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坊村
苏坊村 苏坊村苏坊起名 苏坊村苏氏发祥地 苏坊村历史沿革 苏坊村苏氏文化遗迹 苏坊村文化遗址复建
汉武帝天汉年间, 长安城人口巨增,其因有二,一是关东灾民大量涌入长安,二是连年与匈奴战争,不断扩军于长安。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长安城有居民和驻军50余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和修建建章宫的工匠民夫约计60余万人,这60余万人的衣食供应都要由全国各地用车船运来,为了减轻长安城军民衣食供应的压力,汉武帝于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下诏迁徙长安城人口,令官吏有封地的迁往封地,无封地的迁回故里,令居民迁往地广人少的乡下去。据今长安县将军庙村苏姓村民相传:“当时平陵侯苏建原想将家迁回故里杜县长水沟,因为这里有宗庙。后因友人建言:当今皇上年老,喜怒无常,大臣无罪被杀者数十家,还是将家迁远者好。因而他就将家迁于封地平陵,住地取名苏坊。只让一支子孙迁回故里看管祭祀宗庙。”以上所言只是相传,可在1978年该村村民刘振东建房斩崖时,挖出一孔汉代砖碹的窑洞,洞里有坐台,台上有一武将塑像和祭器等物。经...
详情汉武帝天汉年间, 长安城人口巨增,其因有二,一是关东灾民大量涌入长安,二是连年与匈奴战争,不断扩军于长安。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长安城有居民和驻军50余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和修建建章宫的工匠民夫约计60余万人,这60余万人的衣食供应都要由全国各地用车船运来,为了减轻长安城军民衣食供应的压力,汉武帝于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下诏迁徙长安城人口,令官吏有封地的迁往封地,无封地的迁回故里,令居民迁往地广人少的乡下去。据今长安县将军庙村苏姓村民相传:“当时平陵侯苏建原想将家迁回故里杜县长水沟,因为这里有宗庙。后因友人建言:当今皇上年老,喜怒无常,大臣无罪被杀者数十家,还是将家迁远者好。因而他就将家迁于封地平陵,住地取名苏坊。只让一支子孙迁回故里看管祭祀宗庙。”以上所言只是相传,可在1978年该村村民刘振东建房斩崖时,挖出一孔汉代砖碹的窑洞,洞里有坐台,台上有一武将塑像和祭器等物。经专家考证是苏氏宗庙的一部分,却是千真万确。
苏建因何卜宅武功杜阳川漆水河畔?学者们认为,此地乃古邰国之地,后稷教稼之处,文王积善累德之乡,民风淳朴,农桑业旺,子孙住此可丰衣足食,读书明礼,治家安邦。其后事实证明,这块风水宝地真选准了,自汉到宋千余年间,苏氏子孙在此兴旺发达,贤能辈出,德才俱扬,不少人成为民族之骄傲、国家之栋梁,令人敬仰。
苏氏家族自西汉移居苏坊,子孙勤奋,耕读传家,世有令德,代有伟人,仅录“平陵系衣冠盛事图”于下:
东汉:侍中苏竟(平陵侯五世孙);南阳太守苏纯(平陵侯六世孙);并州刺史苏章(纯之子);金城太守苏谦(章之兄);征君公苏不韦(谦之子)。
魏:侍中都亭侯苏则(章之子)。
晋:侍中苏怡(则之子);尚书都亭侯苏愉(则之子)。
后魏:中侍郎苏稚(愉之子);太山郡守苏佑(稚之子);武功郡守苏协(稚之子);尚书侍中苏亮(佑之子);赠车骑大将军苏让(佑之子);尚书赠散骑常侍镇西将军苏湛(佑之子)。
后周:尚书侍农苏绰(协之子);骠骑大将军大都督苏椿(协之子);黄门侍郎苏师(亮之子)。
隋:民部尚书邳国公苏威(绰之子);太子洗马鸿胪卿苏夔(威之子);通直散骑常侍苏彤(协之子);严州刺史苏振(彤之子)。
唐:军咨祭酒苏世长(振之子);吏部侍郎苏勖(夔之子);凤阁侍郎苏味道(威之子);书温国公苏良嗣(世长之子);尚书左仆射谥许国公苏瑰(威之曾孙);工部尚书苏干(勖之子);赠右丞相谥文宪许国公苏颋(瑰之子);赠吏部侍郎苏诜(瑰之子);赠礼部尚书岐国公苏震(诜之子);国之司业苏源(瑰之从孙);户部侍郎苏弁(瑰之从孙);赞善大夫苏兖(弁之兄);京兆侍曹参军苏冕(弁之子);工部侍郎苏检(颋六世孙);秘书监苏践言(良嗣之子);都督苏深(瑰之从弟);附马都尉苏彦伯;工部郎中苏绾;驾部郎苏献;台州刺史苏檀;沁州刺史苏澄;虔州刺史苏均;梓州刺史苏务寂;泉州刺史苏妙;黄州刺史苏易;光州刺史苏奕;隰州刺史苏益;滁州刺史太府卿苏槽;淮州刺史苏颜;骁骑将军苏韪;国之司业苏虔。
宋:谏大夫苏晓;元佑丞相苏颂;太常博士苏昞;秘书省校书郎苏洵;…
由“平陵系衣冠盛事图”可看出,苏氏家庭自由西汉移居武功苏坊,其后子孙因官因迁遍及全国,如今已蔓延世界七大洲,追溯其根,皆出于武功苏坊。
苏氏迁出苏坊之因
自汉武帝太始年间,平陵侯苏建由长安城徙家武功苏坊,其后,子孙因官因战乱灾荒不断外迁。据专家们估计,从西汉末到明初千余年,苏氏家庭由苏坊外迁者约两三千户,特别是唐代最多。如不是外迁,苏坊村如今会是一座数十万人口的城市。苏氏最后迁出苏坊者是苏耀先和苏耀五兄弟二人。
明成化二十一年到二十二年(公元1485-1486年),关中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多少村庄人亡户绝。到了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却是暴雨连日,漆水河猛涨,溢进苏坊村,加上原洪由村东北倾泻而来,一夜间,苏坊村变成汪洋一片,房屋被毁,农田被淹,人们来不及逃脱,儿哭娘喊被洪流吞没。惨境不堪回首,全村数百户人家罹难,幸存者只好逃离他乡。苏氏长门传人一家三十余口只剩下苏耀先和苏耀五兄弟二人,耀先让弟弟耀五逃往华亭投亲靠友,自己一人坚守故土。据游凤新村苏氏长门传人苏耀斌老先生讲:“我祖辈相传,在那次水灾中,我祖先苏耀先死里逃生,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地方,雨停水落,他在原苏武祠的庙台上搭了个小茅庵栖身,从泥水中捞些瓜菜充饥,灾后又种了几亩地,孤身度日。是时兵匪为患,常遭劫难,而他坚守故土的决心不变。”几年后附近有人念其孤独可怜,给他在西原上提了个亲,可女方父母有个条件:“我女儿要嫁给耀先,必须他迁到原上来,因为那河边不安全,不然,我们就不愿。”我祖宗耀先为了接传香烟,只好答应这个条件,移居新村。他搬家时找不见家谱,只刨出祖案、祭器、部分祖先牌位和书简、刀剑、笏板、朝靴、马鞍等物,装了几口袋,背到新村住地。他人虽离开苏坊可心里常惦念生他养他和祖先长眠的地方。逢年过节定要回苏坊祭祀一番,并在那里再找寻家谱,可终未随愿。他临终时还喃喃自责:“我手中失去家谱,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直到清嘉庆年间,我老太爷苏殿芳不忍谱系坐淹,仅按神案之迹,详观神主之序,重修苏氏家谱,承上启下,世世相传……
苏氏家族视家谱为镇宅之宝,比生命还重要,苏殿芳等人细心认真重修苏氏家谱的精神令人敬仰。
苏氏家族虽离开苏坊村数百年了,而村名未改,遗址尚存,后迁来的诸姓村民世代仍保护着苏氏故里遗址遗物。今中堡以北、三义庙东的一片开阔地为当年苏氏所住过的地方,面积约四五十亩。尽管人口在发展,庄基不断扩大,而这片地作为苏氏故居保留了下来。在此遗址上不断出土苏氏当年生活遗物,有苏氏当年用过的晋、唐、宋、元铜钱,高窑墙壁上刻有:“贞佑元年十一月苏三、苏清珍”等字样。贞佑是金宣宗元颜珣的年号,即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这些字迹当是苏氏在高窑避乱所留。今苏坊村“苏东小学”门南约三百余米,四十年前有一座石牌坊,牌坊正中上额石刻“苏公故里”,左刻“麟阁勋名”,右刻“许国文章”,两旁有对联,上联是:“汉中郎苏公子卿”,下联是:“唐相国苏许国颋”,落款是:“清咸丰九年阖社重修”,相传这座石牌坊始建于唐代,其后屡有复修。再者,明嘉靖年间武功知县张树勋修武功县城墙时,给武功县东门内题词是:“麟阁勋名”西门内题词是:“许国文章”、北门内题词是:“瑢矶锦锈”。这些题词意在武功县以苏氏历代出贤能而为荣。解放后,苏坊村西堡西门楼上还有“苏氏故里”的木牌匾,后不知去向。苏坊村南,漆水河西岸的清凉寺原有明代石碑上载:“寺距苏台咫尺,苏台为中郎将故里,汉室兴,苏氏繁昌,俗疑苏氏佛堂建于此。”该寺原有清凉亭一座,故称清凉寺。当年苏武祠建于寺对岸,即苏坊村村南,漆水河东岸。据《武功县志》载:“旧祠在苏坊村,明成化年没于漆水,像水冲不损。”明代武功县进士张錬东访苏坊留诗:
苏家门馆冠当时,只剩荒台傍水湄。
欲问耕人寻往事,西风吹雁黍离离。
明代武功县进士牛恒访苏坊留诗:
垂老能将汉节回,于今故里有苏台。
泽中草长羊能放,塞外霞清雁自来。
麟阁勋名宁汩没,茂陵松柏空徘徊。
独怜日暮河梁泪,也为降胡将军哀。
苏坊名区,地灵人杰,苏氏英豪,世代传颂,特别是苏武,他那正气浩然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中华民族千万个后来者,故此苏坊地区十九社村民在省市县政协、武功苏武研究会、武功苏氏联谊会和海内外苏氏后裔的支持下,复建苏坊苏氏文化遗迹。计划复建项目有:“苏公亭”、“清凉寺”、“苏公故里牌坊”以及“苏氏故居”等,目前牌坊已经复建。这些遗迹的恢复既是苏氏子孙的渴盼,也是苏坊地区十九社村民的心愿,使苏武精神伴随故里遗迹万古长存,以彰民族之正气,抵社会之邪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促进经济建设大发展。
周边乡镇
苏坊镇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
周边村庄
岗上村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
苏西村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
武家村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
苏东村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
金塬村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
凡村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
李家村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凤南村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