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村

半坡村, 半坡村乡村简介, 半坡村地势奇特, 半坡村经济产业, 半坡村交通运输, 半坡村社会事业, 半坡村学校建设, 半坡村基础设施, 半坡村交通工具, 半坡村名胜古迹, 半坡村民俗文化, 半坡村大事记, 半坡村著名人物


半坡村是 河南省洛阳市 孟津县常袋镇下面的一个 自然村。半坡村原名古龙泉,后演为半坡村。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半坡村位于云南省楚雄 南华县兔街镇半坡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0.00公里,距离镇20.00公里, 国土面积11.40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14.50℃,年降水量144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1062.80亩,其中人均耕地1.02亩;有林地16847.00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78户,有乡村人口1025人,其中农业人口1025人,劳动力81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87人。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5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32.00元。半坡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核桃为主。半坡村隶属于 河南省洛阳市 孟津县常袋镇,下辖娑罗窑自然村,位于 常袋镇政府南2.5公里处,东接...

详情

半坡村地名网_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常袋镇半坡村资料简介
  半坡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常袋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030810921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308。半坡村与常代社区、东小梵村、潘庄村、西小梵村、酒流凹村、姚凹村、马岭村、石碑凹村、赵沟村、英古村、拐枣坪村、西杨沟村、土门沟村、武家湾村、小崔沟村、赵洼村、东地村、常平村相邻。 还有57个地名与半坡村同名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常袋镇半坡村介绍

半坡村是 河南省洛阳市 孟津县常袋镇下面的一个 自然村。

半坡村原名古龙泉,后演为半坡村。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半坡村位于云南省楚雄 南华县兔街镇半坡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0.00公里,距离镇20.00公里, 国土面积11.40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14.50℃,年降水量144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1062.80亩,其中人均耕地1.02亩;有林地16847.00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78户,有乡村人口1025人,其中农业人口1025人,劳动力81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87人。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5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32.00元。

半坡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核桃为主。

半坡村隶属于 河南省洛阳市 孟津县常袋镇,下辖娑罗窑自然村,位于 常袋镇政府南2.5公里处,东接 小崔沟村,西邻土门村,北连 武家湾村,南接 麻屯镇董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501户,1957口人,其中娑罗窑自然村四组118户406人。

半坡村

村域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2.5公里,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 耕地2520亩,村庄占地610亩,荒坡、道路等数百亩。村域北高南低,相差35米左右。东临 小浪底专用线,交通便利。朽茅记土地肥沃,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红薯、谷子、棉花、豆类等;主要特产是近几年已种植 美国红提葡萄1000亩,因地而奇,鲜甜清香爽口;主要养殖牛、猪、鸡等;主要林木桐、槐、杨等。

半坡村原名古龙泉,后演为半坡村,村名是怎样来的,不得而知。

娑罗窑村是从旧社会到现在一直隶属于半坡村的一个自然村,和半坡村隔沟相望,称沟西。旧社会实行的“保甲制度”,和半坡村是一个“保”,婆罗窑村为一“甲”,解放后,和半坡村一个高级社,半坡大队成立后,娑罗窑村是半坡大队的两个生产队。

娑罗窑地势奇特,北高南低,东西两边有两条大沟自北而南相交。四邻是东边隔沟相望的半坡,东北与武湾后沟毗邻,西与杨沟张家为伴,南边下大坡与土门沟相交,往北三里上坡到达常袋。两条主沟侧边小沟纵横,形似齿状,全村地域复杂,土质以白红土夹礤礓为多,耕作困难。解放前全姓刘,解放后增加杨姓两户。相传明朝大迁徙中村民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几经周折迁此定居而繁衍生息。

全村共有11个姓氏。郭姓295户1185人;刘姓118户406人;周姓24户98人;王姓39户158人;张姓8户35人;徐姓3户13人;李姓2户9人;侯姓2户8人;杨姓3户12人,陈姓3户12人;乔姓4户16人。郭氏家族是在明孝宗 弘治年(1488年)之后明神宗万历年(1573年)以前由山西 洪洞先迁到平乐,后有盼充第七代孙郭英迁半坡村。

解放前耕作粗糙,地力衰竭,且劳力缺乏,牛车木梨,锄头铁锨低级耕作。虽不惜身力躬耕终年,但亩产仍多在200斤以下。解放后耕者有其田,精耕细作产量递增。后在政府引导下,自愿建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解充多章决部分农户耕作困难而连年丰收。1955年转高级精祖寻社,土地归集体,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敲钟上工记分,及按工分配体制严重挫伤村民积极性(1961—1963年每人0.3亩自留地及包产到户),1958年产粮11.4万斤,1978年仅为15.4万斤。深耕套种,改良品种,修整梯田但增产有限,亩产始终未超过400斤,每年小麦脱粒更长达月余,村民劳累终年但效率低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联产责任制,土地估产后按产量和人口平分到户,自行种植,收益归己,焕发了生机。特别是80年代初,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十五年不变,村民如鱼得水大展身手,又在90年代后期确定30年不变,村民积极性更为高涨,人畜车辆从不足百部猛增到300余部,耕牛从152头猛增到400余头,自主经营带来巨变,扩大麦播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科学配施化肥,改善灌溉条件,调整产业结构,连年产量多在155万斤以上,玉米总产120万斤以上,杂粮总产7万斤以上。如今犁地靠机耕,种田多良种,收获用机械,运输有三轮,免除农业税,政府发补贴,劳动强度低且效益剧增显而易见。

畜牧养殖:1978年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养牛发展到400余头,主要用于 耕田,但随着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而逐渐减少。养猪可达到户均一头,大户养猪,二组郭超锋70头,郭兆伟40头,三组郭五庄25头,四组郭广州75头,六组王民州160头。养蜂,王书克20箱,王五常14箱,郭聚欣25箱,郭济超8箱。养殖业经济效益可观。

1978年无机动车,畜力车辆、胶轮车仅有采棕乌屑6辆,农业生产物资运输为人力或畜力车。家庭燃煤除极少数农户雇用机动车外,即使到新安县也是人力架子车往返70公里。1978年后452户备有架子车,役使畜力。80年代后,燃煤改用蜂窝煤,已告别人力畜力下山拉煤之苦。踏应局

企业:1972年村里建有木工加工厂,主要加工双人床,铁业主要加工螺帽、螺杆、翻沙,加工机械零件,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又在1975年建起了硫酸厂,规模之大,效益可观,后因多种因素停产,不得已而放弃。

第三产业:解放前后,日常所用除村里一个代销点外,再就是货郎拾遗补缺。粮食加工基本是牛拉或人推石磨碾,村民粮食不足,收入低微,主要收入靠卖个猪或拿几个鸡蛋换钱。改革开放打破禁区,放宽政策后村民各显其能。目前村中有饲料加工,百货商店10余家,进城做生意40家,付杠婶迎农村小型施工队3个,年收入20余万元。

解放前村中无水浇地。靠人推或牛拉车浇少许菜地,1958年打水井10眼,利用双辘轳提水灌地,效益不佳。后在1974年在支部书记郭林生的带领下在村西沟底挖池利用地下水,面积3亩左右,提水爬坡800米左右上岭浇地,改变了生产条件,粮食增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后因池底淤积,水源不足停用,现在只供娑罗窑一个自然村饮水用。又在1977~2002年打深井4眼,保证了2~6组的农田用水,确保旱涝保收,人们的生活有了根本的保证。

70年代前无通讯及电力设施,其后普及有线广播。1958年通电用上了电灯电器,村里安装高音喇叭。1997年开通 程控电话,拓宽信息交流渠道。2001年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减轻了群众负担。

解放前有私塾,1946年开办公立半坡初小。解放后学校规模变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文革中,农村有代帽初中、高中,学生人数已达400余人,教师20余人。

后在1982年中、小学分家,村里已有初中、小学两所学校。1989年初中合并,小学所在地因是过去的民宅,年久失修,光线又暗,1998年、2002年两次建起2层36间的教学楼,学生人数240余人,教师10余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开通远程教育,仪器与体育器材均达国家标准,入学巩固率100%。2005年政府对农村实行“两免一补”,生均90元,历任校长恪尽职守,育人有方,业绩显著。

村民历来勤于耕织,更重教育,培育出不少人才。解放后考入大中专63人。1998年以前考入大中专20人,1998年考入本科大专3人,1999年考入本科大专5人,2000年考入本科大专4人,2001年考人大专2人,2002年考入本科大专3人,2003年考入本科大专3人,2004年考入本科大专4人,2005年考入本科大专4人,研究生1人,2006年考入本科大专6人,研究生1人,2007年考入本科大专9人,多年来尊师重教,崇尚文化,人才济济。

解放前无诊所。村民就医十分不便。1958年成立了集体卫生室,有医生郭振升等为民诊治。1967年后合作医疗时村民年交5元享受半价药费,2006年实行了新农合。

居住条件:解放前只有土窑和少量瓦房。现已有95%农户重建平房或二层楼房,多数瓷砖镶贴,宽敞舒适,圆了居者有其屋的千年之梦。

家用电器:解放前家用电器为零。1963年全村通电之前也仅有少数几部收音机,全村无一部电视机。其后家用电器发展较快,特别是80年代中期增长迅猛,收音机、黑白电视机普及后又被彩电替代,目前户户有电器,现有彩电480台、洗衣机300台、电冰箱200台、电风扇2200部、空调100台。

通讯设施:解放前无电话。1958年至1995年仅有一部手摇电话。耳目闭塞,通讯不灵。广播电视普及后,构筑了关心时政、沟通信息平台,但经商、务工、产品购销渠道依然梗阻。1996年 程控电话开通,当年即安装20部,目前已建成电路信息村,村域网内通话免费,现有电话200部。手机从罕见奢侈品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现有800部。

70年代全村无机动交通工具,出门皆步行。80年代自行车逐渐普及后,交通条件有所改善。90年代摩托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全村有290辆。目前轿车50部、农用车100部,走亲访友,物资购销,农田劳作均有自家车辆。借助便捷交通网络,走南闯北已成常事。

膳食结构:解放前多数村民半年糠菜半年粮。解放后一段时间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初显繁荣。但无偿平调,刮共产风以至集体经营20年辛勤劳作但吃饭问题仍未解决。多数年份人均口粮不到300斤。夏粮就餐难以果腹。村民以每斤麦子到市区换1.5斤霉变薯干以度饥荒。因红薯产量较高而多年在1000亩左右,时有“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之语,肉蛋鲜见,菜类紧缺,吃上白馍、面条成为强烈愿望。1978年后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耕作面积,振兴畜牧养殖,外出务工经商而得以改善膳食结构。从填饱肚子到讲究营养,从杂粮为主到细米白面,从单一而食到肉蛋菜油,如今吃杂粮倒成了年轻人的刻意追求。几千年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因土地承包,科学种田,连年丰收而一举解决。几千年来没有真正安居乐业,因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生活宽裕而一举到位。

衣着服饰:补丁缀满,棉絮外见,无新颜色,冬不保暖,解放前衣着服饰不讲样式,不讲搭配,不讲季节,不讲性别且寒酸之极。1978年棉花紧缺,家境贫寒,手工纺织,粗丰旧衫而衣着无大变化。每人每年3斤籽棉1尺布票,故只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当时有脸面的人弄到日本进口的尿素袋制成裤子,有“前面有尿素(字样),后边有日本字样,看着怪拽,不值一块”的说法。1978年后棉花市场开放,取消布票,化纤衣料普及与手头宽裕为讲究式样,追求靓丽,享受舒适,注意妆扮,奠定了物质基础。特别是90年代后年轻一代从田间劳作和纺花织布中解放出来而追求时尚,西装革履,皮鞋夹克,服饰从单一遮体功能向多样、个性、时装化方向发展,家庭收入从1978年前仅以种植为唯一收入来源,工值最高0.2元,生产队现金基本空白。

其余时问饲养业限制较少外,加工、购销、外出务工,经商多被定为资本主义和投机倒把而堵塞增收渠道,油盐凭票,家无财源,人少志气,实际上一起苦熬,共同受穷。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终于摆脱桎梏,多种经营发展较快逐渐超过种植业,收入与消费发展巨变,农用车、摩托车、洗衣机、电视机已取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老“三转一响”。90年代后,部分农户外出经商,青年男女外出务工,全村年务工收入500万元。多余粮食转化售卖,家庭副业增加收入,50%户有存款,部分农户已达到小康水平。

1994年,冰月龙泉庵第六次重修碑记:此祠名为龙泉庵。自明万历年至1945年历代五次重修,四次勒石撰文,均称后唐刘子得道之所云云:刘子何人,所得何道,何许建佛伽兰殿,虽未详言,但遗迹犹存矣。祠前崖半有一泓旱涝不涸益土人乎,为龙池龙泉之名。民间相传,祠前故为梨树沟崖,有一龙潭是天赐神水,饮之有提起神、壮其筋骨之妙也,并有 曹操到此伐梨之传闻。据三国志载,曹操亲自临祠砍伐梨树,堪作建始殿之梁云云,因其年系复年潭随域演习,龙泉为龙泉祠之名也,此祠可为久矣。昔日祠宇绿树苍翠、百花争艳,壮观巍峨,年逢杏月十九日庙会规模之盛交易之广,故因年久失修,屋顶佛像倾剥,艺术形貌不堪,期期庙会也毁于一旦,为修复故化遗址,及古旅乐之所,重新展现劳动人民之智慧之结晶,梓人之呼,众人之举,自发捐款,于嘉平月隆冬施工,闻者投身献物,耗工不酬,使古龙泉之文化遗址重展英姿,供人瞻之。

位于娑罗窑村的遗址主要分布在被土沟分割的六块台地上。台地南东西三面均为深沟,东西及南面沟底有小水流。总面积达75万平方米,波及半坡、土门沟等大小5个村的河旁台地和沟崖断壁,灰坑、墓葬俱有。

第一层为耕土层,呈灰黄色,深0.4—0.5米,内含龙山至商代和部分现代遗物。第二层为文化层,呈灰褐色,大坑袋形,深约5米,内含龙山及商代陶片和石质工具等物。有磨光黑陶、加砂灰陶、红陶等,纹饰有粗、细绳纹,大、小方格纹。还有石斧、镰、钵、铲等石质生产工具。器形有高颔、罐、钵、鬲、鼎、瓮、盆等类型,从一残墓中还发现一磨光黑陶罐与一褐红色粗绳纹夹砂鬲。罐折沿平唇、短颔、斜肩、折腹、平底;鬲折沿、薄唇、深腹、腹下稍大、低档、尖柱足、底部有烟痕。

娑罗窑遗址据洛阳市考古队工作人员讲,老洛阳县志有记载是龙钟——仰韶时期的遗址,距现在3000~5000年问,属于 新石器时代。遗址周边地区,北至该村中泼池以南,东至东沟崖,西至西沟崖,南至西沟相交的老土寨上,面积300余亩,在这片地域里,发现多处灰土坑,此土坑内发现有石刀、石斧、石镰、石铲、各种陶器器皿,盆、罐、瓮、兽骨、人骨等。这些灰土坑是先人们的生活记载,当时人们群居生活,把生活中遗留下来的废物倒在一起而形成的,坑中的人骨,据说人死后,没有葬仪,和兽类一样推入坑中而葬之。这些灰土坑除沟崖处明显痕迹以外,村民在打红薯窖时,打土窑洞都有发现,这为人类发展史提供了佐证。

相传半坡原有前庵后寺,但寺现在已不存在,庵仍在。龙泉庵,自明万历年至历代五次重修,四次勒石,现已重新展现劳动人民之智慧结晶,文化遗址重展英姿,供人瞻之。

解放前保甲制。1948年建农会,1949年建支部,支部书记郭保兴,党员6名。1955年建高级社。1956年建半坡乡。1958年建 人民公社。1969年建革委会。1984年建村委会,现任书记郭新民,副书记郭效国,委员郭振华、刘守业、郭素玲,村委主任郭九师,副主任郭小民,委员郭永欣、郭素玲。

业余剧团解放前有大排鼓、狮子、旱船、十板社、业余剧团。现只流传下来排鼓、早船、逢年过节演出。现在迎娶新娘,三年祭奠,寿诞均有唢呐助兴。近来电视机已达到每户一台甚至多台。1996年建文化大院,当时有省市县乡各级主要领导参观学习。县电影队定时每月一场电影,改善人民文化娱乐生活。

民间节庆正月初一春节,迎新年,拜长辈,串亲戚,闹节庆,正月初五称破五,戒耕织,倒垃圾,送穷灰,接富贵。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挂灯笼,荡秋千,祭神社。二月二龙抬头,炒大豆,炒玉米,蒸窝头,乞好运。清明之日清明节,采艾蒿,戴香囊,吃粽子,祭屈原。六月六日归省日,出嫁女,看父母,叙亲情。九月九日老人节,关心老人,发放礼品。十月一日为鬼节,炸油馍,烧寒衣,祭祖先,悼亡魂。腊月初八腊八节,淘米谷,兑果豆,多熬粥,庆丰收。 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发好面,烙火烧,请灶神,过小年。大年三十除夕夜,阖家欢,熬年夜,放鞭炮,辞旧岁。

民间社火解放前后,关爷社、火神社逢年过节庆典祭祀并兼有凝聚人心宗旨。村关爷社火神社现有铜器及排鼓12面,旱船(十二美女过江)。

基督教会:村教会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爱国办教方针,遵守法纪,荣神益人,劝善戒恶,息怨止争而信徒日增,礼拜日在乡教会讲学布道。

婚娶礼仪50至60年代迎娶新娘用花轿,文革中迎新娘皆步行出嫁,一切繁琐礼仪皆无。文革结束后先是光板牛车,后上扎竹席棚子,其后相继卡车、轿车迎娶,宴请宾朋场面愈加隆重。订婚习俗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思想开放自由恋爱。

1964年全村接通生活用电。

1968年知青下半坡村。

1982年先后建起600亩桃园。

1987年建水塔解决人畜吃水。

1989年村里建起了水塔,用上了自来水,井才闲置起来。

1993年婆罗窑自然村建土坝。

1993年村购回 东方红拖拉机一部。

1996年建文化大院。

1998年与2002年,建小学教学楼1200平方米。

1998年建1000亩葡萄园。

2000年上级拨水泥,村投资10万元,修了1000米的水泥路,路宽3米板厚0.15米。

2002年村通水泥路l公里。

2003年农网改造减轻了群众负担。

2005~2007年四组六组又筹资金35万元修了两条直通小浪底专用线的水泥路。

郭志彬:(1903—1998年),曾任洛阳、 宜阳县县长。

刘兆素:(1904~1948年),任河南省 陕县县长。

刘孟成:(1920~2002年),任民国《河洛日报》社社长,华北通讯社社长,解放后任 西工区政协委员, 河南省文史馆馆员。

郭兆奇:1922年生,任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

刘乐尧:1922年生,任国民党东海航空队军需。

徐景朝:现任甘肃省 正宁县法院院长。

徐景红:现任甘肃省正宁县西坡乡乡长。

徐敬民:现任兰州市建信发射台科长。

徐敬周:现任 贺兰县监察院办公室主任兼反贪局局长。

郭春景:现任南阳机务段段长。

郭广太:现任太原工业大学教授。

郭云庆:现任南阳油矿矿长。

郭焕章:现任运城外贸局党委书记。

王建军:现任洛阳市建行行长。

郭锁虎:现任 临汾市 乡宁县县委书记。

刘平安:洛阳市体委副主任。

周边公司

株洲鑫鑫交通安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芦淞分公司) 地址:常袋镇隆华大道35号
常袋镇隆华大道35号

周边乡镇

半坡镇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周边村庄

半坡村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隆华大道
洛阳市孟津区隆华大道

梭椤半坡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

常袋村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