、猜谜和球类竞赛,丰富节日活动内容。罗源拗九拗九节亦称孝顺节,简称“孝九”。因拗九节在农历正月二十九日,是正月中的最后一个逢九日,亦叫“后九”。是日清晨,家家户户用糯米、花生仁、红枣、红糖等煮拗九饭过节。已出嫁的女儿均在拗九节之前送拗九饭孝敬父母,俗称“孝顺饭”。俗规,家人逝世未满周年的不能煮拗九饭,因此,是日,邻居皆为其送拗九饭,体现县境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精神。
  二月初二日,称小拗九,多数地方是日以拗九节留下的拗九饭为午餐,罗源西部农村此日则吃□过节。罗源清明清明节,户户上坟,清扫坟墓上杂物,刷新墓碑碑铭,摆供品、烧阴银(迷信纸)祭奠,并在墓上压纸钱。扫墓后采松、竹枝带回,寓长青常发之意。罗源祭扫坟墓有“清明前,白露后”俗规,即头年墓在清明日祭扫,其余应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祭扫,鉴江一带寡妇在清明节时多上坟烧纸祭奠亡夫,并在坟上哭诉昔日旧情。迄今除民间继续沿袭扫祭坟墓外,机关单位亦于此时组织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到烈士陵园祭扫,以寄托对革命烈士的哀思。
  清明日,不少农民还有采制茶叶和品尝、收存新茶习惯。

陈太尉宫座落于罗源县中房镇乾溪村,始建于宋代,木结构,单开间,占地面积一千一百一十五平方米,由正殿、配殿、戏台三个部分组成。正殿建筑面积近四百平方米,有二十八根立柱,为鼓圆形状,整个建筑未用一根钉子,为“江南瑰宝”。

陈太尉宫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它原是陈苏祠堂。陈苏,河南固始人,唐末隐居罗源曹峰,教民农桑、礼教,死后被遵为神,封太尉。后陈苏祠堂改名为神宫,称陈太尉宫,经元、明、清三代扩建成3间殿堂,又续戏台、宫门,均是穿斗式构架。一宫之内,宋、元、明、清建筑并存,融汇组合一体,被文物专家誉为“古代建筑博物馆”。

【海洋世界】

海洋世界完成外部造景工程,已进入大型设备安装、鱼类驯养及注水阶段。该项目占地172亩,建筑面积20470平方米,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海洋世界,分为浅海珊瑚礁区、梦幻水母宫区、儿童互动区、海洋科普展区、大洋区、热带雨林区、两栖动物区、海洋表演剧场八大区域,其中的热带雨林馆乃全国最大。

海洋世界致力于打造AAAAA级景区,是一座集科普、体验互动、观赏及水生哺乳动物表演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生态馆,并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野生及濒危动物救助站。

【海上音乐喷泉水幕电影】

海上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由大型音乐喷泉、巨幅水幕电影、激光表演三大部分构成。音乐喷泉的开放,配有喷火、气爆、雾化、一维摇摆、跑泉等多种元素特效,近千个喷泉点,中心主高喷水柱最高可喷150米,是国内最大的海上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拥有1500寸、接近标准IMAX银幕3.5倍的超大尺寸扇形水幕,影像与自然夜空融为一体,呈现出大范围的、立体的、玄幻的光影效果。

【游艇俱乐部】

游艇码头分一二两期建设,总计设置150余个泊位,已成为福州及闽东地区首屈一指的海上游艇聚集地,吸引四面八方的游艇爱好者相聚于此,推动福州游艇产业快速发展。

【海上搏斗】

海上搏斗是世纪金源集团打造的国内首个大型水上高空竞技表演场,

【海上钓鱼台】

8600平方米的水域内,游戈着罗非鱼、鲈鱼、海鲫鱼、鲤鱼等多种海水淡水鱼类,共设计了30个钓鱼渔位,风格迥异的钓鱼形式让人过足“姜太公”的瘾。

【海上高尔夫练习场】

海上高尔夫是当前国内外新兴的一种娱乐方式,它借鉴陆地高尔夫的形式,利用人们回归自然、亲水嬉水的天性,用碧波荡漾的水上球场替代绿茵球场。

【梦幻魔都】

是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二期三大项目之一,占地2500平方米,由国际知名设计团队精良策划,是国内大型的室内魔幻主题尖叫乐园。整个场馆分为15大主题区,引入“镜中魔仙”、“拉斯维加斯黑魔法”、“海贼王3D画像”等一系列主题元素。

【尖峰国际马戏】

尖峰国际马戏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可容纳2000名观众同时观看表演。世纪金源集团引进了加拿大星光马戏室内剧场,采用极致奢华的顶级舞美科技,配合驰名中外的马戏精英以及搞怪滑稽的动物演出,打造成国内最震撼的尖峰国际马戏。

【5D飞行影院】

全新的科学技术,全新的场馆建设,惊险刺激的荧幕体验,零距离感受好莱坞大片的魅力,环环相扣的特技演出,在短短时间内展示世界顶尖特技,360°惊心动魄真实体验,险象环生的探险之旅,超华丽特效与海洋世界全球顶级配置的5D影院完美结合,带给您无懈可击的世界级观影感受!

【冰雪世界】

冰雪世界是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二期三大项目之一,是亚洲首创双层室内冰雪主题乐园。园内展出特色主题互动冰雕作品百余件,耗冰2000余吨,各种形态的冰雕作品配以数千只LED彩色灯管交相辉映,带给游客如梦如幻的北国风光。

冰雪世界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人工造雪和制冷技术,馆内温度常年保持在零度以下,积雪厚达半米,设有百米滑雪道,即使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也能让您畅享滑雪的刺激和戏雪的乐趣,是集冰雕观赏、室内滑雪和冰雪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冰雪旅游项目。

西洋宫又称“林九娘祠”、“林九娘祖殿”、“顺懿夫人宫”、“普济崇福宫”,俗称西洋宫,与古田县临水宫、福州下渡陈靖姑故居并列为陈靖姑文化发祥地。西洋宫位于罗源县西部的飞竹镇畲族村境内,距罗源县22公里。

中国畲山水景区依山傍水,青山、碧水、绿树景观浑然天成,为福建人文奇观、福州生态标杆、罗源旅游新畲风。畲山水景区位于福州仅有的两个畲族乡之一的罗源县霍口乡,连接山垅湾、岗尾等畲族村,与闽侯县接壤,景区面积约为13000亩,总投资12000万元,其起点距罗源县城区约38公里,距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约59公里,属罗源“畲风海韵”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福建少有的畲族景区、罗源少有的重点景区之一。

畲山水以山称奇,由南龙北凤构成景区的沟壑峡谷地形,龙山凤山起伏连绵不断,沿着漫步道顺山而上,可看到林中若隐若现的溪水,可听到瀑布跌落拍打石头的哗哗声,在初冬季节还可欣赏到被染红了的百年红枫林;沿路而下,可与那清澈见底的溪流来个气密接触。在山涧,沐浴零星的阳光,吸收高浓度的负氧离子,来个独一无二的森林SPA。

畲山水以水叫绝,素以“纯净水世界”而著称。溯溪而上,溪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让人赞叹不绝、流连忘返。一路上或有溪谷泳池,或有戏水平台,或有天然山泉浴池,或有浅滩深潭,或有瀑布飞泉。三井水瀑布、二井水瀑布、一井水瀑布、葫芦门瀑布等或飞流直下,或跌水拍打,即使是枯水期的一井水瀑布那面巨大的石壁也形成了畲山水独有的一道景观。

畲山水景区以畲族民俗风情为基调,在确保景区原生态环境条件下,以畲族特色木制建筑体、装饰品、工艺品,穿戴畲族传统服饰,并有畲寨山庄、畲风表演广场、畲乡对歌台等展现畲族民俗传统,以此来丰富畲山水景区的文化性、科普性、娱乐性以及游客的参与性。

霍口畲族乡福湖畲族文化村以蓝、雷两个姓为主,占全村总人口94%,村民使用畲语和汉语。继2006年被列入福州市首批民间文化(畲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3年被评为“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14年获评“旅游特色村”称号,2015年又入选首批国家级乡村品牌。此次入选将更大程度地提高福湖村的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

近年来,福湖村注重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发展力度,并积极引进外资,多措并举促发展。福湖畲族民俗馆已于2015年5月19日开馆,民俗馆总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馆内收集了600多件展品,吸引了很多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体验畲族传统文化。并通过不断的旅游推介、民俗风情展示等活动,大力度打造畲族文化品牌。

碧岩寺座落在罗源湾北岸的双贵山中。距罗源县城21公里。寺藏于岩洞中,为福建省著名岩寺之一。

碧岩寺依洞建筑。据《罗源县志》记载,寺始建于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称碧岩庵。明代重建,后改称碧岩寺。现存建筑物为清同治二年(1863年)仿明制建筑,风格古朴,造型大方。但建筑面积仅164平方米,只作法堂、僧舍使用。大雄宝殿则设于岩洞之中,佛象依洞壁塑造,与整个岩洞十分协调,勘称匠心独运。

碧岩洞内有“六奇”:一为洞穹上方缝隙长有一藤,已愈千载,藤粗过指,倒悬于岩洞中央,尾部枝繁叶茂,又因每年九月盛开白色小花,人称“千叶宝莲花”,四季不凋,生机盎然。二是洞穹上渗出清泉,滴沥而下,昼夜不绝,微风动处,犹如雪花纷飞,蔚为壮观,罗川八景称之为“碧岩飞雪”。寺僧称泉水为“玉液”,还说抬头张嘴能接住“玉液”,便会福运延绵,游客不禁要试试,但真能接着者十不过二;三是洞左侧的仙果树。树高4米,长于石罅之中,未蒙洞外阳光雨露,却生机勃勃,每年农历六月,仙果成熟季节,前往进香、尝果者不计其数。四为洞左的石穴。相传,此处原是一块隆起的石头,形如鸡笼,称“金鸡笼”。天色将晓,石会发出响亮的鸡啼声。居住山下的里山村村人闻声起床,开始下地劳作,由于勤劳,生活也过得红火。但一懒汉嫌其扰人,将其炸毁,懒汉落入山谷,变成一堆牛屎,后化为石头;而“金鸡笼”落在罗源湾北侧海面上,成为鸡笼屿。石虽飞走,但洞口石穴仍可隐约听到鸡啼声。五是洞右侧的“留米石”。

相传,石缝中每日有大米流出,供给寺内当日僧众食用,人称“流米石”。一日,寺僧请客,嫌米流得太慢,便把石缝凿大些,谁知粒米不流,即使已露出石缝的大米也卡在其间。游客到此,必在石缝凿大些,寻找那被卡住的大米。六为“仙人字” 。抬头仰望,在洞额的石缝中可隐约辨出“回仙岩”三个字。有关“回仙岩”三字,曾流传一段神话:古时碧岩森林茂密,环境幽静,为仙客常游之地。一日,住持僧秀,见一道人来游,口吟“秋风扶我步崔巍,此日登临第二回。长啸一声山谷应,山灵知是道人来。”念毕,以手画石,洞额随即出现“回仙岩”三字。住持僧秀认为“回”字为两口相重,即是“吕”字,便认为此道人便是八仙中的吕洞宾,而且是第二次畅游碧岩。欣赏毕洞内“六奇”,再眺望洞外山形怪石,更是一番景观:或如卧虎观潮,或如巨象吸水,或婉若游龙,或翩若惊鸿,天高云淡,草树纷拔,使人目注神迷。

出洞口,便入山涧。水从高处缠绕石而下,又跌入深谷,发出潺潺之声,回文诗中“半山流水响潺潺”即指此景。若登上对面的“ 卧虎山”俯瞰“碧岩”,更可看到整座山岩犹如狮怒吼,岩洞酷似狮口,洞宇深处佛殿琳宫,金碧隐隐,香雾缠绵,烛火闪烁,又听钟鼓梵声肃穆祥和,犹如神仙洞府。

碧岩寺,奇山怪石,步移景异,催人陶醉。清人梁文煊曾有诗赞之:“探奇不用觅丹梯,父老相游曳杖藜。闭日岩悬无鸟宿,当风洞曲有猿啼。狰狞石骨荒云裹,滴沥泉声乱草迷。自是仙纵偶栖息,苍苔点缀壁间题。”

县委书记:刘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