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榨镇

麻榨镇 麻榨镇历史沿革 麻榨镇交通 麻榨镇方言 麻榨镇国民经济 麻榨镇投资项目 麻榨镇农业 麻榨镇林业 麻榨镇工业 麻榨镇社会事业 麻榨镇生态环境 麻榨镇人口数据 麻榨镇历史文物


麻榨镇位于龙门县南部,东经114°,北纬23°27′,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1900-2100毫米,平均无霜期290天-306天。全镇总面积240.15平方千米(2017年),林业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80.78%,耕地面积22021亩。全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495人(2017年)。麻榨镇位于广东省惠州龙门县南部,建镇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因当地芝麻榨油工厂多而得名。1949年分置上麻、下麻两乡。1958年合建麻榨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2002年12月全镇总人口26342人。盖率75%,耕地面积22798亩 麻榨镇 。麻榨山清水秀,生态良好,以创家和“十里水湾”旅游项目4A级景区为目标,大力整合我镇旅游资源,促进麻榨河沿岸及其他特色旅游资源的...

详情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所有城乡结合区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介绍

麻榨镇位于龙门县南部,东经114°,北纬23°27′,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1900-2100毫米,平均无霜期290天-306天。全镇总面积240.15平方千米(2017年),林业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80.78%,耕地面积22021亩。全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495人(2017年)。

麻榨镇位于广东省惠州龙门县南部,建镇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因当地芝麻榨油工厂多而得名。1949年分置上麻、下麻两乡。1958年合建麻榨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2002年12月全镇总人口26342人。

盖率75%,耕地面积22798亩 麻榨镇 。

麻榨山清水秀,生态良好,以创家和“十里水湾”旅游项目4A级景区为目标,大力整合我镇旅游资源,促进麻榨河沿岸及其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寨头水库市级自然保护区、神牛石、鳌溪邓氏古墓及东埔、凤岗廖氏宗祠等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借旅游发展的契机,我镇大力推动镇内休闲民宿、原生态农家乐发展,打造麻榨旅游特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促进全镇旅游业、商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麻榨镇西与 增城市 正果镇接壤,东南与 博罗县 横河镇、 罗浮山风景区毗邻,北与 永汉镇、 龙华镇(沙迳)相连。是龙门县距离珠三角发达地区最近的乡镇。麻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北部贯穿而过,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1900-2100毫米,平均无霜期290-306天。全镇总面积240.15平方千米(2017年),有林地面积29万亩,森林覆麻榨镇西与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接壤,东南与博罗县横河镇、长宁镇毗邻,北与龙门县永汉镇、龙华镇相连。圩镇距龙门县城53公里、 惠州市79公里、 东莞市60公里、 广州市80公里、 深圳市140公里,距 广河高速永汉站出口仅13公里,正果站出口14公里,珠三角城市1小时生活圈俨然已形成。此外,连通 罗浮山、 南昆山两大名山途经麻榨镇的龙恺高速已纳入规划建设,永汉至麻榨“十里水湾”景区路段绿化亮化工程已完成,总投资1.33亿元的县道X261线(凤岗-南滩)工程及4500万元新建麻榨大桥工程已启动,总投资800多万的圩镇龙凤路已完善前期手续,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全镇交通条件,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龙门县内主要聚居汉、瑶两个民族,流行四种不同系属的汉语方言,形成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格局。方言的分布除县治所在地龙城镇及其毗邻的王坪镇统一 流行一种比较接近于 广州话的粤方言“ 龙门话”,县境东南路溪镇流行“ 路溪话”,西部县境南昆山、北部县境密溪流行清一色的“ 客家话”外,其余乡、镇均同时流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方言的“双语区”。北部县境的 蓝田瑶族乡,由于历史的原­因,已逐渐“汉化”。乡内流行“龙门话”和“客家话”。龙门县方言主要有:龙门话;客家话;本地话;路溪话。

一、龙门话

“龙门话”是龙门县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分布在龙城、王坪、地派、铁岗、左潭、蓝田、天堂山、龙华、沙迳、永汉、麻榨、油田等十余个乡、镇、场,使用人口16万多人。“龙门话”是粤方言系统中的一种次方言。与包括珠江­三角洲各地方言及肇庆话、花县话、东莞话、增城话在内的粤方言同属粤海系次方言,它与广州话相近。广州话,又称之为“省话”或“白话”。民国25年(1936年)《龙门县志·卷五》载:“县属语言用省话或用客家话,各区、乡尚未一致,惟第一区纯用省话耳”。由于龙城镇自龙门置县以来均为县治所在地,以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影响,龙门话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起着龙门县中心方言(即代表方言)的作用。

语音方面,龙门话以阴平为高平(如:诗、哥、花、鹅等字的调)和低降两调(如:梯、鸡、魔、科、天等字的调),上声不分阴阳,下声阴入读低升(如:尺、拍的调)和阳入读高降(如:白、人的调),而显得在声调上和广州话有些差异,这是龙门话在语音上和广州话不同的一个主要因素。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龙门话有广州话所没有的声母(nt—如:而、耳、儿的声母)以及韵母。

—iak(踢、锡的韵母)

—iet(热、蚀的韵母)

—iem(检、帘的韵母)

—ien(连、前的韵母)

—iep(接、涉的韵母)

—yen(酸、权的韵母)

—yet(缺、月的韵母)

词汇方面,龙门话绝大部分词语和广州话说法一致,但也有一部份不同,这部份词语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

龙门话广州话

罂蜂马蜂

鸡兰′鸡项

鸭春(qan′)鸭蛋

豆腐霉腐乳

随坨系呢度

拖箱柜统

红(猪红、牛红)血(猪血、牛血)

眼睡′眼训

去聊′探亲

瓮缸水缸

地豆花生

瓯仔小碗

洗身′游水

呆′丽 (ngui nei)我地

赖□(ding)边度

龙门话中,有一部份词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的形式。例如:瓯仔(小碗)、镬(铁锅)、拈(拿)、牙(牙齿)、须(胡子)、呕(呕吐)、咳(咳嗽)、衫(衣服)、眼(眼睛)、知(知道)、蟹(螃蟹)、惊(害怕)、翼(翅膀)等等。另外,龙门话的某些词语常带上后缀,例如把一些雄性动物叫作“牯”(牛牯、猪牯、狗牯);把雌性动物叫做“乸”(牛乸、猪乸、狗乸)。

语法方面,尽管龙门话在词汇上有与广州话略有差异,但句法结构基本相同。例如:

龙门话 广州话

你去赖□(di拳ng)?你去边度?

呆′(ngui)睇多几摆。我睇多几匀。

你食饭□(mi拳ng)?你食饭未

你聊′开一日, □(mieng)走?你玩咗一日、总未走?

呆′(ngui′)企随□(dieng)。我企系呢度。

你系′乜谁­?你系边个?

另外,龙门话也有一些变音现象,词语的变音引起词义的变化、例如“洗身”,第一调的“洗身”表示“游泳”,而第三调的“洗身”则表“冲凉”之意:“呆”(ngui)表“我们”′,而呆(ngui)则表“我”,又如“鸭春”(qan)的“春”,声调是第一调的“春”,而“春天”的“春”,声调则是第三调了,二者词义相去甚远。不过,龙门话的变音都有一个规律,即:一般是阴平(1)调变为阴去(3)调,或阴去(3)调变阴平(1)调,彼此间互为变调。

龙门话再细致划分,还可按照人们的习惯称呼,分为麻榨话、永汉话、沙迳话、龙华话、左潭话等,因为它们之间都有细微差别,比如龙门话说“你去赖deng?” (你去哪里?)沙迳话则说“你去善书?”而麻榨话又说“你去思□(dieng)?”了。沙迳、永汉、麻榨三地方言无论在语音和词汇上与“增城话”相仿,龙华、龙门以上的“上龙门”则比较统一在“龙门话”之中。

标音举例:(广州话拼音方案注音)

民歌二首

(一)

落  水 水 淋 湿 身,

logsêuseulemsebsen

漏 开 一 条 花 手 巾,

leohuiyebtiufaseogen

乜 谁­ 执 倒 俾 返 呆,

m森 sêuzebdou b森lfonngui

买 返 槟 榔 谢 你 恩。

moifon benlongjiani yen

(二)

隆 隆 曲 曲, 磨 米 煮 粥,

langlangkugkugmo meiju zug,

煮 粥 香, 炒 辣 羌,

juzughêug caoladgtng

辣 羌 辣, 打 曱 甴,

ladgêngladda ged zad

曱 甴 骚, 磨 尖 刀,

gedzadsu mojim du

尖 刀 利,

jimdn l森i

切 去 狐 狸 歪 嘴 鼻。

qidha wu l森i mia zêubi

二、客家话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平陵、龙江­、南昆山、密溪、麻榨、永汉,地派、左潭、铁岗、天堂山、蓝田、龙华、沙迳、油田等地。客家话使用人口近8万人,成为仅次于龙门话的第二大方言。分布在不同乡镇的客家话,相互间是比较一致的,只是某些词、字在语音上略有差异。由于历史、地理上的原­因,县境内地区与邻县互为影响,各有特点。流行在地派、蓝田一带的客家话,酷似新丰的新丰话;流行在永汉、麻榨的客家话,酷似增城的客家话;流行于平陵隘子的客家话与邻近博罗公庄的客家话,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龙门县境内的客家话同客家话的代表梅县话比较,则有较大差别。如麻榨的客家话,有半元音声j(如“若、约、闰、而”等字读音的声母),舌面中察音声母c(如“休、去、虚、玄”等字读音的声母),鼻音声母y和n互相补充,有韵母ai(如“卫、委、威、违”等字读音的韵母),由于受粤方言的影响,有许多词语带有浓厚的粤方言色彩。例如:拗颈(争辩),癫(形容人的神经­不正常)、衰(不好)、风栗(栗子)、散纸(零钱)、铺头(商店)、头先(起初)、晏昼(中午)等,这些都是梅县客家话所没有的。另外,客家话也保留了一些古代汉语的词语,如:俩子爷(俩父子),其(他),好采(幸亏)、瓯(小碗)、镬(铁锅)等。也有一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惯用语,如:三捞四夹(意为杂乱无章)等,还有疑(你)、崖丢(我们)、落房间(入房)、落堂(下课)、夹(窄­)等等,这些都构成了龙门客家话的一个特点。

三、本地话

在平陵、龙江­一带的部分自然村流行一种既非客家话,又与龙门话大相径庭的本地土话,当地人习惯称为“黄沙话”、“祖塘话”、“格朗话”等。因它主要分布在平陵的黄沙、祖塘、晨光和龙江­的格朗、广尾、良圹等地,也有人称之为“大路客家话”,使用人口2万余人。本地话与惠州话、河源话、博罗话在语音和词汇方面都有极其相似之处,属于粤方言分布在东江­中、上游地区的一个特殊支系。它与广州话、龙门话较之接近,也受到客家话的有力影响。它的去声分阴阳两调,除有两“入”声调之外,舒声还有六个调,阴入、阳入分别是高平、中平(或高中平)的调值;有w—j—两个丰元音声母(如:围、伪、延、运等字读音的声母);有撮口呼和单韵母—y、—Ce(如:良、虚、茄等字读音的韵母);有a元音和—ai、—an、—am等韵母(如:第、楼、含等字读音的韵母),这些都和广州话、龙门话有近似和一致之处。而阳去有高降的调值,古浊塞音声母都读送气清音(如:夺、道、洞等字读音的声母),表明它既有客家话的语音成份,又有很大差别。例如:客家话的“头 ”,本地话则读作“台”(toi);客家话“走”,本地话则读作“载”(zoi),二者差别很大。

词汇方面,本地话绝大部分具有本方言特色的基本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方位词、时间词以及大量的成语、惯用语,同广州话、龙门话也基本一致。另外有一部分词语是受客家话影响而接受过来的。如:碗公(大碗)、鼻公(鼻子)、咸春(咸蛋)、老妹(妹妹),老娣(弟弟)、猪牯(公猪)、猪乸(母猪)、食朝(吃早饭)、食夜(吃晚饭)等等。但有一部分词语也存在很多不同。但语法上则与龙门话、客家话大体一致。例如:

本地话:客家话:

呆李(ngoili) 崖丢(我们)

老李(laoli) 别人家(他人)

做(zu)五做脉纪(做什么)

四、路溪话

路溪话兼有粤海方言,客家话、本地话和其他语种的影响,也属于粤方言,是东江­中、上游地区一个特殊支系。使用人口近一万人。路溪话之所以被看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语种,除了它的分布仅在路溪一镇外,它在语音上自成体系,与龙门话、客家话、本地话迥然不同。例如:nin(颤抖)、lai(遗失);“去奈主?”cnunaiju(去哪里?); “奈谁­?”naiseu(哪个?);“务知洒,”mudixa“不知道”)等;它有它的特殊语言和词汇。语音上有许多一般读t—、声母的字读成h—音声母(如:“弟、第、笛、大”、“题、梯、同、体”等字读音的声母),有自已特殊的舌面中塞音和塞擦音声母c—、cc‘—(“权”、“全”读音的声母)。

2017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额6.65亿元,同比增长72.5%;规上工业产值10.64亿元;工业投资额9125万元;限额以上商业营业额5686万元,同比增长5.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22万元,同比增长33%;税收总收入1645万元,同比增长27%;一般预算收入773万元,同比增长68%。

“家和十里水湾花园”一期旅游项目超额完成,已完成5.6亿元,初步完成了养生公寓、休闲小屋、服务大厅等建设;二期计划投资5亿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进展顺利,计划2018年国庆开始营业。

北回归线从麻榨镇南北贯穿而过,全镇的土质、气候条件好,农产品丰富,主要以杨桃、石榴、粉葛为主,其中全镇杨桃种植面积约8000多亩,年产量达6400万斤;石榴850亩,年产量达750万斤;粉葛2100亩,年产量达540万斤。

麻榨镇有林地面积19866.7公顷,森林覆盖率75.9%,活立木蓄积量29.4万立方米。2001~2002年镇人民政府实施“招商造林,科技兴林”措施,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引进外资800万元营造U6桉树及南洋楹等速生丰产林1866.7公顷;个人、集体造林1600公顷。

麻榨镇以工业立镇兴镇,注意做好发展民营企业工作,扩充经济总量。企业以塑胶、凉果生产、竹木制品、小水电为主,全镇建成大小工业企业60家。

2008年,麻榨镇在社会保障方面,具体做了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零就业家庭以及贫困户等的个人基本台帐,新增劳动力237人、转移富余劳动力484人。6月份前完成了本镇40家企业的劳动年审工作,证照齐全34家、劳动备案6家,全年无发生劳资案件、无发生治安和刑事案件。劳动合同鉴证305份,参加养老保险28人。继续加强农村独生子女纯二女结扎夫妇基本养老保险的宣传、动员,落实参保83人,完成95%。

麻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幼儿园1所,教职员工259人,其中中学教职工95人。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2002年,在校学生4764人,其中初中生138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5%。2002年麻榨中学考上重点高中38人。

2008年,麻榨镇文化站制定了2007年至2010年行政村级文化建设发展方案。到2008年底,全镇已实现硬底化篮球场14个,占全镇总数的70%;文化室11个,占全镇总数60%;村级文化信息广场1个(坳头村),农家书屋1个(东安村)。

麻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幼儿园1所,全镇小学教职员工143人,在校学生2562人。中学教职员工有82人,在校学生1185人。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2008年,麻榨中学考上重点高中105人,其中惠州实验中学1人。

麻榨镇有卫生院1所,卫生站22个。2002年,全镇医务人员98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中专学历93人。镇卫生院有医务楼2幢共2100平方米。设置科室10 个,病床20张,并购置了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B超、尿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仪等设备。2002年,参加计划免疫的儿童2102人。

贯彻《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落实“三为主”方针,把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健全和完善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机制。增加计生工作的投入,计划生育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2001年,全镇落实“四术”任务223例,计划生育率为88.52%,人口出生率为7.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3‰。2002年,落实“四术”任务194例,计划生育率为88.5%,人口出生率为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6‰。

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计划生育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2008年我镇出生率为11.23%,计划生育率94.3%,自然增长率5.9%。

麻榨山清水秀,生态良好,以创家和“十里水湾”旅游项目4A级景区为目标,大力整合我镇旅游资源,促进麻榨河沿岸及其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寨头水库市级自然保护区、神牛石、鳌溪邓氏古墓及东埔、凤岗廖氏宗祠等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借旅游发展的契机,我镇大力推动镇内休闲民宿、原生态农家乐发展,打造麻榨旅游特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促进全镇旅游业、商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1978
11525
10453
家庭户户数 5640
家庭户总人口(总) 21396
家庭户男 11093
家庭户女 10303
0-14岁(总) 7008
0-14岁男 3627
0-14岁女 3381
15-64岁(总) 12841
15-64岁男 6920
15-64岁女 5921
65岁及以上(总) 2129
65岁及以上男 978
65岁及以上女 115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0205

23495人(2017年)。

古建筑群——南滩碉楼、 东埔廖氏宗祠

南滩碉楼、东埔廖氏宗祠分别位于南滩村和东埔村内,分布在大派洲两边,距“十里水湾”河面仅数百米,建于清代,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是龙门县文物保护单位。当前保护完整。

古驿站——风雨亭

风雨亭位于麻榨河“十里水湾”最上游,西牛尾电站坝下。该亭建于清光绪壬寅年冬,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时任署理龙门县事史九端在亭内提有四个大字“便利行人”仍清晰在目,亭的立柱有一副对联,上联为“逸人洗盏说茶经”,下联因文革时期遭破坏已无法看清。亭内仍保留有供行人竭息饮茶的石台。

麻榨河“十里水湾”旅游项目内仍有大批古榕树、古榄等百年古树及一批历史文化产物。

北隅宋代古墓

北隅宋代墓位于北隅村罗屋左方800米的山上,距麻榨河“十里水湾”约7公里,距罗浮山25公里。本墓为邓仲奇夫妇之墓,建于宋代辛卯年(1111年)、墓地直径为15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主墓均为花岗岩精砌而成,刻有龙凤、鳌鱼、花草等图案,浮雕形象,栩栩如生。主墓两边雄立一对石狮子,雕刻精致,气宇轩昂。

周边医疗

龙门县麻榨镇卫生院 地址: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龙岚路25号
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龙岚路25号

周边乡镇

麻榨镇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龙门麻榨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X261(永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