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村
团结村 团结村建置沿革 团结村经济社会
团结村隶属 甘肃省 嘉峪关市 文殊镇,位于镇政府西侧,北靠 讨赖河滩,南接 文殊山北麓,西与河口村接壤。团结村地形狭长,多条沙河川流而过,石厚、土薄、耕地少、戈壁滩多,民居分散。原名善家沟,因灌溉渠首建有善家沟庙得名。新中国成立初,定名团结村,意为团结起来,争取胜利。2010年,辖9个村民小组,住户473户,人口1668人,耕地面积3741亩。团结村先后获得“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标兵”、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是本市小康建设“五强”村之一。1951年,现团结村1、2、3、4、5、6组属河口乡,7、8组属酒泉县冯侯乡沙沟村。1954年,撤区并乡,河口乡并入塔湾乡,团结村1~6组亦归塔湾乡所辖。1955年实行农业合作化,现团结1、2组组成“五四”永丰初级农业合作社,3、4、5、6组成立“五五”善家沟初级农业合作社。
团结村隶属 甘肃省 嘉峪关市 文殊镇,位于镇政府西侧,北靠 讨赖河滩,南接 文殊山北麓,西与河口村接壤。团结村地形狭长,多条沙河川流而过,石厚、土薄、耕地少、戈壁滩多,民居分散。原名善家沟,因灌溉渠首建有善家沟庙得名。新中国成立初,定名团结村,意为团结起来,争取胜利。2010年,辖9个村民小组,住户473户,人口1668人,耕地面积3741亩。团结村先后获得“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标兵”、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是本市小康建设“五强”村之一。
1951年,现团结村1、2、3、4、5、6组属河口乡,7、8组属酒泉县冯侯乡沙沟村。1954年,撤区并乡,河口乡并入塔湾乡,团结村1~6组亦归塔湾乡所辖。
1955年实行农业合作化,现团结1、2组组成“五四”永丰初级农业合作社,3、4、5、6组成立“五五”善家沟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7年,永丰社和善家沟社联合成立团结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团结高级农业合作社改称团结大队(现1~6组),归文殊公社管辖。
1961年,现团结村7、8组从冯家沟大队划归团结大队。
1971年,团结大队随文殊公社从酒泉县划归嘉峪关市。
1983年,公社体制改为乡体制,团结大队亦改为团结村。
1983年12月,团结村有327户、1469人,耕地面积3827亩,人均5.2亩,粮食播种面积3176亩,粮食总产量920.4吨,除上缴国家和集体提留外,人均口粮435千克,人均纯收入180元。有大中型拖拉机7台,手扶拖拉机27台,粉碎机、碾米机、磨石机18台。饲养大牲畜418头,其中牛230头,马72匹,驴81头,骡子29匹,骆驼6峰,大牲畜中役畜280头,小家畜饲养猪536头,羊827只。
2010年,团结村有9个村民小组,住户473户,人口1668人,耕地面积3741亩,“双千元田”面积2360亩,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890元。村党总支现共有党员113名,下设3个党支部。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8%,新农保参保率达到70%,村庄绿化率、村组道路硬化率、自来水人户率、电力通达率、电视拥有率、计划生育率、中小学入学率均达到100%,电讯通达率95%。
全村现已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大田蔬菜、花卉制种、玉米制种、畜牧业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六大产业。全村现有日光温室35座,年产优质蔬菜500吨,年销售收入125余万元;钢架结构拱形棚56座,年产蔬菜224吨,年销售收入283余万元;洋葱种植面积179亩,年产662吨,年销售收入78.76万元。啤酒花种植面积359亩,年产215吨,年销售收入86.16万元。花卉制种种植面积110亩,年产6065千克,年销售收入24.2万元。
2010年,全村为贫残困户危房改造34户,卫生改厕107户,暖棚圈舍新建37座,修建沼气池210户,居民点改造473户、村组道路全部完成油面铺设。修建了总占地面积为980平方米团结村七组文化活动室集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
周边行政地标
文殊镇团结村二组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
团结村禹组六恭党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
周边村庄
团结村
地址:嘉峪关市
团结村九组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
团结村五组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