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阁村
杨阁村 杨阁村人口民族 杨阁村自然状况 杨阁村主要经济 杨阁村畜牧养殖 杨阁村农业机械 杨阁村乡村企业 杨阁村农田水利 杨阁村科技卫生 杨阁村村民生活
杨阁村位于河南新野县上庄乡乡境西南部,潦新公路两则。东靠四赵路(南召四棵树至新野王集镇赵庄口),西依礓石河,北邻马集行政村,南连王集镇的石羊岗行政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公里。村委会驻杨阁。辖6个自然村。杨阁清康熙年间,王化龙、王化虎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杨阁庙西侧,以庙名代村名。1958年属王集公社为杨阁大队。1968年改名胜利 大队。1975年属上庄公社为胜利大队。1982年复名杨阁大队。1984年属上庄乡为杨阁村委会。张楼清康熙年间,张化胜、张化行自后贾庄的桥头迁此居住。时盖看家楼一座,易名张楼。徐寨原居钮杨二姓,名钮杨寨。清初钮、杨二姓衰败,徐庄徐姓迁此寨内定居,易名徐寨。小赵营清初赵姓由大赵营徒此定居。因村小,故名。大赵营明中期,赵姓始居此村,以姓定村名赵营,亦有犁湾赵之称。清初,徒出一支于村北200米处另建新村,称大赵营。前贾庄原名太子坡。据传很早以前,此处...
详情杨阁村位于河南新野县上庄乡乡境西南部,潦新公路两则。东靠四赵路(南召四棵树至新野王集镇赵庄口),西依礓石河,北邻马集行政村,南连王集镇的石羊岗行政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公里。
村委会驻杨阁。辖6个自然村。杨阁清康熙年间,王化龙、王化虎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杨阁庙西侧,以庙名代村名。1958年属王集公社为杨阁大队。1968年改名胜利 大队。1975年属上庄公社为胜利大队。1982年复名杨阁大队。1984年属上庄乡为杨阁村委会。张楼清康熙年间,张化胜、张化行自后贾庄的桥头迁此居住。时盖看家楼一座,易名张楼。徐寨原居钮杨二姓,名钮杨寨。清初钮、杨二姓衰败,徐庄徐姓迁此寨内定居,易名徐寨。小赵营清初赵姓由大赵营徒此定居。因村小,故名。大赵营明中期,赵姓始居此村,以姓定村名赵营,亦有犁湾赵之称。清初,徒出一支于村北200米处另建新村,称大赵营。前贾庄原名太子坡。据传很早以前,此处有庙宇一座,数童玩耍打赌于此,言称输者杀之,时因无力,用茅草叶将人杀死,后人以为假装。“假装”与“贾庄”同音,且村在庙南故易名前贾庄。
2003年村委会辖杨阁、张楼、徐寨、小赵营、大赵营、前贾庄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560户,总人口1924人。其中,男1000人,女924人。汉族1916人,回族3人,土家族5人。村计划生育率99%,综合节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总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60%,高中文化程度5%,少数民族主要是外地迁入。村有张、赵、匡、杨、徐、祁、郭、王、耿、韩、鲁、范、李、胡、敖、薛、刘17个姓氏。
杨阁地处白河西岸,礓石河东岸,地势北高南低,交通便利,省道四赵路贯穿南北。辖区地质均为粘土,主要种植小麦、棉花。
建国后,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经济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人均纯收入110元,1993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220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53万元,人均纯收入2250元。农 业 经 济作物种植 全村有耕地3580亩,人均1.86亩。20世纪70年代前农村实行的是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生产力落后,管理粗放, 品种单一,农田基本设施差,粮食产量低,当时,红薯、薯干(面)是农民的主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以小麦、棉花、花生、玉米种植为主,间有大豆、芝麻、红薯、绿豆等杂粮作物。1978年,全村粮食种植4296亩,总产120.33万公斤,亩产280公斤;棉花种植面积710亩,总产2.84万公斤,亩产40公斤。1993年,粮食种植面积5000亩,总产142.5万公斤,亩产285公斤;1993年棉花种植面积900亩,总产4.5万公斤,亩产50公斤,花生种植面积200亩,总产4万公斤,亩产200公斤。2003年,粮食种植面积5600亩,总产168万公斤,亩产300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000亩,总产7万公斤,亩产70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000亩,总产25万公斤,亩产250公斤;玉米种植面积800亩,总产28万公斤,亩产350公斤。全村生产路旁都栽种了用材林,约3万余株。
1957年前,畜牧养殖零星单调、户养户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队养队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畜牧养殖逐步扩大。1993年,全村牛、猪、羊、家禽存栏量分别有300头、180头、500只、10000只,肉蛋总产量500吨,禽蛋20吨。2003年,全村共有牛250头、猪200头、羊300头、禽20000只,户养4头以上牲畜的有20户。
解放后,农村生产主要靠牛拉犁耕田,牛拉车运输。70年代后,人畜力耕作逐步由机械化所代替。1978年,全村共有手扶拖拉机3台,四轮拖拉机5台,电动机、柴油机15台,农用水泵20台,机械总动力184千瓦。1980年后,韩玉俭、张好山、赵文团等5户。以手扶拖拉机、四轮车搞运输年收入在1000—5000元左右。1993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机10台,四轮拖拉机6台,柴油机40台,农用水泵40台,机械总动力580千瓦。2003年,全村共有手扶拖拉机80台,四轮拖拉机8台,柴油机60台,农用水泵120台,机械总动力1200千瓦。
建国后,村民原开办的“副业”和多种经营为手工加工和零星的商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徐汉章的修理业,范成贵的薄荷油加工 ,张千才的烘炉打造等率先兴起。此后,加工、手工业、商店、个体个运输等,蓬勃兴起。2003年,全村开办的小型企业达25家,年收入在50多万元。
村民外出务工始于1986年,7组胡喜详辞去在县棉纺厂的工作,去广东一家企业当车床工,月工资800元,后逐年收入增多。月工资已达1800元以上。部分地民用务工的收入建起了新房,买了摩托车、彩电等电器。1988年,外出务工150多人。2003年,外出务工人员已达414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 全村60%以上农户都按照规划线新建了住房,基本上形成了住房成行成排的新格局。辖区生产道路10条,路旁杨树成排成荫。
二组村民赵礼尊2001年只身前往广东打工,经过自已辛勤刻苦的努力,从一名车间一线员工,逐渐成长为企业骨干,进入企业管理层。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材,推动的企业快速高效的发展,为广东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已保贵的青春年华。同时带动了一大批家乡的有志青年外出打工,为家乡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家用打工赚来的钱,建了新房,买了新车,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水平,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相信明天会更好。
解放前,村水患不断。建国后,村重视水利建设,修筑了河堤,开挖了排水沟,使水患逐年减少。从1967年起,多次加固礓石河沙堤,加宽柳杨河穿江渠工程并打井50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00亩,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收。社 会 事 业教 育 解放前,将原杨阁庙改成学堂。1970年对学校进行整修。1990年重新拆建,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达到了“六配套”标准。有教室30间,住室15间,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巩固率100%,毕业率100%。村先后为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20名,其中大学本科15名,大学专科5名。
村重视科技工作。1980年以来,每年都聘请种田能手、科技人员来村课讲,使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有很大提高。棉花亩产量由原来的籽棉300斤,猛增加至600斤以上,效益超千元。花生亩产增加了200斤,亩产600斤以上。小麦亩产超千斤。蔬菜亩产1万多斤,个别品种可达2万斤以上。村还办起了计划生育学校,每年受训人数600余人。
村有卫生所一个,医务人员2名,小病、不出村。2003年,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村民因患病和患大病医药费支付困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建国前,大多数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吃的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穿的衣服是土布料。解放后,穷人分了土地,吃穿、住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3年,村民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细粮占60%。2003年,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细粮比例占90%以上。蔬菜、禽蛋、肉类消费量有大的增加。住房由原来的土木结构发展为砖混结构和楼房。穿着有原来70年代青、白、兰单调的服装,变为色彩丰富、式样新颖的中、高档服装。人均住房由70年代的15平方米上升到2003年25平方米。人均收入由90年代的800元,提高到2003年的1200元。全村有自行车500辆、洗衣机20台、电视机500台、电话150部、摩托车20辆、电冰箱15台。组 织 建 设建国前,国民党统治时期,村实行的是保甲制,有保长、付保长和保丁若干人组成,保下边设甲,每10户为一甲,配有甲长1名。时张楼、徐寨、杨阁、小陈营、大陈营属李庄保,贾庄属徐庄乡山坡保。解放后,保甲制被废除,建立了农村基层政权——农会。1948年建立了民兵组织,队长范清立、副队长胡玉科。1953年组织了农业合作社(初级),1955改高级社。当年建立了共青团妇联组织,1958年改高级合作社为生产大队,1983年更名为村民委员会。1953年建立了党小组,1955年建立了党支部,1966年党支部有党员30名,2003年村支部有党员42名。
周边村民委员会
南阳市新野县上庄乡上庄腹民村释委员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X039
周边村庄
杨阁村
地址:南阳市新野县
杨庄村
地址:南阳市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