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张村

潘张村 潘张村建制沿革 潘张村行政区划 潘张村人口民族 潘张村经济概况 潘张村社会事业 潘张村历史文化 潘张村风景名胜 潘张村著名人物


潘张村 ,隶属 河南省滑县 四间房乡,位于四间房乡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西至 滑县县城35公里,东距濮阳市25公里,北临省道S101,西与本乡 赵拐村相连,南和 王道口村为邻,四赵公路于村东头穿过。潘张村,据说在元朝以前村里只有潘张两姓,所以取名潘张村。元朝末年,仕中书省参政,兼大都路总管,至正皇帝驸马郭庸、字允中,尚金县公主,蒙古氏。为现繁衍生息逃到澶东(现河南省濮阳县东南),为中原郭氏后裔的鼻祖。据《澶东郭氏之根》载,滑县四间房乡潘张之郭姓乃自澶东(濮阳县濮阳县胡庄乡郭楼村)于明洪武年间迁来;另据《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是时,王、刘两姓应召迁来,李姓两族(不是一李家)则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分别从山西洪洞迁来,距今约有近600年历史。西汉置...

详情

潘张村地名网_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四间房镇潘张村资料简介
  潘张村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四间房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52611221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526。潘张村与赵拐村、大吕庄村、魏南呼村、李南呼村、九间房村、曹村、四间房村、潘寨村、肖村、唐尔庄村、西呼村、北呼村、东呼村、大芬村、高寨村、朱店村、前赵拐村、后赵拐村、李寨村、史寨村、花堤口村、王道口村、南召集村、陈庄村、王寨村、王三寨村、马寨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潘张村同名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四间房镇潘张村介绍

潘张村 ,隶属 河南省滑县 四间房乡,位于四间房乡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西至 滑县县城35公里,东距濮阳市25公里,北临省道S101,西与本乡 赵拐村相连,南和 王道口村为邻,四赵公路于村东头穿过。

潘张村,据说在元朝以前村里只有潘张两姓,所以取名潘张村。元朝末年,仕中书省参政,兼大都路总管,至正皇帝驸马郭庸、字允中,尚金县公主,蒙古氏。为现繁衍生息逃到澶东(现河南省濮阳县东南),为中原郭氏后裔的鼻祖。

据《澶东郭氏之根》载,滑县四间房乡潘张之郭姓乃自澶东(濮阳县濮阳县胡庄乡郭楼村)于明洪武年间迁来;另据《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是时,王、刘两姓应召迁来,李姓两族(不是一李家)则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分别从山西洪洞迁来,距今约有近600年历史。

西汉置白马县,隶属东郡,明洪武初,白马县废,并入滑州。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该村属仁寿乡潘张里。清宣统元年(1909年),滑县改为6乡16区,该村属广通区。1946年7月,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建平原省高陵县,该村划入高陵四区。1949年9月,高陵县撤销,该村归滑县二区。1958年,四间房成立人民公社,自此,归滑县四间房乡至今。

全村1369口人,皆为汉族。有郭、李、王、刘、张五姓。其中,郭姓人口居多,约有480口人;李姓第二,约450口人;其次为王姓,282口人;再次为刘姓,约129口人;最少的是张姓,28人。全村有耕地2150亩,分6个村民小组。

潘张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由于近年来各级政府农业政策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全村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目前,村内有蔬菜温室大棚近60座,中药材种植专业户2户,预制厂1家,木器加工厂2家,规模养猪养鸡专业户各3户,农资经销2户,超市商店2家,标准化卫生室1所,编制内小学1所,农家书屋1间,村两委人员配备齐全,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5900余元。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游击队的根据地,游击队就在村北的开元寺里办起了学校,当时,方圆二十多里的孩子都在这里读书。解放后,这里就成立了潘张完全小学(目前为四间房乡第十完全小学),小学第一任校长是王建勇,第二任是李荣超,第三任是魏贻华,魏贻华在破四旧过程中把大殿拆除了,大殿上拆下的木料都做成了学生的课桌。其中,王建勇是抗战时期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我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解放后,群众专门为其立有功德碑。

【辈分】村内郭氏家族目前辈辈分排列如下:章、可、行、从、修、德、敬、宗、克、广、全等。

生育习俗。产妇的饮食与禁忌:妇女生孩子是一件大事,饮食极为讲究,禁忌颇多。 将临产的妇女,一般都要多吃些大肉、鸡蛋等滋补身体。孕妇禁食驴肉、免肉。俗说吃驴肉会延长孕期,吃了兔肉将来生下的孩子会是豁嘴。有些老人还说 孕妇要禁食鱼和辣椒。说是吃了鱼肉,生下的孩子身上会长鱼鳞癣(蟒皮);吃了辣椒,孩子将来会得“烂红眼病”等。临产前,孕妇的母亲要上米、糖之类的礼物去看望临产 的闺女,谓之“送饱米”,实际上这是对有恐惧心理的孕妇的一种安慰。如果到了产期还未生产,孕妇的母亲还要再次去探望。这次去一定要带去一点挂面,并要亲自做熟后让孕妇吃,这叫“催生面”。

婴儿落地后,产妇就吃煮鸡蛋或荷包蛋。还有等要让产妇用艾水洗手心。俗说这可以避风寒,健筋骨。旧时这里还流行吃喜面和送米面的风俗:吃喜面的范围仅限于亲朋好友,而且是生了男孩才吃,生女孩一般不吃。现在,生男生女都为“大喜”,形成了:“一家得子,全族吃面”的风俗。婴儿出生第三天中午,得子之家即通知全族人的各家各户(每户派一人,多为老年妇女和小孩),一是为产妇送鸡蛋和红糖等礼物,二是去吃喜面。去吃喜面条,手不能空着,除带红糖或鸡蛋外,也有送小孩衣、帽、布料和钱的。吃喜面的当天,得子之家要派人到小孩老娘(姥姥)家里报喜,去时带点油馍和点心一类的东西,当面议定送米面的日期。一般是男孩在第9 天、女孩在第12 天,外婆家亲友将小米、白面、鸡蛋、红糖、挂面、衣服、布料、玩具等物品用食盒抬上或装在篮子里用车推上,热热闹闹去送米面。得子之家要设宴款待来送木面的客人。 由于很长一个时期,这里总是黄河水泛滥,民不聊生,得子之家大多都管不起吃喜面,所以后来吃喜面的习俗就被搁置了,流传到现在只剩送米面(或其他贺礼),送米面都在第9 天,俗称“做九”。

邻居好友为产妇馈送礼品,没有时间规定,只要是在一月之内就可以。主人要为馈送礼品的亲友回敬煮熟的鸡蛋。鸡蛋涂以红色,视亲疏远近、礼品厚薄,回送6 至10 个不等,以示喜庆,俗称“红喜蛋”。报喜时是男孩要煮鸡蛋6 到8 个(必须是双数),染红后在一端涂以黑点,表示“大喜”;若得女孩,鸡蛋仅染红色,5 至7 个(必须是单数),表示“小喜”,由女婿亲自送往岳父家。“做九”时,岳家送的生鸡蛋,男孩涂黑点、女孩则无。其余的米、面等贺礼须用红纸封裹。得子之家要大宴宾客,热闹一场。

寿诞食俗。小儿过生日,要为其煮鸡蛋,全家人都吃面条,俗称“嚼灾”。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祝寿,是儿女孝敬长辈的一种表达方式。祝寿的方法和送给老人的寿礼也是多种多样的。村里把庆寿叫“做生儿”。

自古以来,不分贫富之家,在老人寿辰之时,都要庆贺。有不到花甲不庆寿之说,即60 岁以后才可以庆寿。每逢庆寿,除自家所有成员聚会祝寿之外,女儿、女婿们都要用白面做成寿桃、寿鱼前来庆贺。时近中午,女儿和媳妇们就开始忙着和面擀面条。人们都尽可能把面和得筋道些。把面条切得又细又长,煮熟捞出,浇上一勺又香又软的臊子,由晚辈双手递给老人。这腕面称为“长寿面”。而后就是祝酒,儿女子孙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平时祝寿是吃长春面,而到了66、73、84岁的父母。祝寿就特殊了。“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母亲66 岁的生日,出嫁闺女给母亲的寿礼,是一块肉。这块肉象征着女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趁着六六大顺之年,女儿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偿还母亲一块肉。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传说老人到了这两个年龄,就是到了“难关”,是不祥之年。因此,老年人们到了73 或84 岁时就忌讳,故意把73 岁说为74 岁;把84 岁说成85 岁,意即闯过了难关。做 儿女的要帮助老人度过难关,趁父母生日时,买条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善“蹿”,这一蹿,老人就算过了难关,太平无事了。其他生日祝寿的“面鱼”也有这种含义。不管是什么方式的祝寿,寿宴席上都不吃包子和饺子,意在害怕成为“气包”。

丧葬食俗。俗话说“老人入土为安”,故而也称之为“喜”。人死以后,丧家很注意挖墓坑的土工门的饮食,村里有“半响一小饮,开饭头把勺”的规矩。

埋葬那天,亲朋好友前往奔丧,左邻右舍也要送葬礼。中午,丧家要治办丧宴招待客人和前来帮忙的人们。丧宴一般没有婚宴丰盛,气氛肃穆。虽也备有酒,但一般都是“闷喝”,从不猜拳行令。大多数人家,除下酒的四荤四素菜以外,都是将肉、白菜、粉条等放在一起,用大锅煮了, 一碗一碗端上,每人一碗。只要一桌坐够八人就端菜,吃完就走,这叫“流水席”。馍一般是蒸馍。吃饭时,孝子由一位长辈领着,向众人逐席叩头谢恩,这时,客人要放下筷子,向孝子行注目礼。旧时的流水席,是富豪之家为了炫耀富贵,装潢门面而特设的。丧事期间,不论认识与否,只要坐够八人就端上酒菜,此去彼来,川流不息。老人去世,以三周年和十周年为大祭之日,届时丧家一般都设比较丰盛的宴席款待客人,并在死者神位或遗像前摆设供案(一般供有猪头、烧鸡、花馍、瓜果、点心、烟、酒等),燃香焚纸钱祭祀。

【称谓】称谓:爹、娘、大爷、大大、哥、姐、兄弟、叔、婶、姥姥、姥爷、舅、妗、姨夫、姨、表哥、表姐、姑姑、姑父、姑奶、姑姥爷、姑姥姥、姨姥爷、姨姥姥、丈人、丈母娘、公公、婆婆、兄弟媳妇、大姑姐、小姑、小小、小妮儿、孙、孙女、外甥儿、外甥女、侄儿、侄女儿等。

潘张村古庙会原为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会址在开元寺。后来,因该村多为沙地,种植花生的农户较多,农历九月十五,多数处在收花生的大忙季节,于是就于上世纪90年代改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举行。至今,每逢十月十五至十七的古会期间,家家户户待客,村内大街有集市交易,时有大戏连唱十场。

村内有佛爷庙一座。

李秀英,女,1926年出生,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武营,男,俗名李金海,早年为僧,于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八路军,担任过营长,退休后到浚县电业局工作,现住浚县。

周边政府机关

滑县四间房乡委 地址:安阳市滑县政通大道76号

周边政府机构

河南省滑县四间房镇王道口村蛱役退屺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周边五金店

潘张五金电料日杂 地址:安阳市滑县S101潘张村
营业时间:06:00-22:00
安阳市滑县S101潘张村

周边村庄

潘张村 地址:安阳市滑县

四间房村 地址:安阳市滑县

张堤村 地址:安阳市滑县
安阳市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