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湾村
竹林湾村 竹林湾村村情概况 竹林湾村农村经济 竹林湾村基础设施 竹林湾村基层组织 竹林湾村发展重点
竹林湾村位于邓村集镇之北,东邻中包山,南接邓村集镇,西靠黄金河,北与白水头接壤。 村委会位于村中心地带——分水岭,距乡政府4公里,因盛产竹子而得名竹林湾。版图面积8.5689平方公里,耕地37.8公顷,茶叶面积27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13.33公顷;林地面积532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408吨,茶叶产量1400吨,油料13吨,牲猪出栏2395头,山羊出栏1078只;农村经济总收入2850万元,人均收入12954元。依据政策,1965年,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依靠水力、牛力为动力办起日产600公斤干茶的加工厂;1966年,分水岭办起了村茶场,种植面积53亩,竹林湾办起了67亩的店子垭茶场;1975年,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村民自力更生,开山辟荒,造田兴茶,出去劳力12000个造田58亩;到2010年,村内有7个个体制茶厂,预制结构厂房3000多...
详情竹林湾村位于邓村集镇之北,东邻中包山,南接邓村集镇,西靠黄金河,北与白水头接壤。 村委会位于村中心地带——分水岭,距乡政府4公里,因盛产竹子而得名竹林湾。
版图面积8.5689平方公里,耕地37.8公顷,茶叶面积27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13.33公顷;林地面积532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408吨,茶叶产量1400吨,油料13吨,牲猪出栏2395头,山羊出栏1078只;农村经济总收入2850万元,人均收入12954元。
依据政策,1965年,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依靠水力、牛力为动力办起日产600公斤干茶的加工厂;1966年,分水岭办起了村茶场,种植面积53亩,竹林湾办起了67亩的店子垭茶场;1975年,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村民自力更生,开山辟荒,造田兴茶,出去劳力12000个造田58亩;到2010年,村内有7个个体制茶厂,预制结构厂房3000多平方米,各种制茶设备190余台(套),年产绿茶1400余吨。经过多年的努力,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2010年,社会主义“生态家园”建设正在形成高潮,农民的房屋由土木结构向预制小洋楼发展。600多人用上了国家资助的卫生饮水,有太阳能热水器100多台,沼气池200余口,改厕、改灶80多套。
20个村民小组,6个网格,2200人。一个党总支,党员59名。
版图面积8.5689平方公里,耕地37.8公顷,茶叶面积27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13.33公顷;林地面积532公顷。2010年粮食总产量408吨,茶叶产量274吨,油料13吨,牲猪出栏2395头,山羊出栏1078只;农村经济总收入1850万元,农民人均村收入5902元。依据政策,2000年征收农业税近5万元,“三提五统”费用6.5万元,2004年起全国免征各种税费,发放粮种补贴3.5万元。
到2014年,村内有7个个体制茶厂,预制结构厂房3000多平方米,各种制茶设备190余台(套),年产绿茶1400余吨。经过多年的努力,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2004年,购买了新村委会;2005年,在区国税局,区邮政局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新村委会进行装修,设立了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计划生育活动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卫生室,村镇实现了绿化、亮化。
1997年,实行农网改造,建立了两个台区,名家名户用上了网电,彩电等高档商品进入千家万户,电视入户率99%;2004年,建成全乡第一个程控电话村,安装电话116部,移动、联通基站落户山村,移动通信无隙覆盖。
1966年,宜大公路修至店子垭;1976年,竹林至江坪公路开始修建;2005年,国家对宜大公路进行硬化,国家拨款,老百姓捐资硬化竹林至江坪公路;1996年,修通分水岭至白云寺、兰草坪的村级公路,并进行了硬化;2001年,修通分水岭连接纸坊铺的公路,同时贯通竹林湾至中包山村环形路。全村农户购买摩托车600多辆,三轮农用运输车20辆,家庭小车120两。
竹林湾村现有一个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五个,党员59名,男党员51人,女党员8人。35岁以下党员10名,各级党代表5人,外出流动党员12名,初中以下党员35人,高中党员11人,大专以上党员6名,入党积极份子1人。
(一)水利设施建设
1、白云寺河道及槽口、村委会后、榨房沟三条沟渠,共11公里修理及河堤、保坎加固,汇集民生375户1300余人。
2、人饮工程:新建杨柳池、斗笠漆垭两个小型饮水工程,解决80余户人畜饮水;对村内已建5处饮水工程进行提档升级改造。
(二)交通设施规划
竹林湾村现有的道路网系统不完善,村内道路衔接不通畅,断头路较多,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边沟排水不畅,路面等级较低。基于目前道路环境作出规划:
1、加宽加固改造“一横、二纵”主干道:
一横:竹林集镇至广家垭,总长2.3公里,利用“一事一议”等资金对该线路进行全线改造加宽硬化,达到有效路面7.5米。
二纵:即分水岭至纸坊铺公路,分水岭至白云寺公路,总长8.2公里,该线路由于受资金和地理条件限制,路面只有3.5米,行车环境较差,村委会将整合资金新建错车平台,浆砌边沟,解决安全行车和排水问题。
2、新修、改造通组路并硬化,总长6.1公里:即杨柳池至拐枣古树公路硬化,连通至宜大路环形道路;白云寺至黄家老屋公路硬化;白云寺至贾家屋场公路硬化;新修十五组至左家屋场连通公路;新修鸭子石沟至广家垭组级公路。
3、机耕道及田间作业人行道,总长8公里:即茶场至十组机耕道硬化;左家屋场下至碾子湾等机耕道硬化;阴家坡、村委会屋后、小学门口屋后、碾子湾周围水泥田间人行道。
4、新建、维修或加宽、加固桥涵、漫水坝4处:规划加宽白云寺石拱桥,新建安全护桥带;新建老中学旁小桥;新建村委会后田间作业道人行桥;维修加固黄家屋场漫水坝,确保百姓安全出行。
(三)土地整理及高效标准茶园建设规划
1、规划在榨房沟、碾子湾、左家屋场下实施土地整理项目650亩,重点对河堤、生产道、农田整理等方面进行建设,总投资130万元。
2、规划在全村18个组实施高效标准茶园建设项目2500亩,规划从基础设施、绿色防控、改土增肥、改植换种等四方面进行建设,总投资300万元。
(四)电力电讯规划
1、随着社会发展、百姓收入水平提高和企业扩大经营,电力需求日益增大,目前电力已不符合村内现行生产生活的需要。规划在店子垭、分水岭、白云寺安装高压和低压设备;对部分农户室内外老化线路进行更换,以保证村内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和安全用电保障,确保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2、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学习的需要,部分农户已有购买计算机和上网的需求,现有通讯线路已不能满足竹林湾村通信需要,近期规划应考虑增加网点布线,并留够节点。
(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1、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宣传动员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决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应参保村民全覆盖;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实现百分百政策内生育。
2、2016年完成制定符合新农村特点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确保全村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事件发生,村民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并形成长效机制。
3、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班子好、制度好、民风好、素质好、环境好”活动开展为载体,充分利用即将建成的村级阵地以及村综合服务中心、图书室、广播室、电教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娱乐设施等体育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村民文化体育活动。
(六)产业布局规划
1、引导村民进行老茶园改植换种,使其品种更为纯正,百姓收入更加富裕。
2、新发展山胡椒1000亩,实现茶椒间作,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3、引导农户由单一的农业茶业产业向多元休闲旅游农业转变。
(七)新农村建设规划
以“三峡茶谷”为契机,打造美丽乡村。按照简约中式风格,实施村委会周边、竹林集镇临街房屋立面改造;借乐大路提档升级之力,实施集镇道路美化绿化亮化黑化工程。完成污水管网、管线入地和人行道建设。在村内对路旁、宅旁、水旁和高地、凹地、平地等栽植楠竹,打造湖北“茶山竹海”,充分展示茶乡风光;把生态园林理念融入到村庄绿化规划中,发挥绿化的美化作用;对宜大路景观带、集镇、居民点实施亮化工程,安装具有茶乡特色的太阳能路灯100余盏;以宜大路为依托,新发展“茶家乐”20家,借力大老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全力打造具有茶乡特色的西北山区特色村庄。
周边
夷陵区邓村乡竹林湾村退厂契役院军人服务站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周边政府机关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竹林湾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X206
周边村庄
竹林湾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
竹林湾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
竹林湾
地址: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