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口社区
沙子口社区 沙子口社区历史传说 沙子口社区新时期的社区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沙子口社区居委会 沙子口村西南连姜哥庄,北接段家埠,东牵登瀛盆地,是沙子口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该村不仅是沙子口街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游崂山南线的必经之地。该村原有耕地120余亩,因开发建设征用现剩35亩,山峦100余亩。现有村民608户,1550人,有董、王、段、曲、李、袁、纪、丁等姓氏。据说 清朝 同治年间,董家埠的董德信和张村的王吉同看好了这块 风水宝地,于是在此开设商行并搬来家眷定居,后又有段、曲、李等姓氏搬来,逐渐形成村落。沙子口渔港码头位于沙子口村东杏树湾,1976年1月辟建,投资375万余元,1982年4月竣工,占地57亩,引堤长150米,防波堤兼码头长130米,顺岸码头长110米,全港设9个泊位,有货场5000平方米,有船只供油、水配套设备,可泊大型渔船,江苏、辽宁等省渔船也在此卸港,港...
详情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沙子口社区居委会 沙子口村西南连姜哥庄,北接段家埠,东牵登瀛盆地,是沙子口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该村不仅是沙子口街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游崂山南线的必经之地。
该村原有耕地120余亩,因开发建设征用现剩35亩,山峦100余亩。现有村民608户,1550人,有董、王、段、曲、李、袁、纪、丁等姓氏。
据说 清朝 同治年间,董家埠的董德信和张村的王吉同看好了这块 风水宝地,于是在此开设商行并搬来家眷定居,后又有段、曲、李等姓氏搬来,逐渐形成村落。
沙子口渔港码头位于沙子口村东杏树湾,1976年1月辟建,投资375万余元,1982年4月竣工,占地57亩,引堤长150米,防波堤兼码头长130米,顺岸码头长110米,全港设9个泊位,有货场5000平方米,有船只供油、水配套设备,可泊大型渔船,江苏、辽宁等省渔船也在此卸港,港区设海产品供销组、渔港管理所。
董家湾口天然渔港位于沙子口村东,河沟式,明、清以来有船只来往, 民国初年设海关分卡,筑堤长约80米,解放后置海产品收购站。 清朝 光绪年间,商家在沙子口村后集资兴建了一座 天后宫。宫有三个大殿组成,正殿供天后娘娘,西殿供财神,东殿供龙王。 天后宫门槛有石鼓一对,大门外东西各有一支旗杆,旗杆高约30米,门前有甬道,道边栽侧柏。庙院有两厢,甬道相通,东厢会客,西厢居住。大庙外西侧建一戏台,大庙落成时在戏台唱戏三天。通常每月初一、十五开庙,晨钟暮鼓、青烟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每年正月初十庙会,拜庙人更是不计其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踩高跷、舞狮者甚多,热闹非凡。沙子口集为方圆百里内仅次于李村的第二大集。
1978年 改革开放后,沙子口人解放思想、各显神通,利用该村地位优势,发扬经济活跃的传统,用好用活各项政策,使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奋发努力,他们拥有20马力的小船40余条,240~300马力的收购船80余条,工业企业15家,过去的腌鱼池被5座大冷库代替,全村有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89亿元,人均收入6427元。
近几年村里为老年人每人补贴5000元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每人每月都能领到750~850元的养老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衣食无忧的人们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群众性的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人们清晨到海边散步,傍晚在村里放音乐,跳健身舞,真是其乐融融。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2004年12月份文件,由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周边政府机关
沙子口村委会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景区旅游专用路东50米
周边医疗
水南村开发区卫生室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崂山路
周边商圈
沙子口
地址:崂山区
周边乡镇
沙子口街道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