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村
河口村 河口村建置沿革 河口村经济社会
河口村隶属 甘肃省 嘉峪关市 文殊镇,位于文殊镇西端。东面与 团结村接壤,南面紧靠 文殊山北坡,西端连接双泉开发区,北接 讨赖河沿,与嘉峪关市区隔河相望。因位居讨赖河峡谷出口处得名河口,也因河口村七组建有二分沟庙,合作化前一直称二分沟。村委会距镇政府6千米,距市中心区4千米。河口村沙河纵横,地形复杂,民居较为分散。1949年随酒泉解放后,属西南区第十乡(河口乡)。1954年撤区并乡,河口乡并入塔湾乡,河口村亦随之隶属塔湾乡。1955年,成立刘家闸初级农业合作社(现河口村1、9、2组)、二分沟初级农业合作社(现河口村3、4、5、6、7组)。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两社合一,取名为“西河口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文殊人民公社,西河口高级农业社隶属文殊公社,同时改名河口大队。1966年,更名...
详情河口村隶属 甘肃省 嘉峪关市 文殊镇,位于文殊镇西端。东面与 团结村接壤,南面紧靠 文殊山北坡,西端连接双泉开发区,北接 讨赖河沿,与嘉峪关市区隔河相望。因位居讨赖河峡谷出口处得名河口,也因河口村七组建有二分沟庙,合作化前一直称二分沟。村委会距镇政府6千米,距市中心区4千米。河口村沙河纵横,地形复杂,民居较为分散。
1949年随酒泉解放后,属西南区第十乡(河口乡)。
1954年撤区并乡,河口乡并入塔湾乡,河口村亦随之隶属塔湾乡。
1955年,成立刘家闸初级农业合作社(现河口村1、9、2组)、二分沟初级农业合作社(现河口村3、4、5、6、7组)。
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两社合一,取名为“西河口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成立文殊人民公社,西河口高级农业社隶属文殊公社,同时改名河口大队。
1966年,更名为跃进大队。
1971年,恢复原名河口大队。同年随着嘉峪关市的设立,河口大队从酒泉县划归嘉峪关市,隶属文殊公社。
1983年,公社体制改为乡体制,河口大队亦改为河口村。
1983年12月,河口村有人口1590人,330户,耕地面积4076亩,人均2.56亩,粮食总播种面积3002亩,总产量1169.6吨,除上缴国家和集体提留外,人均460千克,人均纯收入244.98元。有大中型拖拉机14台,手扶拖拉机28台,粉碎机、碾米机、磨石机21台。全村饲养大牲畜574头,牛299头,马69匹,驴135头,骡41匹,骆驼30峰。
1992年,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河口村利用交通便利、双泉水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确定其为全市菜篮子基地,修建温室,种植芹菜、小白菜、油白菜、菠菜、香菜、韭菜、水萝卜、西葫芦、西红柿、食用菌等中低温性蔬菜,当年,为市民提供鲜菜750吨,增加收入120万元。从此,蔬菜种植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2010年,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65户、1692人,耕地面积4002亩,人均2.4亩。村党支部下辖7个党小组,党员70名。2010年实现人均纯收入8224元。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5%,新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900人,参保率达到70%。
全村经济主要以日光温室、大田蔬菜为主导产业,先后成立了占地609亩的五个农业示范基地,即年产值72万元的大葱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43.5万元的啤酒花生产示范基地,年产值145.6万元细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175万元的蒜苗示范基地,年产值168万元的苗木花卉栽培示范基地。从草莓、食用菌、嫁接黄瓜上找突破口,加快日光温室超万元室进程,先后培育了120座超万元日光温室。
村组道路全部硬化,达到村村通、组组通。居民点改建448户,沼气池47座。2010年完成了河口五组后路畅通后院整治工程,集中改造54户,安装路灯22盏,垃圾果皮箱27个,卫生厕所54个,暖棚圈舍20户,集中后院整治8户。铺设居民点道路0.8千米;新修渠道2.84千米,机耕路建设1.45千米。党建室配有液晶电视、远程教育学习设备;农家书屋配有各类图书3400余册、向村民全面开放。
河口村先后获得“绿化达标小区”“嘉峪关市科技示范小区”“日光温室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党支部”。
周边
河口村六组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
周边村民委员会
河口村村厉痔民拖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雄关大道
周边村庄
河口村
地址:嘉峪关市
河口村蝤二组鼍企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
河口村三组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
河口村爸捧丙五组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
河口村脉宵崤组一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