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允镇

娜允镇 傣族古镇 娜允镇历史沿革 娜允镇文化风俗 娜允镇基础设施 娜允镇人口民族 娜允镇经济发展 娜允镇傣族古镇


娜允镇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东距省城昆明670公里,距 缅甸邦康市56公里,全镇国土面积359.28平方千米,全镇辖9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108个村民小组,4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49657人(2017年)。娜允镇是第四批2009年9月19日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娜允位于云南省的孟连 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700多年来,娜允古城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傣族的贵族文化。云南省 思茅市娜允镇“娜允”是傣语谐音,为“城子、内城”之意。娜允镇地处北纬22°16′~22°23′,东经99°27′~99°39′,东与县内景信乡相连,西与县内 富岩乡、 公信乡毗邻,南与县内勐马、芒信两镇接壤,北邻 澜沧县 拉巴乡。镇政府所在地古城开发区,公元1289年( 傣历 651年) 傣王罕罢法在孟连建傣城——...

详情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所有镇中心区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介绍

娜允镇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东距省城昆明670公里,距 缅甸邦康市56公里,全镇国土面积359.28平方千米,全镇辖9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108个村民小组,4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49657人(2017年)。

娜允镇是第四批2009年9月19日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

娜允位于云南省的孟连 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700多年来,娜允古城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傣族的贵族文化。云南省 思茅市娜允镇“娜允”是傣语谐音,为“城子、内城”之意。娜允镇地处北纬22°16′~22°23′,东经99°27′~99°39′,东与县内景信乡相连,西与县内 富岩乡、 公信乡毗邻,南与县内勐马、芒信两镇接壤,北邻 澜沧县 拉巴乡。镇政府所在地古城开发区,

公元1289年( 傣历 651年) 傣王罕罢法在孟连建傣城——娜允,元朝朝廷在此设“ 木连路军民府”。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明朝设“孟连长官司”隶云南都司,赐罕罢法 孙姓刀,命第八代孙刀派送为官,官居六品,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第十九代 土司时,朝廷赐封为“孟连 世袭宣抚司”,官居四品,随着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孟连土司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治机构,土司为最高长官,叫召贺罕,下有九根和十二召朗。九根是一至四召根属 内官(管内务),五至九召根属外官(管外务),十二召朗属三级官。1949年4月(傣历1311年),孟连解放,孟连土司制度告终,孟连历代28任土司统治长达 660年,随着土司统治的延续,娜允古城也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形成了 宣抚司统治区(东到澜沧、南到勐海、西到勐养、北到西盟)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娜允”傣语意为城子。 娜允古镇是元、明、清、民国四个时期 孟连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娜允古镇内的 孟连宣抚司署原系刀氏 土司衙门,元代设木连路军民府,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元)设孟连长官司,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册封为孟连宣抚司使,至1949年,刀氏土司共传袭二十八任、 660年。据史料记载,孟连早在西汉时就被列入祖国版图,唐南诏时称“茫天连”,孟连一带的傣族称“芒蛮”。后来,孟连傣族聚居区发生了瘟疫,孟连一时间变成了荒无人烟的“荒坝”,直到距今700多年前,人们才重新发现了孟连这个美丽的地方。民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朝廷设孟连长官司, 直隶云南都 指挥使。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朝廷册封孟连 宣抚司使,官居 从四品。

娜允古镇地处西南边陲、历史悠久、自元代起就是云南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便成为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县府。娜允古城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 傣族古城的特色和风韵,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化,以及宗教建筑,饮食、服饰、节日、音乐、舞蹈、民俗等文化,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和 艺术价值。近几年来,境内外少数民族,特别是 缅甸、泰国等邻国的傣族到娜允古城访古溯源的客人日益增多。2001年, 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孟连娜允古城列为傣族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孟连娜允古城也是我国仅存的傣族古城,目前有关部门正准备将它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全镇城镇规划区面积8平方公里,现建成区面积达2.8平方公里。目前共建成大小街道13条,总面积12万平方米,街道硬化率达90%,并投资600多万元安装路灯、 庭院灯、 景观灯300盏;建成商住小区3个,个私经济园区1个,面积达52589平方米。城镇水、电、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自来水厂2座,日处理能力达9500立方米,城区供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完善,能充分满足生产、生活、市政消防用水,城区自来水普及率和入户率达100%。投资197.2万元完成了农网改造,完成了主城区5.2平方公里10千伏高低压输配电线路架设,完成本地电网与滇中电网并网。建成5800千伏安变电站1座,居民使用电或液化气达100%。

镇内有移动、联通、电信3家通信公司,网络覆盖娜允古镇全境,全镇移动、联通用户已超过10000户,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0000门,用户达7000多户,电视、广播覆盖率达100%。

环境卫生设施不断改善,设有镇环卫站,现有环卫职工27人,环卫车3辆, 垃圾车15辆,城区设置有 垃圾桶497只,有占地300亩的 无害化生态 垃圾处理场1个,日回收处理垃圾15吨;镇内有街道公厕8个,其中 水冲式公厕3个,并有专人负责保洁;投资550万元完成了总面积1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设,并投入使用;先后建成街心花园2个,总面积1800平方米,使全镇绿化面积达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25%;投资57.7万元新建单立柱广告牌3个,共计684平方米,城镇整体功能不断提高。

娜允镇实施“绿色经济强镇,非公经济富镇,民族文化旅游兴镇”三大战略,依托娜允古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保护和开发古城,统一规划,分期分步实施,根据城镇周围金山、银山、法罕山的保护与规划,开发娜允风情谷。

全镇多民族和谐聚居,以傣族、拉祜族、 佤族为主,常住人口49657人(2017年)。 傣族、拉祜族、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 泼水节” “ 神鱼节”“ 葫芦节”和“ 新米节”,时间分别是四月十二、五月一日、 四月八日和十月二十日,全镇各民族和睦相处。

2005年,全镇实现 工农业总产值10964万元,其中, 农业总产值7513万元, 工业总产值3451万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5229万元,财政收入481万元,乡镇企业 营业总收入达9769万元,畜牧业 总产值130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元。

全镇有中心完小1所,村完小8所,幼儿园1所,小学和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境内有医院3家,有宾馆15家,其中二星级宾馆2家。有酒楼150家,各种餐馆100多家, 音乐茶座、酒吧18家,网吧13家。目前,全镇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娜允镇地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处在通向两个口岸的交汇点,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日均进出 娜允古镇的车流量达2600辆次,是 边境贸易的集聚中心。

产业发展情况

娜允镇具有热区资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沿边口岸资源三大优势。

(一)、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1. 甘蔗种植面积25805.5亩,产量92701吨,经济收入1576.86万元;

2.茶叶种植面积9196.57亩,投产面积4765亩,经济收入383.6万元;

3. 畜牧业年末生猪存栏23171头,出栏22952头,大牲畜存栏4503头,出栏600头,经济收入1302万元;

4.咖啡种植面积2539亩,产量1477.4吨,经济收入147.74万元;

5.香蕉种植面积2099亩,产量3274.44吨,经济收入261.96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实施“民族文化立镇、旅游产业兴镇、非公经济富镇、绿色生态名镇、和谐稳定强镇”五大战略,打牢农业、科教、交通三个基础,巩固 甘蔗、茶叶、咖啡、旅游四个支柱产业,培植林业、渔牧、果蔬三个骨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城乡一体化两个进程,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末,全镇 工农业总产值达14372万元,非公企业实现总收入17792万元;财政收入1160万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73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3元。全镇60个村民小组建设了文化活动室,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孔雀 马鹿舞、 傣族制陶、造纸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二)旅游产业的发展及潜力

娜允镇为娜允古城所在地。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娜允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娜允镇地处县城的地理位置,抓住娜允古城列为云南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大建设开发力度机遇,在服从服务于农村工作的同时,主动服从服务于城镇建设,积极参与城镇建设和管理。改革出台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用地,在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中,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方针,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企业、经济组织和城乡居民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

根据政府关于南垒河以东县政府规划开发建设,南垒河以西古城片由娜允镇建设开发、管理,扩大城市规模的精神,打破城乡分割,积极稳妥地推进 小城镇建设。正在建设的娜允傣族古城旅游开发综合示范区与古城遥遥相对,是处于半山上的古城在 坝子的延伸。示范区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建盖的房屋均是一楼一底,屋面要求统一规划,具有傣族特点。镇政府在统一征地,水、电、路三通一平的基础上,本着疏散部分古城密集的住户、鼓励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和个体户参与古镇建设,购地建房、经营等向社会公开拍卖。现新城建设规划1500亩,已征地150亩,示范区已投入资金1300万元,已有5户入住,正在建24户,闭路线路架设、小区道路正在加紧安装、施工,绿化、亮化工程和人行道的铺设将在4月50年县庆及泼水节前完成。尚未出让的土地为外商看好,已有2家外商前来商谈建宾馆事宜。镇长刀建华介绍说,紧接着示范区的是已规划准备动工建设的民族风味一条街,将由 傣族、 拉祜族、佤族三个村组成,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小城镇建设项目,上级将投入500万元建设经费。

在云南省的 孟连 傣族 拉祜族 佤族自治县城,至今还保存着中国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娜允。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

娜允古镇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娜允”即傣语“内城”的意思。这里的房屋是傣汉两个民族的不同风格合璧的建筑群,说明很早以前内地和边疆的交流就存在了。 公元1289年( 傣历 651年) 傣王罕罢法在孟连建傣城——娜允,元朝朝廷此设“ 木连路军民府”。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明朝设“孟连长官司”隶云南都司,赐罕罢法 孙姓刀,命第八代孙刀派送为官,官居六品。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第十九代 土司时,朝廷赐封为“孟连 世袭宣抚司”,官居四品。随着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孟连土司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统治机构。土司为最高长官,叫召贺罕,下有九根和十二召朗。九根里一至四召根属 内官(管内务),五至九召根属外官(管外务),十二召朗属三级官。1949年4月(傣历1311年),孟连解放,孟连土司制度告终。孟连历代28任土司,统治达 660年。随着土司统治的延续,娜允古城也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形成了 宣抚司统治区(孟连、澜沧、西盟等)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娜允由“三城两镇”(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组成,从上到下是按照登记顺序布局的。土司时代,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中城是官员和家属的居住地,下城则是下级官员的住处,芒方岗和芒方冒是林业官和猎户居住的寨子, 孟连宣抚司署位于上城的最高处,上、 中城佛寺也巍然屹立在 宣抚司署的附近。 孟连宣抚司暑,傣语称“贺罕”,意为金色的王宫, 土司“召贺罕”,即为 金殿之王。孟连宣抚司暑曾在清代被焚毁,1878—1919年重建。

沿着青石铺就的阶梯就来到位于古镇中的宣抚司署,这里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宣抚司署是云南清代土司的衙署,也是云南18座土司衙门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整个建筑由门堂、议事厅、正厅、东西厢房、粮仓、厨房。雄伟的议事厅分上下两层,底层空旷凉爽,过去是大臣们休息的地方,现在游人三三两两的坐在栏座上喝茶小憩。按傣族的规矩记者脱了鞋走上二楼,满目皆是各种珍贵的藏品和讲述宣抚司署历史的 壁画,精致的 竹编艺品、珍奇的贝叶经、金银饰品、其中还有朝廷赐给历代土司的官服、旗帜、金伞和写有汉、傣文字的公文及 宣抚司的生活用具等等,特别是一袭清朝皇帝赐给的 蟒袍,绣着云朵、飞鸟、腾龙、浪花,光彩夺目,可谓是华丽无比。

而在清静悠闲的佛寺里,记者看到了形如 歇山顶的三重檐建筑。大殿的墙壁上画着艳丽的壁画,记载的是 傣族的历史传说。慈眉善目的老佛爷告诉记者,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傣族有了自己的文字,宗教的节日变成了民族的节日。宗教活动与民俗活动相融合,形成傣族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和建筑。

娜允古城地处极边、历史悠久、自元代起就是云南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便成为 孟连傣族、 拉祜族、 佤族自治县的首府。

说起娜允古城,也许会让你感到陌生,但它在东南亚傣族人民的心目中,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因为历代傣族 土司衙门—— 孟连宣抚司署就设在这里。

古镇虽然历史悠久却至今仍保留着傣族古城的特色和风韵,蕴涵着丰富多彩的 傣族土司文化,以及宗教建筑,饮食、服饰、节日、音乐、舞蹈、民俗等文化、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和 艺术价值,近几年来,境内外少数民族,特别是 缅甸,泰国等邻国的傣族到娜允古城访古溯源的客人日益增多,2001年, 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孟连娜允古城列为傣族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孟连娜允古城也是我国现存最后一个傣族古城,目前有关部门正准备将它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周边政府机关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大街与白象街交叉口东北50米

周边行政区划

蓊顺檄搠誉不锈钢铝焊制作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洪路

周边乡镇

娜允镇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