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雒乡

崇雒乡 崇雒乡概况 崇雒乡历史沿革 崇雒乡地理环境 崇雒乡气候数据 崇雒乡行政区划 崇雒乡人口结构 崇雒乡财政金融 崇雒乡产业规划 崇雒乡交通运输 崇雒乡娱乐休闲 崇雒乡科学教育 崇雒乡对外交流 崇雒乡其它相关 崇雒乡著名人物


崇雒乡地处闽北中心区域、闽浙赣交界地,位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脚下,境内北联浦(城)南(平)高速公路,南接宁(德)武(夷山)高速公路,距 武夷山机场32 公里、建阳火车货运站14公里。成为未来闽北发展的核心区域。崇雒乡位于闽北山城建阳市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8度71分-118度15分,北纬27度26分-27度33分,海拔180米。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均降水1700----2400毫米。集镇所在地距离建阳市区31公里,距“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风景区30公里。辖区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设6个自治村,现有人口1.26万人。境内有丘陵山地14万亩、耕地2.5万亩。是世界级名人、 宋代法医学鼻祖—宋慈的故乡,素有“莲果之乡”美誉。2005年被南平地级市确定为“闽北产业集中区”区域之一。崇雒乡...

详情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所有特殊区域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介绍

崇雒乡地处闽北中心区域、闽浙赣交界地,位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脚下,境内北联浦(城)南(平)高速公路,南接宁(德)武(夷山)高速公路,距 武夷山机场32 公里、建阳火车货运站14公里。成为未来闽北发展的核心区域。


  崇雒乡位于闽北山城建阳市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8度71分-118度15分,北纬27度26分-27度33分,海拔180米。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均降水1700----2400毫米。集镇所在地距离建阳市区31公里,距“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风景区30公里。辖区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设6个自治村,现有人口1.26万人。境内有丘陵山地14万亩、耕地2.5万亩。是世界级名人、 宋代法医学鼻祖—宋慈的故乡,素有“莲果之乡”美誉。2005年被南平地级市确定为“闽北产业集中区”区域之一。


  崇雒乡位于闽北南平市发展定位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崇雒乡优势所在,便捷的交通设施:地处闽北中心区域、闽浙赣交界地,位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脚下,境内北联浦(城)-南(平)高速公路,南接宁(德)-武(夷山)高速公路,距武夷山机场32公里,建阳火车货运站14公里。成为未来闽北发展的核心区域。
  独特的生态环境:崇雒属闽北少有的绿色生态区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因建有760万立方米库容量的小型水库,形成独特自然“小气候”。耕地集中连片达20000余亩,其中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项目建设8500亩,森林覆盖率达77.8%;种植业以规模山地果业为主导,现有以建阳桔柚、芦柑、脐橙等柑桔类为主的各类果园面积为12000亩,年出产果品3000万公斤;境内龙井山、砚山、虹桥湖、宋慈墓等自然景观---应茂林修竹、环境幽雅,是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的宝贵资源。
  宋代理学家朱熹游历此地时写下名篇《芹溪九曲》,至今保留着唐代咸通年间古寺---如是寺,香火延续千年不绝,民间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丰富的矿产资源,距集镇3公里的北历村在1973年经福建省地质大队探明蛇纹石储量11881.7万吨,被确认为华东地区储量最大队探明蛇纹石矿区,矿石平均品位MG036.4%。GF 1994年由省冶金工业研究所提取轻质氧化镁工艺获得成功。尚待有实力集团企业投资开发。

境内有丘陵山地14万亩、耕地2.5万亩。是世界级名人、宋代法医学鼻祖—— 宋慈的故乡,素有“莲果之乡”的美誉。2005年被南平地级市确定为“闽北产业集中区”区域之一。

深厚的文化底蕴:崇雒旧称“雒田里”,历史文化悠久。这里是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的故乡,其陵园位于古村昌茂坊,被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雒地名来历传说为崇雒似船形,络在街尾潭,古代风水先生认为要使这“船”永驻,还需加锁,于是古街坊尾潭前架一座锁形拱桥把“船”一络再络,遂名重洛后雅化为崇雒,崇雒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有建于(860—873年)间的如是寺,距村落7.5公里,依山而建,规模较大。寺院空气清新,寺院山脚下有风景秀丽的五丰水库水库有座红桥称虹桥仙湖山水风光连成一体,是个理想的休闲避暑胜地,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宋慈先生古墓就座落在崇雒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说境内以洪山为屏障,洛水为隘口,从“洪洛”变而为崇洛。宋、元时为崇洛里。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崇洛、东田、钦仁三里合并为洛田里,清改称雒田里。民国17年(1928年),属将口第五区,21年设置第三区,25年属将口第二区,29年设乡。建国后,属将口第二区,1952年改属彭墩七区。1954年彭墩改为二区,崇雒属二区。1955年,崇雒改属将口区。1958年底公社化,崇雒属将口公社。1961年成立崇雒公社、白洋公社,1964年白洋并入崇雒 公社。1984年撤公社,改名崇雒乡。

崇 雒 乡 古 今 地 名 变 更

古地名 今地名 古地名 今地名 古地名 今地名
雒田里、三衢里 崇雒乡 昌茂街 昌茂坊 茶 墩 蔡 墩
前畲(石郎街) 十郎街 下 村 下 春 火山头 虎山头
右 衢 右 巨 后 衢 湾 尾 中 衢 中 巨
左 衢 左 巨 小 屏 小 干

崇雒乡位于闽北山城建阳市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8度71分——118度15分,北纬27度26分——27度33分,海拔180米。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度,初霜期最早出现在11月13日,最迟在1月4日,年均有霜天数23天,平均降水1700——2400毫米。

独特的生态环境:崇雒属闽北少有的绿色生态区域,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因建有760万平方米库容的小(一)型水库,形成独特自然“小气候”。耕地集中连片达20000余亩,其中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项目建设4000亩,具备现代农业开发的基础条件;山地为低缓丘陵地,以红黄壤为主,人工林面积12万亩,年采伐量100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7.8%;种植业以规模山地果业为主导,现有以柑桔为主的各类果园面积12000亩,年出产果品3000万公斤;境内龙井山、砚山、虹桥糊等自然景观——应茂林修竹、环境幽雅,是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的宝贵资源。

日照

日照一般分为“可照时数”(排除地形、云雾等影响)和“实照时数”(不排除地形、云雾等影响)两种。建阳站全年,平年可照时数4424.1小时,闰年4435.3小时,而年平均实照时数仅180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l%。一年中实照时数以7~9月较多,7月实照最多,2~5月实照较少。从1951~1980年,以1963年实照时数最多为2218.9小时,1975年最少仅15

建阳站各月可照时数与实照时数表 单位:时

项 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可照时数 328.3 314.1闰325.4 371.2 383.8 417.4 414.1
实照时数 110.6 87.7 99.0 115.1 117.1 143.1
日照百分率(%) 34 28 27 30 28 35
项 目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可照时数 422.8 404.6 368.0 354.7 322.5 322.3
实照时数 250.6 243.8 202.0 179.1 138.8 115.5
日照百分率(%) 59 61 55 50 44 36

辐射

建阳县太阳辐射总量,以地面每平方厘米计,1月5.982千卡,2月5.57千卡,3月7.123千卡,4月8.431千卡,5月8.747千卡,6月9.476千卡,7月13.62千卡,8月13.478千卡,9月10.837千卡,10月8.968千卡,11月6.755千卡,12月5.724千卡。年均每平方厘米104.711千卡。境内所受的太阳辐射总量,7~8月份剧增,天气酷热;2月份辐射总量最低,天气严寒。

年季气温分布

建阳县各地年平均气温一般在摄氏15~19度之间。具有以下特点:气温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等温线走向与地形相仿,中部沿河盆地高于东西两侧山地,年平均在摄氏18度以上;冷区在黄坑乡。四季气温分布趋势,基本与年分布相仿。

年变化和年际变化

气温在一年之中以1月最冷,建阳气象站平均摄氏7.1度,黄坑6.7度;7月最热,建阳站平均摄氏28.1度,黄坑25.8度;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年较差,建阳站平均摄氏21.0度,黄坑19.1度。

气温的时令变化,3~5月平均上升摄氏4度以上,12月到次年1月平均下降摄氏5度以上,但秋温(10月)仍高于春温(4月)。

累年各月的平均气温与年较差,1月建阳站摄氏7.1度,黄坑6.7度;2月建阳9.1度,黄坑8.7度;3月建阳13.2度,黄坑11.7度;4月建阳18.3度,黄坑16.9度;5月建阳22.2度,黄坑21.0度;6月建阳25.1度,黄坑23.1度;7月建阳28.1度,黄坑25.8度;8月建阳27.5度,黄坑25.7度;9月建阳24.8度,黄坑22.8度;10月建阳19.2度,黄坑19.1度;11月建阳13.9度,黄坑11.9度;12月建阳9度,黄坑7.9度。年均建阳18.1度,黄坑16.8度。年较差建阳21度,黄坑19.1度。

气温年际变化,以建阳站30年(1951~1980年)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的逐年变化较小,平均偏差摄氏0.2度,最大偏差0.8度,最小偏差0.0度。年平均气温最高摄氏18.9度(1953年),最低17.5度(1976年)。若以平均气温距平大于或等于0.3度表示暖年,小于或等于零下0.3度表示冷年,则建阳站30年资料中,暖年有5年(1952年、1953年、1961年、1964年、1966年),冷年有3年(1655年、1962年、1976年)。

气温日变化和日际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日出前最低,日出后逐渐上升,午后最高。日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春季6时,夏季5~6时,秋季6~7时,冬季7时左右。日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冬季15~16时,其他季节均在14时前后。

气温日较差,以建阳站与黄坑相比,一般情况,黄坑日较差比建阳站小,但冬季日较差则相反。最大日较差都出现在1月份(冬季),春季日较差较小。1951~1980年资料,建阳站年平均日较差摄氏19.5度,黄坑9.6度。1974~1976年资料最大日较差出现于1974年1月3日,建阳站摄氏23.6度,黄坑24.1度。

极端气温

建阳站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8月,通常在摄氏35~40度之间。30年中最高值摄氏41.3度(1953年8月10日和1971年7月31日)。年均最高气温24.3度。黄坑3年中(1974~1976年)最高值摄氏36.0度(1976年8月9日),年均最高气温22.4度。

日极端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摄氏35度的炎热天气,建阳站历年平均在38天左右,一般出现在6~9月,其中以7月最多,占全年40%;8月次之占38%。大于或等于35度的最长连续日数是1953年,达40天(7月8日~8月16日),最短连续日数在1975年,仅3天(7月28日~7月30日);平均为13天。黄坑站大于或等于摄氏35度的日数甚少,在3年中(1974~1976年)仅出现过4天(其中7月有3天,8月1天)。

建阳站日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通常在摄氏零下3.0度~零下8.0度之间,30年中最低值零下8.7度(1973年12月26日);年均最低气温14.2度。黄坑乡在3年中最低值零下9.0度(1974年12月26日);年均最低气温摄氏13.0度。

日极端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摄氏3.0度的寒冷天气,建阳站平均每年40天左右,主要出现在1月。小于或等于3.0度的最早日期10月27日,最迟日期次年4月9日。初终间隔日期多在90~130天,最长156天(1962年),最短69天(1972年)。

黄坑站的寒冷天气,平均每年约50天,平均最早日期11月20日,平均最迟日期4月2日,间隔日数134天。

①注:表示气温在一日中变化的大小,即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之差。

降温、冰霜

建阳一年四季都有冷空气活动,只是夏季气温较高,温度变化不明显,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把一次连续降温大于或等于摄氏3度作为一次冷空气过程,县境各月均有冷空气影响。全年平均达35.1次,其中以12月最多,平均3.9次,1月次之,平均3.7次。自6月明显减少,7~8月最少,10月后又显著增加,冷空气活动最多年份是1969年达42次。影响建阳的冷空气多数不太强,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温值一般在3~5度之间,降温大于或等于10度者次数较少,且多数出现在11~4月。

建阳站初霜最早10月29日(1987年),最迟1月4日(1957年),平均12月1日。终霜最早1月25日(1958年),最迟3月26日(1961年),平均2月23日。年平均霜日数23.2天,多数在12月~2月,尤以1月最多,平均达9.4天。霜期最长125天,最短49天,平均83天。无霜期最长316天(1957年),最短248天(1961年),平均282天,比黄坑多50天左右。黄坑初霜平均11月19日,终期平均4月2日,霜日比建阳明显增加,年平均达49天,主要集中在11月~3月,尤以1月最多达15.7天。

四季划分

建阳季节更换交替最突出表现在气温变化上。详见表2-3。

建阳县时令表 表2-3

四季时分 二十四节气 季节日期(公历日/月) 节气平均温度 农时与农事
春2月26日~5月15日 初春 立 春 3~5/2 9.0
雨 水 18~20/2 10.3
仲春 惊 蛰 5~7/3 12.9
春 分 20~22/3 14.7
季春 清 明 4~6/4 17.8
谷 雨 19~21/4 20.7
夏5月16日~10月5日 初夏 立 夏 5~7/5 21.9
小 满 20~22/5 23.3
仲夏 芒 种 5~7/6 24.7
夏 至 21~22/6 26.9
季夏 小 暑 6~8/7 28.3
大 暑 22~24/7 27.9
秋10月6日~11月30日 初秋 立 秋 7~9/8 27.6
处 暑 22~24/8 27.0
仲秋 白 露 7~9/9 24.9
秋 分 22~24/9 22.2
季秋 寒 露 8~9/10 19.2
霜 降 23~24/10 16.7
冬12月1日~2月25日 初冬 立 冬 7~8/11 14.5
小 雪 22~23/11 10.4
仲冬 大 雪 6~8/12 8.9
冬 至 21~23/12 7.9
隆冬 小 寒 5~7/1 6.8
大 寒 20~21/1 7.7

2月26日~5月15日

立春雨淋,阴阳湿湿到清明

一二月鱼上游,来年欠丰收

未惊蛰先发雷,四十日不见天

春分秋分,昼夜对分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断雨,谷雨断霜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谷雨在月头,秧苗搭成楼

小满不满,只种无管

夏至在月头,当年不用愁

夏至在月底,当年勿大意

小暑雷雨大暑阴,小暑凉爽大暑热

六月立秋冷得早,七月立秋冷得迟

立秋有雨兆丰收,立秋无雨万人愁

白露无雨,百日无霜;十月无霜,明年无糠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重阳鸟洞洞,一年好收冬

寒露阴雨连,来日雨迟洗脚难

一冬霜,来年丰

12月1日~2月25日

立冬晴,一冬淋,立冬淋,一冬晴

小雪天朗,来年有旱

猪衔草,寒潮到

冬至有风雨,来年有大旱

冬至夜长,夏至日长

大寒不寒,牛马不安

注:此表时间以建阳站为准。

地温

地温对各种农作物的根系生长有直接影响,了解其变化规律,可更好安排农业生产。

地面温度 其温度变化与气温大体一致,一年中1月最低,7月最高。建阳站地面年平均温度摄氏35.2度,平均最低温度14.1度。极端最高温度48.5度(1962年1月21日),极端最低温度-10.5度(1962年7月21日)。

地中温度 按建阳站资料,以5、10、15、20厘米深的地中温度为例,年平均温度相差不多,均在摄氏21度左右,比年平均气温高约2.9度。变化幅度比地面温度和气温小,并有变化速度较慢的落后现象。这种落后现象,随地下的深度加深而更加明显;地中温差愈小,其年月日变幅也愈小。

建阳县累年平均地中温度,1月份5厘米深的地中温度摄氏9.3度,10厘米深9.7度,15厘米深10.1度,20厘米深10.4度;3月份5厘米深15.1度,10厘米深15.1度,15厘米深15.1度,20厘米深15度;5月份5厘米深23.8度,10厘米深23.7度,15厘米深23.6度,20厘米深23.4度;7月份5厘米深31.6度,10厘米深31.3度,15厘米深31.1度,20厘米深30.8度;9月份5厘米深28.4度,10厘米深28.5度,15厘米深28.7度,20厘米深28.7度;11月份5厘米深16.9度,10厘米深17.4度,15厘米深17.8度,20厘米深18.1度;12月5厘米深11.4度,10厘米深12度,15厘米深12.4度,20厘米深12.8度。

气压

气压年变化与气温相反,全年以1月最高,1~7月逐月下降,7月最低;8~12月逐月上升。4~5月降压值和9~10月升压值为全年最剧,变化幅度分别为4.1毫巴和6.7毫巴。建阳站年平均气压994.0毫巴,历年最高气压值为1016.6毫巴(1967年12月11日),最低值962.5毫巴(1956年8月2日)。

建阳站全年风向以静风频率最多,占41%。北风频率占9%,东北偏北,占7%,东北风最少,占6%。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季风影响显著,风向季节性变换明显,冬天多偏北风,夏天多偏南风。建阳站因受局部地形影响,一年中以偏北风为主,偏南风次之。风向日变化同地形与季节转换有关,一般具有白天多偏南风,夜间多偏北风的特点。

建阳站年平均风速每秒1.3米,各月平均风速变幅较小,最大月与最小月每秒相差0.5米。最大风速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历年定时最大风速(4次观测)出现在1964年7月24日,每秒28米,风向东南;瞬时极大风速每秒达42米(1974年7月18日),风向西南。但多数时间风速小,常在3级以下,4级(每秒大于或等于7米)较少。

建阳站平均总云量与低云量分别为7.3成和4.6成。一年中2~6月云量较多,尤其5~6月雨季时更多;7~1月云量较少,其中10月秋高气爽,云量最少。

据1951~1980年气象资料,全年总云量逐月平均数,1月7.1成,2月7.8成,3月8.1成,4月8.1成,5月8.3成,6月8.4成,7月7成,8月6.6成,9月6.6成,10月6.4成,11月6.7成,12月6.9成。总云量多年平均最多月为5月9.6成,最少月为1月2.7成。低云量逐月平均数,1月4.6成,2成5.3成,3月5.6成,4月5.5成,5月5.6成,6月5.1成,7月3.6成,8月4成,9月4.2成,10月3.6成,11月4成,12月4.6成。低云量多年平均最多月为5月8.4成,最少月为1月0.9成。

阴天(日均总云量在八成以上),历年平均185.3天,占全年总日数51%,其中3~6月阴天日数较多,均占该月日数的60%以上,5月达68%。晴天(日均总云量在二成以下),历年平均16.0天,占全年日数4%,晴天日数,冬夏较多,9月最多,占全月日数的80%,1月次之,约占7%。

雾和能见度

建阳因地处双溪交汇处,水汽充足,雾日较多,有“虽晴明亦如薄雾”之说。年平均雾日多达107天,其中10月到次年1月雾日较多,均占各该月日数35%以上。尤以12月最多为14天,持续时间在3~9小时,最长达13时20分。

建阳站雾日多年平均日数:1月10.7天,2月7.5天,3月7.3天,4月7.1天,5月5.1天,6月6.8天,7月7.8天,8月6.6天,9月8.6天,10月11.9天,11月13.6天,12月14天,全年雾日107天,月均8.92天。年最多与最少雾日:1月最多19天,最少2天;2月最多17天,最少1天;3月最最多13天,最少1天;4月最多11天,最少4天;5月最多10天,最少2天;6月最多14天,最少1天;7月最多15天,最少为零;8月最多14天,最少1天;9月最多17天,最少1天;10月最多24天,最少3天;11月最多22天,最少5天;12月最多26天,最少1天。月均最多日16.83天,最少日1.92天。

建阳站能见度,在1万米或1万米以上的次数达89.7%,小于1千米次数占5.9%。一年之中以5~8月能见度较好,其中8月最好,一般都在4~5万米以上;11~12月最差。这与雾的多少有关系。日中能见度以日出前后最差,中午最好,傍晚较差。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一年各月的变化,1~6月逐增,6月中旬达顶点;7月剧降,8~11月逐减,12月又稍增。其中以5~6月最多,占全年的37%;11月最少,仅占3%。

根据全年降水量的变化,一般可分为4个降水季节,即春雨、梅雨、台风阵雨和秋冬少雨。各季期限每年不一,一般而言,3~4月为春雨,5~6月为梅雨,7~9月为台风阵雨,10月到次年2月为秋冬少雨。境内只是南部小湖、水吉少雨区,而在春雨期雨量会多些。

春雨季 历时约2个月,县境各地季雨平均雨量多在360~460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20~23%,最多可达500~600毫米,其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少,强度弱。

梅雨季 连续2个月,在正常情况下,春雨一结束,梅雨便接踵而来。它是县境雨水的主要来源,各地平均多在650~90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雨量的37~39%,最多可达1080毫米,尤以6月更多,为全年之冠。梅雨期间阴雨绵绵,有时出现大雨暴雨,会造成涝灾。特点是雨区广、雨量多、强度大、雨时长、稳定少变。

台风、雷阵雨季 断续2~3个月。梅雨结束后,天气较为稳定,有时热带辐合区浸入,带来降水;有时台风带来大量暴雨。全县各地季平均雨量多在350~50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的18~23%。它具有雨量变化大,降水强度大和地方性强等特点。

秋冬少雨季 历时约5个月。这段期间雨水稀少,甚至连月滴水不下。全县各地季雨量平均多在350~45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18~22%

降水日数

建阳站平均年降水日176.2天。一年之中主要在3~6月,约占全年雨日的45%,尤以5月最多平均达21.7天,占全年12%,5月中旬达全年最高峰,平均7.6天;10月份最少,全月平均仅8.9天,其中10月上旬平均2.7天,为全年雨日最少的一旬。

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很大。建阳站30年中雨日最多达210天(1973年),最少142天(1971年),两者相差68天;但不一定降水日数多雨量就多,如1973年雨日最多,而年雨量却不是最多,只属正常。

建阳站年连续最长降水日数一般是10~24天,1975年长达34天,连续降雨多数出现在3~6月份;年连续最长无降水日数一般为12~25天,1979年长达37天,多数出现10月至次年2月。

建阳站累年各月最长连续降水与无降水日数表 表2-5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长连续降水 日数 12 17 24 20 31 28 13 13 13 8 11 16
雨量(毫米) 64.9 264.4 300.9 275.7 525.7 326.0 93.3 228.5 147.0 33.8 25.2 64.6
年份 1973 1959 1952 1951 1975 1956 1973 1980 1958 1978 1970 1965
最长连续无降水 日数 33 36 13 9 9 13 25 16 23 35 37 31
年份 1974 1963 1977 1963 1963 1961 1971 1974 1966 19661979 1979 1956

降雪、积雪

建阳县多数年份有降雪,高山地区几乎年年都有,且初雪较早,终雪更迟。年平均雪日为3天。最早雪日12月6日,最迟3月6日。有下雪不一定都有积雪。10年中,年平均积雪仅一天。1975年积雪最深为9厘米。1976年是降雪、积雪日数最多的一年,达10天,连续最长积雪日数达4天。

湿度

建阳站年平均水汽压185毫巴,其年变化趋势和气温相似。平均最大值一般出现在7月,最小值在1月,历年极端最大水气压38.8毫巴(1960年9月3日),最小水气压1.7毫巴(1955年1月17日和1967年1月16日)。

相对湿度的变化决定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所以其年变化趋势与水汽压不同。每年5~6月雨季水汽含量较多,相对温度平均值最大(水汽起主要作用);7~8月主要因气温高,蒸发快,饱和差也大,平均值最低(气温起主要作用)。年平均相对湿度82%,月平均最大是6月为85%,最小是7月79%。极端最小出现在秋冬,为零(1975年11月27日),因受干冷的气团控制,秋高气爽,天气干燥,湿度很小。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相反。气温上升,水汽压逐渐远离饱和状态;反之,气温下降,水汽压接近饱和状态。因此,最大相对湿度一般出现在温度最低时,最小相对湿度则出现在温度最高时。相对湿度的日变幅,夏季大于冬季。

蒸发

建阳县境蒸发量一般与气温成正比,其年变化趋势和气温相似。平均蒸发量以7~8月最大,1~2月最小;7月可达228.0毫米,2月只42.6毫米。平均年蒸发量1364.8毫米。一日极端最大蒸发量13.2毫米(1955年9月23日)。

建阳站各月平均蒸发量,据1954~1961年和1980年资料:1月44.4毫米,其中一日最大3.4毫米;2月42.6毫米,其中一日最大3.9毫米;3月69.8毫米,其中一日最大7.3毫米;4月108.5毫米,其中一日最大9.1毫米;5月113.4毫米,其中一日最大9.4毫米;6月151.9毫米,其中一日最大11.5毫米;7月228毫米,其中一日最大12.4毫米;8月194.1毫米,其中一日最大9.6毫米;9月164.8毫米,其中一日最13.2毫米;10月124.9毫米,其中一日最大7.7毫米;11月73.6毫米,其中一日最大5.9毫米;12月48.6毫米,其中一日最大3.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364.8毫米,多年一日最大13.2毫米。

蒸发量与降雨量差值:1959年1月16日负21.6毫米,1964年2月8日负73.3毫米,1956年3月16日负114.9毫米,1955年4月26日负127.1毫米,1959年5月3日负207.1毫米,1957年6月30日负161.7毫米,1959年7月25日91.6毫米,1958年8月8日108.7毫米,1955年9月23日73.3毫米,1961年10月3日62.5毫米,1964年11月2日27.1毫米,1964年12月17日负5.3毫米。12月至次年6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物 候

建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区与河谷盆地气候差异明显,播种时间相差一旬。山间小盆地,立春之后,草木滋生,过了惊蛰,虫蛇活动;清明开始,播种各种蔬菜;立秋前后,播种秋冬作物;黄色金秋,是为收获季节;仲冬开始播种小麦、油菜。

动物的生长活动,不仅受气候影响,也受自然环境制约,即所谓“物竟天存”。民国时期,建阳旧县衙(今公安局、法院处)、童游文庙和上坊鸬鹚林,每年秋季均有大量(约千只)鸬鹚鸟栖息在樟树上,次年春季飞往北方。后樟树砍光,候鸟不来。本世纪50年代,经常有老鹰盘旋空中,忽而冲到地面捕捉小鸡。这种当地鹰鸟,几乎绝迹。

动物候

动物对气候环境的变化,似乎有一种超前的感觉,并做出预先的反映,故有“蚂蚁搬家,大雨就下”、“久雨鹊噪晴,久晴鹊噪雨”一类谚语。

燕子每年3月初旬出现,10月初旬消失。青蛙“惊蛰”到“春分”间始见,秋分前(10月初到中旬)消失。谷雨前,布谷鸟叫“布谷”;夏至金蝉鸣“知音”,至10月中知了消失;蛇“惊蛰”出洞,“寒露”前后入洞。

植物候

植物随着气候的变化,一般是春长、夏茂、秋熟、冬藏。

名 称 开 花 成 熟
3月初旬 6月下旬~7月底
3月中旬 6月下旬~7月上旬
3月中旬 7月下旬后
3月上中旬 7月中旬~8月上旬
柑 桔 3月中下旬 10月下旬~12月上旬
枫 树 4月 10月中旬~12月上旬
杨 梅 3月中旬 6月上旬~7月中旬
杉 树 3月 10月下旬
马尾松 4月 10月~11月
板 栗 4月中旬 9月下旬~10月下旬
柳 树 3月末~4月 3月~4月
法 梧 3月初旬 10月
油 桐 3月末旬 9月~10月
柏 树 2~3月 次年9~10月
樟 树 4月 10月下旬
香 椿 6月 10月
石 榴 5月 8月

蔬菜物候

建阳县蔬菜播种主要是春秋两季。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芒种芒种,啥菜都种”。上半年的蔬菜超过“芒种”(6月5~7日),少有收获。下半年的蔬菜又当别论,“七葱、八蒜、九藠白(农历)”。过了“大暑”之后,农民即相继播种秋季蔬菜(蔬菜播种,按不盖薄膜的正常时间)。

名 称 播 种 开 花 采 摘 期
辣 椒 春 分 清明、谷雨 谷雨稍后
南京豆 清明前后 立 夏 芒 种
黄 瓜 清明边 谷 雨 谷雨到立夏
冬 瓜 清 明 芒 种 夏 至
花 生 清 明 夏 至 大 暑
大 豆 芒 种 立 秋 白 露
立 秋 春 分 寒露、霜降
大 蒜 白 露 次年2~3月 立夏、小满
大白菜 立秋后 次年2月 秋 分
萝 卜 立 秋 次年1~2月 寒 露
马铃薯 白 露 次年1月 谷雨前
麦 豆 立 冬 立 春 惊蛰前后

溪 流

建阳县溪流水域总面积213平方公里。干流两岸多数较陡,断面多呈“V”字形,河床基石裸露。支流更为狭窄,河谷多呈深切曲流的“U”字形。源短流激,集流时间短,暴雨时容易成灾。全县共有溪流71条,其中较大的19条,流域50~200平方公里的有11条,200~500平方公里的有5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崇阳溪、南浦溪、麻阳溪。

地表水

建阳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9.91亿立方米,其中县境地表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8.6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年径流量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过境水年流量约65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1988年平均每人占有水量1.12万立方米,超过全省人均占有水量0.49万立方米,但水质较差,基本上属二级水。

境内地表水源完全靠降水量补给。县境降水具有山地型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强弱和范围,对水量的时空分布起决定作用。全县多年降水深1789毫米,折合降水量60.52亿立方米。

降水时间分布

全年降水量的时间分布,年内各季分配不均。一年中的降水量绝大部分集中在上半年,尤以汛期3~6月的雨量最多,约占全年总雨量60%,其中5~6月占全年总雨量的37%。7~9月多热雷雨,气温高,蒸发量大,容易发生夏旱。10月到次年2月为秋冬少雨季节。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很大,如黄坑站1975年的年降水量2881.4毫米,而1971年的年降水量仅1295.4毫米,两者相差1586毫米。

地下水

建阳县地下水采取降水量渗入法计算,多年平均地下水量6.3立方米。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同地表水一样,是天空降水。建阳县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森林覆盖率高,植被情况好,所以地下水补给源丰富。

基岩山区地下水 主要赋存于风化裂隙、一般构造裂隙和断裂破碎带内。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主要发育于浅部,地下水分布于低洼浅部地区,其水文条件好,循环途径短,多为活水。水位埋深程度多依地形而变化,有以泉水状态出露山沟、山坡脚下等低洼处。在厚度大于150米的梨山组地层,地下水多为层状承压裂隙水,单井涌水量每日约100吨,最大达1000吨。常见泉水量每秒0.01~0.22升。

在断裂带形成的补水空间,呈脉状分布。地下水多呈承压状态,富水性不均匀,多以断裂带的性质、破碎程度、规模大小、岩石性质等不同而异。常见泉水量每秒为0.039~0.325升,最大每秒达1.35升。

山间盆谷地地下水 它主要赋存于砂砾卵石层中,因其所处位置和泥沙成分不同,水量变化较大。分布于一级阶地全新统地层,一般单井水量每日达1000吨;二级阶地的上更新统地层,一般单井水量每日达100~200吨;三级阶地的中更新统地层,一般单井水量每日小于50吨。

红壤

红壤为中亚热带性土壤,成土母质有火成岩的花岗岩,沉质岩的泥质岩、砂质岩。它在县境分布最广,达272244.13公顷,占全县山地总面积的96.97%。大多数海拔高度在850米以下。红壤土类包括红壤土、粗骨性红壤、黄土壤、暗红壤4个亚类。

黄壤

黄壤属中亚热带山地主要土壤类型,成土母质与红壤相同,都是火成岩和沉积岩。分布面积仅次于红壤,计5694.07公顷,占山地总面积的2.03%。这类土壤分布于黄坑、徐市两乡海拔960米以上的部分山地。黄壤土类包括黄壤,粗骨性黄壤2个亚类。

紫色土

紫色土是亚热带地区紫色砂质岩、紫色片岩、紫色砂砾岩与灰岩等发育的岩性土。分布面积2407.07公顷,占山地总面积的0.86%。县内崇雒、莒口、将口、童游4乡海拔250~800米之间的部分山地都有分布。紫色土类只有酸性紫色土1个亚类。

农地土壤

水稻土为主要的耕作土壤,多由花岗岩、紫色片岩、第四纪的红粘土发育,加上冲积物、残积物和坡积物,经水耕熟化而成。1983年,全县农业土壤耕地调查,农业土壤分4个土类,7个亚类,19个土属,42个土种,总面积33959.92公顷。 (耕地类型分布,参见《农业》篇)。

农地土壤类型表 表2-9 单位:公顷

总计 33959.92
土类 亚类 土属 土种
潮土780.33 占2.3% 潮土159.06 潮沙土、泥沙土 潮沙土19.20、泥沙土39.86
沙土621.27 沙泥土、黄沙土 灰沙土、乌沙土 千层沙土61.47、黄沙土359.33 灰沙土157.20、乌沙土43.27
水稻土28455.93 占83.79% 渗育型水稻土 3666.67 黄泥田 3195.2 乌黄泥田13.53、浅灰黄泥田1847.47 黄泥土1099.07、浅灰黄泥沙田142.13 黄泥沙田112.13、黄泥骨70.87
红泥田12 红土田8.67、红泥沙田3.33
紫泥田170.53 紫泥田170.53
白土田109.27 白鳝泥田77.27、白底田30.67 茹粉田1.33
沙质田179.67 沙层田121.27、黄砂田58.40
潴育型水稻土 13346.73 乌泥田86.47 乌泥田20.87、青底乌泥田32.40 黄底乌泥田33.20
灰泥田12299.53 灰泥田2863.4、青底灰泥田2976.6 黄底灰泥田4498.8、灰沙泥田1960.73
潮沙田960.73 乌沙田37.07、灰沙田923.66
潜育型水稻土 11442.53 青泥田890.47 青泥田890.47
冷烂田109552.06 浅脚烂泥田4353.6、深脚烂泥田5516.07 冷水田349.73、锈水田332.66
红壤 4713.80 占13.88% 红土 4713.80 (茶果园土壤) 红泥土 4702.27 灰红泥土1258.13、红泥土3138.94 红泥骨305.2
红泥沙土11.53 灰红泥沙土0.2、红泥沙土11.33
黄壤9.86 占0.03% 黄泥土9.86 (茶果园土壤) 黄泥土9.86 灰黄泥土1.33、黄泥土5.33 黄泥沙土3.2

蛇纹岩矿

主要分布于北历、吴中两地点,其中崇雒北历为中型矿床。此矿床为热液变质成因类型。主要出露超基性岩,呈北东向展布,长1190米,宽230米,以豆荚状岩墙产出。岩石已变质成蛇纹岩、滑石岩、透闪岩、蛭石岩等。属雪峰期产物。蛇纹岩呈透镜状,长约1190米,平均宽124米,延深300米,面积0.15平方公里。矿石主要以利蛇纹石为主,次为纤维蛇纹石、叶蛇纹石等。

1993年全乡辖6个村委会。总面积12782.6公顷(折合12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0448公顷,耕地1566.86公顷。

辖区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设6个自治村。~201_崇雒村、~202_横源村、~203_上社村、~204_上洋村、~205_后畲村、~206_右巨村。

崇雒村属建阳市崇雒乡所在地,位于建阳市北部,距县城30公里,离南武路将口段仅14公里,交通便利,村庄总面积42290亩,现全村人口达3286人,820户,辖区9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

现有人口1.2万人

崇雒乡 人口数据:

人口 9482
4999
4483
家庭户户数 2725
家庭户总 人口(总) 9419
家庭户男 4946
家庭户女 4473
0-14岁(总) 2084
0-14岁男 1066
0-14岁女 1018
15-64岁(总) 6606
15-64岁男 3516
15-64岁女 3090
65岁及以上(总) 792
65岁及以上男 417
65岁及以上女 37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751

2008年,该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贯彻中央和省上农村税费改革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扶持农村各项产业发展,依法组织收入,促进了该乡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2008年该乡财政收入为632.7万元,财政总支出为558万元,当年消除赤字74.7万元。

崇雒人民勤劳、朴实、境内物产丰富,素有“莲果之乡”美称,较为有名的有:白莲、桔柚、食用菌等特产,崇雒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经济,崇雒人民愿与社会各界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农林产业:提供万亩连片耕地,开发闽台农业合作项目(花卉、园艺、名优水果等产业)、木制品加工项目、果产品 综合开发产业、畜牧水产业;

矿产业:面向矿业集团公司,综合开发利用蛇纹石矿资源;

旅游产业:“宋慈故里”文化产业开发、龙井山休闲度假区开发、千年古寺-如是寺宗教产业开发;
  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便捷的交通设施:地处闽北中心区域、闽浙赣交界地,位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脚下,境内北联浦(城)南(平)高速公路,南接宁(德)武(夷山)高速公路,距武夷山机场32公里、建阳火车货运站14公里。成为未来闽北发展的核心区域。

如是寺----位于建阳市崇雒乡(古称雒田里)莲源峰下,距崇雒村东南7.5公里,旧名崇福院。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860—874)。宋绍兴元年(1131)暨存真(人称暨公)来游,有神迎曰:“待吾师久矣。”里人詹公瑾为结庵居焉。元至正十九年(1359)重建,更名如是教寺。

明万历六年(1578)院毁,九年重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教谕蓝陈略捐俸,僧际颠募修。现存主殿为清乾隆、道光年间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再修。座西北朝东南,面积约450平方米,木结构,三层重檐,脊背起翘,内顶为圆锥状藻井,布满装饰性斗拱。大殿正中上方有道光十年书写的“泽被万民”横匾,中间天井上方有敕建“如是祖殿”竖匾。匾额四周布满木雕图案,其设计与雕刻技艺堪称“精美绝伦”。

寺内现存清乾隆重建碑记一方。门首有联二副,一日:“莲源山明水净,如是竹影钟声。”一日:“天竺峰夕照宝莲座,唐迄今名谷显遗迹”。横批为“如是现光”。共和国“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1968),此寺遭严重破坏,1980年始逐步修复。1983年8月列入建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寺院旁边相继建了附属建筑物,以供游人住宿与膳食。2004年4月,建阳市三利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玉行(皈依弟子)发现故里的如是寺残破不堪,遂捐资33万元对寺庙进行整修,同时重新整理印刷“暨公佛传”,并赋赞诗三首。(其一:暨公佛传劝世人,指明正理利有情。教化世人知觉醒,免坠地狱上大庭。其二:行善积德贫转富,平平安安就是福。福寿绵长天上赐,子孙代代出贤嗣。其三:阅读正理告他人,转送流通公德心。经典善书信奉敬,诸佛诸神保佑人。)重修寺庙至2005年6月竣工,使之重焕光华,更显金碧辉煌。现寺院总建筑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树环抱,实为避暑休闲胜地。

无脊椎动物

扁形动物 涡虫、笄蛭、姜片虫等。

线形动物 钩虫、醋线虫等。

环节动物 蚯蚓、沙蚕、蚂蟥、水蛭(亦称医蛭)、山蛭(即草蛭)等。

软体动物 蜗虫、塘螺、河螺、田螺、河蚌、河蚬、角贝、石鳖、蚶、蛞蝓(即蜒蚰、鼻涕虫)等。

节肢动物 多足纲有蜈蚣、蚰蜒、马陆(又马蛇、马蚰、俗名百足虫);甲壳纲有溪虾、草虾、毛蟹、水蚤(俗称红虫或金鱼虫)、介壳虫、鱼虱、丰年虫;蛛形纲有蜘蛛、盲蛛、螨类、蜱;昆虫纲有螟虫(成虫为螟蛾、螟蛉)、象甲虫(即象鼻虫)、蓟马、牛虻、蟑螂(即蜚蠊)、螳螂、竹节虫(亦名麦秆虫)、螽斯、蟋蟀、蝼蛄(即土狗)、金龟子(亦称金龟甲)、蚱蜢(即土螽、蠰溪)、(植食性)瓢虫、叩头虫(即叩甲)、铁甲虫(俗称硬壳虫)、负泥虫、金花虫、蝽象、黏虫、菜青虫(即菜粉蝶、白粉蝶、菜白蝶)、天牛(俗称锯树郎)。蜻蜓、捕食性瓢虫、步行虫、红蚁等为益虫;蜉游、萤、蝉、灶马(俗称灶鸡),大多数蝶类,属中性昆虫;蜜蜂、桑蚕是经济昆虫;大竹岚自然保护区有金斑喙凤蝶、宽尾凤蝶等为稀有品种。

脊椎动物

鱼纲 建阳县淡水鱼有83种、15科(见后附录)、51属,其中鲤科有47种,鮠科8种,鳍科5种,鳅科4种,主要鱼类有青、草、鲢、鳙、鲫、鲤、鳜、鲈、鳗、鲶(即鲇,俗名青鳀)、鳝、鳅、黄非鱼、绢、黄尾鱼、鰌、鳟(即赤目鱼)、鳊、金鱼等数十种。大竹岚保护区的武夷厚唇鱼为珍稀鱼种。

附:鱼类名录

鳗鲡科--鳗鲡

鲤科--青鱼、草鱼、南方马口鱼、宽鳍、□、赤眼鳟、金华似□、南方拟□、银飘、□条、团头鲂、大眼华鳊、细鳞斜颔鲴、扁圆吻鲴、圆吻鲴、须鱊、彩石鲋、大鳍刺鰟鮍、越南刺鰟鮍、□、鲢、温州厚唇鱼、半刺厚唇鱼、带半刺厚唇鱼、台湾铲颔鱼、东方墨头鱼、鲤鲫、银鲫、白鲫、鲋、唇□、花□、似□、麦穗鱼、华鰁、福建华鰁、黑鳍鰁、短须颔须鮈、细纹颔须约、点纹颔须鮈、银色颔须鮈、似鮈、棒花鱼、福建棒花鱼、北约、南方长须鳅鮀与中间鳅鮀。

平鳍鳅科--毛缘犁头鳅、纵纹原缨口鳅、斑纹缨口鳅与拟腹吸鳅。

鳅科--藻鳅、红唇薄鳅、武昌副沙鳅、长吻花鳅与泥鳅。

鮠科--黄颡鱼、江黄颡鱼、粗唇鮠、西密鮠、白边鮠、叉尾鮠、长鮠与鳗尾蛇。

鲶科--鲶,南方大口鲶。

姚科--福建切胸姚。

胡子鲶--胡子鲶

合鳃科--黄鳝

鮨科--长体鳜、大眼鳜、斑鳜与白头鳜、□鳜(S·Loo na wu)。

鲡鱼科--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

虾虎科--普栉虾虎、溪栉虾虎。

攀鲈科--圆尾斗鱼。

鳢科--月鳢、斑鳢。

刺鳅科--刺鳅。

两栖纲 青蛙、棘胸蛙(即石鳞)、大蟾蜍(即癞蛤蟆)、蝾螈等。大竹岚有两栖类32种,其中珍稀动物有角怪、经甫雨蛙、武夷湍蛙等。

爬行纲 境内主要有龟、鳖、蜥蜴(通称四脚蛇)、壁虎、石龙子、蛤蚧等。蛇类在爬行动物73种中占56种。主要有滑鼠蛇、蟒蛇、锦蛇、花浪蛇、两头蛇、滑鼠蛇、红环蛇、斑水蛇。有毒蛇类为眼镜蛇、棋盘蛇、银环蛇、青竹蛇、白节蛇、龟壳花蛇、铅色水蛇、紫沙蛇等。

鸟纲 有山鸡、白鹇、鹗(俗称毛角顶)、鸊鹈、野鸽、鹌鹑、鹧鸪、鸳鸯、八哥、斑鸠、喜鹊、麻雀、啄木鸟、猫头鹰、燕子、乌鸦、相思鸟、布谷鸟(即鸤鸠)、鹅(一名舒雁)、鹜(俗称鸭)、莺(一名黄鹂,亦名鸧鹒)、鹞、鹰、鸢(以上三种皆属猛禽,近一二十年日益减少),白鹭、竹鸡、子规(一名杜鹃)、翠鸟(即翡翠)、慈鸟等。大竹岚自然保护区有鸟类23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白鹇、黄腹雉、挂墩鸦雀等。

哺乳纲 有豹、山羊、野猪、豺、狼、猴、刺猬、豪猪、穿山甲、鼠、蚡(即田鼠)、熊、狐狸、麂、野兔、獭(分山獭、水獭两种)和黄鼬(俗名黄鼠狼)等,华南虎几濒绝迹。大竹岚有脊椎动物10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有猕猴、云豹、毛冠鹿、黑鹿、大灵猫、小灵猫等12种。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闽北南平市发展定位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

宋 慈(1186~1249年)

字惠父,南宋建阳县童游里(今童游南山下)人。北宋时,他的高祖世卿从浙江建德县来任建阳丞而家居建阳。父宋巩曾任广州节度推官,家境小康。宋慈从小受学于父,10岁时从学建阳县学者、朱熹的高弟吴稚,并得到吴稚的同窗黄干、李方子等名人指教。他重视实践,力求真知。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他进京入太学,深得太学博士真德秀的赏识,遂拜其为师。

嘉定十年(1217年)宋慈中乙科进士,授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县尉,遇父病未赴任。宝庆二年(1226年)始走上仕途,任江西省信丰县主簿。安抚使郑性之慕其有拨乱反治才,延入幕府参预军事,多所赞助。任期届满,江西提点刑狱使叶宰聘宋慈为幕僚。宋慈协助镇压饥民暴动得以升任舍人。绍定四年(1231年),得福建路招捕使陈□推荐,宋慈得任长汀县令。县境百姓苦于盐价高昂,从海口溯闽江,盐运至长汀,要隔年才能运到。他莅任之初,改从潮洲沿韩江、汀江而至长汀,往返仅3月,大大节省运费。官府将盐廉价出售,百姓无不讴歌载道。端平三年(1236年),同知枢密使魏了翁聘宋慈为幕僚。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他任职邵武军(今属福建),仅及周年,民有余念。次年,浙西饥荒,宋慈奉诏入境,叹曰:“强宗巨室,始去籍以避赋,终闭粜以邀利,吾当其谋尔。”于是实行“济粜法”,将人户分为五等;最富有者出存粮半济半粜;较富有者只粜而不济助;中等不济也不粜;次贫者半济助;赤贫者全济,济米由官府拨付,停征一半租税。富户不敢违命,贫者得以度过荒年。

宋慈廉政爱民,执法严明,尤其是“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嘉熙三年(1239年)升任司农丞知赣州。次年,提点广东刑狱,发现所属官员多不履行职责,有拘押数年的案犯,都未理清曲直。于是制订办案规约,责令所属官员限期执行,仅8个月,就处理了200多个案犯。移任江西提点刑狱,为赣民作主,严办违法的盐贩。淳祐五年(1245年),转任常州知州,议重修《毗陵志》,开始编辑洗冤录资料。任满,转任广西提点刑狱,巡行各部,雪冤禁暴,虽偏僻恶溺处所,亦必亲往视察。淳祐七年(1247年),任直秘阁、湖南提点刑狱使。是年冬,撰成《洗冤集录》。

淳祐八年(1248年),任宝谟阁直学士,奉命巡回四路,掌管刑狱。听讼清明,决事果断。翌年,升任焕章阁直学士、广州知州与广东经略安抚使。他忽患头晕病,仍然参加祭孔典礼。从此委顿不起。同年三月初七逝世于广州官寓,享年64岁。于次年七月十五日,归葬建阳县崇雒里(今崇雒乡)建阳宋氏祖居地昌茂村。

宋理宗赐赠朝议大夫,誉他为“中外分忧之臣”,亲自手书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

丰富的矿产资源:距集镇3公里的北历村于1973年经福建省地质大队探明蛇纹石储量11881.7万吨,被确认为华东地区储量最大的蛇纹矿区,矿石平均品位MGO36.4%。于1994年由省冶金工业研究所提取轻质氧化镁工艺获的成功。尚待有实力集团企业投资开发。

产业规划:

1、农林产业:提供万亩连片耕地,开发闽台农业合作项目(花卉、园艺、名优水果等产业)、木制品加工项目、果产品综合开发产业、畜牧水产业;

2、矿产业:面向矿产集团公司,综合开发利用蛇纹石矿资源;

3、旅游产业:“宋慈故里”文化产业开发、龙井山休闲度假区开发、千年古寺——如是寺宗教产业开发。

宋代理学家朱熹

宋代理学家朱熹游历此地时写下名篇《芹溪九曲》,至今保留着唐代咸通年间古寺——如是寺,香火延续千年不绝。民间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

宋慈(1186~1249年)

宋慈(1186~1249年),字惠父,福建建阳人。进士出身。历任知县、通判、提刑等职。在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主管司法行政期间,审理狱案素以民命为重,听讼清明,雪冤禁暴,深得人民爱戴,因有“宋提刑”之称誉。他以自己审案的检验实践并参考前人的断狱论述,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写成《洗冤集录》,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医学专著。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多国文字。南宋淳祐九年(1249年),病殁于广东任所。翌年,归葬于建阳故里。墓在建阳市崇雒乡昌茂村。历代均有修理,外观为石砌圆形坟丘,原墓碑刻“慈字惠父宋公之墓”(此碑现藏建阳市博物馆)。1982年,重修墓道及周围护坡,新建碑亭1座。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一鹗(1904~1984年)

又名惠生,建阳县崇雒乡后畲村人。他寓居福州叔父周翰家,在省立福高读书,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后考入国立北平(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深造。民国14年(1925年)毕业,转赴法国入波亚芝野大学读书。民国17年回国,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农学院、中法大学、辅仁大学和保定医学院等院校任教授,还任过北平中国大学生物系主任。他除教学外,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参加反蒋抗日工作。曾与章伯钧、谭平山、朱蕴山等人酝酿第三党的组建工作,任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为农工民主党前身)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兼长江军事特派员。民国20年下半年,担任临时行动委员会华北特派员,民国22年夏,曾短期离开北平,参加冯玉祥领导的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部秘书。民国22年11月,十九路军建立福建人民政府,他任文化委员会委员。民国27年夏,一鹗离开北平,到武汉《前进日报》任记者。同年8月,章伯钧、黄琪翔、李济深决定派一鹗回福建做策动陈仪的工作。他以中央赈济委员会名义,来闽视察赈务。民国28年福建省主席陈仪留一鹗任省政府委员,兼任福建省赈济委员会代主任委员等职。在任内,先后兴办崇安、建阳、邵武、建宁、宁化、宁阳和德化等7个县垦务所。在建瓯兴办织布、缝纫、砖瓦等13个难民工厂,还在建瓯枫林、丰乐办起儿童教养院,城郊七里街办农业试验场,安置沿海难民10余万人,工作卓有成绩。

民国30年陈仪采用智囊徐学禹献策,设立福建省公沽总局,一鹗坚决反对粮食公沽。民国31年陈仪电召一鹗赴重庆,担任行政院物资局顾问、国家总动员会议粮盐组主任与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政务处组长等职。民国33年他赴台担任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中将副主任。翌年抗战胜利,他随陈仪赴台湾任行政长官公署民政处处长,兼任日侨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在台湾的日本侨民的管理与遣送工作。民国36年他离台回上海任中央银行、中央信访局物资配给顾问委员会委员。次年随陈仪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省垦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省农民学校筹备委员会主任等职。1949年初,策反陈仪的计划失败,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上海解放后,他在复旦大学任生物系教授,曾主动把从台湾带回来的一批重要资料分别交给福建省和上海市有关部门。撰写有关台湾的资料。在复旦大学生物系执教期间,负责筹建生物学教研室,爱护学生,关心青年教师成长。他治学严谨,讲授专业知识深入浅出,条理性强,教学效果好。编有《无脊椎动物学》讲稿,翻译法文《昆虫生理学》等书。“文化大革命”期间,调到图书馆工作,甘为教学和科研铺路搭桥。工作勤勤恳恳,曾参加整理原震旦大学(后合并到复旦大学)留下的法文著作,为青年教师和图书馆业务骨干讲授法文。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受聘为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顾问,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宝山县对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积极参加农工民主党和宝山县政协活动,主动向台胞、台属宣传中共对台工作方针政策。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农工民主党史和有关陈仪的资料。1984年6月,一鹗因久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终年80岁。

周一凯(1919~1975年)

又名迪生,建阳崇雒乡后畲村人。其曾祖父做木材生意起家,祖父周延祚捐款得官。父亲周翰曾任福建省私立法政专科学校校长。

一凯少年时在福州读书。其胞兄一夔留学美国回来,在南京中央政治大学任教授,一凯到南京读中学,随兄生活。在中学读书期间,就在《大公报》上发表诗词。后升入复旦大学读书期间,曾到南开中学兼课。民国31年(1942年)复旦大学毕业,参加全国文官考试,名列第一。毕业后担任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常务次长室专员等职。民国33年10月,他在重庆加入国民党。次年1月升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陈诚)办公厅中校秘书。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因厌倦政治生涯,于民国35年3月辞职,脱离政坛,到台湾商学院任讲师,后又转到台湾大学任经济学副教授,并兼任台湾《新生报》、《公论报》社论委员。民国38年1月,他接受福建省教育厅厅长梁龙光聘请,回福建任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兼任福建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这年国民党员总登记,他拒不参加,脱离国民党。同年8月初,一凯到台湾探亲,于当月15日乘坐台湾到福州的最后一次班机返回福州。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一凯即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6月任厦门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同年9月,往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通过思想改造运动,交待了自己的历史问题。1952年2月,奉调到晋江专区南安中学任教。因家属在泉州,调泉州任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积极参加泉州中学语文校际教研组活动,被定为中学5级教师。在历次全区教学观摩中都受到好评。1954年开始接受政治审查,1955年9月被晋江专署公安处逮捕转省公安厅继续审查。审查后,分配到泉州幼师任教,列入正式编制,经晋江专署教育局批准,由泉州二中补发其受审查期间工资。

1957年“大鸣大放”,一凯提出要内行领导内行,加强法治等问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9年7月判刑5年,送德化劳动改造。因劳改期间表现好,于1962年9月提前释放回家,靠妻汪仪美任教工资收入维持生活。1970年在群众组织辩论中受牵连,被当作《刺桐评论》的黑后台,抓进拘留所。在押期间,被打致残,1973年由其家属认领回家医治。1975年1月去世,终年57岁。1980年2月6日经泉州市人民法院落实政策,宣告无罪。1984年5月25日,中共晋江地委予以彻底平反。

历代进士(职官)名表

嘉佑六年 傅镕 江宁县令 雒田里人
建炎二年(1128) 范如圭 绍兴中为校书郎 雒田里人

革命烈士英名录

王义山 崇雒 1945.1 381团二连 1950年广东琼山战斗牺牲
张志明 崇雒井水 1949.9 40军120师 1951年11月朝鲜平安南道宁通郡战斗牺牲
周狗仔 崇雒后畲 1949.8 87师211团9连 1950年后无音讯,追认烈士
周边政府机关

崇雒乡人民政府 地址:南平市建阳区雒新路61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周边医疗

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卫生院 地址: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崇雒村雒新路
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崇雒村雒新路

周边景区,

崇雒水库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周边乡镇

崇雒乡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周边村庄

崇雒村 地址:南平市建阳区

后畲村 地址:南平市建阳区

张屯 地址:南平市建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