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顶村
横顶村 横顶村村庄名片 横顶村人文自然
横顶村隶属莱城区和庄乡,位于莱城北30公里、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处。村北、西、南三面邻苗山镇,东接麻峪村。全村720口人,土地998亩。盛产桃、苹果、花生。横顶村隶属莱城区和庄乡,位于莱城北30公里、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处。村北、西、南三面邻苗山镇,东接麻峪村。全村720口人,土地998亩。盛产桃、苹果、花生。 明朝末年温姓由 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村落横坐在淄河和 汶河分水岭顶,故名横顶,与财神庙、五里桥为一行政村。村名的来历另有一说,当年杨家将出兵作战失利,被困在村西的深沟中,故而得名杨家困,后习惯叫杨家岭,再后改为杨家横,村中东、西两庙碑中均有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改为横顶。现村中共有16姓,其中邴姓与孔姓居多。 康熙《 莱芜县志》记载:“杓山保·横顶村”。民国时期属于莱芜县第六区:1941年1月属石马区:1945年10月属莱东县常庄区:19...
详情横顶村隶属莱城区和庄乡,位于莱城北30公里、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处。村北、西、南三面邻苗山镇,东接麻峪村。全村720口人,土地998亩。盛产桃、苹果、花生。
横顶村隶属莱城区和庄乡,位于莱城北30公里、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处。村北、西、南三面邻苗山镇,东接麻峪村。全村720口人,土地998亩。盛产桃、苹果、花生。
明朝末年温姓由 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村落横坐在淄河和 汶河分水岭顶,故名横顶,与财神庙、五里桥为一行政村。村名的来历另有一说,当年杨家将出兵作战失利,被困在村西的深沟中,故而得名杨家困,后习惯叫杨家岭,再后改为杨家横,村中东、西两庙碑中均有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改为横顶。现村中共有16姓,其中邴姓与孔姓居多。
康熙《 莱芜县志》记载:“杓山保·横顶村”。民国时期属于莱芜县第六区:1941年1月属石马区:1945年10月属莱东县常庄区:1951年为莱芜县第十区,1952年称常庄区;1958年3月属和庄乡,后改为和庄人民公社;1959年3月并入常庄公社,1984年3月改为常庄办事处,1985年10月撤处并乡属和庄乡。
村东头有玄武庙,通常称镇宫庙(东和),修建时间无考究。庙碑记载,顺治五年, 康熙五年,嘉庆十年都曾修过,2001年再次整修,恢复原样。院中古槐树身虽已腐朽残半,但还枝叶茂盛,与院中红砖绿瓦,雕梁画栋,浑然一体,古朴典雅;与其对应的是西庙,距东庙400米,两庙门相对,建筑相同,站在东庙门口可看清西庙内的情景。西庙为泰山奶奶行宫,碑文记载曾于顺治五年、康熙五年重修过。庙中壁画存半。据说修两庙是为了避灾镇邪,为民祈福。早年东庙后30米处有一圆砂石,高2米,直径1米,貌似虎牙,无人取动,1958年大炼钢铁时修路整掉。
一个雨点分两半,一半灌淄河,一半入汶河,这是横顶西庙所占居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西庙正好建在淄河和汶河的分界线上,才有这样的传说,从西庙下行100米处,是远近闻名的杨家横古井,供全村饮用。
从横顶沿深沟古道向西下行2华里,有一小山村名财神庙。村中古槐一棵,小庙两座,左侧是石君祠,右侧是牛王庙。解放前,每逢正月十六有庙会,方圆几百里的商人来此赶会,祈祷神仙保佑发财。碑载为清光绪二十一年立。从财神庙西下3华里,是五里桥村,村中有一座古老坚固的石拱桥。长20米,宽5米,高15米,造型考究,令人叹奇。
从横顶到五里桥5华里的深沟古道叫控沟。沟中处处有景点,出名的有羊角石、聚力石、试刀石、仙人桥、羊角印、72条咬牙峪。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清朝末年,横顶村有三行,即学行、武行、商行。学行:秀才孔兆林考取七品县令职位,但家境不济,未能做官,但十里八乡都称老师,为以后的聘师置塾、教育子孙、发达本族起到了推动作用。武行:栾思静、栾思明为了让人们强身健体,保家护村,传授武艺。他们授徒习武把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村中人大部分都学过半斗谷的武功。商行:邴家三兄弟,家业兴旺,名震一时,发展到99鞭骡子,在齐鲁古道上往返经商。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横顶村民积极支援前线作战,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5名村民为国捐躯。主动作向导,带领解放军进行燕子山阻击战的姜延福就是横顶村民兵武装的代表。战争时期该村造就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如王士彪、田子文、李同更、孔庆槐、孔宪早、孔宪秀等。抗战是英雄,建国后是党的优秀领导干部。
横顶村人自古就重视和发展教育。建国前村里就有私塾学堂,孔宪华是第一位先生。1951年有人考取了国家第一批公办教师。建国后,村里建起了容纳三个班的小学。1980年,村里又筹资迁址重建了容5个班的标准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自恢复高考以来,共有大中专毕业生29人。其中本科生9人。研究生1人。
建国后,横顶村同全国一样。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
村里先后修造了三座水库,两个水池,共动用土石45000方,库容量30000方,80%以上的土地能浇上水,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1976年集体筹资通了电。至1976年全村整平土地340亩,1983年投入工日5000多修了5条环山生产路,路路相通。1983年冬,村抽调25人组成水利专业队,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建起了 2500米的黄湾水库两干渠及大型渡槽一座,完成了引水配套工程。1987年筹资1.2万元对新修的村西水库二级提水配套。1991年,家家吃上了自来水,1996年在村东架桥一座。2000年村民筹资7万多元,完成了农村用电全省并网和配电室改造。
1990年以来,村里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面积开发山岭簿地。封山造林,绿化承包。仅桃树面积就达340亩,承包户最大面积有3亩,户户产果都超过万斤;收入不下4000元。家家土屋换瓦房。户户有三轮车和摩托车,常年在外搞运输的大小汽车有10辆。电话装机110门,过去那种祖祖辈辈在控沟推脚、担脚、卖水卖饭为生的日子,永不再现了。横顶人勤劳,横顶人厚道,横顶人将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周边行政区划
莱芜区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周边村庄
横顶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