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古村
英古村, 英古村概况, 英古村经济产业, 英古村社会事业, 英古村人物
英古村隶属于 河南省洛阳市 孟津县常袋镇,在常袋西约2公里处,东邻 常袋村,西邻龙王村,南邻 杨沟村,北邻 酒流凹村。该村共辖4个村民小组,共计126户。英古村中问有道沟,原名樱桃沟。相传明朝 洪武年间,这里的山山岭岭、沟沟坡坡尽是樱桃树,红樱桃、白樱桃、黄樱桃、腊樱桃、台樱桃、朱皮樱桃、火焰叶樱桃……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因得天独厚的婆提键水土资源,盛产的白樱桃个大核小,其味酸甜可口,食后可清神明嫌翻海危目,延年益寿。举国上下,绝无仅有,颇负盛名。每年一到阳春三月,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慕名争相前来观光,留连忘返,如痴如醉。一到收获季节,洛阳城内外的商贾小贩,推车的、担担的络绎不绝。起早贪黑,见天总有数十人争购。城内的大街小巷,一时被卖樱桃的闹得沸沸扬扬。此事不知哪年竟惊动了皇上,于是,圣旨下,凡是樱桃沟所产的樱桃一律上贡。年复一年,贡品的数量逐年增加,后来,闹得村里实在...
详情英古村隶属于 河南省洛阳市 孟津县常袋镇,在常袋西约2公里处,东邻 常袋村,西邻龙王村,南邻 杨沟村,北邻 酒流凹村。该村共辖4个村民小组,共计126户。
英古村中问有道沟,原名樱桃沟。相传明朝 洪武年间,这里的山山岭岭、沟沟坡坡尽是樱桃树,红樱桃、白樱桃、黄樱桃、腊樱桃、台樱桃、朱皮樱桃、火焰叶樱桃……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因得天独厚的婆提键水土资源,盛产的白樱桃个大核小,其味酸甜可口,食后可清神明嫌翻海危目,延年益寿。举国上下,绝无仅有,颇负盛名。每年一到阳春三月,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慕名争相前来观光,留连忘返,如痴如醉。一到收获季节,洛阳城内外的商贾小贩,推车的、担担的络绎不绝。起早贪黑,见天总有数十人争购。城内的大街小巷,一时被卖樱桃的闹得沸沸扬扬。此事不知哪年竟惊动了皇上,于是,圣旨下,凡是樱桃沟所产的樱桃一律上贡。年复一年,贡品的数量逐年增加,后来,闹得村里实在缴纳不起,官府反到村里抓人兴师问罪。逼得人们无路可走。无奈之下村长偷偷把树根统统截断,致使来年全部死光。
追溯当年,樱桃树被全部毁光后,村民们皆都垂头丧气,整天闷闷不乐。一天、几只布谷鸟由此飞过,见樱桃树没有了,都惋惜地叫着:“樱桃毁苦、樱桃毁苦……”。鉴于上述原因,众人又把村名叫“樱苦沟”。后来,叫着实在别扭,依据村里有史以来,人才辈出,英名长存,引以自豪,又把村名改叫“英雅炼捉寒古”了。
直到1991年,出于孟津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特意从北京和河南省农科所购回3000株优良品种樱桃树苗培植在村小学的校田里,并聘请省农科所的 专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作技术指导。
现今全村共有10姓,刘姓11户、郭姓8户、井姓l户、张姓3户、崔姓1户、荆姓3户、赵姓9户、李姓2户、王姓l户、杨姓87户。杨姓系明朝由山西省 洪洞县迁至,居村最早,占全村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该村的主要 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建国初期亩产仅70斤左右,无水浇地。70年代,靠政府扶持打机井3眼,后因管理不善,报废2眼,现存1眼,除人畜饮用外,灌溉面积有70亩,通过当时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农药、化肥的推广使用,现年亩产可达800斤左右。
70年代以前,村民们吃粮靠集体,花钱靠救济,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连温饱问题都还得不到彻度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村民们以副养农,80至90年代,家家养猪、鸡,大部分农户养牛、羊,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养殖业已不复存在,养殖专业户应运而生,现有的养牛专业户4户,存栏16头,养猪专业户8户,年存栏200头,养兔专业户10户。每年外了务工人员达100多人,增加了收人,搞活了经济。
1966年以前,村里只有少数木匠、铁匠、小炉匠、席匠小工业。文革期间,国家扶持一台40型拖拉机,并以村里出头办起了一个小型翻砂厂,集体经济有所发展,后因各方面条件制约,副业停产。2007年,为了大力振兴英古经济,村两委出头引进一个“一次怀杯”厂,固定资产达100万元,另外一个铸造厂和一家封沟造林的承包商,把英古村的经济振兴带上了希望之路。
70年代,村里希寒弃靠上级扶持架起了高压线路,开始点灯不用跨删油了。2002年国家投资村民集资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行了同网同价,村民用上了安全可靠的放心电。
1999年上级拨款铺成了通往杨沟村的柏油路,改变了村民的交通和生产条件。
解放前村里没有学校,解放后办起小学l所,l一4年级,1969年发展到1~5年级,1970年有了初中两个年级,两年后并人常袋初中。2003年孟津县实施合点并校,英古小学并至常袋中心小学,解放以来全村共有25名教师,其中任过中学校长的2人,小学校长的6人欠端格,现有教师7人,学历全部合格。
英古村历来尊师重教。1970年建起校舍一所,有8孔窑洞和6间瓦房。1989年,为改变办学条件,又新建校舍,盖起教学楼一栋2层18间,为培养“四有”新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年来共有20多名学生进入大学学习,2007年就有8名学生上二类本科以上线,圆了上大学梦。
2004年,建立了“英古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曾多次被孟津县、洛阳市评为“先进单位”。
解放前村里缺医无药,人均寿命54岁。1963年建起了村合作医疗室,5年后缺医停办。2007年,实地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90%,以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一大难题。
英古村地形复杂,单说沟就有东沟、西沟、西凹沟、南凹2道沟、北凹沟、马道沟、小河沟共计8道沟。以前东沟、西沟、小河沟底溪水潺潺长流不息,蟹、虾、鳝鱼颇丰。沟底栽植三园记击企芦苇近40亩,竹子2园8亩。沟坡上的柏树、杨树、柿树、榆树、泡桐遮天蔽日,成了数十种鸟类的天堂,实在是一处亮丽的风景园。70年代期间,这些生态环境全被破坏。眼下水位下降,河流几乎全部干涸。
杨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少将。
刘克文:原任洛阳市委秘书。
刘景让:原任洛阳市工商局局长。
杨树杰:原任 灵宝、 卢氏县委书记、洛阳地震局局长等职。
杨树田: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 北京总参招待所政委,正团级。
杨建西:现在河科大任教,博士学位。
杨兆厚:原任甘肃省第四地质队党组成员。
杨兆华:原任湖北铝厂工会主席。
杨延伟:铁道部门工作,高级工程师。
杨献伟:原任解放军某部营长。
杨元树:曾任湖北省某地区专员、 湖北日报社社长。
杨志荣:曾任解放军某部营指导员、河南省文工团团长。
杨学勤:原任洛阳市第一干休所所长。
杨跃进:现任海军某装备部副部长。
刘道龙:现在贵州省工作,博士。
韩中秋:洛阳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
周边政府机关
孟津县常袋镇拐坪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
周边政府机构
孟津区常袋镇英古村翡骣退栝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周边乡镇
常袋镇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周边村庄
英古村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隆华大道
常袋村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