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浔镇

官浔镇 官浔 官浔镇历史沿革 官浔镇行政区划 官浔镇基础设施 官浔镇经济概况 官浔镇特色小吃 官浔镇姓氏源流


官浔镇位于福建省 漳浦县北部,总面积77.12平方千米。南邻长桥镇及赤岭乡,东邻玳瑁山茶场,北与龙海市东泗乡、西与龙海市程溪乡交界。发源于漳浦、平和二县交界处的石屏山和三平山的南溪流经漳浦南浦乡,流至龙海程溪镇的官园村折向东进入漳浦县境的官浔镇溪坂村,经官浔镇的省炉、康庄、赵厝、锦江4村(在南岸),龙海东泗乡的下溪坂、渐山、下浦3村(在北岸)之间,折向北又转东,流经东泗乡、白水镇,在浮宫、东园二镇之间汇入九龙江下游。2014年,官浔镇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4亿元、增长17.5%,规模工业产值8800万元、增长21.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43亿元、增长126.8%,财税总收入3134万元、增长131.46%,其中地税完成2500万元、国税完成63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0万元、增长42.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58万元、增长8.8%。官...

详情

官浔镇地名网_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官浔镇资料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官浔镇介绍

官浔镇位于福建省 漳浦县北部,总面积77.12平方千米。南邻长桥镇及赤岭乡,东邻玳瑁山茶场,北与龙海市东泗乡、西与龙海市程溪乡交界。发源于漳浦、平和二县交界处的石屏山和三平山的南溪流经漳浦南浦乡,流至龙海程溪镇的官园村折向东进入漳浦县境的官浔镇溪坂村,经官浔镇的省炉、康庄、赵厝、锦江4村(在南岸),龙海东泗乡的下溪坂、渐山、下浦3村(在北岸)之间,折向北又转东,流经东泗乡、白水镇,在浮宫、东园二镇之间汇入九龙江下游。

2014年,官浔镇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4亿元、增长17.5%,规模工业产值8800万元、增长21.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43亿元、增长126.8%,财税总收入3134万元、增长131.46%,其中地税完成2500万元、国税完成63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0万元、增长42.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58万元、增长8.8%。

官浔宋代属 漳浦县嘉宾乡钦贤里,明清时代属二十八都。清代设上下何、霞帐、溪坂、横口、顶赵等保。民国初期,官浔为北区,民国23年为第四区,区之下设官浔联保,民国29年改为官浔镇,辖西行、北行、市场、董门、洪霞、霞炉、西林、赵厝8保。民国33年撤销“区”一级,松庄乡(今属龙海)并入官浔镇,保甲缩编为大埔、山边、大霞、三美、磁美、西山(以上今属龙海)、锦江、西北、炉山、大溪边、赵厝、洪霞12保。

新中国初期,官浔为第三区,辖官浔镇及横口、大溪边及属龙海的山尾、磁灶、下厝、山边、董门头、南炉等乡。1955年,第三区改称官浔区,辖官浔镇和溪坂村、康庄村及今属于长桥镇的甘棠、长桥、青果,今属于赤岭乡的石椅、赤岭,今属于龙海的董浦、三美、山边等乡。1957年3月,董浦、山美、山边3乡划属海澄县(今龙海市)管辖,12月,官浔区公所迁长桥,改称长桥区。1958年9月成立长桥公社,官浔设管理区,辖省炉、康庄、赵厝、西北、锦江、洪霞、下炉7大队。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属于长桥公社。1984年9月,大队改为村,公社改为乡,从长桥乡分出成立官浔乡,把原长桥公社官浔管理区7个大队改为7个村。以后,原属长桥乡的春建、溪坂2村分别于1985年5月和1986年5月划属官浔乡。1990年4月,官浔乡改为镇。现总 人口2.3万人。

官浔镇共辖锦江、西北、洪霞、下炉、赵厝、康庄、省炉、春建、溪坂9个行政村。

官浔镇农田灌溉便利,锦江、西北、洪霞、下炉等村靠山泉自流灌溉,源头各建山塘 蓄水,以保旱年不受灾。春建、康庄、赵厝等村靠小南溪灌溉,康庄村于1970年建石陂拦水,以渠道引水入田;赵厝村于1978年建石陂引水入田;春建村溪床较高,不必建陂便能引溪水入田,反而常发生内涝,因此筑溪岸防涝。省炉村靠一条源于马口五牙山(红军山)的小溪灌溉,1965年建小二型红军山水库,控流节水灌田。

溪坂村靠大南溪灌溉,1967年建石陂拦水,以渠道引水灌田;2001年建节水灌溉工程,从红军山水库铺设水管至马口,分支管道所到之处,能将水喷灌到果树末梢,节水效果良好。

大南溪之滨,水田易受涝灾,历史上建有堤岸,屡次被洪水冲决,解放后多次修建加固,2001年又修建加固锦江、下炉险段,长50米。同时,修复排灌渠道15条,共长35公里;修复机耕路15条,共长29公里。

社区建设方面,2001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新建电讯大楼,扩容电话一千门;新增闭路电视用户1500户。锦江、西北、下炉、赵厝等村共铺筑4条水泥路面的村道,合计1万平方米。

官浔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村级小学2所。 官浔中学校园面积16000平方米,校舍面积5070平方米,设9班,学生300余人,教师61人。

2014年,官浔镇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4亿元、增长17.5%,规模工业产值8800万元、增长21.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43亿元、增长126.8%,财税总收入3134万元、增长131.46%,其中地税完成2500万元、国税完成63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0万元、增长42.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58万元、增长8.8%。

全镇有水田1 4万亩,农地3万亩,有大片山地。水田主要种稻,也有种香蕉、蔬菜;农地种蔬菜、杂粮、果树;山地种果。共有1万亩蔬菜基地,种豆类、芥菜、生姜等。共有3万多亩果园,种植荔枝、龙眼、柑桔、香蕉、苹果枣、芭乐、青梅等。自马口建花博园,带动全镇发展花卉业。至2001年,农民种植花卉达4千多亩。此外,每年培植蘑菇、草菇30万平方米。又有牛、猪、兔等畜牧业及淡水鱼虾蟹养殖业。2001年农业总产值225亿元。水果总产量达725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66元。

改革开放以来,官浔镇各村富余劳力离土离乡,走南闯北,经商办企业、打工者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000人之多,占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在上海经营制作销售面包、蛋糕的多为官浔人(约400多人),他们靠诚信和质量在世界大都市的中心地带占有一席之地。在厦门经商办厂及打工的有4000多人,在广东东莞经商办厂打工的有1000多人,还有在晋江、天津等地,他们是一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花岗岩、高岭土等矿产丰富,已在开发利用,有石料开工加工业、机砖业。又有轴承厂、肉脯作坊、服装厂及草袋、工艺品、木器等手工业。2001年工业总产值38亿元。

三资企业有:劲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德全高优农业有限公司、锦园高优农业有限公司、镇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绿芳花果科技有限公司、三本肥料工业有限公司、捷兴石业有限公司等。

官浔猪肝面线(米线)(家乡话:低瓜米耍。这东西到处有,只是个人想念,所以列进来,不要说我盗用异地小吃)

“老板,再来三碗”,呵呵,美味的东西实在让人无法忍受,这猪肝面线大家平时也应该经常能吃到,经济简单而且营养丰富,补血养气,原料为切片猪肝,面线,煮熟猪肝,放入面线及少许盐,水沸后就可出锅,再撒上点芹菜和“油葱”,即可食用,方便快捷。到处都是这样做的吧,不过我喜欢的地方应该也是关键之处,猪肝么,只能靠猪了,我们没办法主宰这东西的味道,所以重点就转移到了“面线”之上,个人隆重推荐,做这一美食最好选用上等“手工面线”,也就是能做成面线糊的手工面线,这种面线香甜柔软,入口即化但又有少许嚼头,面香十足,极品,呵呵,反正手工的东西一般都比较经典,而一般的面线感觉相当于面条的缩小版,完全没有“面线糊”的感觉,更无所谓的面香,所以此为做猪肝面线的上选。还有一样关键,就是汤料,这个汤么,花样太多了,排骨汤,鲜虾汤等,但鉴于猪肝面线以清鲜为特点,所以应该选择清淡点的汤,不要太过杂,不味道就大为不同,然而又要求简洁的做法的话,所以完全可以用-肉圆汤,煮过肉圆的汤当然飘着肉香,而又不会过于腥杂,而且来源丰富,自己煮或和肉圆店要一点都很方便,用此汤做低瓜米耍,绝对经典,欢迎尝试,如有疑问,请到官浔路边小吃摊咨询...

民国23年属官浔联保(民国29年改为官浔镇)的西行、北行二保,民国33年合并为西北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三区官浔镇所辖。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的西北大队。1984年8月改为属长桥乡的西北村。1985年5月设官浔乡,1990年4月改为官浔镇,西北村属官浔乡(镇)管辖。该村辖西北、下石二社(自然村),现共有926户,3488人。有何、陈、吴、郑、李、黄、程、蔡等姓氏,以何为主。西北何姓源流同锦江、洪霞、下炉等村。官浔何姓有上宗、下宗之分。西北村内有上宗追远堂与下宗孝思堂两座祖庙。

全村有耕地2181亩,其中水田1858亩,农地323亩。另有村办的大坂、五坪二农场,有农地388亩,于1998年3月由台商承包开发高优农业。1960年建大坂水库,库容28万立方米;1970年建五坪引水渠道1000米,灌溉全村水田。农产品有稻谷、杂粮、蔬菜和荔枝、李、香蕉等水果。全村有大型客车6辆从事客运。有小汽车6辆、机板车及手扶拖拉机十多部从事运输。有石板材加工、蘑菇加工、肉品加工等小型工场7家。有淡水养殖业1家。县道公路“海三线”北通海澄,南通三古与国道324线相接,又有马佛线(马口——佛昙)与“海三线”交汇贯通,交通方便。个人合股在五坪建自来水设施,供村民饮用。家庭安装电话机近千部。有手机600多部。摩托车约500架。

学童在官浔中心小学就学,1996年,西北、锦江二村集资合建新校舍一座。

古迹与风俗

大夫家庙,是乾隆朝文华殿大学士蔡新(即蔡相爷)岳父何鸣玉故居,子孙改为家庙。何鸣玉,清雍正年间太学生,他外孙(蔡新第六子)蔡本俊于嘉庆年间官至南宁知府,奏请封赠外祖父何鸣玉为奉政大夫。

明山堂,祀多种神像,主祀“黑脸王公”。民间传说,这黑脸王公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其所以穿黄袍和妆黑脸,是因为:蔡相爷伴乾隆皇帝游官浔,到明山堂时,将皇袍脱下穿在王公身上,从此脱不下来;乾隆皇帝拜王公,王公自认担当不起,惭愧得脸涨红至极,变成黑色。

编者按: 闽南一带有多种“王公”,主要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和“广惠尊王”谢安,往往因为都简称“王公”而混淆。其区别是:开漳圣王红脸,寿诞在二月十五日;广惠尊王黑脸,寿诞在十一月十五日。明山堂的王公既是黑脸的,又是十一月十五日庆祝寿诞,很可能是广惠尊王,他所穿的黄袍与清朝的皇袍明显不同。据传,明山堂原来是书院,后来变成神庙,多种神像如神医吴真人、孙真人等都是从附近各处坍废的庙宇中抬来的,黑脸王公也不例外。上述仅供参考。

古代人物

何日谨,明万历十年举人(属何姓上宗)。

何奏成,清乾隆十五年举人,官江阴知县(属何姓上宗)。

新中国人物

程德源,漳浦县科协主席。

何智豪,漳浦县委办公室主任。

李碧洋,漳浦县农业机械管理站副站长。

何玉纯,霞美镇副镇长。

赵杰铭,六鳌镇副镇长。

何卫平,漳浦县政法委副主任科员。

何成石,长桥镇党委统委。

何建河,漳浦县农业局副局长。

蓝振祥,盘陀镇党委宣委。

何丙茂,浙江省电力研究情报所高级工程师。

许杰峰,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高级工程师,上海和谦电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中兴,上海市宝山区司法局局长。

何添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纪委副书记。

何福枝,浙江林学院副教授。

何其田,漳州市劳动局副局长。

何建仁,鹭江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

李君慧,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赵杰梁,福建省农业厅秘书科科级干部。

李呈瑞,厦门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

何九祝,中学高级教师。

何其才,中学高级教师。

何其寿,主任医师。

何同群,漳浦县供销社干部(享受离休)。

何明远,官浔镇政府干部(享受离休)。

何县城,民营企业家,上海诚福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锦江村位于官浔镇中部,为镇建成区组成部分。处于全镇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带,南邻西北村,东邻下炉村,西邻赵厝村,北隔南溪与龙海市东泗乡下浦、渐山二村相望。源自五坪山的赵厝溪、源自三脚垫山的坑尾溪、源自玳瑁山的红霞溪(以上诸山都在官浔镇与赤岭乡交界处)、源自长桥镇的横内溪和源自玳瑁山的下炉溪都流到这里汇入南溪。这里山水锦绣,故称锦江。

政区沿革

民国23年属官浔联保(民国29年改为官浔镇)的市场保,民国33年改为锦江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三区的官浔镇所辖。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的锦江大队。1984年8月属长桥乡的锦江村。1985年5月从长桥乡分出增设官浔乡,1990年4月改为镇,锦江村属官浔乡(镇)所辖。村辖玉田、瓦窑、叶园、新厝4社(自然村)。现有979户,3637人。

各社人口及姓氏源流

玉田社,767户,2687人,其中除后山10多户姓黄外,都姓何。

瓦窑社,56户,202人,姓何。

叶园社,58户,243人,三分之二姓赵,三分之一姓何。

新厝社,98户,405人,姓何。

锦江村赵姓系从赵厝村传来。何姓于元代由泉州传来,是唐末随王审知兄弟入闽的“安抚使”何嗣韩后裔,兄弟信祖、信福两人分别为官浔上宗、下宗之祖。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2361亩,其中水田2306亩,农地55亩,并有山地。主要农产品稻谷、杂粮、蔬菜和荔枝、龙眼、桃、李等水果。村民饮用自来水。摩托车、电视机基本普及。电话机已安装600多部。有客车3辆、机板车5辆、手扶拖拉机17辆从事运输。有1千多人在厦门、上海等地打工或经商。官浔中心小学设在锦江村,20世纪20年代已创办,解放后进一步发展。1995年集资125万元建新校舍。校园面积1467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现设18班级,学生1100多人(包括锦江、西北二村学童),教师49人。解放后锦江全村有120多人大专毕业或在校,其中在重点大学就学者7人。

古迹及风俗

保安楼, 康熙间建造的方形楼。 妈祖庙在市场边,历史悠久,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庆祝妈祖寿诞,颇热闹,平时也香火不绝。

关帝庙,在“土堀”(地名),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庆祝“关帝君”(关羽)寿诞。

古代人物

何日谨,明万历十年举人(属何姓上宗)。

何奏成,清乾隆十五年举人,官江阴知县(属何姓上宗)。

新中国人物

何协兴,靖和浦独立大队大队长

何龙水,官浔镇党委组委。

何进祥,南浦乡党委书记、漳浦县委农工办主任。

何晓明,六鳌镇党委书记。

何俊明,漳浦县文化体育局副局长。

何北贡,漳浦县政协常委、旧镇镇副镇长。

何碧燕,湖西畲族乡副乡长。

何庆云,漳浦县教育局副局长。

蓝春木,漳浦县农机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何启裕,长桥公社党委常委。

何子达,长桥镇人武部部长。

何炳宗,长桥镇人武部长。

何彩如,漳浦县医院院长。

何敬真,中国热带植物学会理事长。

何碧辉,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

何重沁,厦门市外商投资信息交流协会会长。

黄德祥,厦门特区贸易公司副总经理。

区大珠,厦门特区管理局政治处副主任、厦门建发公司办公室主任。

何进和,厦门市打捞局科长。

何伟燕,长泰县副县长。

郭太辉,漳州市公安边防支队副政委,武警中校。

何同位,漳州市公安局侦察科长。

周一钦,厦门大学接待中心主任。

陈元裕,三明市梅列区农业局长。

何有智,漳平市医院院长。

黄水枝,福建省泉州农业学校校长,高级讲师。

何重印,漳浦一中校长、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何耀昌,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何汇仁,中学高级教师。

何瑞祥,中学高级教师。

何志良,民营企业家,漳州市神味天然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文福,民营企业家,漳浦商会上海分会会长,上海好利来面包房总经理。

红霞村位于官浔镇东部,西邻西北村,北邻锦江、下炉二村,南隔九岭山(海拔333米)和风动石山(海拔357米)与赤岭乡交界。源自红山的塘内溪流经村境,经西北、锦江汇于南溪。

政区沿革

民国时期属官浔镇的洪霞保,取洪田、霞帐二自然村各一字为保名。新中国初期合下炉村组成属于第三区(官浔区)的炉霞乡。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的洪霞大队。1984年8月属长桥乡的洪霞村,1985年5月从长桥乡分设官浔乡,1990年4月改为镇,红霞村属官浔乡(镇)所辖。村辖洪田、下帐、宝林、下雄、坑尾5社(自然村),现共有600户,2350人。其中,洪田230户,900人;霞帐225户,980人;宝林25户,95人;下雄57户,218人;坑尾60户,275人。

姓氏源流

红霞何姓开基于明宏治元年(1388年),开基祖文用,是官浔上宗(添沮派)第六世。长房传洪田,祖祠“善继堂”;分传宝林,祖祠“永昌堂”;下雄,祖祠“肇庆堂”;坑尾,祖祠“居敬堂”。三房传霞帐,祖祠“锡类堂”。洪霞还有吴姓,开基于元代,今无吴姓,尚存祖祠遗址红霞村除何姓外,还有少数蓝、赵等姓村民。

经济状况

全村有耕地1838亩,其中水田1619亩,农地217亩,并有大片山地。水源丰富。主要农产品稻谷及荔枝、龙眼等水果。有可行驶机动车的村道通镇政府所在地西北村。供电情况正常,家用电视机、电话机基本普及。运输车和耕作机械各有十多部。解放前有国民学校(初小),解放后改为完全小学,校园面积2844平方米,1994年集资20多万元建新校舍,校舍建筑面积880平方米。现设8班,学生236人,教师11人。解放以来有30多人考上中专,20多人考上大学。

名胜古迹

白庙楼,明代建造的土楼,已残破,楼内有碧霞寺,也建于明代,今重建一新,祀定光佛。洪田古楼、宝林大楼、虎尾寨、下帐寨、塘内岩,尚存遗址。下帐现存古榕一株,宝林现存古榕多株。

新中国人物

何清江,漳浦县供销总社主任。

何集福,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院大队长。

何进祥,湖西畲族乡党委副书记。

何建枝,民营企业家,漳浦商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荣欣工贸公司东大同食品店经理。

下炉村以曾有炼铁炉得名,位于官浔镇北部,西南邻锦江村,南邻洪霞村,西北隔南溪与龙海市东泗乡下浦村相望,北隔炮台山(海拔160米)与龙海市西岭村交界,东近玳瑁山(海拔794米)。源自玳瑁山“天河”(地名)的小溪流经村境汇于南溪。县道“海三线”(海澄——三古)公路从下炉经过。

政区沿革及姓氏源流

民国29年属官浔镇的霞炉保,民国33年西山(今属龙海东泗乡)合并于下炉,称炉山保。新中国初期,下炉属第三区(官浔区)大溪 乡,1955年与霞帐合并为炉霞乡,1956年10月,炉霞乡合并于官浔镇。1957年3月,官浔镇改属于长桥区。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的下炉大队。1985年5月,下炉大队属从长桥公社分设的官浔公社,即官浔镇下炉村的前身。村辖下炉、大溪边、洋坑、洪塘4社(自然村),现共有549户,2072人。其中,下炉社245户,982人;大溪边社163户,516人;洋坑社80户,352人;洪塘52户,222人。下炉村4社以何姓为主,官浔上下宗所传衍。

经济状况 全村有耕地1436亩,其中水田1381亩,农地55亩,并有大片山林地。下炉山泉丰富,建山塘3处以控源节流,可蓄水120万立方米,保田地不受旱。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及荔枝、杨梅、龙眼等水果。各自然村都利用山泉自建自来水。供电情况正常。户户都有电视机,摩托车。80%家庭安装电话机,30%户主有手机。全村有“柳州”小型汽车3辆、手扶拖拉机15辆从事运输。有机砖厂2家,轴承厂1家,容纳本村劳力百余人就业。有淡水鱼、虾养殖和养猪专业户10多家。往上海、厦门、石狮等处打工及经商者600多人。1999年投资30万元建下炉小学校舍一座三层共8间,面积达488平方米。设8班级,学生250人,教师11人。累计全村有20人考上中专,15人考上大专,1人考上重点大学。

古迹与风俗 下炉社有“太子爷庙”,农历九月九日为“太子爷”庆祝寿诞。大溪边社八月二十二日“相公”寿诞。洋坑社十一月十五日为“王公”寿诞。洪塘社九月二十六日为“太师祖”寿诞。全村有古榕3株、古樟1株、古“松柏”2株。

新中国人物何稳祥,赤湖镇党委书记,漳浦县土地局局长。

何立忠,官浔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潘少銮,厦门市杏林区杏林镇镇长。

何建文,漳州市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书记。

何水英,厦门市鼓浪屿区区长。

何永兴,湖南长沙处级干部。

何自盛,龙海县农机局局长。

何养丰,厦门市杏林区国税局稽查分局副局长。

赵厝村位于官浔镇北部,北邻西北村,西邻康庄村,东邻洪霞村,南邻春建村。赵厝村在南溪南岸,并有小南溪自春建来,流经赵厝村南,至锦江村汇入大南溪。县道“海三线”(三古——海澄)从本村南经过。交通方便。

政区沿革 赵厝以赵姓聚居地得名,民国时期属官浔镇的赵厝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三区官浔镇所辖。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赵厝大队。1984年8月属长桥乡的赵厝村。1985年5月起属官浔乡(1990年4月改为镇)所辖。以一个自然村为行政村。现有455户,1868人。

姓氏源流 赵厝祖先赵与日方 ,是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派下后裔,于南宋国都,杭州被元军占领之际,随卫王赵日正度宗淑妃杨氏所生皇子)入闽,赵日正称帝,于景炎元年(1276年)封赵与日方 为清漳成忠郎,移镇漳州。赵与方之子孟传,原在泉州市舶司任职,泉州先被元军占领孟传也移住漳州。孟传之子由×(族谱缺字)、孙宜春,生活在元军占领下的漳州,为避迫害,隐居山林。宜春之子麟福定居于漳浦木豪 山,开基赵厝社,因在南溪之滨,后裔称南溪赵,建祖祠“基德堂”。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197亩,其中水田1053亩,农地144亩。有大片山地。农产品有稻谷、杂粮、蔬菜、蘑菇和荔枝、龙眼、柑桔、桃、李、杨梅等水果。南溪边的稻田常受洪水之灾,赵厝村于1969年兴建一条1200米长的防洪大堤。赵厝村的水田主要靠小南溪灌溉,于1978年建一座拦溪石坝,有效灌溉本村千亩稻田。历年来并建设机耕路3千多米,排灌渠5千多米,自办自来水设施。1999年又建一条贯通本村的1000米水泥村道。1993年建赵厝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797平方米。现设7班级,学生220人,教师11人。全村有20多人考上大学,有博士1人。供电情况正常。家庭电话机有300多部,30%村民有手机。电视基本普及。摩托车户户皆有。全村有机板车6辆,手扶拖拉机10辆从事运输。约有300人外出打工。

古迹与风俗

帝君庙,祀“关帝”( 关羽),农历正月初五日为帝君寿诞。

祖祠“基德堂”及支祠12座。

四世祖赵超墓,有墓道碑镌“赠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国子博士赵公墓道”。

古楼二座:赵家楼和裕昆楼。

全村有古榕4棵。

古代人物

赵 超,明天顺三年举人,官国子监博士。

赵 浑,超子,明成化十七年进士,官云南、思恩、雷州知府。

赵宗凤,浑孙,明嘉靖四十三年举人,浔州推官。

赵从谊,明万历十三年举人,官永康知州。

赵从诏,明万历二十五年举人,官乐会知县。

新中国人物

赵晋福,漳浦县文化局局长。

赵江物,杜浔公社党委副书记。

赵建忠,漳浦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

赵建民,漳浦县纪检常委、监察室主任。

赵碧惠,漳浦县法院副科级审判员。

赵永庆,漳浦县老区办副主任。

赵惠娇,杜浔镇党委统委。

赵细丁,南靖县船场区副区长、松香厂厂长。

赵宗发,玳瑁山茶场副书记。

赵俊斌,厦门市集美区外经委主任。

赵华溪,空八军少校军官。

赵清云,龙海市农业开发银行行长。

赵清艺,南靖县林业局平和林场场长、书记。

赵志荣,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

赵国生,留日生。

高阿汉,高级工程师。

邱本贤,漳浦县粮食局干部(享受离休)。

康庄村位于官浔镇西部,东邻赵厝村,南邻春建村,西邻省炉村,北隔南溪与龙海市东泗乡渐山村相望。小南溪流经村东,大南溪流经村西,康庄村处于河流冲积成的洲地和淤积的旧河道上,属山下低洼地带,易受涝灾,以横口墟、田中央、店仔街3自然村为最,人民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协助村民,先后移建新村于山下公路边和锦坑,只有地势略高一些的横口大社仍在原处。

政区沿革

康庄村在横山之下,故旧名横口,雅称衡山,清顺治年间设横口保,康熙三十九(1760年)与横内保(长桥、溪仔一带)合并为横内口保。民国23年设横口保,属于第四区(又称北区)横口联保,民国29年,撤销“区”一级,横口联保与长桥联保合并为长横乡,民国33年横口保改名康庄保,长横乡改名长桥乡。新中国初期,于1952年成立属于第三区的横口乡,1956年,第三区改称官浔区,横口乡改名康庄乡。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的康庄大队,1985年5月属官浔公社,即现在官浔镇康庄村的前身。现辖横口大社、横口墟、田中央、店仔街4个自然村。全村有720户,3056人,分布于如下4社(自然村):横口大社,517户,2206人。

横口墟社(1981年“9 22”受特大洪灾,房屋倒塌或破损,村民迁移山下公路边建新村)130户,500人。

田中央社(1984年“9 1”受特大洪灾,房屋倒塌或破损,村民移居锦坑建新村,名锦泰新村,现有30户,180人。

店仔街(与田中央社同时以同样原因迁建新村于横口村旁)43户,170人。

姓氏源流 横口为沈、王两姓聚居地。横口沈姓之祖为唐“开漳圣王”部将沈世纪第24世孙沈元兴,于宋代居漳浦县北门西巷后厝,生三子:景实、景秀、景善。宋末战乱,景实、景秀流移他乡,下落不明,景善避乱于大瑁山下蔡坑(今属赤岭乡前园村),入赘进士蔡逢甲为婿,生一子积善(谥号),入赘横口傅德坤为婿,后裔曾繁盛一时,聚居地称沈厝。现横口沈姓不多,祖祠尚存,并有沈厝埕、沈厝潭、沈厝寨等地名。王姓为五代闽王王审知第四子王延政后裔。延政曾据建州称帝,国号殷,投降南唐后,受封皤阳王,迁往金陵(今南京),宋太祖赵匡胤封给太师之衔,听他自便回闽,延政以其长子曾任漳州刺史而定居漳州。其长子继成之曾孙(宗让之孙,坦之子)万安迁居漳浦,传裔十五都(今属深土镇),其孙德麟(谥余)开基横口,在康庄各社传下众多后裔,分传于附近的省炉、西边、县城王厝内、旧镇秦溪、绥安镇英山、盘陀官陂、赤岭山平、彭林、云霄竹塔、南靖金山水美、台湾桃园大溪等处。康庄还有叶、陈、林、李、何、赵、许等姓,为后来者。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2305亩,其中水田2150亩,农地155亩,并有大片山地。1970年建一座石陂拦赤岭溪(小南溪横口桥下一段称赤岭溪),引水灌溉“横口大洋”稻田1500多亩。“横口大洋”在“大南溪”之滨,常受洪水灾害,从前已在南溪岸边建一条防洪堤(俗称杜围),多次决口,屡修屡崩,解放后多次加固。农产品有稻谷、番薯、甘蔗、荔枝、柑桔等。外出打工者约800人。2000年进行电网改造,用电照明普及。家庭电视和电话已普及,并有手机700多部。90%家庭有摩托车。村办自来水厂。解放前已有国民学校(初小),解放后办完全小学,两次集资建新校舍。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现设小学12个班级,附设初中6个班级,共有学生500多人,教职员工33人。解放以来有87人考上中师、中专及重点高中,有30人考上大专大学。

古迹及风俗

横口城,明代建,绕村一周,今城墙残存。 横口“开漳圣王”庙历史悠久,农历二月十五日王公寿诞。庙前有“大士爷”庙,祀“无主孤魂”,每年七月二十三日为“普渡”日。 长和宫,在横口墟,祀“玄天上帝”,农历三月初三日庆寿诞。 世祀堂,为横口王氏二宗宗祠,嘉靖年间七世祖曲靖府同知王会所建。从前,每年元宵节举行灯会,演戏,新婚者办“灯桌”。祠于1981年倒塌,1983年重建,现辟为老年人协会活动场所。横口大社、店仔街、田中央、新村各有古榕一株。

古代人物

王 会,明嘉靖十三年举人,官曲靖府同知。

王志逵,明万历二十八年举人,官绍兴府通判,云南白盐井提举。

王志远,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官四川布政使。

王志道,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左副都御史。

沈汝梁,明万历二年进士,官南京广西道御史。

沈兆甲,明天启二年进士,官香河知县。

新中国人物

王珠山,长桥区委副书记、漳浦县老区办副主任。

李文章,漳浦县基建局局长。

林 晓,漳浦县妇联主任。

王林春,玳瑁山茶场书记。

王振隆,漳浦县税务局局长。

王丽木,长桥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王瑞川,漳浦县供电公司经理。

王木水,漳浦县科技局局长。

王少平,漳浦县政府办副主任。

李建华,漳浦县政府办副主任。

王志勇,漳浦县农业局副主任科员。

王厚波,四川空军地勤营级干部。

王明义,中学高级教师。

张秀云,漳浦一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王少波,民营企业家,漳州市陆成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王少山,民营企业家,漳州市陆成工艺厂厂长。

省炉村位于官浔镇西部南溪南岸丘陵地带,南隔仙人岭(大顶尾,海拔299米)与 春建村交界,东隔寨山与 康庄村交界,西邻 溪坂村,北隔南溪与龙海东泗乡下溪坂村相望。南溪绕过 省炉村南,并有一条源于马口五牙山的小溪流经山边社至省炉汇入南溪。乡道沟通国道324线与官浔镇。

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

省炉民国时期属康庄保所辖。新中国初期为康庄乡所辖,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康庄大队所辖,1961年从康庄大队分出设立省炉大队。1985年9月改属从长桥公社分设的官浔公社,官浔乡改镇后,仍属其所辖。村辖省炉、南山兜二社(自然村),现共有964户,1361人,其中,省炉社267户,999人;南山兜社97户,362人。省炉社以 王姓为主,有宗祖祠一座,为横口王姓“二宗”所传衍。省炉社王姓分传南山兜社。南山兜社以王姓为主,并有少数林姓,从南安八都迁来。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099亩,其中水田991亩,农地108亩,并有大片山地。水田在南溪之滨,易受水灾,从前建有溪堤,1963年改建加固,长1300多米。并在小溪(汇入南溪的小溪)两岸各建溪堤一条,共长1000多米。稻田靠小溪灌溉,由于有溪堤保护,旱涝保收。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及柑桔、荔枝、龙眼等水果。全村有农用机动车5辆、手扶拖拉机18辆从事运输。外出打工者200多人。供电情况正常。全村有电视机270多台,电话机266台,基本普及。有自用摩托车40多辆。1989年建省炉小学校舍,建筑面积673平方米。现设6班,学生154人,教师10人。解放以来有56人考上大中专。

古迹

迎薰楼,省炉王氏于清 乾隆间建造的三层单圈土楼。

新中国人物

王水旺,长桥镇副镇长。

何胜火,赤湖镇人武部部长。

王木泉,平和县审计局局长。

何泽龙,漳州师院物理系办公室主任。

王进江,革命文学会委员。

何泽福,中学高级教师。

春建村位于官浔镇南部,北邻康庄村,西与长桥镇友爱村交界,东隔风动石山(海拔357米),九岭山(海拔333米)与赤岭乡山坪村交界。源自长桥镇青果村及赤岭乡石坑的“小南溪”流过村境汇入南溪。

政区沿革

民国时期属长桥镇溪西保(今东升、友爱一带旧称“溪仔”,春建村的主体是“西边”自然村,各取地名的头一字为保名)。新中国初期属十一区(后改称长桥区)庵内乡(后改为溪西乡)所辖。1955年9月,撤销长桥区,溪西乡改属官浔区管辖。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春建大队,1984年9月属长桥乡的春建村,1985年5月,属官浔乡(1990年4月改为镇)管辖。村辖西边、大厝后、溪南3社(自然村),现共有443户,1787人。

各社人口及姓氏源流

西边,212户,858人,以王姓为主,源自横口“大宗”。

大厝后,108户,443人,以王姓为主,源自横口“二宗”。

溪南,123户,486人,以林姓为主,源自友爱村炉坑。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2305亩,其中水田1910亩,农地141亩,并有大片山地。有山泉和“小南溪”灌溉,水利甚好。近年来溪道淤积,一部分耕地易受涝害。农产品有稻谷、杂粮和柑桔、龙眼、荔枝等水果。有很多劳力外出务工。各自然村都以山泉丰富的优势自办自来水设施。供电情况正常。电视机、电话、摩托车基本普及,部分村民有手机。

县道“海三线”(三古——海澄)经过本村。

先后集资30多万元建春建小学及溪南分校校舍,总建筑面积1116平方米,现共设10班级,学生238人,教师12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村有57人考上大中专。

古迹和风俗

造庵墓坊,清初王姓墓坊,保存完整。西边社有三界公庙。

旧俗,西边、大厝后二社以农历七月十日为“普渡日”,溪南社以七月十七日为“普渡日”。

新中国人物

王维政,漳浦县旅游事业局副局长。

王海明,漳浦县支前办副主任。

王石码,古雷公社党委常委。

林德泓,漳州市农委人事科科长。

溪坂村位于长桥镇西北部丘陵与河滨冲积洲毗连地带,东邻省炉村,东北隔南溪与龙海东泗乡溪坂村(下溪坂)相望,西隔南溪与龙海程溪镇官园村相望,南与长桥农场山边作业区及长桥镇的友爱、东升等村为邻。国道324线从村境的山边、马口通过。

政区沿革 官浔镇的溪坂村和龙海东泗乡的溪坂村靠近,群众为便于区分,称官浔溪坂为顶溪坂,称龙海溪坂为下溪坂。溪坂民国23年设溪坂保,属横口联保,民国29年改属由横口、长桥二联保合并而成的长横乡(民国33年改名长桥乡)。新中国初期,溪坂属第三区(官浔区)溪西乡,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溪坂大队,1984年9月改为溪坂村,1986年5月归属官浔乡(今官浔镇)。溪坂村辖溪坂、顶埔、山边3社(自然村),现共有809户,3089人,其中,溪坂社597户,2344人;顶埔社121户,460人;山边社91户,285人。

姓氏源流 溪坂、顶埔2社以翁姓为主。翁姓开基于明代,祖先由三古(今属长桥镇东升村)迁来。今三古无翁姓,尚存“翁厝”地名,及翁姓祖祠遗址。三古翁姓据传由莆田传来。溪坂翁姓宗祠在顶埔社。据传,溪坂社早先是一片冲积洲,故称溪坂,翁姓最早从三古迁居顶埔,后开发溪坂社。

山边社以王姓为主,从横口传来。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2998亩,其中水田2660亩,农地338亩,并有大片山地。1967年在南溪马口桥上方建石陂一座,长250米,配套渠道2200米,灌溉“大洋”水田,结束“遇旱筑沙陂”的历史。1971年12月建成红军山水库(小二型)(原名五牙山,因为红军游击队在那里住过,故称红军山),库容16万立方米,灌溉山边一带水田。2001年由省拨款扶助,从红军山水库敷设管道至马口,分支管道所到之处,能将水喷灌到果树末梢。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及荔枝、柑桔、桃、李等水果。1960年,村自建一条自溪坂社至顶埔社连接国道324线的简易公路。1997年11月建一条水泥路面的村道,宽6米,长300米。1998年建村部综合大楼一座二层半,面积560平方米。民国时期已有溪坂国民学校(初小),解放后办完全小学,一度附设初中。

1993年1月建成新校舍,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有教室18间,配有教师宿舍、食堂等。校园中有体育场地。现设12班级,学生431人,教师18人。1996年由漳州市政府主持,以马口为中心地段建设“百里花卉走廊”,在马口建成“闽南花卉大世界”,1999—2012连续举办十四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带动溪坂村经济的发展,兴起了花卉业和服务行业。有的在“花卉大世界”做工。

1996年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拨款140万元,开挖溪坂大洋片排涝沟6000多米,清理小溪河床4600米,加固溪堤5000米。2001年,省水电厅拨300万元在马口建节水灌溉工程。同时,漳州市在马口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首期2600亩已种上各类花果。

古迹与风俗 禅师公庙,所祀“禅师公”神像是小孩形象,据知,全县还有南浦乡大坪村也有这种神像。溪坂全村有9株古榕。

名胜古迹 宋甘棠驿遗址,在今马口漳州市林业培训中心,附近有甘棠寨,溪坂大队曾利用为养猪场。马口城遗址,清初建造的驻兵小城,已拆除。

林士章郑夫人墓,在马口溪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人物

潘存实,甘棠人,唐元和十三年进士,官户部侍郎。

新中国人物

翁 区,官浔镇党委书记。

苏英纶,漳浦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翁惠建,赤湖镇党委副书记、县直机关党委会常务副书记。

翁洪德,南浦乡党委宣委。

翁永祥,漳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翁耀琪,沙西镇党委宣委。

林建新,前亭镇副镇长。

苏荣标,漳州市建设局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

赵建道,云霄县人大农经委主任。

翁德成,中学高级教师。

林荣煌,副主任医师。

王双龙,国家知识产权局主任科员。

苏育仁,漳州市教育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名人:何协兴

民国37年,靖和浦(南靖,平和,漳浦三地游击队)独立大队在大队长何协兴、政委柯永鳞领导下,多次粉碎国民党地方武装的多次向欧寮中心区、车本、龙岭大规模进攻。民国38年农历二月初,赤岭游击队被国民党保安团一连兵力包围在红狮坑,澄浦游击队队长蓝西芳带领突围,中弹牺牲。赤岭游击队队长蓝兆熊叛变,强令队员投降,致32名游击队员被捕,押到赤岭“雨查顶”,关禁在蓝宗来的炮楼。农历二月初八日,32名游击队员,全部被杀害。

民国38年9月21日,警察局长李松辉率警察连夜开往溪南。县长翁化清于9月22日率自卫队撤离县城,后自卫队溃散,翁化清逃往台湾。9月23日,柯永鳞、吴扬率领队伍解放漳浦县城,国民党县党部书记柯汉杨、警察局长李松辉在溪南宣布起义。25日,在兴教寺广场庆祝漳浦县解放。

大队长何协兴于文革时期被杀害,政委柯永鳞为漳浦第一任县长。

周边中学

漳浦县官浔中学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下石56号
漳州市漳浦县下石56号

周边小学

漳浦县官浔中心小学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浦路19号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浦路19号

周边乡镇

官浔镇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周边村庄

康庄村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