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
石壁村, 石壁村客家祖地, 石壁村客家民俗, 石壁村客家公祠, 石壁村祭祖大典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 宁化县 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1993年改名为 石壁镇 )的一个行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森林茂密,从远处望去,像一堵绿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唐中叶更名为“石璧”,五代再改“壁”,后又改今用之“碧”。古称“石壁”即指村落,又指地域,包括了周围的一些村落,石壁是个中心,是这些地区的代称。 宁化 石壁村是闻名海内的 客家祖地 。 椐中国《何氏族谱总谱》记载,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 何子渊 为宁化石壁南迁梅州,何氏开基祖--念四郎公(源美公)之19世孙;唐宋以来,每逢清明、重阳两节,世居潮梅的何姓后人及其他各姓的客家后裔代表都会跋山涉水回到客家祖地“石壁”寻根问祖,祭拜祖辈,盛况空前。客家祖地中国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
详情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 宁化县 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1993年改名为 石壁镇 )的一个行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森林茂密,从远处望去,像一堵绿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唐中叶更名为“石璧”,五代再改“壁”,后又改今用之“碧”。古称“石壁”即指村落,又指地域,包括了周围的一些村落,石壁是个中心,是这些地区的代称。 宁化 石壁村是闻名海内的 客家祖地 。 椐中国《何氏族谱总谱》记载,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 何子渊 为宁化石壁南迁梅州,何氏开基祖--念四郎公(源美公)之19世孙;唐宋以来,每逢清明、重阳两节,世居潮梅的何姓后人及其他各姓的客家后裔代表都会跋山涉水回到客家祖地“石壁”寻根问祖,祭拜祖辈,盛况空前。
客家祖地
中国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 客家人 。 客家 流迁捆朵始于东晋,但构成 民系 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宁华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 闽西 樱签定、 广东 、 广西 、 四川 、 湖南 及 香港 、 台湾 、 东南亚 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 祖籍 朽柜主棕局。 石壁村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祖地。 石壁,是宁化县石壁镇的一个行政村,它地处宁化西隅,与 江西省 石城县 毗邻,距县城22公里,在福五线(福州至闽赣交界的五里亭)公路旁。史料所称的“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寮”、“石壁城”等称谓,只是一种地方概念,泛指一个地域,即石壁盆地,其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包括现石壁镇、 淮土乡 的全部以及方田、 济村乡 的一部分射船己。石壁村位于这一地域的中央,在历史上也是章和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石府拒婚盼壁被称为“ 客家南迁的中转站 ”、“ 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 阿杠棕”、“ 客家摇篮 ”、“ 客家祖地 ”、“ 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等,这是海内外学者从大量的史料中研究出的结果,有其充分依据。客家民俗
客家公祠
祭祖大典
周边行政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税务局
地址:三明市宁化县S307石壁镇人民政府东南侧
周边小学
石壁中心小学
地址:三明市宁化县新市大街57号
周边乡镇
石壁镇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
周边村庄
石碧村
地址:三明市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