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石镇

岐石镇 岐石镇建制沿革 岐石镇管辖范围 岐石镇基础设施 岐石镇饮水 岐石镇电力 岐石镇经济发展 岐石镇农业 岐石镇工业 岐石镇商业 岐石镇教育 岐石镇卫生 岐石镇社会保障 岐石镇名胜古迹 岐石镇特产


岐石镇, 广东省 揭阳市 惠来县下辖镇,位于揭阳市惠来县南部,南接 陆丰市 甲子镇。是祖国 南疆的边防要地。镇政府驻 岐石村,距县城25公里。全镇属沿海丘陵地形,背山面海。镇北部有打石山,距岐石村5公里,海拔600米,东西走向,包括乌鸦山、双梅山,方圆4平方公里三面环水,与后汛村南的山丘,隔水相望,并称双凤。20世纪80年代兴建凤山堤时,在山上大量取石,故与原貌有所不同。 鳌江水系在 览表村入海。全镇地势北高南低,全境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南风,冬季多北风,每年7~9月多有台风侵袭。年平均气温21℃, 年平均降雨量约1960毫米。2017年,岐石镇行政区域面积45.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786人。惠来始置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岐石属龙溪都双梅堡,民国26年1937年,属隆江区鳌梅乡,1952年5月属笫五区,1956年12月成立...

详情

岐石镇地名网_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资料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介绍

岐石镇, 广东省 揭阳市 惠来县下辖镇,位于揭阳市惠来县南部,南接 陆丰市 甲子镇。是祖国 南疆的边防要地。镇政府驻 岐石村,距县城25公里。全镇属沿海丘陵地形,背山面海。镇北部有打石山,距岐石村5公里,海拔600米,东西走向,包括乌鸦山、双梅山,方圆4平方公里三面环水,与后汛村南的山丘,隔水相望,并称双凤。20世纪80年代兴建凤山堤时,在山上大量取石,故与原貌有所不同。 鳌江水系在 览表村入海。全镇地势北高南低,全境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南风,冬季多北风,每年7~9月多有台风侵袭。年平均气温21℃, 年平均降雨量约1960毫米。

2017年,岐石镇行政区域面积45.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786人。

惠来始置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岐石属龙溪都双梅堡,民国26年1937年,属隆江区鳌梅乡,1952年5月属笫五区,1956年12月成立岐石乡,辖华清,览表,林美,前讯,乌石,坑仔。1958年春属红光公社,1961年3月恢复岐石公社,1983年11月成立岐石区,辖7个乡。1986年11月撤区建镇,岐石镇成立至今辖岐石,桥头,铺山,华清,西埔,金鸡山,乌石, 湖寮,前讯,后讯,林美,坑仔,伯公岭,览表,双梅, 北宅村,2005年又加入,双湖,朱埔,向寮,和双等村。

其中岐石乡元代隐士陈牧隐诗<题凤山古寨>,隐士陈野仙<九日登高><独坐>,萍乡知县陈元谦<与客问答即事><长命草>,知县 陈光世<雪坡集>四卷,举人 陈元谅等都是岐石乡人士。

1949年5月惠来县全境解放,岐石镇境设3个行政村(岐石、览表、华清)属 隆江区。1952年镇境划分四个乡(岐石、览表、华清、坑湖),属 第五区。1953年镇境内划分5个乡(岐石、览表、林美、华清、坑湖),仍属第五区。1958年取消乡建制,5个乡并入红光公社(即今 隆江镇),同年2月取消惠来县制,红光公社并入普宁县。1961年恢复 惠来县制,原5个乡合并为岐石公社。公社管委会驻 岐石村。1983年撤销公社建制,岐石公社改为岐石区。

1986年12月撤区建镇,改称岐石镇。

1989年,行政村改称管理区,设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2月撤销管理区,健全村委会组织。

2003年5月惠来县撤销 南海乡,原南海乡所辖行政村: 朱埔村、 和双村、 双湖村划归岐石镇, 至2004年底,岐石镇辖10个行政村,行政村建立村委会,实行村民自治。

2006年底,全镇总户数12381,总人口34054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1971人,适龄劳动人口 21013人,另有旅居国外侨胞37人,旅居港、澳同胞103人。全镇有耕地20705亩,其中水田6444亩,旱园14261亩;山地18000亩,滩涂7600亩,盐田1.162万公亩。全镇工农业产值18057.3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752.35万元,工业产值6305万元。

辖10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即 岐石村(辖铺山、桥头)、 华清村(辖西埔、金鸡山)、乌石村(辖湖 寮)、 坑仔村(辖伯公岭)、 览表村(辖北宅、新村)、 前汛村(辖后汛)、 林美村。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员会。

岐石村位于惠来县城西南23.6公里处,东经1163410,北纬231110,岐石镇政府驻地,辖岐石、桥头、铺山三个自然村。因该村地状如卧麟,有独石(即石人山)矗立于群石之中,宛如麟角,故名麒石,亦称奇石,清朝以后称岐石。全村总户数2349户,人口13932人,原有陈、林、周等姓,后林、 周姓族人迁往他处,现全村皆陈姓。据说陈氏祖先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从福建 八角井到此落籍,但乏据可考。据《敦睦堂族谱》载,岐石陈氏祖先 陈原父原籍福建莆田,是宋高宗末年进士,授海丰县正堂。当时岐石属龙溪都,隶属海丰县治,尚未开发。陈原父令人把龙溪都绘制成图,藏于家中。他死后葬于陈陇村旁,墓地人称扣鼎金。宋理宗 宝祐元年,即公元1253年,陈原父裔孙陈文英及其子陈梅峰携地图至 岐石村开基创业。在陈氏几代人的努力开垦下,至明洪武十四年,陈氏田地东至龙溪钓鳌石,西至壁头港( 海丰属),北至梅林(普宁属),建堤修渠可灌田千顷(每顷100亩)者计三十六处,还在沿海斥卤为田。原村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米。1989至1990年村集体先后筹资建造二层办公楼一幢,建筑面积760平方米。2004年在村岐石中学东面新新建敬老院一所,赡养孤寡老人18人,孤儿8人。1996年,村集体投资240多万元,在村西面建造集贸市场一个,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2006年全村已基本铺设水泥路面,并铺设环村大道3000米,2008年在村戏台左侧新建村民文体活动中心。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32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756元。

华清村俗称下清村,号狮池,卢氏单姓村落。位于岐石镇区东南部,东经1160915,北纬225410,总面积14.01平方公里,地处惠陆两县交界,有大溪经村前流入甲子港出海,与南海石油基地相连,距惠来县城25公里,岐石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 溪西高速入口12公里,距惠城西南21公里处,下辖华清,西埔,金鸡山三个自然村。华清村南傍瀛江,对岸陆丰甲 东溪水西流入海,每逢降大雨,洪水经溪出海,上浊下清,故名下清,雅称华清。明洪武四年(1371年),卢氏从陆丰大塘来华清定居,时有 多姓居住,后其它性氏逐渐外迁,逐为 卢姓,清初曾对分分属惠陆两县,1950年全属惠来。全村北高南低,聚落依山坡由北向南呈块状分布,聚落高低落差较大。 2009年全村3137户,人口19848人,耕地面积6335亩,其中水田1887亩,旱园4448亩,山林地6090亩,盐田700亩,虾池690亩,鱼池250亩。主种水稻、薯类、花生等,林地4555亩,盐田600亩,鱼虾池400亩。有始建于1951年的小学1所,1976年迁至村西重建新校,1985年扩建三层教学楼一幢,2004年有学生1076人,教师32人,另有他办于1997年的私办小学校年,2004年有学生近两千人,教师30人。现村址位于戏院两侧,建于1985年至1987年间,1973年报建集贸市场1个,2001年扩建商业房23间。华清村的工业规模较大,有创办于1994年的伟兴制衣有限公司;由该村港胞卢严明先生投资,另有2000年创办的华清电子最容厂,由该村商贸大户卢木溪投资,2006年乡贤卢海味巨资建设华清工业园区, 再生资源纸厂。华清村的交通已十分便利。岐华路东西走向穿过村中,与村东的甲伯公路交接,2003年全程修成水泥路面。现每天有来往于惠来、流沙、广州、深圳等地的大型客车经过。目前全村已全部接通自来水,实现路灯照明,村道巷道已基本完成水泥路面铺设。本村有利条件,土地资源广阔,人力资源和技术人才充足,有良好的 区位条件,农业基础较好,随着南海石油项目的落成,将为本村工业,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有利招商引资开发,实现科学全局发展。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292万,人均收入3674元。

坑仔村位于镇区东半部,在惠城西南17公里处,下辖坑仔、百公岭两个自然村。 坑仔村昔有言,吴等姓少数居民明弘治年间(1489~1505)郑、蔡、林等姓分别从潮阳梅花、神福建莆田等地迁入,聚居成村,因村处三面环山的 低洼地,故名坑仔。坑仔村属革命老区,1927年初, 隆江区农会转移于此。4月在东江特委领导下,林子云等到在村组织赤卫队,进行武装斗争,1927年底至1928年村遭国民党军队多次围剿,烧为废墟,村民逃散,1930年村民陆续回归,被迫改为 凤湖村,直至1949年才恢复村名。全村属丘陵地,聚落紧贴甲伯公路,自北向南延展。2009年有人口5671人,831户,耕地面积1360亩,其中水田226亩,旱园1134亩;主要种植水稻、薯类、蔬菜等。有始建于八十年代的小学一所,原址于村中的三鸟场,后移址,1994年重新选址于村西兴建凤湖小学,06年集资140万新建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教学楼一栋,2009年有学生750人,教职员工20人。2005年村集资建设公厕,成立卫生专业队,实现卫生管理制度化,2008年,省拨款440万修建东畔铺洋农业深度开发项目,实现农业灌溉科学化。村南有一惠境内最古老樟树。旁有17棵 榕树成列分布,组成村的绿色屏障。 坑仔村以农业为主,农田集中分布于村东西两翼,近年来,在当地党政的带动下,充分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 特色农业,重点种植 反季节蔬菜,2009年总收入1705万元,人均收入3007元。

览表村位镇境西南边陲,村处于北回归线以南,中心位于东经1160520,北纬225430。在惠城西南25公里处,西部的蜈蚣山白沙王等与陆丰市 甲子镇相连接,下辖览表、北宅两个自然村。鳌江河从村中经过,经甲子港注入南海。村居中下游,地势天然,径石嶙峋。峦石叠嶂,妙趣横生,构成八景:摩岭朝青,带江涌月,玉玺定波,壁岸渔家,古渡行客,钓鳌晚鹭,虎礧春晴,石人秋晓。至今仅存的带江涌月,钓鳌晚鹭,石人秋晓等景物栩栩如生。1995年截江筑坝拦潮,鳌江大桥贯通惠陆。桥内淡水咸湖,桥外潮起潮落,海水滔滔,又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桥上日夜车辆穿梭,桥下舟舸竞航。南宋期间,吴氏从潮阳县惠来都乌石村到海丰县龙溪都双梅楼江边石壁处创居,取名石壁。后屡遭海寇侵扰,遂迁至江侧另一处置居,改称鳌江, 祥兴二年(1279)据传宋帝昺驻师于乡,报文丞相表至,帝昺披表阅览,故改今名,明嘉靖四年后隶属惠来县。村境多为丘陵地,落差较大,聚落沿内隆公路东西对开。2009 年有人口21565人,3218户,土地面积9.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3463亩,其中水田981亩,旱园2482亩,主种水稻、薯类等。山林地2304亩,大部分属果林,主种荔枝、龙眼,鱼虾蟹池800亩。 览表村的办学规模较大,全村有大小不等的小学近十所,其中公办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1所,创办于1949年,民办小学两所,与公立学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另有小规模私人办学多处,2009年由乡贤吴立辉带头捐资280万新建览表学习立辉大楼一栋,览表学校在校生1630人。览表村资源优越,物产丰富,濒临南海,水域宽阔,盛产仁蟹、 沙虾、鲍鱼饲料菜等水产品。改革开放以来,览表村的经济发展变化明显,从农渔业逐步向工商业过渡,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商业街主要经营五金、家具、电器。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485万元,人均3935元。

林美村位于岐石镇南部的花篮山脚下,距惠城西南23公里处,辖林美村一个自然村。林美村背山面海,属滨海丘陵台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聚落较为集中,中部以平房为主,四周则高楼林立。 2009年全村有5408人,904户,耕地面积1035亩,其中水田500亩,旱园530亩,主种水稻薯类,林地475亩,盐田333 亩。南宋宝(1253~1258年)前后,已有庄、卢、林等性在此置居,因村地处花篮山临海之州,故名蓝美,1957年雅称林美。始建于1952年的小学一所,1988年村民集资22万元建三层教学楼一幢,1993年重建一幢,2004年又新建教学楼一幢,连接旧楼成为一体,并扩建了学楼围墙,07年集资60多万新建宿舍楼一幢,有建于民国时期的幼儿园一所,解放后,改为村办公场所,1981年村重建二层办公楼一幢,2004年又北移重建村委会新办公楼,同时把西侧高地建设为林美公园。村北有村道直抵内隆公路,长约1200米,2000年村民王庄狮捐资68万元,把该路铺筑为水泥大道,2006年村民集资110万新建 三层村戏台一幢。改革开放后,林美村亦农亦商, 富余劳动力转移较多,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全村有三层楼房30余幢,率先在全镇实现村道、巷道水泥化,卫生管理制度化,2004年被市县评为示范村,为社会新农村的 模范村。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53万元,人均3798元。

前汛村属岐石镇,位于镇区南面,岐石镇南部的凤山脚下,下辖前讯,后讯两个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有村道连接隆甲公路、村庄面临甲子港、海堤横贯村前,是一个盐碱低洼村庄。全村三面环水,凤山是低挡风潮的天然屏障,村落呈东西走向,历史有咸水头、淡水尾之称,2009年全村总户数481户,总人口3122人,全村总耕地面积440亩,旱园240亩,滩涂300亩,主要种植水稻,薯类等;有虾池130亩,盐田800亩,属盐碱质地,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特产有海盐、虾、蟹等。随着海盐价格的下跌,大部分 盐池改造 成虾。昔日的前汛村俗称汛头是多数出海打鱼船只的停泊处,是渔业发达的集散地。北宋哲宋元三年(1087年)有傅雍理者从中原携家到此隐居, 建炎元年(1127年)陈氏先祖从南京流放至此,与 傅姓卜居为邻。村有始建于1951年的小学一所,位于凤山脚下,2009年有学生420人,教职员工15人。2004年底,在村西择址重建村办公楼和苗圃希望学校。村经济以渔业为主, 渔业资源丰富,2005年,水泥路面直抵村后,交通有了很大改观。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28万,人均收入3295元。

朱埔村位于惠城西南约15公里处,下辖向寮、朱铺两个自然村。全村地势平坦,属沙漠质土壤,聚落较为集中,平房居多,村北属丘陵高地,赤 黄壤,适作建筑用料。 2009年全村办2794人,446户, 耕地面积1285亩,其中水田268亩,旱园1017亩,主种水稻、薯类、 花生等,林地1032亩。有始建于 年的小学1所,位于村北,2003年,在原址建成朱埔苗圃希望小学,有教室8间;2004年,有学生259人,教师8人。2003年,浇注射器水泥路面连接村北的内隆路,长约800米;有鱼苗池一个,2004年拓宽,围堤改为山塘。村经济以农为主,村东100米处是 石榴潭水库干渠,农田灌溉方便,村大力发展商品薯种植,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25万元,人均收入3670元。

双湖村在惠城西南腔北17公里处,与 朱埔村仅一渠之隔,下辖向寮、双湖两个自然村。双湖村全村地势平坦,属滨海沙质土壤,村西南有林木环绕,并有两个湖泊,一大一小,中间有水沟相通形同瓶,故名瓶湖,又名双湖。明万历年间(1607年前后), 郑姓从潮阳梅花来到 隆江镇置居。该村原属 南海乡,2003年5月15日划归岐石镇管辖。 2009年全村2026人,358户, 耕地面积819亩,其中水田226亩,旱园593亩,主种薯类花生等,林地276亩,其中不乏有上百年的古樟,有鱼池30亩。双湖小学始建于19 年,位于村中广场旁,平房结构,有教室2间,2004年有学生83人,教师4人,2003年于村北新建学校1所,原村址比邻旧学校,建于 年,大门为苏联式设计,2003年在村南另建新址,建筑面积120平方米。1989年修有800米的防渗灌渠,2004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辟开山丘修建村道连接内隆公路。村经济以农为主,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0万元,人均3705元。

乌石村位于惠来县城西南20公里处,辖乌石、湖寮二个自然村,该村东北部有雌雄二石,雌石宽一百多米,呈扁形,雄石高丈余,都呈黑色,故名乌石。全村2270人,原有卢、刘、许、余、王等姓,现刘余王等姓人氏移居甲子,全村皆姓卢。据说卢氏祖先在嘉庆六年到此落籍,其时因华清村田园广阔,农作物经常遭受邻乡破坏,经乡族讨论决定,各片派人到乌石村一带搭寮看护田园作物,名叫寮头,后来,这些人便在此定居,逐渐形成小村落,定名乌石村。在此期间,华清村经常派人到乌石村帮助兴修水利,因此定下纪念日:每年八月十四日,华清村的族老被请到乌石村聚会喝酒,名曰:寮头酒。由于乌石村民乃华清村裔孙,每年逢男孩出生,都要到华清村报讯,宗族观念依然存在。 2009年,村总人口数2714人,户数402户。乌石村土壤多为砂质土,耕地总面积752亩,其中水田318亩,旱园434亩,林地949亩,沙滩500亩,有200多人属纯农,主要作物为水稻、番薯、花生等。如今有不少人外出打工。乌石小学始创于1885年,原设于戏馆内,1949年设于标祖祠内,名叫祠堂学校,有教师一名,学生十余人。1958年经地方政府同意,由祠堂学校迁往村东北部雌雄石处,当时学生已有90多人,教师三名,教室三间,随着人口增多,2003年学生有200余人,校舍不够用,上级拨款30万,在村东南部建了一所二幢二层的教学楼,共八间教室。 2009年,村集资42万元铺设水泥路,外接 公路,内环村主干道,村面前修建水沟,铺设水泥路面活动广场。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85万,人均收入3264元。

和双村地处镇区的最东端,在惠城西南17公里处,村北1公里为南海大道,村西3公里处为内隆公路,村南2公里处属陆丰市。辖和双村1个自然村。 和双村属滨海沙滩地,聚落平房为主,周围林木环绕,村东南有高约3-4米的防风沙坝。和双村原属 南海乡,2003年5月15日划归岐石镇管辖,村原居林姓,称 后埔村,后为贼寇洗劫,村废,明天君一年(1621年)有潮阳右坦 姚姓分居前来搭寮,天启三年(1623年),有朱(本县 凤红村)、许(本县 神泉镇)、林(本县 凤光村)三姓相继又来搭寮同居,因地近海湾(现已被沙淹没)故名洋港寮,为陈四姓子孙世代和睦相处,又各和双。 2009年全村1423人,240户,耕地面积764亩,其中水田256亩,旱园5080亩,水田256亩,林地3213亩,主种薯类。村北有建设于1999~2000年的粮食自给工程面积810亩,林地30975亩,以种植松柏为主。和双小学始建于1975年,2004年进行扩建,新建二层教学楼一幢,有教室6间,2009年有学生210人,教师10人。2003年在村南建戏台一座,村内有古榕多棵,其中最大的一棵,树干周长达11米,2009年在集资资金50万,修建村道连接内隆公路。村经济以农为主,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4万元,人均收入3686元。

公路

岐石镇的公路遍布全镇,总长26.3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44公里。2004年全镇实现了农村公路水泥化,同时,拓建朱埔、坑仔、岐石、林美、览表、镇区6个花圃式路口。

邮电:岐石镇设邮电支局,有 程控交换机一部,总容量888门,已安装电话机570门,传输设备、微波电路60条。

水库

有双梅水库,属小(一)型水库,集水面积4平方公里, 总库容447.5万立方米,1954年修筑竣工。 排坑水库,属小(二)型水库,集水面积1平方公里,总库容54.25万立方米,1958年兴建。

凤山港海堤

西起鳌江桥闸 览表村南, 东至华清村埔外池桥头,堤长18.6公里,沿堤有穿堤涵闸27座。工程始建于1958年,由于当年设计标准低,建设基础差,致不久堤围沉陷,潮水决口漫堤多次。1999年9月经省批准,进行维修加固,概算投资6205万元,工期计划从2001年1月至2007年底, 项目法人为岐石镇人民政府。至2006年底,工程累计投资2500多万元,加固堤长12.8公里,涵闸筑建14座。海潮之患,基本解除。

鳌江水闸

位于览表村南鳌江下游,对岸为陆丰市 甲子镇,1958年为防潮修筑,闸堤长700米,右岸水闸8孔属陆丰市,左岸14孔属惠来县,至1999年全部划归惠来县管理.1996年进行维修加固,把堤路、桥闸建设合为一体。加固后, 闸坝全长680米,堤路按二级公路面修建,宽12米,高程18.5米,于1998年6月竣工,投入资金2286万元。

岐石镇饮用水,历史上以井水为主,一遇旱情,水荒四起。岐石片区供水工程,于2002年获省计委批准立项,概算总投资5395万元,工程内容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水工程,规模是日产2万吨。

岐石镇用电由县电网供电。1982年11月建立镇供电所,高压供电线路由塘田变电所接入,全长19.8公里。1996年每千瓦时 电价1.4元,全镇年用电664546度,其中生活用电356860度,生产用电307684度。2002年对全镇供电线路改造,辖区内10kv线路长59公里,低压干线186公里,配变压器34台。2004年高压线路改从溪西变电站出线,电价每千瓦时0.79元。

岐石镇于1983年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撤销政社合一的 人民公社,实行 家庭承包经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变以 生产队为基础的 经济核算,实行按家庭人口,平均分配口粮田和任务田,全镇分配口粮田共16540亩,剩余部分的耕地作承包田,由1385户分别 承包经营,承包款上缴村,作为 集体经济收入;山地、水面养殖,全部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显著的效果,是冲破20多年的集体生产,解放农村劳动力,让大批劳动力外出做工经商,增加了农村经济收入。1978年全镇农村人均收入56.7元,到2006年农村人均收入3028元。

岐石镇历史上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全镇每年粮食种植面积约4万亩(以双造计)。新中国建立后,全镇耕地逐年减少,但单产提高,总产增加,主要是得益于新中国建立后的水利建设,使用化肥农药,选用良种,保证粮食生产逐年增加。2006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4490亩,单产322公斤,总产14329吨; 畜牧业以家庭饲养为主; 水产养殖业在改革开放后,养虾、养鱼、养蚝实行承包制,年产约370吨。全镇山地18000亩,家庭承包14413亩,主要在红山一带。1990年大力发展 荔枝种植,2004年水果种植面积达6744亩,总产419吨。

岐石镇的工业生产,历史上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后至1987年全镇只有小型工厂5户,工人130人,年产值92.7万元。但盐业生产历史悠久,远在明朝,就有林美围,为潮阳隆井都 盐场之一。1987年全镇有盐田11505公亩,参加制盐生产工人2087人,年产食盐2962吨。1990年盐田实行家庭承包,生产技术没有大的改进,产量很低,盐田长年失修缺养,渗漏严重,有的甚至荒废。1994年引进港商投资,创办伟兴制衣有限公司,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有自动、手动织布机及缝纫机200多台套,职工280人。2006年底,乡镇工业79户,从业人员20970人,年产值 万元。

岐石镇(除览表商业较为发达外)历史上基本没有商业,群众要买要卖,习惯赶隆江圩。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了供销合作社,群众可以就地买卖。改革开放后,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有所发展。全镇先后建设了集贸市场5个(即:岐石、华清、览表、坑仔、林美),占地面积8163平方米,建筑面积7439平方米。 2004年乡镇企业中的批发零售商店有31个,从业人员770人,个体商业登记300余户。集贸活跃。

岐石村一带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著名文人。新中国建立后,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公办、民办齐上的办法,发展教育,使义务教育达标。到2004年,有岐石中学一所,16个班,在校学生1250人,教师32人;小学共14所,计公办10所,私办4所,设置教学班共179个,在校学生11918人,女生6180人,占51.8%,在职教师304人。其中私办小学67个班,4297人,女生2193人,占48.7%,教师10 4人。全镇学校总占地面积478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586平方米,教学楼32幢,教师宿舍楼4幢。

岐石镇的卫生医疗事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仅有几家中药店,几个坐堂中医。1956年农业社培养一批青年卫生员,解决常见病的医治。1961年建立了岐石公社卫生院,到2004年有中西医师16人,病床10张。还有坑仔村绩顺骨伤科医院,是由一所祖传的骨科诊所发展起来的私人医院。1999年新建院址,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2004年全院医疗工作人员50人,设病床60张,服务范围遍及省内各地。华清卫生院,属私办卫生院。1994年投资35万元,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平方米,有医师6人,病床30张。除以上公私医院外,全镇有31户个体诊所,散布在全镇各村执业。

岐石镇按2004年人均收入水平,仍有未脱贫的小量群体,计332户,1022人生活在低保之内。因此镇建立 温饱工程基金会,发动社会人士捐款济贫,并争取上级救济款,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镇内兴建养老院一座供养五保户,入院人数18人,每人每月供给生活费150元。

古樟树

位于坑仔村头,树身直径1.5米,高22米,树冠直径31米,至2004年已有300年的树龄,据考证是全县最大的一株树。

石人公

位于岐石村,该石高耸于群石之中,远看似一坐着的老人,故称石人公。1995年群众集资10万元,把石人公周围辟为休闲场地。

大宗祠:位于岐石村,二厅一天井。始建于南宋景定五年(1264),明嘉靖五年(1526)改建,清 康熙年间(约1707前后)岐石人陈迁鹤回乡省亲,留诗刻于中门内面的石匾中。

屿仔山

位于镇南江水中,山围一里,山上巨石嶙峋,四周皆咸水,其东南巨石旁有一水窟,水清而甘,人称“小神泉”。涨潮时海水没窟,潮退后窟内水仍甘甜。

岐石村的白虾

又称 明虾,白剌虾,白色半透明,皮薄软,肉厚嫩,味极鲜甜。

览表村牡蛎

又称蚝,个子大小不等。膏饱满,味道清淡香甜。营养丰富。红仁虾姑,通体都是红仁(膏),味道香甜,是别的海鲜所不能比拟的。

华清村的反季节西瓜

个子有的像足球大小,有的比拳头稍大,圆形,布满墨绿翠绿相间花纹,产于冬春之际,瓤肉有红黄两种,其香、甜、脆,不亚于夏季西瓜。

咸酥饼

也称盐硝饼,以黑芝麻加糖、盐为馅,入口微咸微甜,香味满嘴,越嚼越有味。

周边中学

岐石中学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政府大道1号
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政府大道1号

周边政府机关

惠来县岐石镇人民政府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慈云大道岐石镇政府岐石镇委

惠来县岐石镇委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慈云大道岐石镇政府岐石镇委

岐石村委会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慈云大道岐石村委会

周边乡镇

岐石镇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周边村庄

岐石村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村委会(慈云大道东300米)

览表村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

乌石村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

双湖村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