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街道

平陵街道 平陵街道办 平陵镇 平陵街道建制沿革 平陵街道行政区划 平陵街道地方特产 平陵街道风景名胜 平陵街道著名人物


平陵街道位于 龙门县东南部,被定为广东省268个中心镇(街道)之一,2017年10月12日,广东省民政厅正式批复同意撤销龙门县平陵镇,设立平陵街道办事处。之前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省级建材专业镇等称号。平陵西接龙门县城、东临 博罗县、北靠 河源县,是通往 惠州、 深圳、 东莞、 汕头、 梅州的必经之地,省道S244、武深高速和即将投入建设的惠龙高速、韶惠高速穿境而过,距离广河高速公庄、路溪出入口分别17公里和15公里。距惠州68公里,距广州市120公里,距深圳130公里,距离珠三角各个港口、机场均在1.5小时车程内。被誉为龙门的“东大门”,优越的区位优势让平陵能融入到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辖区总面积14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在龙城镇东南13公里,东与 博罗、 河源两县相接,面积1...

详情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所有镇乡结合区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介绍

平陵街道位于 龙门县东南部,被定为广东省268个中心镇(街道)之一,2017年10月12日,广东省民政厅正式批复同意撤销龙门县平陵镇,设立平陵街道办事处。之前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省级建材专业镇等称号。

平陵西接龙门县城、东临 博罗县、北靠 河源县,是通往 惠州、 深圳、 东莞、 汕头、 梅州的必经之地,省道S244、武深高速和即将投入建设的惠龙高速、韶惠高速穿境而过,距离广河高速公庄、路溪出入口分别17公里和15公里。距惠州68公里,距广州市120公里,距深圳130公里,距离珠三角各个港口、机场均在1.5小时车程内。被誉为龙门的“东大门”,优越的区位优势让平陵能融入到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辖区总面积14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在龙城镇东南13公里,东与 博罗、 河源两县相接,面积135平方公里。因该地多丘陵,集镇 处低平,故名平陵。1987年人口 30632人。1951年前属 河源县辖。1952年划 河源县的黄沙、山 下、翁坑、晨光镇乡、平陵圩,与龙门县的.茅东乡组成,称龙门县第五区,1957年称平陵乡,1958 年称平陵公社,1983年11月改称平陵区,1986年12月12日称平陵镇。辖1个居民委员会,13 个村民委员会,213个自然村。为丘陵地带,四周高中间低,地势开阔,年均温度20. 8摄氏度, 年均雨量1723. 4毫米。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兼种花生、黄豆,是县的黄豆主要产区之一。建国 以来,兴建龙平渠等水利工程,有石灰石资源,发展水泥等建材工业,钨矿、锡矿、重晶石和煤矿 已初步开发。增(城)龙(门)公路与杨(村)平(陵)公路在此交接。

平陵圩面积1平方公里。明洪武年间已成圩集,聚落沿平陵河北岸向公路两侧延伸,呈块 状分布。是该镇农、林、副产品贸易集市,每逢圩期,博罗、河源两县境邻近群众到此集市,圩期 最多有3000多人趁圩。

1949年10月至1951年划为4区、18乡、1镇。

第一区:附城镇、城南乡、城北乡、城东乡、田尾乡。

第二区:龙华乡、茅岗乡、路溪乡、沙迳乡。

第三区:地派乡、铁岗乡、左浑乡、蓝田乡,

第四区:上麻乡、下麻乡、永汉乡、永南乡、永西乡、南昆乡。

1952年至1956年划为5区、21乡、1镇。

第一区:附城镇、城南乡、城北乡、城东乡、田尾乡。

第二区:龙华乡、沙迳乡。

第三区:地派乡、铁岗乡、左浑乡、蓝田乡。

第四区:上麻乡、下麻乡、永汉乡、永南乡、永西乡、南昆乡。

第五区:平陵乡、茅岗乡、路溪乡。(1952年5月增设)

1957年至1958年9月,撤区设12乡1镇:附城镇、附城乡、蓝田乡、龙华乡、沙迳乡、永汉乡、麻榨乡、南昆乡、左潭乡、地派乡、平陵乡、茅岗乡、路溪乡。

1958年10月至1961年10月,全县分为6个公社,1场:龙城、麻榨、永汉、平陵、龙华、左潭公社、南昆林场。

1961年底至1963年3月,全县划分为20个公社、1个林场:县城镇、花围.、王坪、田尾、蓝田、左潭、铁岗、地派、湖心、平陵、龙江、路溪、龙华、香溪、永汉、寮田、振东、油田、麻榨、鳌溪公 社、南昆林场。

1963年4月,全县调整为12.个公社,1镇3场:麻榨、永汉、香溪、龙华、龙江、路溪、平陵、龙城、铁岗、蓝田、左潭、地派公社、县城镇、南昆山林场、密溪林场、天堂山林场。

1983年11月,撤销公社,改设区建制,全县划分为12区、1镇、3场:麻榨、永汉、沙迳、龙华、龙江、路溪、平陵、龙城、蓝田、左潭、铁岗、地派区、龙城镇、南昆山林场、天堂山林场、密溪林场。

1986年12月12日,撤区设镇(乡)建制,全县12镇、3乡、2场:麻榨镇、永汉镇、沙迳镇、龙华镇、路溪镇、龙江镇、平陵镇、王坪镇、左潭镇、地派镇、龙城镇、南昆镇、铁岗乡、天堂山乡、 蓝田瑶族乡、油田林场、密溪林场。

2017年10月12日,广东省民政厅正式批复同意撤销龙门县平陵镇,设立平陵街道办事处。

平陵西接龙门县城、东临 博罗县、北靠 河源县,是通往 惠州、 深圳、 东莞、 汕头、 梅州的必经之地,省道S244、武深高速和即将投入建设的惠龙高速、韶惠高速穿境而过,距离 广河高速公庄、路溪出入口分别17公里和15公里。距惠州68公里,距广州市120公里,距深圳130公里,距离珠三角各个港口、机场均在1.5小时车程内。被誉为龙门的“东大门”,优越的区位优势让平陵能融入到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辖区总面积14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平陵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平陵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已探明石灰石储量近4亿立方米,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平陵大力发展建材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间。近年来,平陵致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调整结构促转型,改善环境引投资,狠抓项目增后劲”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城镇品位。下来,在县城一体化的发展布局下、在惠州产业转移园的辐射带动下,平陵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辖区总面积14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平陵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已探明 石灰石储量近4亿立方米,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平陵大力发展 建材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间。近年来,平陵致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调整结构促转型,改善环境引投资,狠抓项目增后劲”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城镇品位。下来,在县城一体化的发展布局下、在惠州产业转移园的辐射带动下,平陵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平陵主要以 客家人为主,客家饮食文化独树一帜,以鲜、辣风味著称,具有当地特色的“全牛宴”、“双蒸鱼”、“手工肉丸”等佳肴吸引八方食客。平陵民风纯朴、崇文重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龙门县“文化之乡”的美誉。始建于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的龙岩寺已经有280多年的历史,香火旺盛,是龙门县最大的佛教寺庙,每年都吸引了大批佛教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参观。山下村白芒坑革命遗址生态资源良好,革命史迹丰富。现有“红四师”休整遗址和白芒坑人民抗击日军遗址、白芒坑人民武装成立旧址等,曾是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平陵规划将白芒坑红色革命史迹与周边优良生态资源结合起来,建设工农红军纪念园,打造出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客家话

麻榨、永汉、沙迳、龙华、左潭、铁岗、地派、蓝田、油田、天堂山、王坪等乡、镇、场,在流行龙门话的同时,还流行客家话;北部的密溪林场、西部边境的南昆山镇,东南境的平陵、龙江两镇的绝大部分或一部分人,都使用客家话》其他各地方也有少数人讲客家话。使用人数约8万人,是龙门的第二大方言。

分布于龙门境内不同地方的客家话,比较一致,只在少量词的读音上有微小差异,但同客家话的代表梅县话和兴宁话比较,则有不小差别。如以麻榨镇的客家话为例,有半元音声母j(如“若、约、闰”等字读音的声母)、舌面中擦音声母C如(“休、去、虚、玄”等宇读音的声母),鼻音声母ŋ和互相补充,有韵母əi(如“卫、委、威、违”等字读音的韵母),有“㘭颈(争辩)”、“眼热(眼红)”、“枥(能干)”、“癫(疯)”、“衰(不好、倒霉)”、“散纸(零钱)”、“风栗(栗子)”、“云吞(馄饨)”、“火船(轮船)”、“铺头(商店)”、“鑊铲(锅铲)”、“头先(起初)”、“晏昼(中午)”、“车大炮(说谎)”等带浓厚粤方言色彩的词语。这是因为龙门客家话长期接受粤方言的影响。

语法基本上同一般客家话一致,受到粤方言语法的一些影响。

本地话

平陵的黄沙、祖塘、展光和龙江的隔堋、广尾、良塘及地派、蓝田、天堂山相当一部分本地人,使用的是一种既非客家话、又与带 广州话色彩的 龙门话大异的本地话,使用人口2万余人。其实这种方言与 河源话、 惠州话、博罗话、紫金古竹话及连平忠信话等很接近。属于粤方言分布在东江中、上游一带的一个特殊支系。这种方言的绝大多数成分和广州话、龙门话相当接近而有同一来源,少数成分则来自客家话或受到客家话的较大影响。如以平陵的黄沙活作代表来看:有w、j两个半元音声母(如“围、伪”、“延、运”等字读音的声母);有撮口呼和单韵母y、 (如 “语、虚”、“茄”等字读音的韵母),有复韵母 (如“第”、“楼”、“含”等字读音的韵母);去声分阴阳两调,除有两入声调之外,舒声还有六个调,阴入、阳入分别是高平、中平(或高中平)的调值。所有这些,都是语音方面和广州话近似或一致之处,足以说明彼此语音系统源自一体。 而阳去有高降的调值,古浊塞音声母都读送气清音(如“夺、道、洞”等字读音的声母),则又表明有客家话的语音成分或受到客家话语音的不小影响。

词汇方面,绝大部分成为本方言特色的基本词语,包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方位词、时间词及大量成语、惯用语,是同广州话、龙门话基本一致的;有小部分基本词语从客家话吸收而来,如“碗公(大汤碗)”、“鼻公(鼻子)”、“咸春(咸蛋)”、“地豆(花生)”、“老妹(妹妹)”、“老弟(弟弟)”、“猪牯(公猪)”、“猫牯(雄猫)”之类。

语法方面,同广州话、龙门话大体一致;和客家话的差别较大;个别语法成分与惠州话相同,如表示动词完成体用虚词“抛[pau]”,不用“咗”。个别词缀受客家话的影响.如指雄性大动物的词可用后缀“公”,也可用“牯”。

平陵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近年来,平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擦亮了优质米这一品牌。优质稻年种植约4万亩,年产量约为1.56万吨,约占全县总产量的20%。被广东省评为优质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拥有自主品牌的优质米加工企业6个,其中“双丰鱼”、“金燕”等品牌优质米畅销惠州、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各地。

平陵民风纯朴、崇文重教、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龙门县“文化之乡”的美誉。始建于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的龙岩寺已经有280多年的历史,香火旺盛,是龙门县最大的佛教寺庙,每年都吸引了大批佛教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参观。山下村白芒坑革命遗址生态资源良好,革命史迹丰富。现有“红四师”休整遗址和白芒坑人民抗击日军遗址、白芒坑人民武装成立旧址等,曾是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平陵规划将白芒坑红色革命史迹与周边优良生态资源结合起来,建设工农红军纪念园,打造出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彭九龙

彭九龙(生卒年不详),平陵彭屋人,九龙桥兴建者。该桥在茅冈东角约紫苏浑(今平陵相思潭),此处位于博罗、河源、龙门三县之冲,过去无桥,交通甚为不便。乾隆三十八年(1763),彭在该处建石桥,工程未竣,病故。其妻肖氏承夫遗志,不惜重资,命子远光、远明购石继续兴建。数年后,终于建成长20余丈,宽5尺多的石桥。乡人感其义,将该桥取名为九龙桥。

周边住宅区 小区 房地产

郢平陵菁社区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易发路六街

周边乡镇

平陵街道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