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湖农场

黄湖农场 黄湖农场建制沿革 黄湖农场社会事业 黄湖农场经济概况 黄湖农场旅游开发 黄湖农场基础设施 黄湖农场卫生 黄湖农场地理环境


黄湖农场,是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下辖的一个 乡镇级行政单位。黄湖农场始建于1958年,位于信阳市潢川县东部,地处潢川、淮滨、 固始三县交界,春河与 白露河汇流处。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农场总面积1.8万亩,其中耕地1.08万亩,可养殖水面3000亩。系国有中型农垦企业,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河南省水产良种基地,信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信阳市生态示范区。全场人口1245人(2010年),均属汉族。黄湖农场黄湖农场始建于1958年,位于信阳市潢川县东部,潢川、淮滨、固始三县交界,春河与 白露河汇流处。黄湖原是浅水草滩,地势低洼,杂草丛生,汛期滞洪,形成湖泊,古属 黄国,故名黄湖。当地人顺口溜:黄湖坡,荒草窝,白天无人走,夜晚鹰雁落。1958年,河南省农垦局在此地...

详情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所有镇中心区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介绍

黄湖农场,是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下辖的一个 乡镇级行政单位。

黄湖农场始建于1958年,位于信阳市潢川县东部,地处潢川、淮滨、 固始三县交界,春河与 白露河汇流处。总面积10.5平方公里。

农场总面积1.8万亩,其中耕地1.08万亩,可养殖水面3000亩。系国有中型农垦企业,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河南省水产良种基地,信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信阳市生态示范区。

全场人口1245人(2010年),均属汉族。

黄湖农场

黄湖农场始建于1958年,位于信阳市潢川县东部,潢川、淮滨、固始三县交界,春河与 白露河汇流处。黄湖原是浅水草滩,地势低洼,杂草丛生,汛期滞洪,形成湖泊,古属 黄国,故名黄湖。当地人顺口溜:黄湖坡,荒草窝,白天无人走,夜晚鹰雁落。

1958年,河南省农垦局在此地投资46万元, 信阳地区调拨4台拖拉机,始建“国营机耕黄湖农场”。1969年3月,团中央在此创办“五七”干校,4月改为团中央“五七干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胡耀邦和 胡克实、 王照华、 胡启立、 徐惟诚等一大批团中央领导同志到农场生活战斗。1973年4月,干校同志陆续回京,干校撤销。同年8月,郑州知青2700多人下放此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名为青年农场。1978年,郑州知青离场,更名为潢川县国营黄湖农场至今。

1988年,学校校舍24间,分为小学、初中两个级段,幼儿园设在场部。1990年,初中部合并到 桃林中学,同时幼儿园迁至小学校内。1992年,学校拆除旧舍12间,翻盖新舍16间。1998年,集资建成10个班规模的教学楼1幢。2000年,北京 爱乐乐团向黄湖子弟学校捐资15万元,学校命名为“ 黄湖 爱乐 希望小学”。2001年,学校总占地面积11公顷,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0人,教职工17人。同时设有驻县城教育辅导站,配备专职教师2名,为职工子女在县城上学提供方便。是年,团中央、全国文化扶贫委员会为黄湖农场捐建了“共青图书馆”,面积150平方米,藏书5000余册。

1969年4月份,团中央经过黑龙江、安徽、河南等多处选点,最后落脚黄湖办起了 “五七”干校。 中央团校、 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杂志社、印刷厂、亚洲学生疗养院等团中央机关直属单位的全体干部和工勤人员共计1970人,在军代表的带领下,从北京来到河南省潢川县的黄湖农场。当时团中央九届书记处的十一位书记全部在内。干校共划分为11个连队,分布在农场各队。截止1973年4月份,团中央的同志陆续返回北京。
  团中央“五七”干校撤走后,为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激励后人,经过黄湖农场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对干校旧址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维护。先后收集300多幅照片、13幅题词和部分实物,在保持其原有形态与结构的前提下,对旧址进行了维修完善,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形成了原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旧址,使之成为全国106所五七干校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旧址。该旧址现有专职管理员1名,解说员1名,先后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2000年,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共青团信阳市委批准为信阳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2007年被信阳市委宣传部确立为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批准为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农场有广播站、电视差转台、文化生活丰富。以团中央五七干校旧址、休闲垂钓、科技观光农业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初具规模,系信阳市“十一五”旅游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曾经流传于黄湖的一句话:“黄湖三样宝,野鸡、兔子和茅草。”可见当初的荒凉和条件的艰苦,经过几代黄湖人的拼搏与努力,农场现已发展成为集农林业种植、优质农作物良种繁育、特种水产品养殖、名优水产品苗种繁育、商品猪饲养于一体的中二型农垦企业。系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河南省水产良种基地,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阳市生态示范区。

1988年3月,农场进行第二次体制改革,组建农业、养殖服务和商业3个公司。农业公司有7队以及西岗、砖瓦厂,东、西林场和黄岗分场共12个单位,养殖服务公司有南、北、中、西4个养殖组,商业公司有供销社和黄湖宾馆。1989年成立黄湖农场水利渔业站,2000年水利站合并农业公司。2001年,全场1716人,其中农业人员1504人,生产总值5832万元,人均纯收人2300元。

农场辖三大公司、两个场、25个生产经营核算单位,总面积15000亩,其中:耕地6500亩,养渔水面1400亩,莲籽藕1400亩,三杉林1000亩,林果地800亩。农林机械总动力2210千瓦。种收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1987年,引种“四喜粘”、“扬湖2号”等优质高产水稻300公顷,占种植面积的70%。1989年,实施杂交水稻制种6.7公顷,平均亩产104公斤,居信阳地区第一。1991年,与湖南合作引种湘莲,亩产125公斤。1993年10月~1994年4月,引进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资金169.6万元,对场区田、林、路、渠进行综合治理,整修支斗渠63条、27。4公里,配套建筑物245座。建良种繁育基地66.7公顷,莲子基地53.3公顷。购置农业机械8台(套)。营造农田林网666.7公顷,植“三杉”树20.28万株,建板栗园23.3公顷。发展高产鱼塘6.7公顷,引进各类鱼种苗16万尾。基本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1995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增至33.3公顷,亩产230公斤。1996年始,先后组织水稻良种繁育、莲子栽培、农业机械、林果、畜牧、兽医、淡水养鱼等7个专业231人次的培训和水稻良种繁育、莲子栽培、林果栽培、淡水养鱼等4个项目的推广。

黄湖农场充分利用农场土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水面集中、资源丰富等优势,坚持围绕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水产业,形成了区域性主导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以种苗繁育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年生产规模由原来的2亿尾扩大到3亿尾,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鱼苗繁育基地。二是对高中产鱼塘进行了结构调整,做好渔业高产高效示范,推广池塘主养高背银鲫高产高效示范养殖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每亩产高背银鲫300公斤,武昌鱼、鲢鱼200公斤,亩均效益过千元。三是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根据水产业发展现状,经过科学化、效益化和规模化的调整,做到总体规划,阶段实施。调整单一的养殖结构为综合养殖结构,达到互补、互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产养鲢鳙鱼池塘,根据自身条件,实行猪——鱼、鹅——鱼、羊——鱼三种养殖模式,并种植饲料菜、草,形成菜、草养猪、鹅、羊,粪便肥鱼塘,塘泥肥田的生态性循环。

农场人均占有耕地近5亩,盛产水稻、小麦、菜籽、红麻、鲜鱼、养殖银鲫、健鲤、银鲤、淡水白昌、武昌鱼、胡子鲢等信个优质水产品,产优质商品鱼5000公斤以上。开发板栗170亩,板栗、银杏育苗10万余株。黄湖农场交通便利,场部直达312国疲乏的柏油路312国道的柏油6公里,集市贸易比较繁荣,现有国营商店9个,个体商店25个,摊位36个,年经销额500万元。

农场全面完成了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任务,大幅度减轻了农工负担;规划建设了场部新街和集贸市场,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全面推广沼气建设,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新建标准化公厕和垃圾池,配套完善相关公益设施。

多年来,黄湖农场立足资源优势,始终将“生态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作为发展的总方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三个产业链条和驻城黄湖宾馆作为对外联络窗口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先后建成了300亩优质水产苗种繁育、2500亩高中产渔业养殖、1.5万头规模生猪养殖、1000亩杉木林、600亩花卉种植、300亩农业高新科技示范等六大基地。与此同时,社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拓宽改造了黄湖至全集5公里的水泥路,实施场区“村村通”工程13公里,硬化了场区主干道;整修了支、斗渠和桥、涵、闸,新建了春河提灌站;架设了高、低压输变电线路和移动电话通信基站,开通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业务,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有果园、四队、县城、场部、全集5个门市部,经营红麻、麻籽、板栗、农业生产资料、小百货等。2001年,固定资产11.4万。营业用房面积620平方米,从业40人,年营业额588万元,税金3.6万元,利润4万元。另有个体饮食服务、商业网点32个,从业45人。

1987年,场有乳制品厂、曲酒厂、藤椅编织厂、砖瓦厂,至1993年先后停办。1994年11月,投资850万元,建黄湖养猪场,年出栏瘦肉型优质商品猪5000头。1997年,新建年产1000吨面粉加工厂和年产2000吨莲粉食品厂各1个。2001年,场办企业有水产苗种孵化厂、黄龙畜业公司、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公司、黄湖宾馆等6个,产值2000多万元,利税100万元。

黄湖农场立足资源优势,以旅游开发为着力点,突出特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团中央“五七干校”旧址、胡耀邦旧居、国家级农业园林科技观光园、三千亩三杉生态公益林、三千亩莲籽生产基地、五百亩休闲垂钓中心等为主要景点的综合旅游景区。

位于潢川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黄湖农场“五七干校”旧址隔壁。1969年4月,团中央直属机构的1970人来到这里,其中有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 胡耀邦。他们共划分为11个连队,胡耀邦作为团中央行政人员被编入一连,住室3间,在一连连部办公室隔壁,与农场职工孙志福、吕洪志住在一起,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连部办公室被作为“五七干校”旧址保留了下来。来到 “五七干校”后,胡耀邦与其他同志一起立即投入到干校的规划建设之中,他参加修水库、筑大堤,到40公里外的 大别山拉石头修建 跃进桥;插秧、种菜、养猪、养鱼,是插秧能手之一。在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和严峻的政治形势下,胡耀邦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并保持了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在经历了白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后,仍未放松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因为怕影响别人休息,他常常用被子将马灯遮住趴在床上学习。后来,胡耀邦在接见黄湖“五七干校”的同志时深情地回忆:其系统研读马列著作就是在黄湖“五七干校”时完成的。他还勉励 胡启立、 伍绍祖等年轻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1972年年底,胡耀邦返回北京,先后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总书记等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
  胡耀邦旧居系砖瓦结构的平房,共3间,占地50平方米,室内陈列胡耀邦在干校时使用过的桌、椅、床、被、茶瓶、茶杯、马灯等生活用品20余件,铁锨、泥刀等劳动用品10余件。物品摆放整齐,部分珍贵物品存入了专门的展柜。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耀邦旧居与邻近的黄湖千亩莲籽基地、千亩生态公益林、科技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连成一片。与位于潢川县城南10公里处的卜塔集花木生态游、潢川革命旧址游、潢川县城西5公里处黄国故城名胜古迹游等旅游景点,形成了一系列旅游热点。

目前潢川县政府正在推进整合干校文化资源,建设黄湖农场团中央“五·七干校”纪念馆。

到胡耀邦旧居参观旅游,可以从 京九铁路或 宁西铁路乘火车到 潢川站下车,也可乘汽车沿国道106线或国道312线到潢川县城,然后乘潢川到黄湖的公共汽车即可到达,交通便利。

黄湖农场园林科技观光园系国家高新科技示范园。园区建成于2001年,汇集现代农业科技的精华,主要建成育苗温室、日光温室、钢骨架大棚、优质花木种植繁育基地,采用工厂化穴盘育苗和基质育苗,培养珍贵稀有花木品种,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30多种名优品种,包括:木兰科类、藏柏、紫薇(玫瑰红)美国红栌、美国海棠、湖北风杨、紫叶矮樱、紫叶稠李、野茉莉、北海道黄杨、白皮松、丝棉木、金边马褂木、珊瑚朴、华山松、大叶香樟、光皮树、品种柳树、乐山含笑等。黄湖农场整体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农业生产格局,与之配套的园区道路、硬件设施构筑了科技观光农业的雏形。

三杉公益林是黄湖农场生态林示范基地。品种为水杉、池杉、落羽杉。林地面积3000亩,共植杉木45万株。林地始建于1989年,从北美洲引进了速生品种池杉和落羽杉,从 四川引进了中国特产、植物界的活化石—— 水杉。水杉主干挺拔,侧枝横伸,全树呈宝塔形。叶扁平,略呈针状,羽状排列,柔美飘逸。四季色彩各不相同,它春夏碧绿,秋后金黄,初冬棕红,秀美异常。

三杉公益林位于黄湖农场东北部,处于春河和 白露河交汇地带。这里土壤肥沃,水量充沛,适宜于树木生长。林地活立木平均高度为9米,平均胸径14厘米,拥有木材蓄积量9000立方米。林中树木挺直优美,纵成列,横成行,如一个巨大的“塔林”。林间阴凉静谧,空气清新,是一座天然氧吧。林区生态环境良好,是野生鸟类的天堂,动物的乐园,其中野鸡、斑鸠等野生鸟类20余种;野兔、狍子等野生动物10余种;草菇、蘑菇等野生菌类20余种。
  以三杉公益林为依托,建成和完成了农田林网1.2万亩,初步形成了点、片、网、带相结合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黄湖莲籽生产基地集莲籽种植、系列食品加工及荷塘观赏于一体。种植基地3000亩,主要品种均系从 湖南引进的优质杂交湘莲4号和寸三 白莲。基地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引进德国先进加工生产线,生产莲籽系列产品。产品以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独特生产工艺,保持了莲籽绿色品质。每到夏季,3000亩荷塘盛开的荷花映衬在浓绿的荷叶之中,色彩鲜艳,美不胜收。雨中赏荷,可以看到雨点在荷叶上似明珠般在绿玉盘中滚动,形成了奇妙的荷塘趣味。

1994年,规划并实施场区东街建设,建临街房两排,建筑面积5880平方米,迁居46户。1996年,职工自筹资金12万元,修沙石路4条、15公里。1997年,投资180万元,将黄湖至全集公路拓改为柏油路面(长5.2公里、宽8米)。2000年2月,对场区街道进行整体规划,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街道3条,即东大街、西大街和南大街。

农场卫生所有房屋9间,面积180平方米.其中门诊室、诊断室、注射室、观察室、化验室、药房各1间,病房3间、病床15张;医务人员4人,其中医师、护士、司药、检验员各1人。

1994年1月,成立农场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人员2名,办公室2问,B超机1台。2001年,全场节育率99%,人口自然增长率2 9‰。

黄湖农场位于鄂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南部潢川县,距离潢川县城34.3公里,距离固始县城37.2公里,距离潢川火车站31.4公里,交通便捷。

农场境内西高东低,西部为岗坡旱地,中部和东部地势平坦,堰塘分布其间,为平畈地,东北边陲两河汇流低洼易涝,贺堰排涝渠穿场而过,汇入 白露河。土壤以黄棕壤性侧渗型水稻土为最多,其余为黄棕壤性淹育型水稻土、黄胶土、白散土。

黄湖农场位于 淮河以南,属 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6.1℃。由于受 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充沛,年降水量900-1400毫米,最冷为1月份,平均温度2.5℃;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7.6℃。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裕,四季分明,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红麻、水产、畜禽、花卉等。

周边农林园艺

黄湖农场 地址:信阳市潢川县
信阳市潢川县

周边政府机构

谘黄湖尸农场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

周边景区,

胡耀邦故居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

周边小学

黄湖小学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

周边村庄

白虎岗 地址:信阳市潢川县

方家寨 地址:信阳市潢川县

南岗 地址:信阳市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