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垣村

断垣村 断垣村村庄结构 断垣村村组概述 断垣村本村人物 断垣村文物古迹 断垣村教育简史 断垣村特色介绍


断垣村,原名断原,建国后,改作断塬,现为断垣。因荆山原在此被石川河冲断而得名。南距阎良城区2公里,北与富平县东上官乡接壤。下辖东广合、中广合、西广合、纪家、断南、断北、断东、断西、陈家、紫朱、郭家11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断南组。现有村民771户,2845人,耕地面积2784亩。该村清代属临潼县廉留里,民国时分属临潼县阎良镇第一保、第七保管辖。建国初期,行政区划变更频繁。1956年,成立黎明农业合作社。1962年,成立断塬大队,属阎良公社。1966年随区划调整,归西安市阎良区。1984年公社改乡后阎良乡改名凤凰路街道办,断塬遂改属凤凰路街道办至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直称断垣村。该村地势平坦,地处泾惠渠灌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有107省道、阎富公路、西铜铁路、西韩铁路过境,交通便利。现有村办小学1所、卫生所1个。2009年,该村以“升级晋档,...

详情

断垣村地名网_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断垣村资料简介
  断垣村是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101140012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10114。断垣村与凤凰街社区、荆山社区、凤凰东路社区、文化路社区、竹苑社区、佳苑社区、铁路社区、迎宾社区、延凤社区、鸿飞社区、蓝天路社区、荆航社区、前进中路社区、三贤村、阎良村、新跃村相邻。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断垣村介绍

断垣村,原名断原,建国后,改作断塬,现为断垣。因荆山原在此被石川河冲断而得名。南距阎良城区2公里,北与富平县东上官乡接壤。下辖东广合、中广合、西广合、纪家、断南、断北、断东、断西、陈家、紫朱、郭家11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断南组。现有村民771户,2845人,耕地面积2784亩。

该村清代属临潼县廉留里,民国时分属临潼县阎良镇第一保、第七保管辖。建国初期,行政区划变更频繁。1956年,成立黎明农业合作社。1962年,成立断塬大队,属阎良公社。1966年随区划调整,归西安市阎良区。1984年公社改乡后阎良乡改名凤凰路街道办,断塬遂改属凤凰路街道办至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直称断垣村。

该村地势平坦,地处泾惠渠灌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有107省道、阎富公路、西铜铁路、西韩铁路过境,交通便利。现有村办小学1所、卫生所1个。2009年,该村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彻底解决了制约发展的水、路等问题,果菜面积增加到1300亩,农家乐由9户增加到20户,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950元。村境内曾驻有阎良区粮食局饲料公司、区农机管理站、泾惠一支渠阎良水管站、区第二棉纺厂、众天食品有限公司、建材厂、造纸厂、水泥厂、航联公司、安装三处、西清公司、区食品厂、区垃圾处理厂等单位和企业,现多数已停产改制。

(一)断垣


  原名断原,因荆山原在此被石川河冲断而得名。元代的《长安图志》中已记有断原。根据村庄分布,现分为断南、断北、断东、断西四个村民小组。断南、断北1949年有村民110人。2010年断南有村民84户,310人,耕地面积338亩;断北有村民80户,330人,耕地面积304亩;断东有村民96户 ,308人,耕地面积370亩;断西有村民78户,292人,耕地面积330亩。姓氏有尤、王、张、赵、刘、郭等。

(二)纪家


  村名由纪姓居民建村而得,明代已有此村,相传是-移民所建。建国后先后两次和陈家编为一个队,取名新合队。1979年独立成为一个生产队。1949年仅有5户,60余人。2010年有村民50户,183人,耕地面积179亩。民国时尚有残破城墙遗迹,解放后拆除。村西北、东南、西南各有一小庙,村南有石碑一通,今皆不存。该村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全部为纪姓,后陆续迁入郑、王、鲁、崔、屈等姓。

(三)西广合


  清末山东移民建村,因地处阎良镇东门外的官路上,统称为西官路,解放后改名为西广合。农业合作化时与今中广合编为一队,统称西广合,1962年与中广合分开。该村1949年有75人,2010年有292人,耕地面积140亩。姓氏有谷、刘、孙、盛、韩、葛等。该村有天主教堂一座。

(四)中广合


  清末湖北与山东移民在此建村,因地处阎良镇东门外的官路上,统称为西官路。农业合作化时,和今西广合编为一队,后分开,独立成为一个村民小组。该村1949年有杨、苗、董3户人,2010年有村民206人,耕地面积155亩。姓氏有杨、苗、董、赵、刘等。杨姓两支,一支系清光绪初年从湖北房县迁来,一支系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华阴移民。苗姓系清末由山东迁来。董姓解放前由蓝田迁来。

(五)东广合


  清末山东移民建村,因地处阎良镇东门外的官路上,统称为西官路,解放后改名为东广合。该村1949年有11户人,住东西官路之南,村北有杨家、朱家等移民住的窑洞。 2010年有村民269人,耕地面积292亩。姓氏有谷、邱、崔、范、袁、杨、朱、孙、纪、王、徐、丁等。谷姓先祖原系上谷郡(今河北张家口)的耶律氏,辽亡后,改姓谷,后裔谷德明落籍山东无棣,其曾孙谷亨再迁寿光县洛城镇谷家齐村,清末,谷家齐村一支迁此;朱姓祖籍河南新郑,解放前迁此落户;杨姓清光绪初年从湖北房县迁来;邱姓解放后从山东昌邑迁来;袁姓清末从湖北迁来;孙姓祖籍河南渑池县千秋镇二十里铺(今属义马市),民国初,迁到陕西澄城刘家洼,1954年孙志文来阎良小学执教,于1964年落户东广合。

(六)陈家


  清光绪年间,陈姓居民在此定居建村,遂名陈家。1965年,与纪家合并后改称新合,分队后仍称陈家至今。该村1949年有村民75人,2010年有耕地179亩,305人。姓氏有刘、张、李、陈、纪等。李姓解放前由河南孟津县迁来;纪姓系纪家与陈家合村时,从纪家迁入。

(七)紫朱


  清末朱姓居民来此定居,取紫气东来之意,遂名紫朱堡子。该村(含郭家)1949年有85人,2010年有耕地294亩, 350人。姓氏有杨、朱、孙、崔、郭、王、裴、任、王等。该村杨福隆为著名中医。村民李茂森编有《荒年歌》,生动地反映了民国十八年年馑当地群众的悲惨生活,已被收入 《阎良文史资料》第五辑 。

(八)郭家

清末郭姓居民由蓝田县来此定居,遂名郭家。从解放前至今,一直与其东侧的紫朱堡编为一村。

尤超

(?~1912)自号石川,断垣村人,同盟会会员,阎良地区的辛亥志士之一。房吏出身,颇有学识,为人狭义,办事干练,尤长于书画,时人得之,如获珍宝。与临潼郭希仁、曹印侯、王云璋等革命志士友善。1908年,与郭希仁、王云璋等人在西安创办《丽泽随笔》专刊,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唤起民众,对辛亥西安光复起到了重要作用。1911年10月,陕西辛亥革命爆发时,他随即参加曹印侯的革命队伍,积极筹措粮饷,保证军需,有力地支援了东线的潼关争夺战,驰援了西线的凤翔相持战,使曹的“铡刀队”获胜,巩固了陕西辛亥革命成果。民国成立后,曹印侯受到当局排挤,与曹印侯生死与共的尤超被当局罗织罪名杀害于咸阳。尤死后,丢下孤儿寡母,生活艰难,其生前好友临潼县铁炉镇的种西慎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到尤家看望,屡有周济,数十年罔或一缺,实为友道中之楷模。

尤俊儒

断垣村断南组人,曾任阎良区纪委书记。

尤 军

尤俊儒胞弟,生于1942年8月,1961年参加工作,1966年加入中国共 产 党。1984年起先后任阎良区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阎良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临潼县税务局副局长;临潼县国税局副局长;临潼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长安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西安市国税局灞桥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阎良永信税务师事务所所长等职。2007年7月10日病逝。

尤俊章

尤俊儒胞弟,生于1947年,1974年参加工作,曾任阎良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主编首部《阎良区志》。

王丰收

断垣村人。曾任阎良区政协副主席、区人大副主任。

李宇军

断垣村陈家组人,生于1949年,1968年入伍。 1974年转业到地方,曾任阎良区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等职。1992年、2002年两次被评为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纪志成

纪家组人,生于1953年。1971年参加工作,曾任阎良区城建局局长、阎良区政协文史委主任等职。

郭俊

紫朱村人,生于1958年。1976年参加工作,现任阎良区科技局局长、科协主席。

杨明顺

东广合组人,生于1954年。1968年入伍,曾担任21军基地副司令员。

王根常

断东组人,生于1943年。曾任阎良区商业局局长、-、阎良区商业总公司总经理。2004年从阎良区纪委退休。

尤吉俊

生于1945年,断南组人。1963年入伍,1969年转业到地方,曾任共青团阎良区委书记、新华路街道办副主任、区工会副主席、区委-部副部长、区人大经济科技法制委员会主任、区人**制工作委员会主任。2005年退休。

孙占魁

西广合组人,生于1954年。曾任阎良区振兴乡-、区计生委副主任。

谷玉娥

女,东广合人,生于1947年,返乡知识青年,全国学习先进青年邢燕子的先进个人。1965年与村上3名青年成立务棉小组,种棉九亩。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她多次到渭南向务棉能手张秋香学习技术,终使皮棉亩产达到180斤。1969年建国20周年,她以陕西省代表的身份赴京参加观礼,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王颖

女,生于1952年,172厂(今西飞公司)子弟。1968年作为知青到东广合插队,参加农业生产。她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经常到172厂公厕给农田拉大粪,年三十的晚上还和社员一起在浇灌农田。1972年,经各级推荐,王颖入西北大学学习,毕业后仍回东广合插队。后来,知青开始返城,她多次要求扎根农村,将招工名额让给其他知青。她曾先后担任断塬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阎良公社党委副书记,其先进事迹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和群众的高度赞誉。1976年,王颖随陕西代表团赴日本东京、奈良参观访问。后调入陕西省高教局工作。

在东广合村西南谷明的菜地里,北距谷明的菜庵约30米,西北距阎良村约1.5公里。原有南北排列的两个大冢,南大北小,当地人传说此为颜良、文丑墓,并说阎良(颜良)镇因此墓而得名。1967年前后被彻底夷平,早已无迹。1968年,村民谷宏德带领11名知青将南冢掘开,出土了铜印、铁剑、铜钱、官帽、玉带等文物,可惜今已下落不明,墓主的真实身份难以考辨。史载:颜良是今河北人,为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麾下的名将。建安五年(200年),被关羽斩杀于今河南滑县北。颜良墓在河南浚县、巩义市各有一处,阎良这处“颜良墓”不知源于何时,历代文献中未见记述,尚待进一步考证。

又称石川河渠,从富平县东南二十里莱公堰引石川河水灌溉今阎良之地,今已无迹。元代《长安图志》载:“栎阳除泾水所灌之外,其东北境高,泾水不能及,遂引石川河经断原东、梁村,过白渠西南以溉其地。”又据顺治《临潼县志》载:“寇公渠,在县北七十里。自富平绕断原而南,盖莱公堰漆沮以灌民田者也。残碑今尚存。”

庙址位于纪家西南,原庙毁于清末战乱,解放前一直是一处瓦砾堆,尚有一块记事碑矗立其中,1965年平整土地时拆除。2008年,有村民于古庙旧址掘得石楹联残件,横额为“光前裕后”, 上联为“处事惟存天理在”。根据题款可知,为万历十九年(1591)临潼县廉留里姜王村村民捐造。

1965年,孟凡城先生于阎良砖瓦厂(今阎良区建材厂)老罐窑附近发现一堆玉衣片,共收集13片。玉衣片出土地点位于汉太上皇陵东南一里许,当属汉墓出土文物无疑。玉衣最早称“鳞施”,是施于死者之体如鱼鳞的意思,后又称“玉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的葬服。玉衣的使用级别,西汉时不甚严格,到了东汉始有严格规定,只有皇帝死后才能用金缕玉衣,诸侯王用银缕玉衣,大贵人用铜缕玉衣。古时候,人们认为玉为大地之英,人间之精,入地与人相伴,能保人肤色不变,躯体不腐。汉太上皇陵墓侧出土的玉衣目前仅剩一片,呈浅灰色,略带黑色云条,四角钻有小孔,属何等级,无从考证。

在断塬塬头,东依石川河。旧时寺院很大,有牌楼、山门、大殿等许多建筑物。寺内松柏交翠、环境优雅,甚为清静。明末时,烟火仍十分兴旺,僧人多达百人,院内养马百匹。后来寺内出了恶僧,官府惩了首恶,赶走众僧,收寺内田产,一把火烧掉寺院。仅留的一块碑石后被村民抬到村南路西一坑里掩埋。建国初,金铃寺遗址断垣残壁尚可辨认。1975年平整土地时,金铃寺遗址被开垦为农田。


  1945年,断垣村断南组尤庆利在本村利用古庙开设识字班,时有学生十余名。后迁入断北古庙内,建起断垣小学。1975年将校址迁至断南组今址,校园占地10亩。2003年建成3层教学楼一座,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学校全盛时期有教师15人,学生300多人。1972年,为方便断东、断西低年级学生上学,曾设立断东分校,开设1至3年级,有教师两名,学生40余名。1981年分校并入断垣小学。
  1946年,西广合、中广合 、阎良陈家在今东闸口立交桥北口路东侧建起西广合小学,设1至4年级,有教师2人,学生60余人。1981年该校撤销,学生分流到断垣小学和阎良小学就读。

打铁技艺

阎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长久,富平东上官人,在西广合开设铁匠铺十余年。打铁技艺复杂,程序繁多,不管物件大小都要经过二十几道的工艺。刘长久打造的铁器结实耐用,深受广大农民兄弟的喜爱,生意历经十数年仍然兴隆,活路不断。

阎良区垃圾处理厂

位于断垣村断东组,2008年3月投入使用。该项目占地45亩,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阎良垃圾处理厂在建时期就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业的高度关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沈阳、咸阳等市都先后派人现场参观学习。

周边政府机关

断垣村村委会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凤凰路

周边公司

鹤岗电业局信息通信公司 地址:西安市阎良区航空城大道东段

周边门

西安大吉昌有限公司-北门 地址: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办断垣村西广合组阎良一中对面附近

周边快餐厅

小强黄焖鸡米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公园街126号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公园街126号

周边户外用品

丰顺综合粮油商行 地址:西安市阎良区公园街西安铁路道北新村西北侧约250米
西安市阎良区公园街西安铁路道北新村西北侧约250米

周边村庄

断垣村 地址:西安市阎良区二零六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