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店村
梅店村 梅店村沿革历史 梅店村规模状况 梅店村柑桔发展 梅店村养殖生猪 梅店村发展成果
梅店村位于鸦鹊岭镇中部,东与田畈村、黄金堂接壤,南邻 云台村和 五龙村,西抵 长寿村、 牧童村和 金和村,北靠东西泉村和镇柑桔场,是东高西低,地势丘陵的自然村落,土质松软,酸碱适中,含砂量占40%,容易耕种。新中国建立前,梅店村为东湖(宜昌)县管辖,属高前乡第七保管区。1949年11月成立了石桥农民协会。1950年至1954年实行土地改革,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梅店村划分为七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高潮,七堰冲为第七高级社,石桥为第八高级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诞生,七堰为第五大队,石桥为第六大队.1984年9月大队更名为村民委员会,石桥村下设15个村民小组,七堰冲村下设12个村民小组。2003年村级规模调整,石桥村与七堰村合并为梅店村,由原27个村民小组...
详情梅店村位于鸦鹊岭镇中部,东与田畈村、黄金堂接壤,南邻 云台村和 五龙村,西抵 长寿村、 牧童村和 金和村,北靠东西泉村和镇柑桔场,是东高西低,地势丘陵的自然村落,土质松软,酸碱适中,含砂量占40%,容易耕种。新中国建立前,梅店村为东湖(宜昌)县管辖,属高前乡第七保管区。
1949年11月成立了石桥农民协会。
1950年至1954年实行土地改革,
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梅店村划分为七个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高潮,七堰冲为第七高级社,石桥为第八高级社,
1958年9月人民公社诞生,七堰为第五大队,石桥为第六大队.
1984年9月大队更名为村民委员会,石桥村下设15个村民小组,七堰冲村下设12个村民小组。
2003年村级规模调整,石桥村与七堰村合并为梅店村,由原27个村民小组合并为五个村民小组,27个自然组。村委会驻地距镇政府2.5公里。
全村版土面积1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44亩,水田3221亩,旱地1123亩,林地面积1000亩,水面面积286亩,村民848户,3013人,劳动力1526人。2005年粮食总产3313吨,油料总产525吨,生猪育肥18249头,柑桔总产419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750万元,比1979年增长114%,农民人平纯收入4328元,是1979年的3.1倍,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以提高“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重点增强为民办实事的实力,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指导思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为农民奔小康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党支部、村委会曾多次被县(区)镇评为模范支部、先进集体、先进单位。
村柑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由1979年180亩发展到2300亩,其中连片发展1050亩,常年产量达到4193吨,形成了以张家岗、林子岗、老林场、新林场、何家冲、刘家冲、邱家冲为主的七片柑桔产业带;
养殖生猪是农民的传统,到2005年全村育肥出栏18249头,存栏4941头,发展母猪896头;
发展精养鱼池100亩,水面养殖达到286亩,年产鲜鱼80吨。
村级石桥路硬化1.2公里,梅店、梅台、王家湾、陈庙支渠等19条全长26500米实现三面光U型渠,加固小II型水库2座;
全村电力设施从无到有,现有村级高压线路3条,2600米,低压线路38条,36000米,户户通电,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普及科技,改良柑桔品质,重点采用高接换种和低接增果技术,柑桔品改完成1000亩,特早、早熟、中熟比例达到3:4:3,引进良种母猪400头,年提供优质仔猪8000头;积极探索,种植高效模式,总结推广了“油-瓜-稻”水旱种植模式和“猪-沼-柑”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大面积普及软盘旱育抛栽新技术。利用闲置资产和资源,招商引资,引进宜昌市私人老板办起了昌海米业有限公司;镇建筑公司在石桥七组办起了振兴砖厂。2005年全村共有企业3家,解决就业人员50余人,创产值1860万元,职工年平均收入8000元,同时积极培育打工经济,全村外出打工180多人,年创收入55万元。
周边乡镇
鸦鹊岭镇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周边村庄
梅店村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一零七省道
曹家院子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雀岭梅店村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