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兴村

再兴村 再兴村建制沿革 再兴村历史事件 再兴村地理环境 再兴村氏族与源流 再兴村经济概况 再兴村宗教信仰 再兴村历史文化 再兴村风景名胜


再兴村隶属于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位于蛟洋镇的西北端,东经116°33.5',北纬25°15`,距蛟洋镇镇政府约30华里,距省道308线约15华里。海拔700米左右,四境皆山,位于上杭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再兴又称再投,再兴开基始祖四四郎公,妣七娘邓孺人,系化孙公之曾孙从宁化石壁村迁来再兴开基的,时间是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岁次辛亥),距今2015年已有六百四十年之久。 2014年12月初步统计有340多户,1478人,人口规模列蛟洋镇各村第六位。村域面积40平方千米。气候温和,夏季温度平均23℃~27℃。再兴大队原名再兴乡,又称再投。在清代及民国初年设里制时,再兴属上杭县白砂里,以后区域变更多次:设区乡制,再兴属北三区,又划属上杭第十九区;1929年第一次土地大革命成立红色政权,再兴列为第五乡,设乡苏维埃政府,乡政府...

详情

再兴村地名网_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镇再兴村资料简介
  再兴村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82310920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823。再兴村与蛟洋村、塘厦村、丘坊村、华家村、中村、坪上村、再嘉村、邹坑村、文都村、苏坑村、丰年村、贵竹村、秋竹村、小和村、梅坝村、坪埔村、下道湖村、崇头村、东乾村、陈坊村、文地村、杨梅坑村、达理村、桃源村相邻。 还有2个地名与再兴村同名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镇再兴村介绍

再兴村隶属于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位于蛟洋镇的西北端,东经116°33.5',北纬25°15`,距蛟洋镇镇政府约30华里,距省道308线约15华里。海拔700米左右,四境皆山,位于上杭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再兴又称再投,再兴开基始祖四四郎公,妣七娘邓孺人,系化孙公之曾孙从宁化石壁村迁来再兴开基的,时间是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岁次辛亥),距今2015年已有六百四十年之久。 2014年12月初步统计有340多户,1478人,人口规模列蛟洋镇各村第六位。村域面积40平方千米。气候温和,夏季温度平均23℃~27℃。

再兴大队原名再兴乡,又称再投。

在清代及民国初年设里制时,再兴属上杭县白砂里,以后区域变更多次:设区乡制,再兴属北三区,又划属上杭第十九区;

1929年第一次土地大革命成立红色政权,再兴列为第五乡,设乡苏维埃政府,乡政府设再兴,中村、邹坑列入第五乡;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行保甲制,全县分区五,再兴属第三区(辖白砂、古田两里,区署设在白砂),区署下分设联保办公处,联保又辖若干保,当时称再兴保。

以后取消联保成立古蛟区,1949年解放后初为华兴乡,设区(列第七区),成立共和村政府,村政府设中村。

1953年以后,再兴自成一乡,设乡政府,

1957年又属文都乡。

1956年办农业初级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称再兴生产大队,一度(1960年)属白砂公社,1961年华佳公社成立,再兴转属华佳公社,1965年撤消华佳公社,再兴又转属蛟洋公社。

1965年至今,归属上杭县蛟洋镇;

1928~1930年,再兴纸还有30槽左右(即下村片尚存十一槽)。

1967年,大队在桥墩头新建礼堂一座,架楼。

1971年,大队在江家田新建水电站一座,因水头落差低,电力不足,不能照明,只可加工碾米和粉碎而已。

1979年冬,县拨款千元,在小学左侧架楼房一栋,上下十四间,再兴村民助工支持得以完成。

1984年,建成位于再兴村南端入村口-张家凹的再兴水库;

2012年,再兴村电网联网,全村得以正常用电。

村境四周迥环三百余里,面积计40平方公里,东北与连城丰图村、再兴水口鸡心石分界;与板寮村松风亭下第二条水圳为界;西南与中村、文都、邱坊三村相接壤。系山多田少之农村。过去公路未开时,再兴为闽、粤、赣三省及上杭、连城、长汀、永安商旅必经之地。村与村往来大路石砌宽大,只往邱坊一段山路缺石未砌。沿途相隔几里建成凉亭,为行人憩息之用。建亭时间皆在明、清两代,民国后继有增建。

往连城的有联玉亭、竹岭亭(此亭建于乾隆初叶。核查亭栋记载文曰: 乾隆十五年庚午蒲月望八日寅时建——栋木乃存亭内。架楼、上下六间、面积此普通亭大三倍,解放后倒毁多年)(1978年秋村人张材选倡修、改建平房,由村人捐资、捐工而成)(本林注)、松风亭;往邱坊的计有:麻地凹亭、大康亭(1983年秋新建,由材选、材翅倡建。本林注)、师竹亭(清光绪29年癸卯岁张达史、张瑞崖、张露滋三公同建)、白石凹亭;往文都的计有:村南亭、木越 阴亭(注:民国十一年,由村人张浩伦、张广生出资合建)(1987年倒毁无存),苏屋山亭(1967年洪水冲毁无存),作仁亭,修理多次,1990年初夏由退休干部张杵华独资请工修建一次;往陈坊的有:大岭亭(此亭首建人寨上张国钧之祖。后何因山洪冲毁)由村人张树钧在榕牵头修建(1984年秋修建)、神风亭(1984年秋修建);往中村的有:吉康亭。通往文都之路在1976年冬大干时沿老路改建机耕路一条,后蒙政府关怀拨款补助扩修。1981年冬,又蒙上级支持,在同文桥筑起石拱桥一座。此路仍有部分弯道陡坡,近年已加整理,现可通行小车和拖拉机,经文都通到华佳杭郭公路,交通方便。(注:本村现有私人自购拖拉机多辆,自行车百余架)村中道路三里许长铺有石板,光洁平坦,为邻村所罕见(注:据父老云:路心石板系由热心公益,做生意的人各捐铺若干丈,先后续接而成)。

再兴村在1928年以前有桥路尝和水堰尝的组织,择人管理,桥路堰坏了有人维修。夏季竹岭亭有人施茶,始于清嘉庆21年即公元1816年由村人捐资置田拨付,以供行人解渴。苏屋山施茶水系本村一位孀妇李氏——即张功烈之叔母在嘉庆20年捐资置田雇人供应,实为难得。

再兴气候温和,夏季温度平均23℃~27℃。上达30℃仅二十余天,署期一般在端午节后开始至白露末止。在炎夏季节早晚凉爽,下半夜能盖棉被,可称避署之地。寒冷期短,约四个月,到寒露节气渐冷,有霜期不多,下雪少。零下1℃~4℃每年不多。即在零度时,太阳一出暖气回升。冬季白天常在6℃~10℃中。

再兴峰峦层叠,丘陵起伏,山亘纵横,居民星散。从西至北约五里余,东西宽约二里。平地少,故民房有建于山腰,山顶者。有溪一,从村头南来经村中逶迤往北而去,直达丰图,芷溪流入新泉,经旧县小河到上杭、峰市注入韩江下游,在汕头出海。村面欠宽,虽无山水奇秀之美,亦有田园清静之优,气候温和,适合老人晚年之栖息。

再兴全村皆张姓,上祖源出翼州(河北)清河郡,至东汉以后枝叶繁茂,基于生活和当时形势,子孙迁居无定。大抵由北而南,经江苏、浙江、江西、广东转入福建。在汀州、宁化定居。迨至化孙公,又自宁化迁居上杭北路(属过去的白砂里),化孙公生于南宋醇熙二年(公元1175年),殁于咸醇二年(公元1266年),享年92岁。谱载祖妣陈氏、阙氏,生子18人,有孙一百零六人。现化孙公墓与祖妣二氏之墓,皆在本县白砂乡茜洋村(将军桥入去五里)。

再兴开基始祖四四郎公,妣七娘邓孺人,系化孙公之曾孙(世系附后),从宁化石壁村(离宁城四十里)迁来再兴开基的,时间是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岁次辛亥),距今1990年庚午已有六百二十年之久。

四四郎公墓在再兴竹子坑,坐东向西,二世祖五六郎公、妣九娘高孺人,三世祖四八郎公、妣八娘赖孺人,均附椁于竹子坑始祖之坟。三世四八郎公生子三,长茂才(号德金),在白砂金丰乡开基,次德才,在再兴落户,三有才,移居广东。四世德才公之墓坐落本村郎坑,妣巫氏坟在茶窠里。

再兴村在张姓未入之前,有别姓居住之说。父老传云上代讲过有:杨、曾、余、陈、江、李、苏等姓。又产村里原名水竹洋、杨姓所居,田背原名余家山,余姓居地,他如曾家塘、陈屋窠、李屋坪等处均有人烟之地,且有物可据。茅寮坑(石山脚下)存有李姓之墓,按实分析,初创时先有别姓在村并不为奇。参考明初人口不多,别姓丁口也少,嗣后情境变迁,多种关系先来者可能有灭有迁,证诸邻村姓氏有衰有旺,应无疑议。

再兴又称再投,张氏族谱略有记及,文云:始祖四四郎公自宋末入白砂再兴,始而不利,移张家凹,继而复入,乃号村为再投。父老讲的则云:四世德才公携家小来村,先在下村坑里又称老屋角(即杨贵公祠堂处),当时村中有别姓,不得适当住地,嫌坑里狭隘,面山高压,乃携妻儿他去,到华佳白云寺右侧,地名鸟子坑住了一时,但附近村庄又有人住,鸟子坑不见好,只得又带家小折回再兴,去而复入故曰:再投。谱云始祖、口传四世,略有出入,一并录之,无须计较也。时日推进,人口亦增,至清代因田少粮食关系,不能适应需要,张姓开始有人移居外省、外县。查谱十二、三代至十五、六代都有外迁。省外如浙江之青田、龙泉、巨县、富阳;江西之铜鼓、德兴;还有河南、湖南、广东。本省如浦城、将乐、三明、长汀、南平;本县城关;本区外洋、枚子坝、邹坑窑下、刘斜、文都;近如暖水里、陈寨洋、陈坊等处(注:暖水里、陈寨洋、陈坊三村原系再兴所辖,于民国三十二年由上级调整划入邹坑村管辖,上列三村有关人口,资源及文教等项,本史未予计入)。也有人出国,开始在清未民初,民国十年前后续有外出。

德才公生子三,长杨贵、次杨福、三杨安。嗣后生齿日繁,渐为再兴之大族,转入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丁口极盛。谱记:“户稠密、灶计七百余(三千余人),无他姓杂处。而乡中田少山多,男子耕作之暇多藉制纸为生,妇女都理内务。风俗尚诚朴,士子勤诵读,嘉庆间始发文科,村中有桥墩头者,贸易皆集于是,每月逢四、九为一市焉!……”。再兴人口在十三至十七代百年左右最多最旺,十八代开始下降,十九、二十代已呈衰弱,现传至二十四五代,民国期间,有压迫有剥削,贫弱小民难以生存。民国17年戊辰(公元1928年),本区蛟洋村在傅柏翠领导下,首先暴动闹革命,组织农民协会,实行不完粮、不交租、不还债。震动全杭,影响很大。当时县当局曾派兵剿蛟洋,而农民坚持斗争,不为所屈。我村亦有人前往蛟洋联系回乡活动。公元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赣进入闽西(军部住本区古田村),领导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再兴在农历五月暴动计口分田。当时人口一千二百多人(包括陈洋等四个自然村,人口约二百左右)。蛟洋暴动后,国民党军队曾一度封锁赤区,对油、盐、糖、布、杂货等严禁运入,给本区广大群众在生活上带来困难。食盐最缺,本村多人脱盐,私盐难买又贵,唯食油种有油菜和养猪,可以自给。以后红军北上杭日,地方先进人士,在古蛟范围划区自治(包括原有北三、北四、北五三区,即今步云乡、古田镇和蛟洋乡),成立古蛟地方协会,力保革命果实,维护农民分入土地,实行计口授田、包产到户、抽死补生,三年调整一次。土地一直保留下来,未被地富夺去。该时婚姻自由,无索聘赔奁之弊,禁止迎神建蘸(注:保存寺庙和佛像,住庙人系中老年妇女一叫斋娘,境内和尚道士为数极少),严禁赌博,无人违犯,蔚成良好风气。但在国民党统治区,横征暴敛,民生刁敝,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征兵制,本村适龄壮丁抽签应征多人。1939年,古蛟当局发起志愿兵组织,号召本区各村适龄青年报名从军,按照上级编制分批入伍,轮流换班服役。本村青年多数报名,抗战胜利后,解散归田。抗日中在军队和机关工作人员寥寥无几,从事教学人员也少。学校教师多系县派来村。

又以山村缺医少药而至人口递减。迨至1949年5月上杭第二次解放,相隔二十年,再兴人口既无增加反而减少(陈洋等三村人口划出未列),不上千数。古蛟是土地保留区,解放后未进行土改运动,在1955年冬上级派工作队进行土改补课,划分阶级,本村被划有地、富、反、坏和伪官吏等。当时称为外部阶级,计有19人,1956年2月补课结束。1958年中央政府号召大跃进,到处炼铁,入秋劳力外调200余人(到大池挖矿)。收刈时,缺劳力,减产极大(据说少收十余万斤),上级政府欠明下情,因受虚报增产所误,统购数又提高很多(再兴原属缺粮区),矛盾突出,到1960年农历二月全村民食陷入困境,又大办食堂,食米按年龄大小分三、四、五两供给,群众排队领饭,误时很大,粮食由食堂统一掌管,各户皆无存粮,家禽家畜几临绝迹。闹饥荒加上水肿病流行,因此死人不少(邻村因水肿、缺粮也有死人)。多数社员瓜菜吃完就找番芋、野菜、米糠和树叶等充饥。同时多人外流(大部分往江西),政府得悉此情,即拨回销粮六万多斤济助。1961年~1963年人口仍少起色,1965年9月自计人口一次,全村只有843人,以后情势好转,逐年回升。社教后期又整理四类,撤消富农五人,新增反坏五人,1974年路线教育,住村工作队深入调查,实事求是,按政策处理了过去的“四类”案件,给予评反摘帽数人。
  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英明党中央进行拨乱反正,对五类分子宣布摘帽恢复政治权利,对冤假错案平反昭雪,按实际情况有的安排工作,有的办理退休。另补充一则,1929年在闽西建立红色政权的乡村,有部分地区发生杀社会民主党的事情,原北三区如再兴、邱坊、华佳、中村等乡村,以“社党”名义被杀多人,本村遇难青年张富奎、张鉴清、张焕唐、张元兴(即松鹤)等11人,1984年中共中央宣告无“社党”组织,死者一律昭雪平反,被害者家属给予抚恤照顾。

1982年6月底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再兴常住人口为1104人,243户,男略多于女,到1989年12月初步统计有254户,1219人,本村人口列蛟洋乡各村第六位。过去北三区华佳、邱坊与再兴人口相等,中村仅80%,现华佳、邱坊、中村人口超过再兴。对比之下,再兴人口增长缓慢。但在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卫生事业,关心人民健康。自1958年后,再兴设有医疗站,派有医师(1963年后撤消),1964年以来公社所在地——邱坊,设有卫生院,各大队有赤脚医生,各有药品,一般疾病能及时治疗,设有接生员,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男女寿命普遍提高。解放前男人寿命达60岁的很少,只个别达上古稀;现在70老人逐年增多。

关于土地方面:再兴可耕地解放前丈量过一次,以后又调整一次,计一千四百六十余亩。因山高水冷,年收一次,产量一向不高,平均亩产三百余斤(按实耕地,山坑梯田占80%以上,丘小、坎高,派来测量人员怕麻烦,工作不认真,所量亩分偏高不实)。古蛟是土地保留地区,分散耕作,因单干从未统计,老人云:第一次土地革命前(1929年前)再兴各户口粮大部难以自给,在青黄不接时多向富户借贷,那时往外做工人数较多,在当时,在外村还有田产,如梅坝、文都等处有谷运入。解放后办互助组,劳力换工,适子乡情,1956年全村办了几个农业初级社,口粮每人平均在400斤左右,1957年春成立高级社,一度社员口粮由大队核算,统收统拨,

1959年口粮更少了,1960~1961年因劳力不足,耕作粗糙,管理不周,肥料少施,欠收甚巨。当时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误工很大。因为当时工分值每十分不达贰角,人口多少与劳力强弱有矛盾,余缺粮也有矛盾,影响了劳动积极性。1962年体制下放,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可分自留地每人三厘,又分菜地三厘,让社员自种自收,口粮些有好转。1963年又遭百年未有之旱灾,全村失种面积约达三百多亩,缺水田荒废不少,各生产队社员口粮更为不足。如西坑、友爱、天桥等队口粮不到三百斤,政府谋求增产,采取倒种春、移苗并丘和直播等措施,少研究,不适时地,无效。缺粮困难,均由政府以回销度过难关。1966年社教运动(又称四清),把全村19个生产队调并为10个生产队,收回自留地,引进良种,改浸种为温室摧芽,动员修水利,村中段田改种双季稻过去种油菜的传统生产已不存在,地瓜也少种了,又实行劳力定工,付业结合)。又不准社员自种杂粮,刈资本主义尾巴,很多妇女有小孩、有家务,又要完成劳动定额,其负担比男人为重。推广小株密植,施用化肥,生产得以有好转。但在春荒时,仍有社员缺粮,人民政府关心民瘼,还是逐年支持。

1980年又将10个生产队分为19个,各队历年粮食产量竞有多少未曾调查,不明。全村总产约计70万斤左右。1981年人民政府公布农业生产责任制(又称联产承包责任制),各生产队开始分散经营,包产到户,因各户人口有增有减,承包期限各队自行决定,一般五至六年调整一次。广大社员思想解决,摆脱集体出工约束,生产生活自行安排,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工效高了,产量增了。

关于山林方面:再兴是田少山多之村,先辈针对现实环境,开荒垦田外,即向山林发展。着重在大种毛竹,开槽做纸,又培植杉木,以利建设,体现了“靠山吃山和爱山养山”之高度认识,据七十多岁老人云,当日还有五十多槽纸厂产纸,规格叫“尺三半”,每片42把,每把42张,两片为一球(即一担),重约52市斤。再兴草纸在广东潮州列为上等,远销南洋群岛。质量与洋稠(即今苎园、石笋下、背斜一带)纸并驾齐驱。再兴经济来源,首在纸业,而草纸又能出国,换取外汇,对国家、集体、个人均有利益。为了促进村人重视山林,明瞭纸业收益,特将过去情况详述如下:

再兴竹山多是二百多年前人工种植,得视管理保护。过去每年都有伐山草一次,近村山场隔一、二年轮流锄山土一次。土松草肥,竹麻生长又多又大,立春前严禁挖笋,到谷雨后始准挖死笋。由于注重护林,火灾极少,各人山场业权均能互相尊重。而村民遵守乡规顾大局,极少盗砍乱伐情事,或有违例行为,有人负责处理,因是遍地葱龙,竹木茂盛,人家用竹有限制,入山要留竹娘,酌情而砍,爱护竹木十分良好。试算个细帐,暂以五十槽为例,再兴由于竹山多,纸浆(竹麻)充足,全村长槽约占70%,停做时间除清明扫墓,春耕插秧和秋收割禾(解放前单季),加上年节假全年一般停工四个月(长槽停工两个多月),全年每槽生产期可达七个月至八个月,五天一圩,圩日歇工,一圩四天可产纸三球多,有些厂能日产一球,每槽每月出纸估为18~20球,全年一槽产量当在140~150球之间,以五十槽统计,每年全村产纸七千球至七千五百球左右。草纸价格1920年前用银元,以后用钞票,当时每球3~4元不等,按中价三元半计算,全年可收入银元三万余元。在此巨款流入于当时再兴,其经济活跃可想而知了。有了钱、村人对物资需求也大,桥墩头、下村圳头都有商店,多人集玩,深夜不息。

容工方面:每槽能用5~6个劳力,如做纸、焙纸、打杂工、担柴草,以五十厂计算,就有二百五十多个强劳力有工可做,过去草纸运出全靠肩挑,送到旧县下湖山落船运至上杭,担纸工钱又有收入,纸厂付出仅买石灰和廉床刷把的钱而已。剩余劳力到古田、蛟洋一带做纸也不少。从事砖瓦几家。当时北三区数十村庄副业和财经收入,咸推再兴第一。

1928~1930年,再兴纸厂还有30槽左右(即下村片尚存十一槽)。抗日战争期间,潮汕失陷,外销受阻,一度少产,村人认识不足,忽视山林管理,原料日少(因受分山到户影响有关),纸厂逐年倒闭。放任自流,滥伐竹木,日趋严重。解放后,山林统归集体,各生产队无人专责管理,到1960年以后摧损更大,现在纸厂十不存一,远如鸭麻坑,岩下,小板寮之山场,被苏坑、丘坊人糟蹋不少。水口一带山林被丰图人破坏甚多,树禾坑、牛科里大片山林(原有纸厂三家已毁)牛科山林又被板寮人所占,经交涉,已得解决(注:上列山界经龙岩地区通知双方派人到场堪查清楚,松风亭下,有水圳上下两条以下一条水圳为界,圳上归再兴所有,圳下归板寮所有,并发给龙岩地区行政专署1987年2月10日岩团(87)综字第021号通知解决在案)。

小板寮(南交塘)山林与苏坑人有纠纷,尚未解决。近年虽有个别社员砍青备料,但产纸不多,无济于事。1982年人民政府重视纸业生产,贷款支持,又提高纸价,同时还有补贴和奖售实物,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假如现在能存半数,以25槽为例,按1982年收购价格,每年可入人民币十一万元以上)。

再兴中段叫桥墩头,住宅稠集,原有店房二十多间,1930年前有酒店、豆腐店五、六家,也有中药店、杂货店。例如京果、油盐、布匹,村人购买极便。下村圳头也有豆腐、酒店、杂货店。距再兴南去十里有一市场叫黄土斜(即今文都大队),农历逢四、九为圩期,黄土斜有老圩、新圩。老圩系再兴下村张桢公(六世)之业,店宇二十多间,有摊架二十多个,民国十二、三年大火一次,店宇无存,事后复建店房如旧,文都、华佳人在老圩左则另开辟新圩(逢四、九为圩日),每圩有茶地、白砂和连城商贩来圩买卖,商脚极广,邻村居民亦带土产、牧畜、粮食等定期赶集。新圩开后,老圩停止,店房皆为住户所用。再兴逢四、九日也一圩,地点桥墩头,村民就地交易,肉类各项食品不脱,俨然小市镇。连城、芷溪、丰图人五日一转到文都圩,经过再兴必先停脚做番生意。有米粉、黄豆、花生、烟丝、冬季还有甘蔗等等运去黄土斜。又从圩上购运生油、煤油、糖、盐、京果、海产、布匹杂货到连城。来往人多,络绎不绝。丘坊、苏坑小贩常来村卖食品,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庚午农历六月初九日,山洪暴发,多处崩山、村中几成泽国(邻地如早康,旧县沿河一带受水灾更大),田畴淹废,沿溪民屋冲掉不少,桥路被毁十之四五,桥墩头店房亦遭冲圯十多间,同时村境内石拱桥已毁者大小共十二座。苏屋山小型二座,大坑桥大型一座,同文桥大刑一座,柞树背小型一座,下村迥龙桥大型一座,万安桥中型一座,笔架后(名为拱北桥,在民国十五年由张浩伦倡建)大型一座。后只剩村中云龙大拱桥一座。注:桥墩头石拱桥1942年由张清隆君捐资一半(当时国币计2200元),乡人亦捐款共同复建,取名为“福兴桥”(下村迥龙桥原属木桥,民国14年,下村群众改建石桥)。庚午水患损失惨重,为乡史所未有。嗣后又发生大水多次(附表于后),每次冲毁田地桥路不少。解放前所毁桥路由乡人倡修,注:(下村漳湖田木堰一座蒲田多处,遭洪水冲毁多次,曾重建二次,

1、在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由暖水里古稀老人张炳高主持修建。

2、在1942年秋材选倡建并专责筹款堰旁大路一并修复,1966年社教队主修水堰一次。解放后,人民政府酌情资助,村民亦捐工捐款共同修复。历观再兴水灾频繁,实与破坏山林和无人管理有关。鉴戒来兹,应知警惕。

再兴特产不少,除纸业外,石龙寨(又称石山里)石材最有名,石质坚白,称再头石,石工一向系庐丰黄坊人来山打石。如造屋门楣、门框、磨石和墓碑石等,另如石狮、华表、桅杆、牌坊过去均在石山制造。

邻村也来再兴定购,尤以磨石一项,因石料好,行销极广,远及外县外省。民国后大件无销,所造只磨石,墓碑而已,解放后停产。据说石窟崩塌,采石困难。

其次茶叶一项产销大,由于土质好与制茶技术有讲究,茶味甘香,色青耐泡,所以再兴茶叶颇有名气,在古蛟、连城一带享有盛名,善品茗者都争购之。近年产量又增,大部销往连城,惟茶价则比邻村为贵。

为何再投茶与邻村茶叶有这么大的不同,没有人深入研究过。或者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造就,再兴村群山环绕,与最近的村庄也有5公里的山路路程,四周的大山隔绝了被污染的空气以及被污染的水源,吸附能力极强的茶叶因此不受任何污染;加之茶叶散种,生态链完整,不受污染,无需施肥与喷药,从而保留了茶叶的原汁原味。

而独特的气温也功不可没,再投茶采摘之时,气温刚刚回暖,虫子还来不及繁殖,农药根本派不上用场;

再兴村独特的地貌也功不可没;在清朝编撰的《再兴张氏族谱》中记载,杭城东北行八十里许,峰回路转,水绕山环,萃一村落,名曰再投,后改再兴;乡中田少山多,男儿耕作之暇多藉制纸为生活… 再兴村的茶叶多种植于村周丘陵开垦出的山坡地上,海拔较高,周围空旷,触手可及蓝天,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旺盛,因此营养成份尤其丰富。

与再兴先民精益求益改良茶树品种也有关系,客家人素以“热情好客”著称,这一淳朴的民俗风情主要体现在做客与待客的人际交往当中。 每逢客来,主人必便会沏上一杯清茶,与客人促膝而坐,谈笑风生。正因了此,再兴村人对深谙茶味,对茶树品种孜孜不倦的改良,最终成就再兴茶的独一无二。

再则棕、桐有产,但较少,白扁豆居民多种,产量可观,亦销于连城较多。

再兴因水土和加工工具关系,传统概吃“熟米”(本县山村多处亦吃熟米),碾米工具通用水碓,各方合设碓房以利生活(个别户自设水碓),另竹麻碓也很多,自近十年以来,吃熟米习惯逐渐减少。现在食米都由碾米机加工,再兴过去有二十两为一斤的秤,叫老秤、解放前期改老秤(二十两为一斤)为市秤(十六两一斤)。又有老斗,二十斤为一斗,老斗改用市斗。老尺改为市尺。(老秤、老斗、老尺本区各村均有使用)。

近年来,由于农业凋敝,村民纷纷把农田抛荒而选择外出务工,外出的村民多数到邻近乡镇从事竹制品加工以及到厦门等城市从事餐饮等。

再兴村民多数崇信神佛。寺庙多处,神佛并陈,大神小神颇为复杂。如金粟山天后宫,内祀穿袍马祖娘娘(据查系本省莆田湄州岛林姓女神,向为沿海渔民和国外华侨所信奉,该地有庙),宫左厅塑有文章帝君、朱熹、关羽、周仓像共四尊,右厅安奉真武祖师神牌,另左边小厅奉福土主和夫人像及吉祥神三尊,宫内壁六处画有龙虎和八仙等画像,十分逼肖。宫后有五谷殿三间。福兴庵正堂供佛像多尊,左侧厢奉民主公王和土地神像各一尊。村中先农庙,中奉神农氏的牌位,右奉财神像下庵益善堂亦供菩萨多尊(福兴庵与益善堂均有僧人住过)。信男信女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或神佛生日,多往上香膜拜。1928年以前,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有迎二佛祖师延僧建醮之举。正月十五元宵节竞放高升炮,放孔明灯(如气球状中置油鞭,点火因引起火灾,早已禁用)。“立春节”那天,还有迎春游行,也叫犁春,农历十月十五各方轮流打天灯醮,如寨上、西坑口、桥墩头、下村四处竖有石天灯(均在道路叉口),各方居民入夜点灯,旨在指引道路。隔五~七年迎五谷仙一次,或打太平醮一次,十分隆重。十年一次娘娘换袍,还有祭公王,天后生日,春秋祭社。七月十五盂兰节施衣食。一些借神敛财者,利用群众迷信思想巧立名目,无非耗财废时,浪费人力。1931年,又新塑张天师一尊,1936年有人组织念佛社(注:解放后念佛社解散,近年来又有几位中、老年妇女信佛皈依)。过去每次迎神建醮(有时还请人戏或木偶戏大演几天)。四乡亲友看热闹、贫苦人家节衣缩食招待客人,无钱者借债应酬,醮完客去,弄到啼笑皆非,苦恼不已,更有开场聚赌,招来歹徒、滋生事端等坏事。此类公私无益之事,有识者心中厌之,所述上列弊端和不正之风,在解放后概予清除。近几年来又有崇信神佛男女大行上供膜拜,还有重建庙宇,新塑佛像之事。

古迹方面,可列者如下:

1、天后宫。位在水口金粟山顶,浑圆独立,四山环抱,殿宇宏伟宽敞,面积约3000平方左右,地面铺三合土,干燥清洁,凉风习习,为夏季避署游玩之处(注:宫址前身系文昌阁)。据载清乾隆32年丁亥(1767年)乡人又熊、盈六二公倡建七层文昌阁于顶上)。嘉庆戊寅(1818年)失火焚毁,越道光一年辛已(1821年)得琢相、云书等人筹资改造圣母(即马祖娘娘女神)行宫,又称天后宫,以后由乡人扩建左右两厅及走廊下厅等,至光绪五年(1879年)始将满堂修茸一新。下厅两边画有壁画四大幅,一为飞跃云端之神龙,一为雄视眈眈之猛虎;另二幅一为老人观莲图,一为老人偿菊图。左厢两壁;一为龙虎对峙图,一为鱼虾游戏图;右厢两壁分画八仙过海图。以后时有小修。1967年,再兴大队在桥墩头兴建礼堂,拆去部分砖瓦,剩下砖瓦木材又被各生产队瓜分净尽,宫内上厅悬有漆金大字联和上金雕花大匾额,亦被人取去无存,现成荒地,草木丛生。时代变迁,思想变异,古建筑毁于一旦,实为人祸,当记教训,以示子孙。

2、石峡下公王坛。不知何年创建,其地枕山临水,乾隆49年(1874年)乡人倡修,造石屋安奉光禄大夫公王神位,坛前左右皆石板铺砌,长宽丈余,外围石栏,四周树木成荫,风景幽美,面临溪流,又为钓鱼之地,咸丰二年(1852年)又修一次。1966年社教运动,石屋毁坏,1967年4月16日晚大水爆发,神坛被洪水冲塌,现无立足之地。

3、古寺“福兴庵”。不明建自何年,有残碑记及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修茸过。乾隆甲申(1764年)又修整之。同治庚午(1870年)乡人又修茸之。正厅中塑释迦牟尼佛像,达摩像及观音像,又有小铜佛几尊,雕刻精美。右片建房多间为僧人住所。1930年后僧人他去,到1954年(甲午)正月中旬失火焚去,庵址被人锄种杂粮,刻已面目全非。

4、下村段溪流中(福兴庵以下)有三石景:(1)石祭 骨下大龟石,形似溯水而上,十分逼肖;(2)江农田砚盘石,石呈椭圆形,长约二米;(3)涧水里下去有笔架石,耸立溪中,三峰并立形如山字。

另有三处庵庙: 一系“下庵”,又称益善堂,系古西公(八世)创建。正厅供佛像,左侧置房颇多。清代和尚极盛,产业亦丰。据说施主子弟刁顽者强索财物,僧不能堪,另在对面山脚自建一寺称“新庵”。不久遭火焚去,僧人他去告绝。下庵于1971年大队在江家田建电站被拆用部分。 二系车竹岌庵(又名中华山)靠近岩下。村人捐款兴建(约在1925年),有上下厅和横屋多间,厅供菩萨,住有斋娘、神。解放后无人居住,刻已毁坏。 三系村中先农庙(又称公馆)。上厅原有穹架,绘有油彩龙风图案。祀神农牌位(系金粟山移来,又称五谷仙),右祀财神像一尊。左有厅房称“安仁居”,以往是绅士议事及调解纠纷之所,故称“公馆”。旧社会作守保办公处,解放后为大队办公之地。上厅于1970年整修,拆去穹架,比前宽适。前几年大队迁往新址办公,又告冷落。1987年冬,少数信神者牵头修理房屋,又复安奉先农牌位,附财神牌和民主公王神像。

封建时代(清朝以前)再兴学子读书,同各地一样多入私塾,老师系儒生,秀才担任,有钱人家个人聘请到家以课子女。有邀集数家聘请先生课读者。也有儒生自行设馆招生授课者。入学时,一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后教读四书、五经,上课前必须写毛笔字两页,下课时必须背诵课文才能回家。初一、十五要考读生字。本村如桥墩头、寨上、村里,下村有私塾多起。过去风气闭塞,重男轻女,女子读书极少。光绪24年戌戌(即1898年)乡先达,辑卿、小沂、耿斋、晒谷、翰卿等倡议捐资,创立“紫文书院”(即今再兴上学),院址原系农田,田税分寄各户完纳,将田改作书院。经营数年始告落成,书院木料构造,外围粉墙,上下大厅,左右有间,有走廊,门首拱架巍峨,造型美观,规模不小,占地面积二千三百七十余平方米。1906年(光绪丙午年)停科举,私塾废,乡中儿童皆入书院读书。清未宣统初年,改设初高两等小学,名曰:“万选学校”。首任校长张辑卿,字钟敬(清光绪秀才),最后一任校长张从龙,号禹门(清光绪秀才)。举办高等毕业班共四届,每届毕业生平均20人左右,附注:万选学校的高等班,学制为四年,课本计有国文、公民、历史、地理、农业、算术、常识、自然、英语,还有劳作、图画、音乐、体育等。教学情况相当于今日之初中。书法,每周抽时用毛笔练习寸楷和小楷;音乐课时备有风琴伴奏;亦重视体育,置有木枪,跳高架、铅球、哑玲等体育器材。另有军号、大、小铜鼓和锣钹等。及各项设施,在过去和现在的山村学校中,尚属少有。由于治校有方,教学精良,师资有新有旧,名噪一时,高等班的生源除本村外,邻村慕名来校求学的大有人在,如丘坊、苏坑、文都等村每庙都有人来校求学,也有蛟洋、塘厦、坪上、福村(碗窑下)等村个别入学。本校毕业生可考入上杭县立中学(学制四年)。本村在县的毕业生多人,回乡后,也有返母校任教的。转入民国,一度改为上杭县第十九区私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张朗山、字浩煊(清光绪廪生),以后又称为“再兴国民学校”。因年久失修,多处损坏,民国18年,1929年再兴爆动后学校停办一时,后由村人士改设私塾招生入学,嗣后改称“再兴国民学校”,校长、教师均由政府派任(来员多系外地人士)。因年久失修,多处破坏,民国32年(1943年),材选倡修,并负责筹款,同时将上厅左右房间改充教室,增设课桌椅,1952年由树钧主持扩修校道和扩大校前门坪,对学校更为完善。

关于文风方面:再兴最早入学(府考)为庠生(秀才)者,首推五世杨贵公长子张洪。到清代乾嘉年间,文风渐起,有举人张应元,字 火喜 火通 ,西泉公之嗣裔,任福建省沙县教谕,全村秀才较多,截至清光绪丙午停科止,先后府考,得郡庠,邑庠者达三十余人。另有武秀才多人,又补廪生者几人,有明经,增生贡生。武职少,只巡检把总而已。文人为官者少,如捐班、州佐堂、州司马、贡生(又称岁进士)监生(又分国学生,大学生)计四十余人。当时再兴有功名之人,家产富裕者,均在祖祠外起石狮,竖石桅杆,坟上起华表,祠内又悬挂题字漆金大匾,以示荣耀。还有例赠修职郎(八品)登仕郎(九品)多人。村里壬山祠,下村酉山祠,石桅杆均竖不少,凡石桅杆及匾额在社教中大破四旧,全部摧毁无存,遗下神佛偶像亦付之一炬。

科举时代,先辈重视子弟求学,为便于子弟去县、府、省考试供寄宿之用。在汀州府背山下(即今仓山巷)置有房屋为试馆,厅堂两间,厅匾有:二、一称“德材别业”,一称“桢公试馆”,计二厅十四间。在上杭城岗背街六房合办一所,叫选青堂,楼上、下共有20多间。在福州西河铺与同宗合置一栋二厅二十余间。上列试馆平时有人看守,解放后由政府征用。

文娱活动方面:春节期间(农历正月份),在过去有龙灯,舞狮船灯、马灯,熙熙攘攘,欢声甚浓。本村畅游表演后,又到外村去演出。以后学习吹弹者少。现已零落。注:解放后本村有俱乐部的组织,备有多种乐器,春节期间举办过灯会和小型演唱会。建议村委加强支持和领导,丰富农村文娱生活。另外也可开展体育活动,由青年干部带头,提供场所和器材,如乒乓羽毛球、排球及蓝球等,让青少年在闲暇时进行锻炼,增强身心健康。

自一九二八年到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止,中经八年抗战,大局动荡,社会不宁,再兴教育事业受损很大,在这二十余年的过程中,连初中毕业生也不多,高中毕业生更少、大、中专毕业生根本没有。解放后,局面一新,再兴小学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关怀下,又有新的进步,入学率逐年提高,扫除过去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女孩子入校读书者日益增多。学制方面,先办初小四年级,五、六年级到华佳就读,学制改革后,始办五年制毕业班,1989年又改办六年制毕业班。从一九六七年起,再兴小学毕业生入初中、高中者大有人在。大、中专毕业服务于卫生教育、财经、厂矿等部门的逐年增多(大、中专学生人数附表于后)。已在各部门工作人数截至现在五十余人,已办离退休人员现有8人。

建设方面:1967年,大队在桥墩头新建礼堂一座,架楼。因土墙倾斜,在1970年冬拆卸改建平房,扩深度丈余,右边加建楼房一栋,上下十多间,现为村委会办公之用,楼下一间为代销店,另一间为文化室。1983年春,由本村离退休干部倡办,并捐资购订书报,同时函告本村在外工作人员捐赠书籍,以供村人阅览。1971年,大队在江家田新建水电站一座,因水头落差低,电力不足,不能照明,只可加工碾米和粉碎而已。1972年,政府拨款建造下乡知识青年住房三大间,位在小学门评,未用。后改充小学教室。(注:1969年人民政府号召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村到有厦门男女青年二十余人,以后陆续调回原籍)。1979年冬,县拨款千元,在小学左侧架楼房一栋,上下十四间,再兴村民助工支持得以完成。1981年又由小学教师自力更生整修内部,教师办公和宿舍亦告解决,又在1989年由村委与小学发起增建教室三间,向村人募捐,定居台湾的张启帆捐献人民币一千二百余元,上杭县人民政府拨款三千元,原定教室三间,现建成一间交付使用。1982年4月,由大队与小学合作,在村礼堂内置板凳32排,有座位四百八十余,群众开会和看戏方便多了。附注:1987年由本村青年自筹资金组建电影队(16毫米),每隔3~5天放映一次,对文娱方面亦有益。自电站建成后,本村人购买电视机、录音机逐年增多。从1980年冬起有部分社员建造新房,1981~1982年又大规模新建房屋,现建新房60多座(大部分土木结构、架楼),到1989年止全村新建和改建的民房大小计130多座,占原有旧房70%以上。(注:再兴民宅多系木料平房,低小且暗,建造时间多在100~200年之间,因年久破漏,不合使用。有劳力者,就地取材,利用旧料,添入新料而兴建的。改善居住条件,符合时代与卫生之需要。)

站在云龙桥上,南望天宝峰,宛如巨钟,岚光四溢,引人注目;北跳石城寨,俨然城垛,环立半空,雄伟壮观。先辈按村中山水形趣取十景,缀十诗。十景之称列下:

1、金粟紫云 2、福兴迥溪 3、天宝睛岚 4、石城北斗

5、游鱼激滩 6、松岗积翠 7、虎岽西屏 8、云龙卧波

9、钉岭樵歌 10、马槽钓月

注:每景一诗,七言八句,共十首:

作者:张日衔(字烁庵)

一、金粟紫云

金粟名山体独圆,文昌阁建最高巅。石城峭拔围平地,鸡寨巍峨拱半天。

詹盖紫云通上界,窗排翠黛赛凌烟。登桥一望村居密,第宅参差绿树边。

二、福兴迥溪

山形恰似象奔腾,鼻结禅庵号福兴。荫榻风摇千竹翠,环门日映一溪澄。

鱼窥浅渚光涵鸽,钵洗深潭影动僧。净土无尘真佛地,清人钟鼓岁仍仍。

三、天宝睛岚

极目高峰接蔚蓝,独标虹外赛终南。峥嵘可贵名天宝,突兀堪珍胜玉簪。

鸡寨相连通紫气,松岗作对映睛岚。生成一管凌云笔,图写文章任手探。

四、石城北斗

石作长城在半天,非关修筑自巍然。形成北斗知何日,势压南山不记年。

保障千家光夜月,周回数里锁朝烟。罗罗列岫环如郭,铁壅金墉可并传。

五、游鱼激滩

土积清溪恰似暨,身长数丈摆滩头。翻波喷出千层沫,激浪掀开两处流。

雨涨洪涛形暂隐,睛回浅溜象常浮。文人竟向舆梁赏,有志龙门变化不?

六、松岗积翠

势转龙腰耸一岗,松阴郁郁荫吾乡。行来峭壁双峰古,直上危巅百尺苍。

虎岽环朝连翠色,石城特峙映清光。年年排闼青供眼,讵羡荆州有武当。

七、虎岽西屏

景索东边更索西,山名虎岽望迷迷。尾摇曲径堪逶迤,首举孤峰足品题。

草认班文和雾变,石成牙锯与云齐。一声雷震风从啸,永作乡屏报紫泥。

八、云龙卧波

水流乡曲正溶溶,第二官桥似懒龙。影卧清波睛日照,形穿广路晓云从。

叶公复起应图象,诸葛犹存定改容。敦是南阳春睡足,几忘滩石响淙淙。

九、钉岭樵歌

岭石渐渐象比钉,山前山后半含青。云深好似开图画,径曲翻疑入杳冥。

牧笛吟风谐鸟语,樵歌唱晚咏花馨。登高欲洗尘肠胃,到此闻声且暂停。

十、马槽钓月

一潭清可 扌疑 银槽,万象渊涵不作涛。

吹去晓风波锦皱,照来夜月浪花淘。

贤留白马时酣饮,士钓红鳞解郁陶。

谁是 石番 溪芳饵叟,行吟忍学楚巨骚。

周边厂矿

上杭县再兴木材加工厂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镇再兴村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镇再兴村

周边小学

再兴小学 地址:龙岩市上杭县蛟洋镇再兴村

周边村庄

再兴寨上村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