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村

大庄村 大庄村村庄简况 大庄村村庄沿革 大庄村经济建设 大庄村社会事业 大庄村荣 誉 大庄村地理位置


大庄村,地名,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大约有20个叫此地名的地方。它们一般都属我们 乡镇或村庄。莱芜大庄村位于济南市 莱芜区汶河南岸,地处平原,部分丘陵。东邻毕毛埠村,南接双泉村,西面与中小庄、吕小庄等村一岭之隔,北靠风景秀丽的汶河,现有耕地3326亩,1100户,3365人。大庄村隶属莱城区牛泉镇,位于莱城西南15公里处,汶河南岸,地处平原,部分丘陵。东邻毕毛埠村,南接双泉村,西面与中小庄,吕小庄等村一岭之隔,北靠风景秀丽的汶河。全村1100户,3390口人,耕地3326亩,为牛泉镇第一大村。大庄村始建于何年无可考证,据村碑记载,很早就有人家居住。明朝洪武三年王姓人家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至今有600多年,因村落较大故名大庄,至今仍为牛泉镇第一大村。现该村为异姓村,共有王、卢、亓、栾、张、李、刘、陈、贺、闫、吴、宋、时、曹、杨等十多姓。族姓之间都...

详情

大庄村地名网_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大庄村资料简介
  大庄村是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20210321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202。大庄村与东牛泉村、西牛泉村、杜官庄村、南刘家庄村、马家庄村、南宫村、东泉河村、西泉河村、亓毛埠村、鹿毛埠村、毕毛埠村、南三官庙村、双泉村、西上庄村、纪家庄村、东上庄村、西五斗村、东五斗村、大荒峪村、八里沟村、侯家沟村、吴小庄村、王小庄村、任小庄村、吴桥村、中小庄村、贺小庄村、马小庄村、杨小庄村、朱小庄村、吕小庄村、圣井村、将山后村、青沙沟村、王楼村、石门村、向阳村、茂盛堂村、张积庄村、鹁鸽楼村、新张积庄村、祥沟村、范庄村、鹿家庄村、上峪村、积家庄村、吕家楼村、渐河村、绿凡崖村、庞家庄村、李条庄村、蔺家庄村、东风阳村、西风阳村、任家庄村、蒲洼村、东王庄村、西王庄村、亓家省庄村、刘家省庄村、曹家省庄村、南白塔村、中白塔村、北白塔村、店子村、南徐冶村、中徐冶村、冯徐冶村相邻。 还有211个地名与大庄村同名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大庄村介绍

大庄村,地名,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大约有20个叫此地名的地方。它们一般都属我们 乡镇或村庄。

莱芜大庄村位于济南市 莱芜区汶河南岸,地处平原,部分丘陵。东邻毕毛埠村,南接双泉村,西面与中小庄、吕小庄等村一岭之隔,北靠风景秀丽的汶河,现有耕地3326亩,1100户,3365人。

大庄村隶属莱城区牛泉镇,位于莱城西南15公里处,汶河南岸,地处平原,部分丘陵。东邻毕毛埠村,南接双泉村,西面与中小庄,吕小庄等村一岭之隔,北靠风景秀丽的汶河。全村1100户,3390口人,耕地3326亩,为牛泉镇第一大村。

大庄村始建于何年无可考证,据村碑记载,很早就有人家居住。明朝洪武三年王姓人家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至今有600多年,因村落较大故名大庄,至今仍为牛泉镇第一大村。现该村为异姓村,共有王、卢、亓、栾、张、李、刘、陈、贺、闫、吴、宋、时、曹、杨等十多姓。族姓之间都和睦相处,世代相传。

据《莱芜县志》记载,大庄村属莱芜县毛埠保,民国初年为第十区(鲁西区)。1953年至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和新甫三县,大庄村属新甫县。1945年恢复莱芜县建制,大庄村属莱芜县圣井区。1951年改为第五区。1958年圣井区分牛泉、圣井两个乡,大庄村属牛泉乡,同年10月改为人民公社,翌年圣井乡并入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办事处,1958年10月改为牛泉镇,大庄村属牛泉镇至今。


  大庄村的近代史是一部光荣的革命斗争史,1939年就有卢诗哲等几名青年参加八路军英勇抗日。解放战争中又有很多青年参军参战,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为国捐躯者7人,负伤转业者5人,还有数人仍在部队。在莱芜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村民们踊跃支前,有数十人抬担架运给养,时间长达半年多。1946年4月一天夜间,驻二官庙-军队某部突袭大庄,毒刑拷打村长亓新疆之父亓德昌,带走并杀害了0员李守正。时间不久,又犯火庄,在捕捉党员失败后,又残酷拷打村民王秀芝、青年干部王连川之母等数人。同年夏天,-驻军又放炮炸死村民3人,炸伤1人。1943年3月15日,八路军某部八中队得到消息,汉0头子亓象德住大庄,于是夜间从颜庄长途奔袭此据点。深夜战斗打响,因敌固守,加之日伪军增援,我军于天亮前撤出战斗,伤亡3人。战争年代,村民们颠沛流离,历尽沧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才安居乐业。他们自发组织起互助组,积极生产,踊跃交纳公粮,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冬,村成立了三个初级社,社长为王元昌、亓化乙、杨玉山,收入按“地六劳四”分配。1957年成立高级社,社长亓新疆,书记杨庆堂在村里实施“人七劳三”的分配原则。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高级社改为生产大队,辖四个牛产队。1960年又划分为16个生产队。1960年至1962年3年自然灾害时,各生产队奋起自救。他们立足本村实际开始大上土陶业。古老的土陶业又进入了辉煌时期。
  1968年,为改变靠天吃饭的面貌,在书记栾曰斌的组织带领下,村民们开始了引水上山的水利工程。村东村西各建二级扬水站一座。一期工程挖引水沟近五百米,沟宽近1米,高为1.3米,沟盖石板,全为暗渠。二期工程发碹40余部,上砌水沟,三期工程运土筑坝,坝高12米,底宽15米,历经六冬春,东西两个二级大型扬水站于1974年通水灌溉。期间大庄村共建扬水站5座,使全部岭地近200亩成为水浇田,此举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村民的温饱。1971年,大庄村开始“农业学大寨”活动,改土造田,小地连片。至1977年冬,村南岭地全部改造完毕。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瓜是村民的主要口粮之一。种面积较大,为了解决地瓜种地越冬储存问题,大庄村于1972年春又投工近万个,动土石近万方,在村南修建大窖一座。大屋窖及扬水站的修建,是聘村“土专家”王传高为技术员,设计科学合理,特别是窖顶的管理房,扬水站主体工程,仿照古凉亭,建造奇特,既实用又美观,成为当时大庄村亮丽的景点,村民都以此为自豪。

改革开放以来,大庄村的经济发展很快,村民们大搞科学种田,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历届村委又重视农业生产,新打机井10余眼,又投资近10万元在东岭,西岭铺设下一输水暗管两条,进一步改善了岭地用水。个体经济也飞速发展,村民亓俊峰、王洪新、卢诗广、修建砖窑3座,年产砖2000万块,安排剩余劳力400余人,由于砖块质量好,经营信誉好,常常供不应求。村民卢伟民、刘春晓研制出新型组合兔舍,并获得国家专利。刘春晓又多次改进实用兔舍技术,创办了种兔工程研究所、繁殖场、兔业协会,在养兔之乡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光荣当选为“山东十杰青年农民”。同时,村民发展个体经济,现在公路两旁商店林立。个体经济的迅速崛起,拓宽了村民劳动就业安置,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村两委又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1985年支部发动群众修桥铺路,改善了村中大街路面。2001年村两委又改造大街3条.在新村改造中动迁搬迁户47家,拓宽村中南北大街1条。路面宽23米,4条主街道,水泥石块砌边沟,全村主要街道全部安装路灯,使大庄村真正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坚持“内抓特色产业、外抓劳务经济”基本思路,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运输业、畜牧业年收入可达600余万元,剩余劳动力出外打火烧仅做熟食一项就有1000多人,年收入达3000多万元。

大庄的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建起沿街商品楼40余座。村民亓光明以姜苗为原料研制出了畜禽饲料,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珍蒲饲料厂。两处大型面粉加工厂,日加工量都在万斤以上。

1985年支部发动群众修桥铺路,改善了村中大街路面。2001年全村主要街道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2002年全村安装了自来水管道,不仅净化了人畜用水,而且使近三分之二的旱田得以灌溉。 在村中主干街安装路灯60盏,设立垃圾池28个,配备保洁员10个。2003年建成容纳400多人,面积1500平方米的大庄联小、建成实验楼,为每个教室配备了空调。2006年改造中低产田8公里,林网绿化植树2万株。2008年投资30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提档升级,并投资80万元建成1500平方米的老年文体广场。

大庄土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7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报道。产品以瓮、盆、罐等家庭实用器皿为主,还有灯台、枕头、砚台、镇纸、泥人等工艺品,其中仿黑陶制品“大龙瓶”,肚大口小,通高4米,腹部直径1.4米,两条祥龙腾云戏珠盘绕于瓶身,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堪称土陶的典型代表。土陶除畅销于莱芜当地外,还大量销往的泰安、济南、滨州、济宁等地区。

大庄土陶,俗称“大庄窑货”,其数量之大、花色品种之多、流通范围之广,堪称我市土陶业之最。在土陶业发展到巅峰的20世纪70年代,大庄村直接从事土陶生产的达400多人,窑屋99口,年产值80-90万元,是全村的支柱产业,也是牛泉公社的纳税大户。这样的规模和产值,当时在省内也是一流的。人们靠这传统技术辛勤劳作,生活平静而殷实。因此,周围一带有“银大庄”之称。

土陶产品以瓮、盆、罐等家庭实用器皿为主,还有小工艺品如灯台、枕头、蒜臼、洗衣板、砚台、笔筒、镇纸、泥人、泥哨等。其中仿黑陶制品“大龙瓶”,肚大口小,通高4米,腹部直径1.4米,两条祥龙腾云戏珠盘绕于瓶身,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堪称土陶的典型代表。种类繁多的土陶制品,特别是瓮、盆、罐等成套陶器,有大有小,既能盛粮又能盛水,经济实惠,在生产水平低、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青睐,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土陶仍是当地特别是农村人们主要的生活用品之一。

由于经济实用,大庄土陶除畅销于当地外,还大量销往省内的泰安、济南、滨州、济宁等地区, 远的销往河南省,辐射方圆300里左右。这些土陶制品,除了卖以外,还可馈赠亲友,当地民谣“大庄人压箢子,不是盆子是罐子”即为佐证。

大庄土陶历史悠久,土陶业始于何年,无可考证,一般认为开发生产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有一段传说为证。传说明朝嘉靖年间莱芜知县陈甘雨学识渊博,颇有政绩,从政之余,爱好寻仙访古,与居住于莲花山的神仙安期生颇有交往。一次,安期生骑驴访友归来,行至大庄地界遇一老农拉着一车窑货下乡去卖。安期生怜其辛苦,遂让所骑毛驴拉车。

驴拉车自然走得快,可惜路面凹凸不平,将窑货颠碎不少,老农见状懊悔不已,说:“你老人家让驴替我拉车是可怜我,可一车窑货全碎了,我可怎么过?要知道,我上有老,下有小,全靠贩卖点窑货养家糊口啊!”安期生见状,不紧不慢地说:“不就是一车窑货吗? 烧窑需要土,我还你两抬筐土便是,用不着大哭小叫象塌了天似的。”等把驴车赶进了陈甘雨的县衙后,安期生让衙役给他抬上了两抬筐垃圾土,而且只准运走,不能倾倒在城里。卖窑货人又气又恨,窑货碎了又多走了许多冤枉路不说,还得推着两抬筐拉圾回家! 出得城来瞅瞅四下无人,便将垃圾倒入路边水沟内,这才发现原来筐底全是白花花的银元,才知老者真是济生救世的活菩萨,遂叩头谢恩拜土而去。

从传说中我们发现,明朝嘉靖年间大庄土陶已经颇具生产规模,村民或邻村群众已经以贩卖窑货为主要生活来源,这说明大庄土陶的生产历史还要久远。 土陶之所以盛产于大庄,主要原因是大庄有适合烧制土陶的红岗板粘土,这种土粘度高,油性大,是制作土陶的优质原料。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莱芜古代矿冶发达,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就其历史而言,《续修莱芜县志》曾有“稽之史册,应在秦前”的记载,唐时莱芜有“汉置铁官,至今鼓铸不绝”的记载。

而矿冶与制陶密切相连。矿冶冶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制作泥范,而泥范制作的好坏与所用泥土有很大关系,需要那种杂质少、粘度高、油性大的粘土,制成范模后还要到烘范窑进行烘烤,以使模具更加坚固耐压,整个制模过程与制陶相似。大庄的这种红岗板粘土恰恰适合了泥范用土的要求。

北宋时期,莱芜设立了专营铁务的机构--莱芜监,与江苏徐州的利国监同为京东路两大冶铁中心,辖“三坑”、“十八冶”,其冶炼规模居全国首位。根据对冶炼遗址的考察,“十八冶”中的鲁西冶 (位于方下镇鲁西村东南、汶河北岸) 、汶北冶(位于方下镇冶河村东南,南临汶河)与大庄相邻并呈) “?”分布,中间只有一条汶河相隔,往来方便。冶炼遗址内随地可见炼砟的矿石、烧土等冶炼遗存,还有较多的砖、瓦、陶片、白釉瓷片。特别是鲁西冶遗址的耕土层和文化层扰乱明显,据采集的标本分析推断,该冶炼遗址是在唐代冶炼场的旧址上进一步发展扩大而来的。遗址上的陶片,经化验质地为粘土,而鲁西、冶河处于汶河北岸,属砂壤土质,没有粘土,汶河南岸的大庄却极富最适合制陶的红岗板粘土。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大庄当时为鲁西冶、汶北冶的泥范制作场所,大庄土陶就是从唐宋时期矿冶业的泥范陶范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间矿冶生产时开时禁,而由泥范、陶范发展演变来的土陶器皿由于方便人们的生活而进一步发展流传了下来。

土陶的生产过程大体可分为泥条制作、生坯制作和土陶烧造三个环节。

泥条制作:大庄土陶讲究陶泥的质量和陶胎的性能,有“泥质陶”、“类砂陶”之分,所谓“泥质陶”就是用除去杂质的精细粘土制作的,而“类砂陶”则是为了使陶质加热时不开裂,同时使器物更加结实耐用而有意在泥料中掺进了沙子。一般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粘土在专门的窑场(用来晒土、泡泥、凉晒生坯的场所)上晒干,再用水泡透成泥,在入窑屋 (内设木轮、石凳等,是搓制泥条、制作生坯的场所) 之前还要“沉腐”一段时间,以繁殖微生物增强泥料的可塑性。泥料进入窑屋后,由小工脚穿粗布鞋踩上三遍,剔除里边较大的石块、砂粒后,再用泥铲 (铲泥用的类似于锨的工具)打成高1.2米左右、宽0.5米左右的泥垛子。

待泥垛子稍干后,用弓子(象弓一样,用细铁丝为弦) 一层一层地刮,进一步剔出泥料中的沙粒、草根等杂质,这与古代制瓷的泥料加工异曲同工,只不过后者更加考究 (古代景德镇的一般做法是先将泥料粗碎、粉碎、淘洗并做成墩子即泥砖,再沉泥于缸用木钯翻搅,澄出粗细料,把细料用细箩过一遍,复以双层绢袋澄一下,用这等精炼的泥料塑坯造型,烧结的胎质自然细润、均匀致密) 。经弓子刮选后的泥料再用泥铲打成泥垛子,用脚踩均匀后,开始由坯工在石凳上象揉馒头似的反复搓揉抟滚地再“熟练”一番,称作“搓泥条”。石凳分上下两层,坯工在上层“搓泥条”,下层盛放“搓好”的泥条,以便于轮匠 (用木轮将泥料加工成形的工匠) 随手取用。轮匠根据所做器皿的用料多少,在蹬轮小工的协作下在木轮上做出形状、大小不一的器皿雏形,各种盆、罐因其较小较浅可以一次成型,而较大的瓮、花瓶等则需要两次甚至多次加工成型。

生坯制作:主要由成匠来完成。轮匠做成泥胎后,由小工用卜杖 (一种端泥胎用的木制工具) 将泥胎端至窑场由成匠(将器物力口工成形的工匠)边晾晒边加工。如果器物较大如瓮、大盆等则须视物大小分别用合适的成圈 (一种防止较大型泥胎移动时破裂而用来约束泥胎腰腹部的铁圈,也有的用布或麻编织而成) 套住器物加以移动。秋冬季节,因天短,为了延长日照时间,还在窑屋的南墙外用土堆成一道斜坡,用来晾晒泥胎,俗称“窑仑”。成匠在窑场或窑仑上,对所有泥胎进行整形、晾晒、装饰花纹。为了让泥胎均匀地晾晒,不致于干裂,通常要视泥胎的干湿情况及时刷边,即在泥胎表面再涂一层甚至几层泥浆,以防“急干”。

各种盆、罐等一次成形的物品一般是“半干”以后开始装饰花纹、涂上釉料,给罐子捏上提手、出水嘴、提纽等。釉,也称釉子,是覆在陶瓷胎骨上的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釉料的主要成分是釉石(俗称干子土) ,碾碎细练后制成釉浆,由成匠用续(xu,用麻绑成的大麻刷子,用来涂浆、上釉)均匀地涂涮在成型的坯胎表面上。釉料的熔点比胎骨要低,有较强的张性和流动性,烧结后平匀光滑,除耐磨、耐蚀、不渗水等理化性能外,陶瓷挂釉等于披上了一件美丽华灿的衣裳,光彩照人。二次成型的器物如瓮等要待“瓮扇子”(瓮的雏形)半干后再抬入窑屋由轮匠用木轮接上上半部后,再由成匠进行修饰加工。土陶生坯经成匠加工修饰成形,晾晒至八成干以后,即转入专屋 (类似敞棚,通风性能好,用来盛放成形晒干的土陶生坯)盛放,等待装窑烧造。

土陶烧造:这是土陶业的最关键环节,包括窑制、装窑、烧窑等几个问题。 1、 窑制,即窑的建造方式。在古代作为鲁西冶、汶北冶的配套设施,此处当为烘范窑,烧造形式是原始的敞口烧,其火候只能达到成陶温度的低限,陶器品质较差。以后,窑工们不断改进窑炉结构,由直焰窑发展到倒焰窑,推出了龙窑、馒头窑、阶梯窑、蛋形窑等性能更优的窑制,将火候进一步提高至1200℃以上,把火候“陶冶”到了几近成瓷的境地 (一般地说,成陶温度约在700℃-1000℃之间,成瓷温度则至少在1100℃以上,成熟的中国瓷器多在1300℃左右)。 窑炉建造一般是先清理地基,挖出底槽后,用土和石灰按一定比例夯实,夯至与地表齐平后, 再用土坯、沙拌泥垒砌至2.8米左右开始用砖发碹,并在碹的弧形顶部留下一个40公分见方的排气孔。

窑的后边两侧各留一道80公分长、25公分宽的烟道与窑墙齐,在窑墙外边建烟囱,烟囱与窑肩(开始发碹外)高度一致。为了进一步巩固窑身和保持窑内温度,还要在窑墙外填上一层厚厚的经过晾晒加工过的细干土,外边用石头或砖瓦垒砌起来,高度与窑肩齐平。最后,用草拌泥涂漫窑顶及窑身,越厚越好(起保温和加固窑体作用) ,一般厚约40-50公分,并留出上窑顶的通道。窑内则用沙拌泥,均匀地涂抹于窑壁上(不用很厚,1公分厚即可) 。窑门前要用土坯铺建窑炕,并用细沙灌缝,窑炕上一般都预置一部分细沙和碎陶片,以便装窑时作铺垫用。再在窑门口下方挖一斜角约为30?0、 40公分左右深的炉坑,在炉坑上方与窑底齐平处铺上炉条。窑门一般是用砖发碹垒成弧形门,门的大小依所烧器物的最大尺寸而定,一般窑门口不大,仅容土陶进出即可。 2、装窑:装窑前一般要选择一个好天(晴天,阳光明媚但不能太热),将生坯(包括盆、瓮、罐等各类器物)由专屋运到窑场晾晒一上午,一般下午3-4时左右装窑。装窑方式有两种,一为“筒装”,一为“花装”。筒装属传统模式,即将生坯口对口、底对底一层层地叠加起来, 多的能叠加到5-6层;这种装窑方式对土陶生坯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泥胎强度不够,或是生坯没有晒透晒干,极容易造成“塌窑”,即底下的生坯由于承重大而破碎,造成窑货坍塌。“花装”是由章丘传入的,即装窑时不是口对口、底对底地赶着摞,而是象插花般地错开,这样相应地加大了承重面积,不致于将底层的生坯压塌。装窑跟“出窑”一样是个苦差使,由于窑门小,人多用不上,只能佝偻着身子往里传送生坯, 由2-4人在里边装。“出窑”就是将烧好的土陶移出窑炉,相对于“装窑”来说更“苦”一些,由于窑内温度高,加之一些灰碴等往下落,出窑人即使大热天也需要头戴棉帽身穿棉袄以防烫伤。 3、 烧窑:装完窑后,用砖将窑门封住,并用沙拌泥或草拌泥进一步涂漫密封,只在窑门下方留一个正方形的“续火口”,以便投续燃料;在窑门上方留一个长方形的“望火眼”,以便烧窑匠察看窑内火候以及窑货烧到何种程度。由于莱芜的煤炭开发较早,西汉时即有开采,称“打炭窑”,唐宋时已大量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大庄土陶所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也用柴草和木料,不过后者多半是用作“引柴火”。 烧窑要求掌握很高的技术。 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窑匠烧好一窑土陶需要1600斤-2500斤煤炭(烟煤),而技术欠佳的窑匠有的烧掉3000斤炭还不能将土陶烧熟烧透。谈论起陶瓷烧造,人们通常爱说“火的洗礼”。所谓“火的洗礼”,是由大候、火焰作用于泥料来兑现的。火候,即烧结温度。开始烧时,火要小,需要慢慢地均匀地提升窑内的温度,窑顶发碹时留的排气孔不断有“湿气”(蒸气)冒出来,这样用慢火烘烤大约持续有15-16个小时。 如果控制不好火候,使窑内温度短时间就升上来了,容易使陶坯“急干”而造成塌窑。慢火加热后,窑顶的排气孔不再冒“湿气”了,即可加大火候,使窑温达到800℃-100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窑内温度,还要将窑顶的排气孔堵住,窑匠就是通过添加燃料和堵开窑顶的排气孔来调节火候的。火焰,即烧造气氛,有氧化和还原两种性质。按现代科学解释,火焰的性质是由燃烧中产生的游离氧及还原成分氧化碳的含量决定的。一般地说,游离氧含量在4%-10%时为氧化焰,含氧量小于1%而碳素在4%-8%时则为还原焰。就直观经验而言,氧化焰时,窑内火净、明澈清晰;还原焰时,窑内烟焰滚滚。在把握火焰上,熟练的窑匠有丰富的经验和办法,譬如打开排气孔和烟囱,通过“续火口”往窑内吹风,使窑炉内火烧得旺旺的,就营造出了氧化气氛;相反,堵死排气孔,堵住烟囱,把柴禾浸湿再入窑,使碳素不能充分燃烧,就能造成还原气氛。就大庄土陶来说,待窑内火净明澈、陶坯晶莹红透似要熔化流淌时, 就要停止烧窑, 并将窑顶的排气孔连同烟囱、“续火口”、“望火眼”以及炉眼下边的排碴口全部堵死,并用泥封闭,俗称“被窑”,此时窑内燃烧不充分, 碳素增加,为还原气氛。“被窑”2-3天后,土陶就烧熟了。出窑时,为防止骤冷土陶炸裂,要使窑慢慢冷却,先将窑顶的排气口拉开一条缝,同时也从窑门口弄一点小缝隙(进风口)以加速排热,上下协同进行,间隔一段时间后,逐步加大进风口、排气孔连同烟囱的缝隙,最后直至排气孔、烟囱全部打开,窑门也逐渐拆开,一窑土陶就烧造结束了。 大庄土陶色泽以青灰色(老瓦棱色)为最好,黄褐色为最下。就一窑土陶来说,一般最上层 的质量最好,从顶层往下,一层比一层差,最底层的呈黄青色,质量也最差。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庄土陶已经大多被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和现代工具所取代,其服务生产、生活的时代已基本结束。目前只有花盆等工艺类产品还有一定市场,继续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大庄村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以文育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是大庄村的良好传统。清末秀才卢恒德,其人画好,字好,尤其擅长柳体,当时为四乡名人,书写碑文无数。杨庄镇,泰安范示范园镇,峋峪镇都留有其手迹。20世纪30年代村有私塾,有王兴龙、王成录先生开馆授业,学《三字经》、《易经》、《诗经》等,教学童以识字为主.1946年纪瑞昌来大庄发展教育,村建完小,其为校长,有教师数人。解放后为正式完全小学,周围村庄学童皆来此读书,形成较大规模,有教学班6个,学生300余人,教师10多人,为中心完小。1958年中心完小迁牛泉村,1958年村内又办民中1所,招生2个班,全县范围招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后民中撤销,1975年,在校生增加,村完小教室不能容纳,村支部又在村南建学校l处,设教学班19个,教师32人,后因教室变成村支部又于1996年投资40余万元与双泉村合建联小l处,设教学班10个,教师17人,1999年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学校。由于村民重视教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长明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卢永书考入大连工学院,王长凤考入山东中医学院,莱芜有名的散文作家王志文就是从大庄走出去的。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有近百人考入大中专院校。王健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王利顺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研究生,卢波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
  老中医王兆能是解放前后大庄村几名医生的杰出代表。其人尤擅长外科,是周围村庄的有名的疮大夫。此人治病济世,急公好义,穷人看病,从不收钱,而且药到病除,很多患者不远百里,前来就医,泰安市徂徕山一带百姓都闻其名,门前就医者络绎不绝,医好患者无数。

大庄村正发生着巨大变化,3000多村民正用勤劳的双手、勇敢和智慧,建设着一个崭新的大庄村。人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新大庄将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多次被市、区、镇评为先进单位,市、区级文明单位和先进党支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道路建设、小城镇中心村建设、教育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劳务输出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村党支部书记陈华春系莱城区人大代表,2005年、2006年 、200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双带双强”模范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

地址: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

莱芜市莱城区

周边幼儿园

牛泉镇绿地幼儿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大庄村商业街

周边村庄

大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济南市莱芜区

大庄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大高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