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村
南头村
南头村位于庄子乡东南部土石山区,全村57户,204人,土地面积1018亩,其中耕地405亩,林业用地200亩,果园70亩。种植业是全村的主导产业,年量产18万斤左右,年总收入80万元,人均4700元,村内有卫生室一个,新农合参合率98%。南头村李姓字辈,该字辈共20字。晋得景星明,照光桂子森,世代承恩泽,纯华翰苑林。该村李姓堂号:三德堂现已有森字辈后代,大部分为照、光、桂字辈。南头,地处榆次城东南31公里的黄土沟壑土石山区。东临长凝镇连子山、段和、沟口,西毗山朱沟,西、南连西河,北接白田。村名由来据清代《榆次县志》记载,南头村有碑记载存在于明万历戌申年之前,最初是白田的附属小村,与长凝镇北头村相对,传为蔺相如30里无霜的南界限(此无考证,仅为传说),故名“南头”。民国八年(1919),南...
详情南头村位于庄子乡东南部土石山区,全村57户,204人,土地面积1018亩,其中耕地405亩,林业用地200亩,果园70亩。
种植业是全村的主导产业,年量产18万斤左右,年总收入80万元,人均4700元,村内有卫生室一个,新农合参合率98%。
南头村李姓字辈,该字辈共20字。
晋得景星明,照光桂子森,世代承恩泽,纯华翰苑林。该村李姓堂号:三德堂
现已有森字辈后代,大部分为照、光、桂字辈。
南头,地处榆次城东南31公里的黄土沟壑土石山区。东临长凝镇连子山、段和、沟口,西毗山朱沟,西、南连西河,北接白田。
村名由来
据清代《榆次县志》记载,南头村有碑记载存在于明万历戌申年之前,最初是白田的附属小村,与长凝镇北头村相对,传为蔺相如30里无霜的南界限(此无考证,仅为传说),故名“南头”。民国八年(1919),南头村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当时名称叫“南头村公所”,民国期间有村长,闾长职务。现有下属自然村山庄头村,张山村(现均无人居住,为森林防火保护区)
隶属沿革
清嘉庆年(1796—1820),属东南路白田附属村。民国八年,是榆次第二区第二十三编村白田附属村。抗日战争时期,属中共榆次路东县与日伪政权交错管辖区。南头村曾驻扎中共榆次路东抗日县政府县。解放战争时期,属中共榆次路东县管辖区。1953年10月,属第二区上黄彩乡。1959年2月—2014年底,依次属黄彩前进人民公社、黄彩人民公社、黄彩乡、庄子乡。
人口姓氏
1949年,全村人口约20户100人。1978年60户240人。2014年底,常住人口78户206人,户籍人口76户194人。户籍人口中,男100人,女94人;0—14岁13人,15—59岁133人,60—79岁42人,80—99岁6人。全部为汉族。
坐地户先为肖姓,与牛村肖姓有关,后是李姓与王姓。传说李姓从枣沟村即西窊村迁来弟兄三人,其中一位从南头迁到临洺关(现河北邯郸市永年区临洺关镇,)并做了大官,归乡认祖时,南头李姓怕万一大官犯事株连自己而不敢相认。这个大官就到西窊村认祖并建了祠堂。
截至2014年底,按户主统计全村有4个姓氏:
李(68),王(6),朱(1),孙(1)。
历史大事
民国十一年(1922)3月,南头村初级小学成立。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中共榆次(路东)县委、榆次抗日县政府,在村举行抗日根据地各村自卫队大检阅,使群众看到抗日力量,增强抗战信心。后来,有100多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和游击队。
民国二十七年(1938)8月,榆次路东抗日县政府驻地,由庆城河西迁至南头村李润只院,为时2个月。期间,工作重点是建立和改造基层政权,加强自卫队训练,组织各村征集粮食物资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中共榆次路东县委驻地迁至南头村,一个多月后迁至上黄彩村。
1968年,知识青年8人进村插队。
1970年,修建从白田到南头土路1500米。
1972年,自筹资金架设线路,实现全村通电。
1973年,村内实现区域供水。
1974年,建磨坊,有磨面机2台,碾米机1台。
1975年,在村河底地、河平地实施土地整理项目,造地10亩。
1978年,打100米深水井一眼,建水塔。
2000年,自筹资金铺设水管,实现自来水入户。
2006年,国家投资12万元,建设白田到南头的红砖硬化路1900米。
2010年,国家投资修建白田到南头的水泥路1500米。
同年,村安装8盏路灯,村内购买第一辆运输车。
2013年,建移动塔一架。
2014年,开始实施吊炕工程,惠及13户。9月,由国家下发“户户通”直播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实现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电视台都能收看的愿望。
古今人物
(一)综合名录
李佩,清乾隆年间李族名人。
李明经,清末人,民国二十年(1931)经商于左权城,资产达2000银元。
(二)革命烈士名录
王来柱,129师385旅战士,1939年在左权县战斗中牺牲。
肖林荣,1910年生,榆次县政府事务长,1944年在和顺县被敌杀害。
经济发展
1949年全村拥有耕地1100亩,1978年为826亩,主要种植作物为糜子、莜麦、麻子、芝麻、棉花。到2014年底,耕地面积为1637亩。其中,粮食作物450亩,主要品种有玉米、谷子;蔬菜种植30亩;林果种植200亩,主要品种有苹果;规模以上养殖户2户,主要种类有羊。
公益事业
民国十一年(1922),成立初级小学,没有固定校舍,有学生21人,其中,女学生2人。1966年,在观音庙内建完全小学,有3间固定教室。1970年,搬迁至村内知青驻地。1987年9月,在村中,新建教室6间96平方米。2006年,小学撤并到立坚小学。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村考取中专以上的学生有11人。
1973年,村里配备赤脚医生。1978年,成立卫生所,负责人李爱生,之后赤脚医生李相平执医多年。2008年,村民加入新型农民医疗合作保险。2011年,村民加入新型农民合作养老保险,参保率100%。2014年,新农合参保率达82%,60岁以上领取养老保险金有34人。
1965年,村里通有线广播。2011年,建文化书屋,配备摄影仪、点歌台等,藏书1500余册。2012年,建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配套健身器材5套。
遗踪古迹
村东北石垴山有明万历戊申年(公元1608年)重修道路的残碑,现已风化 碑头重修道路清晰可见,碑后记载重修道路时周边村落人们集资的功德,相传为当时进京之路,东阳镇车辋村祖先遗址就在路旁(见下文),抗战期间南头村有多人在日寇的控制之下补修道路。现存石白楼(俗称)。
曾有观音庙(对面有乐亭)、关帝庙、龙天庙等。观音庙,坐北朝南,现存正殿及东耳房。正殿三间建于石砌台明之上,台明前沿有护栏,进深四椽,五檩无廊结构,硬山顶。外檐斗拱为五踩重昂,昂嘴为如意头,耍头为麻叶头。2008年,村族人李喜生组织对观音庙进行修缮,菩萨塑像,于农历七月初七开光,并请戏班在对面乐亭唱戏乐神。
白田村东,南头与段和之间的石梯岭处,有一东阳镇车辋村祖先遗址。据传,常氏祖先贫困潦倒,乞讨度日,饥寒交迫,病死在石梯岭的道路旁。过路的好心人看到此人暴尸荒野,便捡上附近的石头,放在他的身上。不久,他的尸体逐渐掩埋在石头之下。传说由于尸体正好埋在了“头枕金金山(属石垴山系,对面山上有一清泉),足踢凤凰山”,地名为“银崖地”(又称:银色站)的风水宝地上,属上等明穴(不用动土),致使常家后人发迹,成为富甲一方的晋商精英。如果埋在“金崖地”上,效果会更佳。
周边村庄
南头村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
南头庄村
地址:晋中市灵石县
山头村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三三二县道
山庄头村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三三一县道
南庄村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
南桥头村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
山庄头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
桥头村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
桥头村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三三一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