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詹镇

前詹镇 前詹 前詹镇简介 前詹镇自然环境 前詹镇建制沿革 前詹镇基础设施 前詹镇农业 前詹镇工业 前詹镇教育 前詹镇卫生医疗 前詹镇文化 前詹镇名胜古迹 前詹镇特产 前詹镇前詹镇管辖


前詹镇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南部海滨,西邻神泉镇,东接周田镇与靖海镇,南濒中国南海,海岸线全长15公里,全镇面积63平方公里。镇区背枕丘陵,面向南海,属沿海丘陵地带。前詹镇被誉为荔枝之乡明清时期属惠来县酉头都,民国时期属第二区神泉区公所。1949年隶属神泉区,1953年属第六区,1958年9月隶属普宁县红旗公社,1961年3月从惠来县红旗公社分开设立前詹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前詹人民公社改称前詹区公所;1986年11月,前詹区公所改称前詹镇人民政府南宋末期詹姓族人从外地迁至此地开基创村,因村落最靠近南端,且詹姓先到,故名“前詹”(前为方位,即前方,前面,詹为姓氏)前詹镇属沿海 丘陵地带, 海岸线长15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前詹镇镇政府位于前詹村,距惠来21公里。前詹镇现有影剧院1座,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详情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所有镇乡结合区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介绍

前詹镇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南部海滨,西邻神泉镇,东接周田镇与靖海镇,南濒中国南海,海岸线全长15公里,全镇面积63平方公里。镇区背枕丘陵,面向南海,属沿海丘陵地带。

前詹镇被誉为荔枝之乡

明清时期属惠来县酉头都,民国时期属第二区神泉区公所。1949年隶属神泉区,1953年属第六区,1958年9月隶属普宁县红旗公社,1961年3月从惠来县红旗公社分开设立前詹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前詹人民公社改称前詹区公所;1986年11月,前詹区公所改称前詹镇人民政府

南宋末期詹姓族人从外地迁至此地开基创村,因村落最靠近南端,且詹姓先到,故名“前詹”(前为方位,即前方,前面,詹为姓氏)

前詹镇属沿海 丘陵地带, 海岸线长15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前詹镇镇政府位于前詹村,距惠来21公里。前詹镇现有影剧院1座,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座位1430个;另外拥有有线电视站10个,电视覆盖率达98%。

前詹镇百姓以渔农为主,兼有渔业和盐业。山地3.2万亩,种植 荔枝、 柑桔、龙眼等水果约4000亩;沿海沙滩8400亩,种植木麻黄树为主的防风林带73条,全长2.5万米,防风固沙效果好。耕地1.96万亩,其中水田1.05万亩,主种水稻、番薯、花生。沿海有6个村,亦农亦渔,各种渔船773只,海产捕捞量年约400吨。盐田2000亩。年产原盐约200吨。建成的山塘、 水库7座,总库容1720万立方米。初级中学1所、 小学15所、 影剧院1座、卫生院1所。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960.8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48.28万元。各村有简易公路通镇区,汇入庵泉公路,每日有班车通惠来、汕头。境内有建于宋代的铭湖岩石洞古寺。

镇境山脉为关门山向南绵延的支脉,形成镇北部山地丘陵。塔兜山位于镇境东北,海拔205米,中间有铭湖溪,发源于关门山,集水面积41.6平方公里,其主流自濂溪村起转向东南经西埔村、铭湖5村至斗南村入海,全长9.7公里。自西埔村至斗南村,建有防洪堤,长4公里。1975年经合修庵泉公路,在桥头村修一防潮排水闸一座,枯水期,可落闸蓄淡水灌溉。

镇镜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南部为沿海沙滩, 根据不同的地势,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经济。

前詹镇是1961年从红旗公社分出,成立前詹公社,至1978年辖14个大队,209个生产队。1983年撤销公社建制,改称前詹区,辖11个乡。1986年11月,按原区的建制,改称前詹镇,辖20个行政村含16个自然村,斗南村(麦田)、仕兜村(后方、后堆)、港寮村(下林)、秀水里村(寮仔、大溪、葛木)、赤澳村(赤一、赤二、彭王、下庵、下埔尾)、沟疏村、西埔村(赤石)古杭村、濂溪村、新乡村、桥头村(油园)石峻村、詹厝田村、新陂村、铭西村、铭东村、仙美村、前詹村、塔兜村、后寮村。

2006年,全镇总户数10943户,总人口543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66人。有耕地面积15782亩,其中水田6830亩,旱园8952亩,山地3.2万亩,沿海滩涂5000亩,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158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682万元,农业产值1490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2308元。

交通

庵泉路(仙庵至神泉),省道。在 镇境南部穿过,长11.5公里,是镇出入境公路,西往 惠城镇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仅18公里。

大前路 (从神泉镇大庶埔村至前詹村),全长18公里,镇境内11.5公里,1958年建成等外级沙土路。2007年1月1日开始动工升级改造为东前战备公路部分路段,该镇境路段预计总投资680多万元,改路拟建13.5公里,路基9米、水泥路面宽7米。

关桥路(从周田镇关门到镇内桥头村),镇境内约1公里,汇入庵泉公路。

前古公路(从前詹村至古杭村),全长15公里水泥公路,修建于2004年,途经西埔村,与铭湖片5村水泥村道连为一体。 水利新中国成立后,镇境内共建有水库6座,总集水面积18公里,总库容是1874万平方米,其中中型水库1座,古杭中水库,集水面积12.2平方公里,库容1386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2座,古杭下水库、岩前水库,集水面积3.6平方公里,库容402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3座,凤坑、堤坑、山狗洞水库,集水面积1.2公里,库容86.1万立方米;全镇水库灌溉渠道总长3.8万米。

电力水力发电站1座,古杭中水库坝后电站,1979年竣工,流量每秒1.4立方米,水头6米,装机1台55千瓦,年发电量13万千瓦。镇内从周田35千伏变电站输送,距离7.5公里,1984年竣工供电,因效益低,加上年久失修,现已停用。2004年镇境内有10千伏供电线路总长59.4公里,配10千伏变压器58台,用户电表7055只,全年购电量495.8万千瓦时。有农村电工20人。

2006年初,广东省粤电石碑山风能开发有限公司在前詹镇区域内投资建设风机28个,跨越港寮村、岛南村、仕兜村、前詹村、麦田场等5个村(场),总投资11838万元。于当年底,全面建成并试产。

邮电全镇程控交换机容量5000多门,已安装电话机用户共4900多户。长途电信电路达960路。

前詹镇属沿海农业镇,改革开放后,因地势和资源条件不同,根据山区、平原、沿海的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粮果种植和水产养殖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增长幅度大。渔业是全镇发展的主要优势,镇内有6个行政村(沟疏、赤澳、仕兜、前詹、斗南、港寮)有海洋捕捞作业。1979年以前,因沿海沙滩平坦,无港湾,只靠300多只小马力机排船,进行浅海作业,海洋捕捞受到很大的制约。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发沿海荒滩,发展海水养殖业。据2005年全面清查,全镇海水养殖面积共2632.46亩,分布在沿海14.5公里,潮间带以上300米的范围内,养殖品种有:培苗场38家、鲍鱼养殖场52家、虾蟹池133家,鱼池9家,并有海鲜经营铺38家。其中投资2500万元以上大型鲍鱼养殖场2家(即嘉信鲍鱼养殖场和大宏养殖场),两家养殖场年产鲍鱼约100吨,总产值约1700万元。2006年全镇渔业产值5451万元。

镇境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共有7个行政村(古杭、新乡、濂溪、秀水里、新陂、詹田、石峻),利用3.2万山地,开发山荒地,种植水果。1997年镇境内农民陈运强在古杭村创办古杭综合种植基地,占地面积3800亩,开发山地种果500亩,建猪舍4座1260平方米,生猪存栏量约2000头,年产肥猪约4000头。到2006年,全镇山区发展水果年末实有面积5345亩,年产水果860吨。

中部平原有区有西埔、仙美、塔兜、铭西、铭东、后寮、仕兜7个行政村。以粮食、蔬菜、淡水养殖为主。2006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38644亩,单产336公斤,总产12969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044亩,亩产380公斤,总产4577吨。

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到2006年,全镇工业企业生产单位92个,从业人员544人,工业总产值6682万元,以服务农、渔业生产为主,主要有织网、造船、修配、石材加工以及副产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等行业。

全镇有中小学校12所,小学教学点6个,均为公办学校。其中,初级中学一所,即前詹中学,该学校近年来办取得很好的办学效果;另外,九年制学校一所,为沟疏学校,含初中和小学;而前詹镇小学教育组辖下有:前詹小学、西埔小学、港寮小学、斗南小学、仕刀小学、铭湖小学、秀水里小学、石峻小学、赤澳小学、古杭小学,还有六个教学点。近年来,在当地党政的重视支持下,前詹镇教育事业得到较好发展。2005年,前詹镇中、小学校总占地面积152557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33918平方米,其中教学建筑面积17868平方米,办公用房5510平方米,危房面积10540平方米。学生在校人数9416人,教学班162班,全镇学校在职教职员397人。

镇卫生院1所,占面积242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医务人员46人,其中医生38人,医士38人,X光机1台,设病12张,个体诊所一家,农村卫生所共26所,农村医生26人。

计生服务所1座,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医务人员3人,设病床6张,2004年全镇人口出生率为13.4‰ ,人口自然增长率7.8‰ 。

2006年全镇有影剧院1座,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有座位1430个;有线电视站6个,电视覆盖率达90%。

铭湖岩位于铭湖村东太平山腰,以岩洞祀佛。在一块长27米、宽17米(最顶点)的巨石覆盖下,形成大小三个岩洞,高度正好与民间寺庙殿堂相等,内祀三宝佛。三洞相连,可容数百人。洞外有庭院。明朝进士林逊题诗于洞中,至今尚存。

水龟洞位于沟疏村,濒临南海,有一泉崛潮涨潮落,泉崛独漂淡水。

主要为浅海作业和养殖的海产品,有鲍鱼、虾、蟹及海鱼等。

前詹镇仕兜村地处镇区东部,是一个渔农村庄,村民多数人以种植农作物为生,小部分人以捕鱼和海水养殖为生。该行政村现辖仕兜村后枫村,后墩村三个自然村。全村现有总户数495户,总人口2713人,村耕地面积534亩,劳动力人数有1500人,其中外出往珠江三角洲务工人数650人。

岛南村位置处于前詹镇东南面,相隔于西部与仕兜村交界,东与港寮村、桥头村交界,南是南海,北与铭东村,后寮村交界,全村总人口2421人,属半渔农地方,面积约662亩,其中水田面积332,沙园330亩。

桥头村属前詹镇辖下,位处镇区东北部,距离镇址2.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纯农村庄。该行政村有桥头和油园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现有总户数135户,总人口825人,总劳动力230人,外出务工165人(大部分往深圳、珠海、汕头市潮阳区等地区打工)。村现有耕地238亩,其中水田面积96亩,旱园面积142亩,人均占有耕地0.33亩。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薯、花生为主要经济来源。

港寮村地处前詹镇东部海滨,地理位置独特,全村现有总户数1150户,人口5558人,耕地面积700亩,山地500亩,沙滩林地600亩。县级公路庵泉线贯穿全村,交通方便,东距汕头经济特区仅60公里,西距县城25公里,该村属典型的半渔农村,传统上,村民靠出海打渔兼种田为生,但由于有海无港,加上海洋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渔业产业无法发展,渔民已大多转移成为海水养殖户和外出务工人员。该村地处海滨,海岸线长,沙滩洁净,海水含盐量高且无污染,空气清新,适宜发展盐业和旅游业。

后竂村属前詹镇辖下,位于前詹镇东北面,即胡厝崎下,距镇址4公里,地属丘陵地带,是个纯农的小村庄。全村现有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330人,劳动力503人,外出务工大约180人(大部分往广州、深圳、汕头等地区打工)。耕地面积286亩,其中水田面积171亩,旱园115亩。由于天然生产条件甚好,农作物耕作较为丰产。

铭东村隶属前詹镇辖下,位于前詹镇北部太平山下, 全村总户数291户,总人口1483人,总劳动力580人,外出务工人员大约280人(大部分主要往潮阳等地打工)。现有耕地面积559亩,其中水田454亩,旱园105亩。村民以种植水稻、花生、番薯等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

铭西村隶属前詹镇辖下,位于前詹镇北面,距镇址3公里。耕地面积444亩,其中水田面积360亩,旱园84亩。水田面积百分之六十属西湖溪下,生产条件较好,百分之四十是旱坡地。是个纯农村庄。全村现有268户1460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作收入。古迹铭湖岩坐落于该村的北面,创建于南宋咸淳元年,以岩洞奇特而古今闻名。

塔兜村地处前詹镇北部山区,塔兜岭南麓,距镇址约4.5公里。是一个纯农村庄。全村现有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179人,总劳动力350人,外出务工150人(这些人大部分往广州、深圳、汕头等地区务工)。村现拥有耕地面积416亩,其中水田309亩,旱园面积107亩。

前詹村

前詹村位于广东潮汕东南沿海,属前詹镇辖下。

南宋末年由饶平詹姓一族到此创村,继之王,郑,陈等姓来此聚居,因詹姓创村在前故称前詹,后来诸姓以姓氏名其聚居点为后王,后郑,后陈。

随年代变迁他姓逐渐外移,唯詹姓在此繁衍,仍称前詹。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翰林詹肯构游访前詹,认为此地缺金,而村中有一巨石似山峰,曾命名‘’锡锋’’。村三面丘陵,南临南海,聚落处坳地,呈复合状分布,建筑多为三合土瓦木结构平房和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仙美村

仙美村属前詹镇辖下,位于前詹镇铭湖平原中部,毗邻塔刀村和古杭村,是一个生活条件较好的村庄。全村现有总户数285户,总人口1586人,总劳动力736人,外出务工大约130人(这些人大多数在深圳、汕头市潮阳区等地打工)。

西埔村地处前詹镇西北面,离镇址4公里是个纯农村庄,农业种植以水稻、荔枝、花生为主。村现有总户数685户,总人口4040人。全村耕地面积1170亩,水田面积725亩,旱园面积445亩。

新陂村属前詹镇辖下,离惠来18公里,距镇址10公里,属纯农业村。全村现有总户数98户,总人口554人,劳动力287人,外出务工约80人(大部分往汕头市潮阳区、揭阳市普宁等地区打工),全村总耕地面积267亩,其中水田85亩,旱园182亩。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

濂溪村属前詹镇辖下,位于前詹镇西北部,距离镇址5.5公里。是一个纯农水库移民村。村民种植以水稻、甘薯、花生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现有总户数196户,总人口1129人,劳动力420人,外出务工大约220人(大部分往广州、深圳、汕头等地打工)村现有耕地面积295亩(水田105亩,旱地190亩)。

石峻村属前詹镇辖下,位于前詹镇西北的深山旮旯,村背紧靠雄鸡山,巉岩列布,巨石突立。全村现有255户,总人口1148人,耕地面积1031亩。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农业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甘薯等农作物。在外务工人数约75人,大部分往广州、深圳、潮阳等地打工,少部分留在毗邻沃角村打工。

新乡村属前詹镇辖下,位于前詹镇西面,距离镇址5公里,是一个纯农村庄。全村现有总户数105户,人口570人,总劳动力240人,外出务工60人(大部分在潮阳、普宁等打工)。村现有耕地面积为180亩,其中水田80亩,旱园100亩;山坡150亩。村民种植以水稻、甘薯、花生、水果为主。

詹厝田村隶属前詹镇,位于前詹镇西北部山区,是一个贫困村,全村现有总户数210户,人口1450人,总劳动力750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450人,外出务工大约300人(大部分往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全村现有耕地面积744亩,其中:水田面积135亩,山坡地700亩,大部分属于低产田,是种植林果的好地方。

沟疏村属前詹镇辖下,距离前詹镇址4公里,距惠城15公里,全村耕地总面积2113亩,其中水田560亩。现有村民1230户,6753人,村民以渔农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外出务工人员1050人,这些人大部分在毗邻沿海渔村打工。惠仙路段横贯该村,交通方便,面临南海,是投资发展的好地方。近年来,中海油LNG和中电投项目选址于沟疏村海边,为前詹能源大镇的建设和沿海经济产业带的打造增添了一个新引擎,可预见,沟疏村大项目的落户建设将带动邻村乃至全镇各行各业的发展。

赤沃村位于西南部沿海,系前詹镇管辖下的一个行政村,背山面海,属丘陵地带。仙神公路21-23公里处,公路从我村中心穿过,交通比较便利,全村总人口4995人,由主村和四个自然村组成,以农业为主,兼少部分渔业。农民人均收入2373元,粮食播种面积1306亩,粮食总产量3852吨,人均耕地面积0.262亩,农林牧渔业产值1096万元,农业产值874万元。

古杭村历史上与神泉镇前湖村毗邻,为前湖村的自然村,解放后因建设水库另迁村址,现属前詹镇辖下,地处深山,是一个纯农革命老区村庄。全村现有总户数100户568人,总劳动力231人,外出务工21人(大部分往深圳、广州、汕头等地打工),耕地面积255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农林生产。

周边中学

惠来前詹中学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庵泉路北13号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庵泉路北13号

周边政府机关

前詹镇政府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S235

惠来县前詹镇委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S235

周边村民委员会

前詹村委会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

周边诊所

前詹镇卫生院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S235

周边收费站

前詹收费站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
揭阳市惠来县

周边小学

前詹中心小学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
揭阳市惠来县

周边乡镇

前詹镇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周边村庄

前詹村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

赤澳村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