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村

先锋村 先锋村概况 先锋村大事记 先锋村经济发展 先锋村社会进步 先锋村组织建设


先锋村位于海阳市旅游度假区东部,地处东经121°14′,北纬36°42′。东与高家庄相接,北与统一村交界,西与胜利村接壤,南邻黄海,隶属旅游度假区。 全村辖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地瓜等。 2002年,全村597户,1673人,有李、于、姜、房、徐、刘、孙、辛、赵、张、王、崔、任、安、吕、韩、黄、叶、高、薛、隋、荣、杨、常、臧、夏、梁、杜、邓、贾、支、吴、南、郝、关、岳、申等37姓,其中王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0.76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5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894.5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44%、49%、7%,人均纯收入3796元。明洪武四年(1371年),山后人张匡合迁于此地安家,后繁衍成村,以姓命村名张家庄。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详情

先锋村地名网_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旅游度假区先锋村资料简介
  先锋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旅游度假区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687403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7。先锋村与滨海社区、黄海社区、黄家村、胜利村、臧家村、成家村、庙头村相邻。 还有283个地名与先锋村同名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旅游度假区先锋村介绍

先锋村位于海阳市旅游度假区东部,地处东经121°14′,北纬36°42′。东与高家庄相接,北与统一村交界,西与胜利村接壤,南邻黄海,隶属旅游度假区。 全村辖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地瓜等。 2002年,全村597户,1673人,有李、于、姜、房、徐、刘、孙、辛、赵、张、王、崔、任、安、吕、韩、黄、叶、高、薛、隋、荣、杨、常、臧、夏、梁、杜、邓、贾、支、吴、南、郝、关、岳、申等37姓,其中王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0.76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5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894.5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44%、49%、7%,人均纯收入3796元。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山后人张匡合迁于此地安家,后繁衍成村,以姓命村名张家庄。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此建大嵩卫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后,裁卫设县治于此,时称海阳城里。1942年9月解放后,划为镇驻地,改名凤城,设四个里,本村为第三里。1945年,四个里分为七个村(建设、巩固、统一、先锋、群利、胜利、民主)。1948年,七个村合并为四个村,本村与群利村合并为先锋村。

1940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三日)日本侵略军进占城里。 1941年1月国民党军第二十六旅旅长秦毓堂,暗地与日军勾结,日军撤出城里,由秦毓堂部占据。 1942年9月国民党军投降派秦毓堂率残部逃窜,本村解放。 1947年11-12月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盘踞凤城35天。本村妇救会员、军属张淑芬与邻居王仁芝,把蒋军的一门60小炮藏在粮囤里。蒋军撤退时,无暇细找。12月12日,张淑芬把小炮献给解放军。《 大众日报》曾报道此事。 1954年本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72年投资1.2万元,全村用上电网供电。 1977年投资1万元,全村居民吃上了自来水。

1978年投资6万元,成立先锋修配厂。 1979年投资3万元,成立先锋木器厂。 1981年投资37万元,成立先锋玻璃制品厂。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年投资100万元,建立先锋建筑公司。 同年投资18万元,建立先锋塑料厂。

1994年投资100万元,建立先锋羊毛衫厂。 同年投资100万元,建立先锋第一养殖场。 同年投资48万元,成立汽车运输队。 同年投资10万元,全村家家户户安装上闭路电视。 1995年投资3万元,全村安装上电话。 同年投资60万元,建立先锋第二养殖场。 同年投资36万元,建立先锋鲍鱼养殖场。 1995-1996年本村党支部被中共海阳市(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投资400万元,成立中联制衣有限公司。 1998年12月本村被山东省建设委员会、山东省人事厅评为村镇建设明星村。

1999年投资170万元,成立亨通羊毛衫厂。 2000年11月本村被烟台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烟台市计划生育协会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同月,又被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计划生育协会授予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 2001年投资60万元,成立众宝制衣有限公司。 2002年7月本村被中共烟台市委评为全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2003年6月村党支部被中共烟台市委评为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50公斤,总产36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19公斤,总产55.7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600公斤,比1978年增长281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96公斤,总产21.4万公斤。第一产业收入2159.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6.5万元,畜牧业收入67万元,渔业总收入2086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初期,全村仅有小手工业,主要有铁匠铺、木匠铺、磨坊、油坊等,从业人员15人,常年产值0.4万元。1978年,村有修配厂、木器厂、灯泡厂及车队,从业人员248人,产值10.4万元,利税8万元。

2000年,村有羊毛衫厂、养殖场、车队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先锋羊毛衫厂、中联制衣有限公司、亨通编织厂、众宝制衣有限公司等。 1993年,成立先锋建筑公司。至2002年,建筑公司固定资产总值200万元,总产值973万元,利税107万元。

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60人,收入2396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374万元,建筑业收入1022万元。 第三产业建国初期,有烤火烧、炸麻花、炸油条等业。改革开放后,党支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了商业、饮食服务业等。1978年,全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收入11.8万元,利税1.2万元。

1993年,台商投资1.2亿元,建起海阳旭宝高尔夫球场,占地91.13公顷。2000年,球场收入1200万元,利税200万元。本年,全村有商业、饮食服务等各类网点16户,从业人员24人,收入138万元,利税18万元。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3人,收入339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62万元,服务业收入65万元,商饮业收入112万元。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为县城所在地,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到设在胜利村的高等小学堂、凤城小学就读。1942年9月解放后,设凤城完小兼中心小学,校址仍在胜利村,招收凤城4个村的学生,1948年停办。1948年冬恢复教育后,4个村的学生到设在建设村的小学就读。1972年,建立先锋小学,有教师5人,学生150人。1977年建立幼儿园,教师2人,入园儿童60人。2000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8名,其中博士生1名。

人民生活建国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8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50元左右。1978年,人均粮食260公斤,人均纯收入307元。2002年,人均纯收入3716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3000元,全村有机动车320辆,电话360部,电视机598台,电冰箱402台,洗衣机398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住房面积6平方米。1978年,人均16平方米。1982年,村委规划新房区,新建房屋300栋,旧房也进行了翻新改造,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 集体福利1994年以来,村集体每年为村民投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30-50周岁的村民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实行奖励,中专生每人奖励500元,大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孙成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个党员。1945年废里设村,成立党支部,张润澄、王裕礼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50人参加支前。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2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6个,有党员45名。自建立党支部至2003年,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张润澄、王裕礼、王振荣、赵庆祥、于瑞法、张承轩。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9月解放后,本村为第三里,里长马华亭。1945年废里设村,先锋村村长为高仁堂;群利村村长王金浩。

1948年合并为先锋村,村长高仁堂。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青年等组织。1999年5月,张承轩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金浩、高仁堂、王新浮、郝振清、王裕信、王寿喜、黄振昌、于瑞法、张润泮、王旭朋、张承轩。

周边派出所

海阳市公安局(旅游度假区派出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凤城街道阳和路三龙海之苑西北
营业时间:08:30-12:00,14:00-17:30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凤城街道阳和路三龙海之苑西北

周边政府机构

海阳旅游度假区旒先村焚锋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周边度假村

凤城旅游度假区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海滨西路附近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海滨西路附近

周边 景区,海滨浴场

海阳旅游度假区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黄海大道南路66号
营业时间:开放时间00:00-24:00
烟台市海阳市黄海大道南路66号

周边村庄

先锋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