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村

不老村 不老村村情概况 不老村自然资源 不老村基础设施 不老村农村经济 不老村特色产业 不老村概况 不老村村落发展模式 不老村长寿秘诀 不老村荣誉称号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 漾濞彝族自治县 漾江镇,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辖外沙坝、阳桥、平坡等12个 自然村。现有农户376户,有乡村人口1457人,其中农业人口1457人,劳动力77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61人。全村国土面积14.5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23℃, 年降水量171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等农经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574亩,人均耕地1.08 亩,林地9299.74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74亩,人均耕地1.08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9299.7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1 亩,主要种植 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亩,其中养殖面积4亩;其他面积10977.26亩。截止2...

详情

不老村地名网_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上白石镇不老村资料简介
  不老村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上白石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811022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981。不老村与白石、上白石村、流尾村、前洋村、沙坑村、园潭村、里垄坑村、坪庄村、山头境村、郑家山村、东峰村、佳浆村、白石坂村、财洪村、南山头村、松茂林村、曹洋村、西园村、小洋村、坑尾村、姜家山村相邻。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上白石镇不老村介绍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 漾濞彝族自治县 漾江镇,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辖外沙坝、阳桥、平坡等12个 自然村。现有农户376户,有乡村人口1457人,其中农业人口1457人,劳动力77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61人。

全村国土面积14.5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23℃, 年降水量171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等农经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574亩,人均耕地1.08 亩,林地9299.74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74亩,人均耕地1.08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9299.7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1 亩,主要种植 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亩,其中养殖面积4亩;其他面积10977.26亩。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五通。全村有150户通自来水,有376户通电,有347户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4户。

该村到镇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7公里,距离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13辆,摩托车1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74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7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8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39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8户;建有小水窖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76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9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0万元,占总收入的41.81%;畜牧业收入99万元,占总收入的16.56%;渔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 0.84%;林业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5.85%;第二、三产业收入104万元,占总收入的17.39%;工资性收入105万元,占总收入的17.56%。农民人均纯收入1932元,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1人,在省内务工51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水稻、玉米、烤烟,主要销售往 县内。该村目前正在发展 烤烟、包谷制种、核桃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包谷制种、核桃 产业。

不老村地处福建省福安市上白石镇上范公路沿线,下辖2个自然村,158户,656人,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注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坚持以小康建设为主线,三个文明一起抓,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制定规划,明确目标

年初,该村制定新农村建设及文明创建规划,把各项工作同新农村建设挂钩,力求各项工作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上一个新台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完善创新创建机制,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围绕“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经济工作为重点,计划生育为国策,社会稳定作保障,突出工作重点,理清发展思路”的目标,开展新农村建设,为建设好小康示范村而努力奋斗。

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油茶、茶叶和太子参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千方百计来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立足山地资源优势,大抓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贫攻坚,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示范。二是发动经济能人办企业,充分利用本村的油茶、茶叶和太子参等资源优势,兴办民营初制茶厂两家、油茶加工厂一家、加太子参加工点一个、红砖厂两家等。形成了产、销一条龙,有力促进了该村工农产业一体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发动群众发展多种经营,鼓励青壮年劳力、能人外出经商、打工增加收入。四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后劲问题,村班子及时采取对策,发展淮山、白术等中药材的种植。通过全村干群的努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

该村两委班子在带领村民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60多万元建成一幢小学教学综合楼,使不老小学成为上半区唯一一所教学设施配备齐全、教师力量、生源充足的完小校。二是按照新村建设“五改五化”的要求实现了全村主干道和民房厅堂的硬化,并实现了人畜分居、人厕分离,设立垃圾堆放点,雇专职清洁工清理全村的日常卫生。三是投资5万多元正在修建自来水工程,可望年底完工投入使用。这些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好综合治理,促社会风气好转

近年来,该村班子为切实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想方设法加强对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在思想道德建设上,重点抓好“三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开展“六提倡、六反对”、“移风易俗”、“文明村民公约”等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四五”普法和计生“五清理”等活动,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和计生国策宣传力度,使“少生快富、建设文明幸福新家庭”、“婚育新婚进万家”,逐步化作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村民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已蔚然成风。同时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立足实际,着力开展争创“五个好”支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使村党员、干部敢抓敢管,对危害社会治安的苗头性纠纷,能及时调处,使社会治安稳定。该村在创文明活动及小康建设进程中,多次受省、市领导的好评,连续三年荣获宁德市第六、七、八届文明村称号,成 为典型的市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之一。

吃西红柿抗衰老

凯姆波蒂迈勒,位于意大利南部罗马和那不勒斯之间。在那里,90岁的老人骑着摩托车在年轻人中间穿行,或者在破晓时分的农田里劳作,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要不然,它怎么能被称为欧洲“青春常驻的村庄”呢!这里很少有人在85岁前去世。他们经常到了90岁,甚至过了100岁,也没有拜访过医生。

带着热忱享用食物

凯姆波蒂迈勒人带着热忱和趣味享用他们的食物。通过在轻松的环境下进食,凯姆波蒂迈勒人也给了他们的消化系统轻松的时间——他们坐在一起进餐,花充足的时间享用他们可口的烹饪。他们会津津乐道地谈论即将享用的餐点:白葡萄酒蒜烧牛肝菌蜗牛、橄榄油柠檬烧朝鲜蓟、配着新鲜西红柿和野猪肉沙司制成的碎肉卷,这些都是凯姆波蒂迈勒人经典的美食。

完美平衡的饮食

罗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凯姆波蒂迈勒人的饮食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它拥有良好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而且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像豆类这样的蔬菜,而不是动物。所以,人体对8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得到完美满足。由于肉类摄入量很低,而橄榄油等的摄入量很高,所以,他们的饮食中有害的饱和脂肪含量低,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却很高。

水果、蔬菜种类多

水果和蔬菜是凯姆波蒂迈勒人的骄傲和快乐,他们大量种植和食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

他们喜欢自己果园里出产的苹果、梨、葡萄和柠檬。蔬菜则包含多种美味的地中海品种,如芦笋、茴香、芝麻菜、辣椒、芹菜、豌豆和胡萝卜。从山坡上还可以采集到像牛肝菌这样的野生菌类,把它们在盐水和醋里腌制,用作意大利面条和汤团的调味沙司。

在诸多蔬果中,西红柿可以说是凯姆波蒂迈勒人的最爱。他们的意大利面条沙司酱、炖菜和汤里,都有大量的西红柿,其中含有大量有效防止衰老的抗氧化番茄红素。

大蒜、洋葱增强免疫力

大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可用作从沙拉到蜗牛大餐的每一种菜的调味料。凯姆波蒂迈勒有一种特产,是一种小洋葱,它被认为有特别丰富的营养,饮食中也经常食用。大蒜和洋葱都可以增加免疫力、抵抗癌症、通过防止血液凝结来保护心脏。

2017年12月17日,获评2017中国最美村镇50强。

周边村民委员会

老撤不婿余村民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X943

周边村庄

不老村 地址:宁德市福安市

上白石村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上白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