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镇

龙门镇 龙门 龙门镇乡镇概况 龙门镇交通状况 龙门镇主要街巷 龙门镇经济发展 龙门镇旅游资源 龙门镇人文历史 龙门镇社会事业 龙门镇所获荣誉


龙门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位于安溪县南部,距县城23千米,距离厦门同安区25千米。辖31个行政村。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5633公顷,常住人口58643人 。龙门镇政府驻下茂山。206省道、厦沙高速泉州第一出口,金安高速过境。旅游业和工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龙门是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安溪县重点建设的两大新城之一,也是首批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和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2019年10月,龙门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龙门镇位于 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北麓,北纬24°57′,东经118°05′。东邻 南安市翔云乡,南连厦门市 同安区汀溪镇,西与 虎邱镇、大坪乡交界,北和 官桥镇接壤。辖山头、美顶、美内、美卿、榜寨、寮山、 龙门、 龙山、龙美、翠坑、桂瑶、桂林、观山、 湖山、炙坑、溪坂、溪内、溪瑶、 仙地、仙东、仙西、...

详情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所有主城区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介绍

龙门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位于安溪县南部,距县城23千米,距离厦门同安区25千米。辖31个行政村。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5633公顷,常住人口58643人 。

龙门镇政府驻下茂山。206省道、厦沙高速泉州第一出口,金安高速过境。旅游业和工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龙门是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安溪县重点建设的两大新城之一,也是首批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和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2019年10月,龙门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龙门镇位于 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北麓,北纬24°57′,东经118°05′。东邻 南安市翔云乡,南连厦门市 同安区汀溪镇,西与 虎邱镇、大坪乡交界,北和 官桥镇接壤。辖山头、美顶、美内、美卿、榜寨、寮山、 龙门、 龙山、龙美、翠坑、桂瑶、桂林、观山、 湖山、炙坑、溪坂、溪内、溪瑶、 仙地、仙东、仙西、仙凤、金狮、洋坑、和平、白云、 榜头、大生、山美、后坂、光孝31个行政村。

龙门位于泉州市安溪县南部,为县内主要侨区。龙门镇地处 戴云山脉南部延伸部分,为河谷小 盆地, 丘陵地带,属南亚热带气候,气温 温和,年平均温度18—20.90,年活动积温5633—7238°C。 雨量 充沛,年降雨量1700—2188mm。全年无霜期293—340天,全年总日照时数2030小时。境内有地热温泉带长2公里以上,宽30—40米。金狮 上汤温泉早已闻名,温度高达80°C,具有极大开发 利用 价值。矿藏 资源 丰富,花岗岩安溪红635#储量上亿立方米,还有高岭土、稀土、滑石等矿藏; 村内水库是安溪县最大 水库,库容量达1060多万立方米,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且风景 优美、气候 宜人。

镇境南端的东岭峰,位于安溪与同安的 交界处,海拔908米,地势险要,历史上曾设有“东岭隘”。明嘉靖《安溪县志》载“依仁里山势若崖,有两石夹峙如门 (原圩尾,今毁)”,即古“龙门驿”(以此得名“龙门”),是 安溪通往厦门的交通 要道。龙门林氏旧谱载"谓龙门云者,为水口有两巨石夹峙,状如龙门"。

龙门东邻南安翔云十多公里,南毗同安汀溪、莲花两镇,西倚竹园林场,北连官桥约二十公里至县城。明清时称依仁里,民国先后属依新里、第一区、龙榜镇,一九四九年后,一度属官桥区(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独立公社制,一九八四年四月乡建制,一九九一年十一月镇建制;现为全国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示范镇。现在交通便利,通过厦沙S30(福诏S35)高速公路,半小时可达厦门集美北站出口。

龙门镇距厦门市66公里, 泉州市81公里, 漳州市129公里。省道206线横穿境内,是安溪、大田等地通往厦门的主要交通线。 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南安 金淘至厦门路段经过境内,天然的地理优势使龙门镇成为安溪县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级公路已成网络,边远山村与邻近县、乡也有公路相连,交通方便。

(一)龙门街

原无市肆,日用所需仰赖外方。“奉政大夫”林元瑞(又名林大讴/重熙公)鼎建圩场,逐渐形成”安平街“墟市,繁荣于清末民初。与后来“新店”(今中山路)并存至80年代初。

1957年成立龙门供销社时,营业场所全部租用民房,分车头、旧圩、下茂山三个地点作为营业部。由于地处与同安交界,又与官桥相邻,人口较多,每5天设两圩。一到圩日,龙门圩热闹非凡。1982年,龙门供销社在龙门附近的溪边大沙埔新建二层综合门市部,建筑面积达2483.18平方米,形成一条新街。

1995年,安溪至同安二级公路拓宽,公路由原从龙门岭经过,改为从马鞍格龙门隧道经过,原龙门街至车站的公路两侧翻建新楼房,省道206线两侧新建龙门信用社、建设银行等单位及民房,一层为店铺,一直连接到山头村、寮山村。

(二)榜头街

又称榜头市。官桥一带一般习惯称街为圩,龙门一带称圩为市。集市形成于明代,又称榜头圩。圩场有豆腐店、理发店、小杂货店等。安溪人若要到厦门、同安及出洋谋生,榜头是必经之道,又曾有将军骑马赶市之说,故日日为市,热闹非凡。此地是侨乡,明末清初不少榜头人往东南亚一带谋生。民国11年(1922年),地方民军叶定国率兵骚扰榜头村,白姓乡民组织乡团进行抵抗,叶定国放火焚烧民房,许多人无家可归,不得不逃往海外谋生。因榜头市有较高的知名度,故华侨写信回家,只要写中国榜头市,就能到达。该街位于榜头村溪边,长约100米,宽3米左右。街面为河卵石铺就,两侧为低矮店铺。该地凤山之麓有福海院寺庙,鼎盛时期曾有僧人数十人,也是促使该地成集市的一个原因。民国19年(1930年),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筹办处开辟赤岭至榜头公路,榜头成为停靠站。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随着公路的发展,圩场自然消失。1985年,侨亲集资兴建榜头大桥,后又捐资创办榜头中学。如今,榜头道路四通八达,一片繁荣景象。

(三)隘仔街

位于桂瑶村,又称桂瑶圩。古时在此设东岭隘而得名。过去,安溪人出洋或往同安一带做生意,肩挑手提、徒步、坐轿,必翻越东岭,而街位于小路路口,方便来往行人小憩。街道很短,30米左右。20世纪30年代安同公路通车后,圩市逐步消失。

(四)龙门村

在镇政府驻地东南1.6公里处,龙门溪畔,海拔126米。明嘉靖《安溪县志》载:“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古‘龙门驿’以此得名。”村以驿名。村委会设在祖厝边,辖16个自然村,废村观音岛、牛坪。侨乡,革命老区村之一。龙塘山下的“龙船港”,两壁夹立,悬瀑数十尺,潭深百余尺,蔚为壮观。主要文物景点:林氏祖厝,龙会堂,观音宫,林师柴,林降祥,林绿竹的故居等;村民主要为林、邱、白姓。

民国27年(1938年)10月,上级党组织派李毅然到龙门,重新建立中共龙门支部,李毅然和林降祥先后任支部书记。

(五)山头村

在镇政府驻地北1.5公里处,龙门溪下游右畔山丘地。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陈姓一世祖逸溪因出游打猎至清溪县依仁里鹧鸪峰下山头林,喜其山脉清秀,地形似一座小山,山上竹林茂密,遂建筑笋山堂,故名笋山。又云,早时该地毛竹成林,竹简满山坡,称简山。后该地植树造林,改称山头。村委会设在山头,辖10个自然村。侨乡。村民主要为陈、周、石姓。
  下茂山 在梧桐山南麓,为镇政府驻地。该地有两个山墩,形似火炉,称上炉山和下炉山,后谐音统称下茂山。

(六)龙山村

在镇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处,茗山西北麓,海拔138米。东部有南山、案山、翔云山、笔架山。茗山至美卿双架山(亦称笔架山)呈南北走向,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形象逼真,故名。清代为案山乡,民国时与龙美合为龙山保,解放后为龙山村。村委会设在路宅,辖11个自然村,废村阔格、岩岭。村里有小溪3条,即名山溪、银珠垅溪、后垅溪。港胞曾星如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同乡会理事长。村民主要为林、曾、张姓。

(七)龙美村
  在安溪东南部与南安、同安交界处。全村处在铙钹蒂(1065m)、云顶山(1175m)西北延伸半山坡,村民聚居地多在海拔800m以下,是龙门地区的天然避暑胜地。龙美村委会,设在“徐家洗马山”东麓大茂格,距镇政府驻地约15km,现X341县道(原X337南安眉山-安溪龙门)贯村而过。

原称龙山乡目场村,为龙门重要革命老区基点村。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就成立“中共目场支部委员会”。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目场支部”对龙门周边的南安翔云、东田,同安汀溪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尚存和尚山上、五马争槽山上“岗哨指挥所”遗址。中共目场造枪厂遗址、中共安南同县工委成立遗址(现东山格林氏宗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村辖溪湖店、酒运、东山格、大石皮、楼仔内、园仔、顶厝、古里格、大茂格、相叠石、同头溪、茗山、大山下、英溪等14个自然村落。现有525村户,约2250多人口;该村村民,主要为林、卓二姓。角落村民主要崇祀“神农炎帝”“朱府明皇”“日月土地”等。

绿色能源“中广核”安溪龙门风力发电场,就在该村外赊埔。目场与外赊埔之间,有一天然胜景:高低起伏的山峰如同五匹马首,俯视中间的小凹地(现有小水库),形喝为“五马争槽”。其他景点不少:溪湖店“观音当前”,东山格下骑畲脚溪“林浦观瀑”,目场“将军南望(石)”“双木成林”“猛虎下山”“七仙戏僧”,与茗山“寿龟争上”、英溪“碧玉俯拾”等。溪湖店的土楼,曾是安南同茶马古道上的主要驿站。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龙门镇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安溪县经济发展重镇之一。2006年,龙门镇工农业总产值153100万元;农业产值14500万元;企业总产值197650万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产值9.9亿元;国地税总收入34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10元。省级经济开发区 龙桥园工业区大部分坐落其境内,现为安溪县南翼新城的重要区域之一。整个工业园规划形成电子机械、服装鞋帽、食品加工和石材加工等几个产业功能区。龙门片区共开发建设面积2000亩,报批储备用地2000亩,已入驻企业39家。2006年,园区 企业产值达13亿元。在农业方面,桂林、桂瑶、龙美等村盛产茭白笋,生产历史悠久,有蔬菜珍品之称;龙门、观山盛产花生酪,香甜可口,酥而不硬,柔而不韧,是迎宾送客的珍馐佳肴;还有仙地、仙东、仙西、仙凤的茶叶生产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商业贸易活跃,有龙门、寮山2个农贸市场,石材工艺品专业市场已形成规模。上海音乐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旺旺集团福建区域总厂、APEC国际会议中心、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信息外包服务基地——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EC产业园)也都落户龙门,IBM集团、惠普公司纷纷入驻产业园。

龙门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类名胜 古刹、寺院庙宇众多,加上储藏丰富的地热资源,全镇正在全力推进生态旅游体系建设。主要打造三大品牌:一是大 龙门森林公园志闽旅游,打造野外运动休闲品牌;二是 天湖旅游—温泉度假村,打造高尔夫和温泉文化品牌;三是村内水库茶叶公园度假村,打造生态休闲和茶文化品牌。

在庵墓山和勤橱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 桂瑶村有多处宋元时代的古窑址,还有清代福建水师提督 林建猷的墓葬和遗像;溪坂村有元代青瓷窑址,有崇祀押迁官 张纯的灵护庙;仙西村有建筑独特的胜阁岩;位于龙门村 龙塘山下的“龙船港”,两壁夹立,悬瀑数十尺,潭深百余尺。

榜头村的福海 凤山之麓,有始建于唐·光化三年(898年)的福海院。 溪瑶村贵湖山麓的 青林岩,是安溪历史名刹,始建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美内村的双髻 尖山,有始建于南宋 ·建炎元年(1127年)的金沙岩。榜头村的崎头和福海,还有建于清初和清末的土楼——“下土楼”和“孚福楼”。

龙门溪畔光孝村的村南临溪处的 磐石上,古时曾建有一座寨堡,名光孝寨,传说寨中曾住过99个和尚;附近有曾住过99个尼姑的金山院。明末,朱万一兄弟曾在此率村民据寨固守,抗击倭寇的进犯。 龙门镇 (25张)

龙门镇地灵人杰,英才辈出。

桂瑶人林志中、林建猷父子都是清代总兵。

著名爱国侨领 庄希泉,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中侨委副主任,全国侨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届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协助党做了大量 海外统战工作;

龙山村人曾星如,香港著名企业家,在海内外创办企业20多家,他 曾荣任香港福建同乡会理事长,福建省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金狮人 陈映真,出生于 台北市,著名作家,曾在乡土文学论战时博得“海峡两岸第一人”美称。

金狮村人 白鸿,是名闻 闽南地区的书法家,作品曾多次获奖。

还有很多:

林耀照(1864-1909),字淑清,岁贡生,官章超英,”宣统年间中式岁贡第二名,“钦命 头品顶戴闽浙总督部堂兼巡抚海关船政大臣二品衔”。

陈献琪 (1893- ),出生于菲律宾吧咾湾省戈约坡。祖籍安溪县龙门乡山头村鲤鱼山。童年就读于马尼拉。大学毕业后步步上进,1929年当选为吧睹湾省省长,连选连任十六年。1946年当选为菲律宾国会议员、副议长,至1956年退休,任吧咾湾省自由党总裁。其妹夫在1959年当选为吧咾湾省省长,其长子任省政府秘书。

白潢川 又名池水,祖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头村宫兜。其父白廷妙,清光绪年间往菲律宾吕宋经商,获得巨利,即与印尼泗水白锡嘉合作捐资创办养正小学,负责全部经费三分之一。潢川出生于菲律宾,幼年回乡就学,暨南大学毕业后,任集美学校教师,兼任消费公社主席,后见养正小学即将停办,即出任养正小学名誉校长,捐经费,聘名师,辟运动场,倡导开展体育运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体育运动推广全县。后见地方多故,即辞集美学校职务,返回菲律宾,后来荣任菲律宾政府驻中国厦门领事

白辰恭(1901-?年),又名白麟趾,原籍安溪县龙门镇白芸村坑墘。为龙涓崇文小学首任校长,后往印尼椰城加烈任教。民国23年(1934年)往巨港任胜发栈(出入口商)经理。抗日战争期间,曾代表印尼华侨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南侨筹赈总会,积极开展筹赈工作。历任巨港安溪公会主席、中华学校董事长、巨港食品商会主席、巨港中华总会主席、巨港中华商会主席等职。

林生竹(1906-1951) 字淑节、官章虚静 、上海法律大学毕业、县党部执行委员(党务指导员 )财政政委委员长

林师柴(1907-1935)字敬,又名什柴,集美师范毕业、早年化名丹夫;20岁参加中共活动、任厦鼓浪屿光华小学教导主任、祟德学校附小主任、龙文小学校长、与水芸等在龙山埔顶等地办夜校宣传抗日救国精神、任安南同边区特委宣委兼龙门支部书记、后任中心县委安南同特支书记、烈士。

林水芸(1918-1945),字秀会, 早年参加中共活动, 配合师柴等在埔顶办夜校宣传抗日救国精神, 曾任中共安南同武工队长兼龙山支部书记、县工委武装委员、龙门区工委书记( 烈士1994年版县志有传)。

林绿竹(1919- )又名张连、 暨南大学、早年参加中共活动(副厅级 离休)闽西南党组织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龙门支部负责人暨南大学党支部书记、中国学联常委宣传部长、 组建台湾工委、在港建立中共泉厦临时工委任书记、 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副书记 、八支四团副政委、后任德化县委书记兼永春县长、 晋江专区副专员 、地委副书记 、专员 、兼任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福州军区对台办省委对台办专职副主任、省地质局副局长、省科委副主任、顾问 、著有《上下求索》。

林春长(1912-1995)字敬、又名长青、 集美中学毕业、曾任龙榜镇长、长坑区区长、国民党陆军上校。

林降祥 (1915-1992) 字淑瑞,又名梁奕林、林贞民,就读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复旦附中、广西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北子路英语补习学校、早年参加中共活动、 组织"党的同情小组"任龙门党支委书记、瓜哇(印尼)抗 日同盟总部组织部长、创办《南侨日报》任社长、1952后任职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侨联办公室副主任 、联络部负责人、中国侨联主席。

林文芳(1916-2014) 字敬、又名林伍、 别名乔森、 集美师范农林学校毕业、1937年任中共安南同临时县工委书记、潜入军统闽南第三通讯处、先后任龙榜副镇长、镇长镇公所特别支部书记、 抗日警备大队副队长、 八支四团七营教导员、1949年后历任后龙城区区长、 县教育科、司法科副科长、 县委文化部长 、泉州五中副校长、泉州七中校长、华侨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图书馆科长、永春北硿茶果场副主任。

庄炎林(1921年— ),龙门山头人,第四届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许胜发(1926- ),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祖籍 安溪县龙门镇 仙地村。台湾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国民党中常委。

林金狮(1927-2015)字淑,又名文狮、别名曾民、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院校毕业、闽西南党组织主要骨干、曾任中共闽南特委联络员、安南同工委书记、游击队政委、八支四团独立十四连连长、县常备大队晋江军分区情报南京军区驻广州情报站、福州军区等情报部少校参谋、 作战处处长、副师级。

白佑启(1921-1999),安溪县龙门镇和平村人。民国34年(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地下革命斗争。先后担任中共榜头区委书记、安同南工委委员等职。民国38年(1949年)5月参加第一次解放安溪县城的战斗。后又坚持斗争,直到安溪解放。历任官桥区区长、中共安溪县委统战部部长、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等职。

林清安(1924-1997)字敬平、集美水产毕业、早年参加中共活动、1944年任龙榜镇抗日警备大队中队指导员、1946年9月中共龙门区工委书记、后曾任安溪县长、中共平潭县委书记、福建闽侯地委、福建省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省水产厅副厅长 (安溪县志有传)。

白东荣 (1925- )出生于台湾,祖籍安溪县龙门乡和平村。三岁往日本,后毕业于日本大阪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在日本经营直输出入商株式会社万利号。并与白锡平在新加坡合营东荣药品公司,曾任神户华侨总会主席,曾应中华全国医药总局的邀请来华访问,数度回安溪家乡探亲谒祖。

施金城(1925-  ),原籍安溪龙门镇,印尼实业家,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名誉会长。为家乡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捐建培文师范学校,被誉为安溪当代的“陈嘉庚”。

翁和毓 (1934- )生于台湾,祖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寨村。1937年回榜寨老家求学务农,1946年往台湾。后转美国留学。从事石油地质工作,获美国石油地质博士学位。为美国休斯顿美孚石油公司工程师、股东。1981年应石油部邀请来华讲学,分别在石油部及任丘油田讲课。

陈炳列 (1938 - ),龙门翠坑人,三明市作协副主席 。

陈文良 (1941- ),龙门山头人,厦门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白巨森(1943-1990年),安溪县龙门镇寮山村人。1964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0月晋升为步兵86师政治委员。1988年8月授大校军衔。1990年6月调任南京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

陈文南( 1943- ) 龙门山头,广东省公安厅一处副处长。

陈秀莲( 1943 - )龙门山头,女,中共惠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林志禄(1949- )字彦,又名: 林军,曾任国家计委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党组书记 总经理、 2004年7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国侨联副主席、2007年4月调任中国侨联党组书记、 2008年1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国侨联主席、 2009年7月当选为第八届中国侨联主席、现任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八大中共中央委员。

林江南(1949 -  )字馨时、自号南沪、江西教育学院、武警江西总队后勤部军需处。

林志良(1954- ),字时,一凡居士。同安区慈善会莲花罗汉山老同志帮扶基金会会长、厦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 书法家协会会员、 福建泛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撰题2016年重建的“景明堂”楹联。

林志建 (1961-  )字时,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历任安溪湖头镇镇长、安溪虎丘镇书记、安溪县宣传部部长、石狮市委副书记、泉州市纪委副书记、现任职泉州市政协副主席。

(一)教育

1991-1992年重点抓好扫盲、脱盲巩固工作、组织入学和巩固学额工作,1998年顺利通过市、省教育“两基”验收;加大对教育投入,投建龙门中学宿舍楼、教学楼、榜头中学宿舍楼、运动场,仙地中学教学楼等设施,使各中、小学的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善。1999年,中心、济阳、湖山、养正、榜寨等五校接受“普及实验县”验收全部获得优级;投建龙门中学高中教学楼,改善中、小学配套设施。2000年复办龙门中学高中部,新建龙门中学科技实验楼、仙地中学教师宿舍楼、龙门学区综合楼、养正希望小学教学楼、济阳学校多媒体教室等,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全镇有幼儿园21所,703人;中学3所,5306人,教职工310人。

(二)卫生、计生

2007年,龙门卫生院,定为一级甲等卫生院,占地面积4565平方米,编制病床位50张,在编人员42人,卫技人员37人,其中高级3人,中级3人,初级31人;设有内儿科、外科、妇科等临床科室和放射、检验、B超、手术室、药房等医技科室,拥有500MAX光机、日本本田B超机、全自动生化析仪、血球计数仪、胎心监护仪、新生儿听力筛查仪、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仪,发光分析仪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行,是年,全镇参合率93%,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计划生育工作注重宣传引导,突出利益导向,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不断夯实计生基础,突破工作难点。2007年度,出生政策符合率90.41%,人口出生率10.26%,初婚率10.3%,性别比107:98。

(三)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 1991年后,龙门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

居住条件 1992年以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全镇农村新建房屋越来越多,农村居住面积逐年扩大,质量逐年提高,不少村民实现从平房到楼房、从土木结构到砖混结构、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

消费水平 现代家用电器,交通、通信工具等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许多农民还购置了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

社会保障 民政救助体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工作,2007年度全镇共有861户、1091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施“五老”人员、贫困人员、残疾人困难户安居工程7户。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龙门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政府机关

龙门镇政府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厦沙高速公路云谷山庄南250米
营业时间:08:00-12:00;14:00-17:30

周边园区

龙桥工业区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

周边乡镇

龙门镇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周边景区,漂流

龙门漂流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志闽旅游区内
营业时间:13:30-15:0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志闽旅游区内

周边村庄

龙门村 地址:泉州市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