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古德范村
东古德范村, 东古德范村简介, 东古德范村莱芜谷与“古德氾”山峪
古德范,古代华夏各族祭祀水神的地方。东古德范村隶属莱芜区苗山镇,位于莱芜城区东北23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的 汶水之源“”莱芜南谷“(又名古德范山峪)中。整个村被北山、东山(九十九顶摩云山)环抱。村北和北古德范山场分界;东与北文字村山场接壤;西与北古德范村一河(牟汶河、盘龙河)之隔;南与西古德范村近临。全村39户人家,109口人。耕地160亩,山场1000余亩。村内有赵、王、陈、任、尚五姓居住,赵姓人口居多。东古德范村,据《常庄史志资料》记载, 抗日战争时期隶属老六区南文字乡;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文字高级社,该村仍属高级社的组成单位;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东古德范村隶属常庄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办事处,该村属常庄办事处辖区;1985年常庄办事处划分为和庄、 常庄两个乡,该村仍隶属常庄乡;2001年合乡并镇腊煮影敬,该村隶属苗山镇。据...
详情古德范,古代华夏各族祭祀水神的地方。东古德范村隶属莱芜区苗山镇,位于莱芜城区东北23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的 汶水之源“”莱芜南谷“(又名古德范山峪)中。整个村被北山、东山(九十九顶摩云山)环抱。村北和北古德范山场分界;东与北文字村山场接壤;西与北古德范村一河(牟汶河、盘龙河)之隔;南与西古德范村近临。全村39户人家,109口人。耕地160亩,山场1000余亩。村内有赵、王、陈、任、尚五姓居住,赵姓人口居多。
东古德范村,据《常庄史志资料》记载, 抗日战争时期隶属老六区南文字乡;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文字高级社,该村仍属高级社的组成单位;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东古德范村隶属常庄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办事处,该村属常庄办事处辖区;1985年常庄办事处划分为和庄、 常庄两个乡,该村仍隶属常庄乡;2001年合乡并镇腊煮影敬,该村隶属苗山镇。
据赵氏墓碑记载,东古德范村始建于 元朝末年,由赵姓从淄博赵家后门迁此建村。至今虽已建村700年,但人口达到115口是高峰。
建村吃水是关键,所以村里人打了一口水井,夜乐水量大还不深,很理想。大旱之年,张家台等十几里路外的村都来取水吃,当时把村名定为北井庄。
明朝初,村里人口较少。当时在南文字村西的一个村庄,有一个人无理霸道,经常到周围的小村里掠夺财产,村里的人都很怕他。传说有一年的一天晚上,姓韩的二兄弟为追一只虎经过此地,天晚了看到有灯影,就入村投宿。次日正好赶上行霸人到村里骚扰。韩姓二兄弟看后十分气愤,其中一人就随手拔了一棵小枣树赶走了行霸人。当时村里人都很害怕,怕事后此人再来变本加厉地作恶。韩老大为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就自愿留下来给村里当护卫。行霸人再也不敢去骚扰愚虹酷故。村里的老老少少觉着腰杆子硬了,有一长者便将村名改为“不得犯”,意思是不得侵犯。事隔半年,村里的祖人觉得韩老大为人厚道,也肯下庄稼力,就把本家的女儿许配给韩老大,并在河西南给他们盖了房子,让他们开荒种地单独生活,后发展壮大,就是现在的西古德范。
到了明朝中叶,村里人口逐渐增多,就不断向周围开发土地,由河东开发到河西。河西的土地开发多了,有一兄弟就自愿到河西建房居住,后发展壮大,就是现在的北古德范村。
古德范山峪,是一个簸箕状大山峪。其东侧是文字岭,西侧是黄石崖岭,北面是“九十九顶摩云山”的两个峰顶,黄鹤顶和羊旬漏樱羔子顶。文字岭,本称“汶自岭”,表明汶水出自此岭之意。古德范,本称“古德氾”。按五行说,北水为“德”,“德氾”即“水氾”。“古德氾”,是说,亘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水氾之地的意思。在大雨之季,山峪中聚水量非常之大,泻入莱芜谷的洪流,常有断桥阻路之险发生。有诗云:“九峰南望碧嵯峨,汶水平添一丈波。渡口客来休使过,北溪山雨正滂沱”。此即莱芜谷入口处,洪水漫路下泻的景状。可以推想,洪流入谷后,再汇集百里之遥的夹道连山之来水,到出口之处,其流量之大,之凶猛,真可谓势不可挡。
前边说到北井庄改名为“不得犯”。后来村上人厌其不雅,就商议要改村名。因此村自搬到此地,一代代人都忠实厚道,便更名为古德元章炼范村,意思是自古到今此村讲道德讲文明的模范。清朝末年,为区分相邻四个自然村的村名,就根据地理位置.定本村为东古德范。
东古德范村,虽人口较少,但在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抗战初期,廖容标司令员曾在西古德范设过司令部。当时该村只有80多人,青壮年20多人,就先后有13人到司令部报名参加抗战。赵文虎兄弟6人,4人抗战,老二赵文德抗战复员落户于东北,老三赵文您断台海抗日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老大赵文虎是伤残军人,老六赵文久是带病还乡。还有革命烈士赵文起,南下干部赵文举、赵文亮、尚秀同、陈连升;伤残军人陈连会;转复军人赵文荣、赵文祥、赵西祥。这些老前辈是该村的骄傲和荣耀。这些革命军人,13人中现在还在世只有3位,都已80多岁。
东古德范村虽建村较早,但因地处山区,人口发展缓慢,所以村上没有较大的建设和改观,只是随着政策的沿变、形势的发展而变化。
农业学大寨期间,全村老幼白天大干,晚上夜战,整修地堰几百米,垫地三余亩。1975年按人口集资安上了电,结束了煤油灯的历史。1992年集资安上了自来水,全村人不再从井里打水喝。现在家家户户都看上了电视,多数农户安上了电话,有过半的农户买上了三轮车、手扶拖拉机等农机具。有一户用三轮车外出搞买卖,4户建起了养殖大棚。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多数劳力靠外出打工挣钱。有木工4人,泥瓦工十几人;但都没干出什么名堂。只有一人凶拔纸自己当老板,搞石英粉销售干出了名堂。
穷则思变。东古德范村正以新的观念、新的姿态、新的步伐为建设一个文明、富裕、美丽的小山村而努力。
周边水产海鲜
百年古树农家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东关街官寺市场西侧约160米
周边村庄
东古德范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三德范东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德范东村委会(026乡道东)
三德范南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三德范北村
地址:济南市章丘区
三德范西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