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乡

黄荆乡 黄荆乡地理环境 黄荆乡乡镇工作 黄荆乡社会事业 黄荆乡无妈乡


黄荆乡位于邵阳县中西部,东与 谷洲镇相连,南与下花桥镇相接,西与九公桥镇交界,北与邵阳市面铺乡毗邻,距县城塘渡口镇23公里,距邵阳市区22公里,平均海拔600余米,西部是很长的黄荆岭山脉,又在 衡邵干旱走廊的一隅,系全省闻名的贫困干旱乡。全乡辖1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8万亩。全乡整体地势凸起(黄荆岭山脉区域),其间高低不平,山间基岩裸露,地表岩溶洞、洼地、漏头极为发育。有267个村民小组,15564人(2017年),拥有水田面积1.2万亩。1995年撤区并乡,原白马乡和黄荆乡合并为黄荆乡,总面积49.17平方千米(2017年)。平均海拔600余米,西部是很长的黄荆岭山脉( 资江主干与 邵水西支 檀江的分水岭),又在 衡邵干旱走廊的一隅。邵阳县黄荆乡针对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规范干部职责,创新干部管理的工作激励的长效机制,推行了...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黄荆乡所有村庄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黄荆乡介绍

黄荆乡位于邵阳县中西部,东与 谷洲镇相连,南与下花桥镇相接,西与九公桥镇交界,北与邵阳市面铺乡毗邻,距县城塘渡口镇23公里,距邵阳市区22公里,平均海拔600余米,西部是很长的黄荆岭山脉,又在 衡邵干旱走廊的一隅,系全省闻名的贫困干旱乡。全乡辖1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8万亩。

全乡整体地势凸起(黄荆岭山脉区域),其间高低不平,山间基岩裸露,地表岩溶洞、洼地、漏头极为发育。有267个村民小组,15564人(2017年),拥有水田面积1.2万亩。1995年撤区并乡,原白马乡和黄荆乡合并为黄荆乡,总面积49.17平方千米(2017年)。

平均海拔600余米,西部是很长的黄荆岭山脉( 资江主干与 邵水西支 檀江的分水岭),又在 衡邵干旱走廊的一隅。

邵阳县黄荆乡针对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规范干部职责,创新干部管理的工作激励的长效机制,推行了“两片管理、四线分流、五项承包”的新型运作格局,收到了很好效果。至3月下旬,全乡已完成财税入库5万余元,计划生育妇检和“四术”节育措施落实面达96%,社会 抚养费征收率达93%。

2007年年初,黄荆乡针对过去少数干部存在的“头脑热,面孔冷,心思散,腿脚懒”等毛病,决定把企业的竞争机制引进行政机关,有效创新干部工作的激励机制。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把全乡17个行政村按照地理区位划分为黄荆和白马两个管理片区。书记和乡长自任片长,各交纳风险抵押金1000元;根据黄荆乡工作特点,全乡工作共设置了财税、计划生育、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四条线,每条线明确了具体职责和任务指标,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线长,线长交纳风险抵押金500元;在此基础上,线长优化组合线员,推行分线驻村的方式,承包财税入库、计划生育、安全稳定、动物防疫和兴办实事5项任务指标,由线长和党委政府签订全年目标责任状,线员和线长签订任务完成责任书,交纳风险抵押金300元,年终按百分制进行考核,实施任务分解到人,奖罚责任到人,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黄荆乡由于推进了“两片管理、四线分流、五项承包”的管理机制,出现了“四多四少”的新气象:按时上班的多了,上自由班的少了;下村扎实工作的多了,从事娱乐活动的少了;热爱本职工作的多了,从事第二职业的少了;为民办实事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仅2008年3个月时间,全乡已筹措资金26万余元,投入到大付长1.6公里的村道,南山和白马村至下花桥镇长2.5公里的乡道已正式破土动工,全乡新增药材种植面积110亩,预计可为农户创利50多万元。

邵阳县黄荆乡针对新形式下乡镇工作的特点,推行“三片包村,一线创收,风险抵押”的新型工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截至5月下旬,黄荆乡已落实灾后重建资金15万元,帮助8个村完成了农网改造。

2007年元月以来,黄荆乡把企业的竞争机制引进党政机关,具体做法是把全乡17个行政村按照地理区位划分为3个片管理,实行3个行政片包村、一条财贸线创收,片长和线长实行民主选举产生,交纳风险抵押金1000元,承包财税、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灾后重建和综合治理五大指标,财贸线负责国地税任务完成和招商引资工作。在此基础上,片长和线长再优化组合片员,各项任务指标细化分解到村,推行片员包村责任制,同时交纳风险抵押金1000元,并和片长签订全年任务责任状,实行每月考评和年终总评,奖罚责任到人。

“三片一线”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仅一个季度来,全乡已完成财政入库任务35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10%。上门为特困群众发放 慰问金6.6万余元,落实中药材种植面积750亩。

辖区内现有小I型水库1座,小II型水库1座,山塘6700口,电灌机埠22处,有乡道1条,村级公路17条,构成了乡内公路交通网络,全乡有初中2所,小学4所。

邵阳县黄荆乡抓住旱情缓解良机,从外地调入100多公斤秋荞麦种子,于2008年8月28日将长乡、毛铺等村无水栽插晚稻的400余亩农田全部翻耕种上秋荞麦。2008年,该县被抛荒几年的4900多亩田土完成翻耕复种。 6月上旬以来,邵阳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7万余亩。尽管采取各种措施倾力抗旱,但仍有5000余亩水稻和旱作物失收,成为荒地。邵阳县委、县政府提出“100%翻耕、100%种上农作物、100%有效收获”的消荒目标,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丘块”的工作责任制,将消荒工作与干部的生活补贴及年度考核挂钩。全县有5名分管农业的乡镇副职或驻村干部因消荒工作不力,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为顺利消荒,邵阳县积极解决技术、水源、劳动力、资金短缺等瓶颈,编印《消荒播种作物及栽培技术要点》1.2万份,发放到各乡镇、村,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种秋玉米、秋大豆、秋马铃薯、秋荞麦等旱粮或其他经济作物。县财政从产粮大县奖励基金中拿出30万元,各乡镇投入23万元,涉农各部门挤出20万元用于耕地消荒。建立多种流转机制,通过代耕、代种和转包等方式,引导种植大户和农民投资抛荒地复耕复种。

2008年,投资250余万元修建的大塘垅水厂最后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启动后,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进315户农户家中时。邵阳县黄荆乡大坪村的男女老少像过节日一般燃放了200多元钱的鞭炮,欢呼自来水进村,结束了全乡村村组组男女老少挑水“扁担军”织成的悲壮的饮水史。

黄荆乡地处邵阳县北部,平均海拔700多米,全乡境内到处是裸露的石灰岩,地下溶洞遍布,严重干旱缺水,有人戏称“那是一个干死蛤蟆饿死老鼠”的“上甘岭”。每年干旱季节,二三十担水桶排成长龙,不分昼夜地守在那泥缝中一滴滴掉下来的泉水边。有5个村的农民为了一担水要往返4公里路程到邵阳市大祥区面铺乡去担水,一个来回要3个多小时。遇上特别干旱的年份,只好请县政府派出消防车,从乡外运水给老百姓饮用。对此,为彻底改变全乡人畜饮水的困难状况,黄荆乡党委政府抓住中央加大国债资金投入的契机,大力实施“人饮工程”项目。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发筹资55万元。2003年,市、县水利局和市、县发改局分别投资16万元和12万元,修建了金珠村剑杆岩饮水工程,实行三级提水,首批解决了金珠及相邻村组1200多人的生活用水。

为了寻求最佳水源解决方案,黄荆乡组织专门技术力量逐处实地勘察,因地制宜采取打井、 引水、提水和集雨等多种形式,以最少的投入获最佳的效果。2005年,有关部门深入黄荆乡现场办公,解决220万元,乡里自筹30万元,兴建大塘垅集中供水工程。2006年10月工程开始供水第一批1600户近7000人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现工程已全部竣工,日产水700方,可解决全乡10个村,5所学校近11000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全乡共投资400多万元,兴建人饮工程50多处,解决全乡14个村16000余人的饮水问题,受惠农民达90%。

2015年8月8日消息,这个名叫黄荆乡的地方,仅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中,就有132个孩子处于“失母”状态——除了母亲正常死亡,其中有116个孩子的母亲因为逃婚或改嫁离开了他们。

这些“无妈”的孩子,身上的故事大同小异: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他们中很多人几乎已经记不得妈妈的样子,或者根本就没有印象。他们想找,却不知道妈妈在哪里。

“妈妈”,这句世界上最温暖的称呼,在他们的世界里,成了一种不愿碰触的禁忌……

周边行政单位

邵阳县黄荆乡大付村退蔸涕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周边派出所

邵阳县黄荆派出所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黄荆乡政府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8:30-12:00;14:30-17:30

周边政府机构

邵阳县黄荆乡腊树村役退肤鲡军人服务站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周边小学

黄荆乡青山完小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周边乡镇

黄荆乡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黄亭市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周边村庄

大付村 地址:邵阳市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