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村
西北村 西北村政区沿革 西北村古迹风俗 西北村基本设施
西北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官浔镇中部,为镇政府所在地,是该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邻锦江村,西邻赵厝村,西北邻下炉村,东南邻洪霞村,南与春建村接壤。该村有耕地2181亩,其中水田1858亩,农地323亩。另有村办的大坂、五坪二农场,有农地388亩,于1998年3月由台商承包开发高优农业。1960年建大坂水库,库容28万立方米;1970年建五坪引水渠道1000米,灌溉全村水田。农产品有稻谷、杂粮、蔬菜和荔枝、李、香蕉等水果。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官浔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官浔镇)的西行、北行二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合并为西北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三区官浔镇所辖。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的西北大队。1984年8月改为属长桥乡的西北村。1985年5月设官浔乡,1990年4月改为官浔镇,西北村属官浔乡(镇)管辖。该村辖西北、下石二社(自然村),现...
详情西北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官浔镇中部,为镇政府所在地,是该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邻锦江村,西邻赵厝村,西北邻下炉村,东南邻洪霞村,南与春建村接壤。该村有耕地2181亩,其中水田1858亩,农地323亩。另有村办的大坂、五坪二农场,有农地388亩,于1998年3月由台商承包开发高优农业。1960年建大坂水库,库容28万立方米;1970年建五坪引水渠道1000米,灌溉全村水田。农产品有稻谷、杂粮、蔬菜和荔枝、李、香蕉等水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官浔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官浔镇)的西行、北行二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合并为西北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三区官浔镇所辖。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的西北大队。1984年8月改为属长桥乡的西北村。1985年5月设官浔乡,1990年4月改为官浔镇,西北村属官浔乡(镇)管辖。该村辖西北、下石二社(自然村),现共有926户,3488人。有何、陈、吴、郑、李、黄、程、蔡等姓氏,以何为主。西北何姓源流同锦江、洪霞、下炉等村。官浔何姓有上宗、下宗之分。西北村内有上宗追远堂与下宗孝思堂两座祖庙。
大夫家庙,是乾隆朝文华殿大学士蔡新(即蔡相爷)岳父何鸣玉故居,子孙改为家庙。何鸣玉,清雍正年间太学生,他外孙(蔡新第六子)蔡本俊于嘉庆年间官至南宁知府,奏请封赠外祖父何鸣玉为奉政大夫。
明山堂,祀多种神像,主祀“黑脸王公”。民间传说,这黑脸王公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其所以穿黄袍和妆黑脸,是因为:蔡相爷伴乾隆皇帝游官浔,到明山堂时,将皇袍脱下穿在王公身上,从此脱不下来;乾隆皇帝拜王公,王公自认担当不起,惭愧得脸涨红至极,变成黑色。编者按: 闽南一带有多种“王公”,主要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和“广惠尊王”谢安,往往因为都简称“王公”而混淆。其区别是:开漳圣王红脸,寿诞在二月十五日;广惠尊王黑脸,寿诞在十一月十五日。明山堂的王公既是黑脸的,又是十一月十五日庆祝寿诞,很可能是广惠尊王,他所穿的黄袍与清朝的皇袍明显不同。据传,明山堂原来是书院,后来变成神庙,多种神像如神医吴真人、孙真人等都是从附近各处坍废的庙宇中抬来的,黑脸王公也不例外。
该村已有大型客车6辆从事客运。有小汽车6辆、机板车及手扶拖拉机十多部从事运输。有石板材加工、蘑菇加工、肉品加工等小型工场7家。有淡水养殖业1家。县道公路“海三线”北通海澄,南通三古与国道324线相接,又有马佛线(马口——佛昙)与“海三线”交汇贯通,交通方便。个人合股在五坪建自来水设施,供村民饮用。家庭安装电话机近千部。有手机600多部。摩托车约500辆。
学童在官浔中心小学就学,1996年,西北、锦江二村集资合建新校舍一座。
周边医疗
官浔中心卫生院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官浔镇510县道西北村白灰23号
周边公司企业
金牛水泥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官浔中心小学南侧约50米)
周边村庄
西北村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
仓仔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官浔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