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镇
红光镇 红光镇建置沿革 红光镇行政区划 红光镇人口民族 红光镇经济 红光镇社会事业 红光镇获得荣誉
红光镇隶属于四川省 成都市郫都区,地处 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成都市主城区以西10公里,红光大道横穿其中。东邻 犀浦镇,南邻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邻 郫筒街道,北接团结镇、三道堰镇。红光镇幅员面积31.4平方千米,城区15.3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5个社区。2017年常住人口59213人。2019年10月,红光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红光历史上俗称高店子,属犀和镇管辖。1911年以后,取名合兴场。1930年改名合兴镇,1940年8月1日改为合兴乡。1952年4月正式建立合兴乡人民政府。1958年3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合兴乡红光高级农业合作社,由此更名为红光人民公社。1982年红光人民公社改为红光乡。1992年红光乡改建为红光镇。镇幅员面积31.4平方千米,城区15.33平方...
详情红光镇隶属于四川省 成都市郫都区,地处 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成都市主城区以西10公里,红光大道横穿其中。东邻 犀浦镇,南邻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邻 郫筒街道,北接团结镇、三道堰镇。
红光镇幅员面积31.4平方千米,城区15.3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5个社区。2017年常住人口59213人。
2019年10月,红光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红光历史上俗称高店子,属犀和镇管辖。1911年以后,取名合兴场。1930年改名合兴镇,1940年8月1日改为合兴乡。1952年4月正式建立合兴乡人民政府。
1958年3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合兴乡红光高级农业合作社,由此更名为红光人民公社。1982年红光人民公社改为红光乡。1992年红光乡改建为红光镇。
镇幅员面积31.4平方千米,城区15.3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5.28平方公里,成都现代工业港北片区8.76平方公里,小微企业创新园1.29平方公里),农村片15.90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9个行政村。
合兴社区,金土社区,金仪社区,铁门社区, 高店社区,仁和村,济阳村, 鱼塘坎村, 汉姜村,寇家坝村,白云村,长生村,护国村, 宋家林村。
截至2016年,红光区域总人口20余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3759人,流动人口8万余人。 2017年末常住人口59213人。
红光虽然以发展工业为主,但一直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寻求各种方式助农增收。
红光以“三高”农业为主,现是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成都市郊二线蔬菜生产基地。红光镇大力探索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新思路、新 途径,通过“公司+支部+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等组织形式以及转租、转包、入股等土地流转的新方法,大力引进农业企业、引导农民组建协会组织。
现4.6公里长的马光堰观光农业产业带已初具规模,进园企业有20余家,较大的有天安花园、绿泽园、老年生态园、天香园等成为成都近郊农家旅游的新亮点。由农户自愿组建成立了蔬菜协会、养殖协会等协会组织,在广大农户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该镇的各种农产品生产正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
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出栏商品猪2.5万头,家禽55.6万只,特种蔬菜面积3626亩,年产各类鲜菜2万吨,农业产业化和生物农业工程企业十余家。
随着成都市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以及自身经济建设的需要,红光的失地农民逐年增多,现有的失地农民共涉及8个村,31社,约9017人,其中西区整合区域内4710人,现镇域内4307人。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苦的工作,该镇一直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
为了保证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红光街道制定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引导和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为此专门成立了劳动保障所专职负责此项工作,重点抓好四个工作:一是建立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摸清底数;二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空间,大力依托周边优势资源(如西华大学、INTER出口贸易加工区等),兴办社区服务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四是充分发挥街道劳动保障所在就业和培训中的应有作用,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形成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络。2005年,该镇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2个,培训人数达2191人次,其中有432余人取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新转移劳动力835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红光街道工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该镇一贯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红光街道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依托优势、建设载体、招商引资、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通过优化招商环境,加大服务力度;突出招商重点,重点引进与该镇四大支柱产业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延伸产业和配套产业;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优质服务镇域企业,增强镇域企业扎根红光、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等方式全力推动镇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西区的整合使该镇的工业经济面临严峻的二次创业,但南临高新区、INTER出口贸易加工区以及成都现代工业港北片区在红光街道的正式开工建设,又为该镇新一轮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现已初步形成以电子软件、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生物制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经济链,现有镇属、三资、外资、民营及个体工商企业1200多家,较大企业有托普集团西部软件、成都恒通铝业公司、成都利普科技公司、法国达能、新兴富皇公司、上海永冠集团、川交农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截至2015年11月,红光街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预计全年完成41.03亿元;规上工业企业1家、园外工业企业61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52万元;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8家,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4.3亿元。截至2015年10月,完成税收25984万元,其中国税10302万元,地税15682万元。
红光街道第三产业正不断壮大,已从1992年的占红光镇经济比重不足2%上升为现有10%,产值达3.5亿元,从业人口近4000人。该镇通过主动承接和依托成都市、西华大学、高新西区等经济圈的辐射方式,大力发展以房地产、商品贸易、餐饮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
同时,注意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新建农民新村,扩大城区面积,加大城镇的建设和经营的力度,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现有的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基本做到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辖区内有大学2所,中专2所,中学2所,小学6所,医院2处,病床500余张,入住的房地产公司8家,大型商业零售企业1家,邮电、通讯、金融网点齐备,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文化娱乐生活丰富。
一年一度的3.16庆典,是闻名县内外的大型集会。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3月16日视察了当时的合兴乡红光社,为了纪念伟人,合兴乡后来改为红光乡,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1995年,红光街道政府修建了毛泽东广场,广场中央是毛主席与群众在一起的雕塑。镇政府组织的3.16庆典,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受到了各级领导关注,吸引了八方来客。
红光镇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名人街上有著名的画家赵蕴玉、古琴家喻伯荪在此定居。
红光2000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红光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级油面路总长25公里,基本实行村级黑色路面网络。镇内拥有日供水8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新建邮电模块局大楼一座,1997年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安装了10余万米的通讯主线。
建成区面积为3.3平方公里,现有冲水式公厕2个,排污沟4000米,天然气管道8500米,新街13条,长4700米,商住房22幢,面积52800平方米,街面的营业房680间,面积7000平方米。
修建了工院连接道、工院小区、川工综合市场、托普大道等,并在317线与羊西线之间开通三条连接道。同时实施了创红光文明路工程,为红光广场至红光门的317线两边水沟加盖绿化,使之成为省、市文明路。
2008年7月5日红光镇按照县创建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郫彭路(红光段)两侧进行风貌改造,打造约8000㎡的生态绿化带,对全兴酒厂、车桥厂围墙侧进行堆土造型,并进行绿化,完成绿化6500㎡,
完成总任务的80%;郫彭路(红光段)两侧所有房屋外墙的风貌整治立面总任务约10000㎡;梦桐泉路段两侧同步进行的风貌改造和绿化整治;对郫彭路(红光段)个别企业搭建的临时帐篷,由镇政府补贴资金统一拆除并修建约2000㎡标准工棚。
2019年9月11日,红光镇入选“ 2018中国西部乡镇综合竞争力50强”。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红光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商圈
红光镇
地址:郫都区
周边火车站
红光镇站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光街道
周边乡镇
红光街道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店路东段39号
周边村庄
红光村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