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垦殖场

红光垦殖场 红光垦殖场红光垦殖场 红光垦殖场历史渊源 红光垦殖场个人履历 红光垦殖场人物生平 红光垦殖场个人履历 红光垦殖场成就 红光垦殖场嵩梁 红光垦殖场个人作品


红 光 垦 殖 场红光垦殖场位于 东乡区最东部,东南界 金溪县,北界 余江县,西连东乡区 瑶圩乡。全场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有耕地5177亩,水域600亩,山地14023亩。全场辖3个农业分场,1个林业分场,1个工业区。总人口3793人(2010年)。于1957年建场,为国营农垦企业。红光垦殖场地处丘陵山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玉皇山峰海拔185米,西北部大部分为丘陵(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红壤,东南部山岭间有千亩平坂,均为沙性土壤,土地肥沃。发源于武夷山脉的一条小河流--瑶河贯穿境内,流域面积0.3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300立方米/秒。全场现有水库11座,水域面积40公顷,常年蓄水量0.03亿立方米。红光垦殖场主要农副产品有:水蓄水量0.03亿立方米。红光垦殖场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大豆、花生、红薯、瓜果及蔬菜等;林业有杉木林772.7公顷...

详情

红光垦殖场地名网_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红光垦殖场资料简介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红光垦殖场介绍

红 光 垦 殖 场红光垦殖场位于 东乡区最东部,东南界 金溪县,北界 余江县,西连东乡区 瑶圩乡。全场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有耕地5177亩,水域600亩,山地14023亩。全场辖3个农业分场,1个林业分场,1个工业区。总人口3793人(2010年)。

于1957年建场,为国营农垦企业。红光垦殖场地处丘陵山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玉皇山峰海拔185米,西北部大部分为丘陵(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红壤,东南部山岭间有千亩平坂,均为沙性土壤,土地肥沃。发源于武夷山脉的一条小河流--瑶河贯穿境内,流域面积0.3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300立方米/秒。全场现有水库11座,水域面积40公顷,常年蓄水量0.03亿立方米。红光垦殖场主要农副产品有:水蓄水量0.03亿立方米。红光垦殖场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大豆、花生、红薯、瓜果及蔬菜等;林业有杉木林772.7公顷,毛竹、湿地松近300亩。主要工业有:红光酱菜厂、红光汽车修配厂、红光奶牛场、红光丝绸厂。历史渊源

红光垦殖场自古人杰地灵,是明朝开科状元吴伯宗和清朝诗佛吴嵩梁的故乡。

吴伯宗(1334—1384),名祐,以字行,金溪新田人(今东乡县红光垦殖场人)。洪武四年,廷试第一。时开科之始,帝亲制策问。得伯宗甚喜,赐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

胡惟庸用事,欲人附己,伯宗不为屈。惟庸衔之,坐事谪居凤阳。上书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不法,不宜独任,久之必为国患。辞甚恺切。帝得奏,召还,赐衣钞。奉使安南,称旨。除国子助教,命进讲东宫。首陈正心诚意之说。改翰林典籍。帝制十题命赋,援笔立就,词旨雅洁。赐织金锦衣。除太常司丞,辞。改国子司业,又辞。忤旨,贬金县教谕。未至,诏还为翰林检讨。十五年进武英殿大学士。明年冬,坐弟仲实为三河知县荐举不实,词连伯宗,降检讨。伯宗为人温厚,然内刚,不苟媕阿,故屡踬。逾年,卒于官。伯宗成进士,考试官则宋濂、鲍恂也。吴伯宗从小聪敏,10岁即通举子学业,洪武三年(1370)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为解元;洪武四年会试第一,为会元;接着在廷试中又得进士第一,为状元。所谓“三元及第”,吴伯宗兼而有之。他是明朝开科状元。廷试时,洪武帝亲制策问,点吴伯宗为状元,赐给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参与会修《大明日历》及后妃功臣传,书成,又赐衣袜。吴伯宗为人温厚,但内刚外柔,不附权势,不屈奸邪。时值左丞相胡惟庸当权,结党营私,玩弄权术。不肯随附,胡惟庸怀恨在心,借事将其谪居凤阳。没有畏缩,仍然上书直论时政,指斥胡惟庸专横跋扈,不守朝廷法纪,不宜委以重任,否则,将危害国家。疏中列举事实,分析合情合理。太祖得奏,召还,赐衣钞。出使安南(今越南),不辱使命,得四驯象归,授国子助教,进讲东宫,改任翰林典籍。太祖出10题,命他即赋,他才思敏捷,挥笔立就,词意清新,气势磅礴,甚得太祖赞赏,赐予织金锦衣。封为太常寺丞,他辞谢不就,改任国子监司业,又不去,因而被贬为金县(今甘肃省榆中县)教授,途中召回为翰林检讨。洪武十五年(1382),晋为武英殿大学士。九月,奉命与翰林学士李翀 、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人翻译《回回历》、《经纬度》、《天文》等书。次年二月,译完《天文》书,吴伯宗写序曰:“西域天文书与中国相传殊途同归。……刻而列之,与中国圣贤之书并传并用,岂惟有补于当今,抑亦有功于万世”。从此,《回回历》与我国《大统历》相参为用。是年(1383)冬,因弟吴仲实为三河(今河北省三河市)知县时,荐举不实受到株连,降为检讨。十七年夏,因洪武帝偶有询问,吴伯宗以非所职掌,难以为答而触怒洪武帝,被谪居云南,暴卒于途。东宫太子悼其不幸,令其家护丧归葬。吴伯宗无子,殁时囊空如洗,赖妻龚氏勉力维持,才得以返里。吴伯宗著有《荣进集》4卷行世。

吴嵩梁(1766-1834),字子山,号兰雪,晚号澈翁,别号莲花博士、石溪老渔。江西东乡新田(今属红光垦殖场)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清代江西最杰出的诗人。有“诗佛”之誉。

生于乾隆三十一年。吴居澳之子。少孤贫,有异才,以鬻文养母。15岁以文名于乡,为金溪杨頀所识,结为忘年交。乾隆四十九年(1784),高宗南巡时,吴嵩梁应召赴金陵应试,时年不到20岁,诗稿已有数百首。嘉庆五年(1800)举人,授国子监博士,旋改内阁中书。道光十年(1830)擢贵州黔西知州,时年已65岁,上任次年在黔西东山开元寺修建阳明书院,有惠政。因事得罪上司,转为长寨厅(今长顺县)同知。后曾两任乡试同考官。卒于道光十四年,年六十九岁。

中举前曾从蒋士铨学诗法,以杜甫为宗,兼及唐宋各家之要,诗名渐起,又浪迹名山大川。弱冠入都,与当时名流交游酬唱,王昶和北平的翁方纲、满州的法式善法式善、钱塘的吴锡麒吴锡麒等并相推重。琉球陪臣子弟在清国子监读书时,也曾受过吴嵩梁的教诲,回去后将其诗作广为传诵,以后来大陆者均以得到他的诗为荣。曾先后主讲兴鲁、白鹿洞、鹅湖等书院。在鹅湖时,注重言教与身教结合,告诫生徒要“贵实学”,忌“一暴十寒”,曾主持清理书院学田、店租,修成《鹅湖书田志》4卷。于白鹿洞任课之余,喜游胜景,撰有《庐山纪游诗集》。

嵩梁才华横溢,与乾嘉间优秀诗人黄景仁齐名,并称为“一时之二杰”。是活跃于嘉庆、道光年间著名诗人。诗名远播海外:日本商人重金购买其诗扇;朝鲜吏曹判书金鲁敬得其所著诗,以梅花一龛供奉之,称为“诗佛”(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梅龛诗佛》:“ 西江吴兰雪中翰嵩梁,工诗,高丽使臣得其所著诗,称为诗佛,而筑一龕以供之,种万梅树云。”)。《晚晴簃诗汇》称其诗“纵横排再,议论藻采足以佐之”。江西诗人自蒋士铨(“四子”之一)后二十余年,其与临川乐钧为后继起者。体沿六朝而规格则似唐之温(庭筠)、李(商隐),其清婉处又与元(稹)、白(居易)为近,而下匹吴伟业。袁枚以才自负,亦心折其诗,以“清绝”、“超妙”、“天籁”之语赞其诗作,有人还刺绣他的诗流传于世。在清道光年间的内阁中书舍人中,吴嵩梁的诗与龚自珍的才、魏源的学、宗稷的文章、端木国湖的经术,被称为“薇垣五名士”。

著有《香苏山馆全集》57卷,其中《近体诗古体诗》28卷、《词》1卷、《文集》2卷、《石溪舫诗话》2卷、《听香馆丛录》6卷、《鹅湖书田志》4卷、《新田十忆图咏》4卷、《表忠录》、《东乡风土记》、《粤游日记》、《庐山记游图咏》、《武夷记游图咏》、《莲花博士图咏》、《拜梅图咏》、《秦淮春泛图咏》、《香苏草堂图咏》、《鹤听诗图咏》各1卷。

吴嵩梁不但能诗,亦工文、词、书、画,但为诗名所掩。书学苏、米,画从汪梅鼎学写兰,出笔即秀逸。《清史列传》行于世。其女吴萱、妹素云、妻蒋徽都是当时有名的女画家。小女儿吴芸华是个诗人。可谓一门风雅。

周边行政单位

东莞市谢岗房产管理所 地址:抚州市东乡区子山路东乡三中西北侧约150米

汤前乡村公所 地址:抚州市东乡区子山路东乡三中西北侧约150米

周边农林园艺

红光垦殖场(王港分场) 地址:瑶圩乡

东乡伟丰畜牧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地址:抚州市东乡区961县道北50米

红亮垦殖场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岗上积镇明德小学西200米

周边政府机构

红光垦殖场委员会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红星垦殖场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X961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X961

周边小学

红光中小学 地址:抚州市东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