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镇

乌龙镇 乌龙镇概况 乌龙镇沿革 乌龙镇基本概况 乌龙镇基础设施 乌龙镇基层组织 乌龙镇农村经济 乌龙镇人文地理 乌龙镇文化教育 乌龙镇自然资源


乌龙镇,中国乡镇名称,有多个叫乌龙镇的同名乡镇,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安徽省霍邱县乌龙镇;河南省淮滨县乌龙镇。乌龙镇位于东川区西南部,享有东川城市“后花园”之美誉,也是东川的“米粮仓”,距城区24公里,是通往红土地骄子雪山的必经之地,辖区面积134.39平方公里,实有耕地19805亩,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98个村民小组。乌龙镇位于东川城区西南12千米。面积130.4平方千米,人口2.41万人(2006年)。辖店房、碑棋、跑马、大树子、马店、土城、元子、半坡、坪子、坝塘、水井、包包、大水井、瓦房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乌龙街。新羊公路过境。1959年成立乌龙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乡。1959年成立乌龙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乡。1997年,面积105.3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碑棋、包包、水井、坝塘、半坡、坪子、园子、...

详情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所有镇中心区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介绍

乌龙镇,中国乡镇名称,有多个叫乌龙镇的同名乡镇,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安徽省霍邱县乌龙镇;河南省淮滨县乌龙镇。

乌龙镇位于东川区西南部,享有东川城市“后花园”之美誉,也是东川的“米粮仓”,距城区24公里,是通往红土地骄子雪山的必经之地,辖区面积134.39平方公里,实有耕地19805亩,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98个村民小组。

乌龙镇位于东川城区西南12千米。面积130.4平方千米,人口2.41万人(2006年)。辖店房、碑棋、跑马、大树子、马店、土城、元子、半坡、坪子、坝塘、水井、包包、大水井、瓦房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乌龙街。新羊公路过境。

1959年成立乌龙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乡。1959年成立乌龙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乡。1997年,面积105.3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碑棋、包包、水井、坝塘、半坡、坪子、园子、土城、跑马、店房、马店、大村子12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乌龙乡,划入原新田乡管辖的瓦房、大水井2个村委会,设立乌龙镇。

[邮编]654111 [2008年代码]530113105:~201碑棋村 ~202店房村 ~203跑马村 ~204大村子村 ~205马店村 ~206土城村 ~207元子村 ~208半坡村 ~209坪子村 ~210坝塘村 ~211水井村 ~212包包村 ~213大水井村 ~214瓦房村 [2006年代码]530113106:~201店房村 ~202碑棋村 ~203跑马村 ~204大村子村 ~205马店村 ~206土城村 ~207元子村 ~208半坡村 ~209坪子村 ~210坝塘村 ~211水井村 ~212包包村 ~213大水井村 ~214瓦房村

乌龙镇位于东川区西南部,享有东川城市“后花园”之美誉,也是东川的“米粮仓”,距城区24公里,是通往红土地骄子雪山的必经之地,辖区面积134.39平方公里,实有 耕地19805亩,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98个村民小组。2008年初,全镇总人口24526人,(其中农业人口

23842人,非农业人口684人),少数民族1561人(其中回族1495人),占总人口的6.4%。境内最高海拔2676米,最低海拔1089米,山势平缓,年平均气温18.4℃,无霜期305天,年日照时数为224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820.39毫米,年均蒸发量3126.3毫米,属亚热带气候。 森林覆盖率为20.41%。乌龙镇属典型的 农业生态镇,“地上无厂、地下无矿”,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具备一定的农 畜牧业生产开发潜力。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 洋芋和豆类

为主;经济林果有核桃、板栗、李子、桃子和梨等。境内有古朴壮观的马氏住宅,秀美如画的 田园风光,奇丽传神的“夫妻树”,还有青山绿水间开垦出来的红土地,蕴涵乌龙悠久的农耕文化;坝塘水库建成蓄水,为库区周边旅游开发带来良好机遇;土特产品有久享盛名的“乌龙米”,清香而柔韧,色泽、口感俱佳。当地广大回民精心饲养,采用传统的回族手工艺腌制而成的 牛干巴,具有色泽鲜润,味美香浓,回味悠长,便于贮存、携带,食用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新兴的鸵鸟养殖业已初具规模, 鸵鸟肉是世界上公认的健康营养食品。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乌龙镇大力发展经济:一是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以 新农村建设为龙头,抓好示范村点的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启动乌龙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在稳定粮食总产,优化品质的基础上,主攻畜牧养殖业、果蔬业和林业三大主导产业、巩固和加快鸵鸟协会、养牛协会、养猪协会发展,实现良好运行;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发展好油料、 蔬菜、豆薯、 花卉(苗木)、药材的生产,对全镇的经济林果进行良种改造,初步建立起生态体系框架,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乌龙镇建成绿色无公害的 旅游生态镇。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07年实施大树杨梅种植3000亩,加快西甜瓜、东桃、花卉、蔬菜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步伐;建成店房村肉牛养殖基地,培育养殖示范户,促进全镇绿色生态产业和特色支柱产业的形成。三是发掘旅游 文化资源。用东川轿子雪山及红土地旅游景点的开发,深入挖掘全镇的旅游资源,搞好对外宣传,发掘二至三个红土地景点。在适宜的地方种植一些观赏性强的花卉、油菜,增强吸引力;做好马氏住宅的保护和宣传,借坝塘水库建成蓄水之机,坚持长期不懈抓生态,把镇建成一个生态旅游镇。加强发展旅游业,使其尽快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以鸵鸟协会及店房、坝塘的清真风味食品为龙头,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新建一些上档次的农家乐,提高接待能力。加强旅游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旅游管理人才。改善旅游环境,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提供方便、周到、快捷、高效的旅游 消费服务,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镇党委、政府认真谋划,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以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提出“生态立镇、农业强镇、旅游富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的“20字”发展方针和建设“绿色生态、和谐发展、平安富裕”的东川城市“后花园”目标;紧紧抓住特区建设、坝塘水库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大机遇;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小集镇建设和推进“和谐乌龙”建设为契机,推进乌龙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确保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乌龙镇狠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做到兴利除害结合, 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2008年农田 水利建设成效明显,投资220余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6个村22个小组1641户6485人的饮水安全,投资35万元,对刘家湾、山违背、大村子网乌龙小河河堤进行加高和延长(加高160米。延长300米)。投资2400万元,实施大村、碑棋等6个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修机耕路11530米,生产道路8.1千米,田间沟渠33.1千米,土地平整600亩,改善灌溉面积4500余亩,实施乌龙至钻天坡12.5公里、新村至坝塘10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公路通行能力得到提升。投资100万元,实施6个村6个村民小组的整村推进项目,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乌龙镇建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19个,党员573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61人,党员总数中,男党员513人,女党员60人。镇党委一直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来抓,为把“云岭先锋”工程抓出实效,制定了副科级领导挂钩到村制度。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建立农村党员活动日制度,开展“十百千万”科技致富先锋示范工程,鼓励致富能手入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电化 教育工作,与各党支部签订了责任书,要求各支部每个党员每年要观看党员电教片不得少于12部。全镇19个党支部已播放各类电教片150余部,受教育党员干部达2000余人。

乌龙镇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16个,团员510人。2007年10月成立乌龙镇青年 突击队。

乌龙镇农业生产始终围绕“调好结构求丰收,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不断加强农业 科技培训,引导农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水稻种植方面,继续推广 水稻旱育稀植,普及率已达100%。2007农村经济总收入6094.23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1926年增长38%;2007年粮食总产量969人均有粮404.4公斤;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2007出劳务收入797。

乌龙有 少数民族1811人,其中回族1131人,占总人口的4.464%。他们信仰 伊斯兰教,以德高望重的阿訇主持教务,阿訇在主持仪式时使用阿拉伯语。一年一度的开斋节、 古尔邦节和 圣诞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回族男人均戴白色花边无沿小帽,妇女均戴白色或其它颜色的盖头。洗漱(称之为净水)不用脸盆、用小壶,有特定程序,即呛鼻、灌耳、漱口。由上到下左三下右三下擦洗全身,洗漱完毕后,便聚集到 清真寺内,听阿訇讲经,进行礼拜。宰牛、羊、鸡聚餐。还需挂功德(即捐款),所捐款项用于举办公益事业和救济生活困难的人。肉食以牛、羊、鸡、鸭、鹅为主,且要阿訇念经宰过才能食用,禁食猪肉、血液和自死的动物。长期以来,他们与当地汉族和睦相处,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

乌龙坝曾因有五个龙潭而得名“五龙”,清初称为 乌龙,属东川府,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土归流,设乌龙讯,驻兵防守;嘉庆十九年(1814年)属巧家厅白理化,设回三甲;民国设乌龙乡属巧家县,解放后划归会泽县新村区,设乌龙乡;1956年划归东川矿区属新村区,1958年属东川市,1959年成立乌龙公社;1963年分设乌龙、坪坝、马店三个公社;1964年乌龙、马店合并为乌龙人民公社,1965年乌龙、坪坝、合并为乌龙人民公社,辖跑马、碑棋、店房、坪子、大村子、半坡、坝塘、老河田(1970年划入半坡)、水井、前进(包包)、马店、土城、园子13个大队;1984年5月区乡体制改革,设乌龙区公社,1988年1月改设乌龙乡人民政府,辖跑马、碑棋、店房、坪子、大村子、半坡、坝塘、水井、包包、马店、土城、园子12个村公所;2000年10月,农村基层组织改革后,跑马、碑棋、店房、坪子、大村子、半坡、坝塘、水井、包包、马店、土城、园子12个村委会;2005年12月撤乡建镇,设乌龙镇人民政府,同时,原新田乡瓦房、大水井两个村委会划归乌龙镇。2011年12月店房、碑棋、跑马更名为居委会。

乌龙镇 园子村生长着两棵古衫,当地人称之为“ 夫妻树”。“夫树”干径3.65米,无果实,“妻树”干径4.32米,有果实,两树冠高30米。"夫妻"树并排而立,盘根错节,枝叶相交,遮天蔽日,二树成林,蔚为壮观。当地村民把之视为“神树”顶礼模拜。每当 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谈婚论嫁时,便双双相约树下倾诉衷肠,互赠情物、立下誓言。凡在树下模拜过的夫妻,无不儿孙满堂,白头偕老。年复一年,每当月上树梢,青年男女就相约树下,对歌跳舞,欢庆丰收,表达友情,故此代代相传。

乌龙镇有1所中学,13所完小。2007年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154人,其中,小学85个教学班,共2226人,普通初中16个班,共928人。教职工总数181人,其中:小学120人,中学61人,初中、小学人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为5.4平方米,3.2平方米。在“普六、普九”工作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实施 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实现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依法保障教育的投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7月,初中毕业考试各科成绩合格率达99.99%以上,升学率达72%。中学还开辟了校园文化建设专栏,心理辅导专栏,团队会工作专栏等。

乌龙镇有文化活动室一个,成立了乌龙镇业余文艺宣传队,2006年组织了乌龙镇农村文艺调演,参加节目有19个,节目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面貌,参赛队员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7岁。2007年8月,还参加了东川区组织的酒歌大赛,获得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这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乌龙是个绿色生态农业乡镇,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环境优美,人民勤劳、善良朴实,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乌龙镇有耕地19805亩(其中水田5527亩,旱地14278亩),人均耕地0.84亩,拥有林地51224,有水面面积82574亩。乌龙镇的地势呈山区、半山区、坝区、河谷等多种地理结构。既可以种植水稻、 玉米、 马铃薯、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又可以种植鲜花、经济林果、蔬菜,还可以养鱼。

利用坝塘水库建设契机,结合3000亩大树杨梅的种植,开发旅游业。

周边派出所

乌龙镇派出所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乌龙线乌卫生院(乌龙中学北)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周边政府机关

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人民政府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委(乌龙线南)

周边门

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人民政府-东北门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委(乌龙线南)

周边乡镇

乌龙镇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周边村庄

小乌龙 地址:昆明市东川区土城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