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斗镇

剑斗镇 剑斗镇历史沿革 剑斗镇行政区划 剑斗镇地理环境 剑斗镇人口 剑斗镇自然资源 剑斗镇经济发展 剑斗镇基础设施 剑斗镇主要街巷 剑斗镇人文历史 剑斗镇气候环境 剑斗镇基础设施 剑斗镇社会事业


剑斗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2141公顷,常住人口27772人 。安溪县剑斗镇地处 晋江西溪上游,东经117°55′,北纬25°19′。距离县城58公里。东与坑仔口镇相连,北与永春县横口乡、 长坑乡、一都镇交界辖14个行政村、2个场。1965年置剑斗公社。1984年改镇。辖剑斗、红星、月星、福斗、双洋、东阳、后 井、圳下、仙荣、御屏、潮碧、云溪、举口、前炉14个行政村和尚山坑场等2个(村级)管理区。剑斗镇素有“聚宝盆”之称,是两大重工业城镇、七大卫星集镇之一。距离县城58公里。东与永春县坑仔口镇相连,南与湖上乡、西与感德镇接壤,北与永春县横口乡、一都镇交界。境内设有交警中队。2017年,常住人口27772人 。<...

详情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剑斗镇所有村庄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剑斗镇介绍

剑斗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2141公顷,常住人口27772人 。

安溪县剑斗镇地处 晋江西溪上游,东经117°55′,北纬25°19′。距离县城58公里。东与坑仔口镇相连,北与永春县横口乡、 长坑乡、一都镇交界辖14个行政村、2个场。

1965年置剑斗公社。

1984年改镇。

辖剑斗、红星、月星、福斗、双洋、东阳、后 井、圳下、仙荣、御屏、潮碧、云溪、举口、前炉14个行政村和尚山坑场等2个(村级)管理区。

剑斗镇素有“聚宝盆”之称,是两大重工业城镇、七大卫星集镇之一。距离县城58公里。东与永春县坑仔口镇相连,南与湖上乡、西与感德镇接壤,北与永春县横口乡、一都镇交界。境内设有交警中队。

2017年,常住人口27772人 。

已探明的有煤、 石灰石、铁、 稀土、 锡、 石墨、 石英、 辉绿岩等矿种。尤以石灰石量多品位高,主要集中在剑斗—后井一带,储量约2000多万吨。 剑斗镇 (10张)

剑斗镇是安溪县茶叶主产区之一,组建镇级茶叶协会和村级茶业合作社,2006年茶叶年产值超亿元;所盛产“琦名”铁观音是乌龙茶之极品,生产历史悠久,

采用独特采制加工技术,色、香、味、形俱佳,能生津止渴,去腻减肥,提神益思,长期饮用有降压、降胆固醇、抑制癌病、健美益寿之功效。该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铁、锰、花岗岩、辉绿石、高岭土和温泉等;其中煤储藏量1000多万吨,石灰石储量2000多万吨,温泉5处。

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晋江西溪干流、潮碧溪、双溪、由义溪等,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近3万千瓦。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水果)有茶叶、马铃薯、蔬菜、芦柑、油柿等。

剑斗镇素有“聚宝盆”之称,是安溪县七大卫星集镇之一。和着改革开放之春风,该镇立足镇情,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该镇按照“工业强镇、茶业富民”策略,狠抓经济工作措施,2009年形成了水泥、矿产、水电、机械制造、商贸等共存的发展格局,2006年底,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亿元,财税总收入1730万元,农民均纯收入5870元;

其中水泥行业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截止至2008年,有水泥企业7家,年产量120万吨,具有代表性的三兴石凤水泥有限公司2000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是安溪县的纳税大户,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外商独资企业——安溪县新安水泥有限公司通过了产品质量免检认证。

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5亿元;有规模企业26家,产值6.2亿元;财政总收入3067万元,其中有1家企业纳税超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

剑斗镇是安溪县铁观音茶叶主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香高味醇,独具特色。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初步形成“基地建设规模化、技术培训经常化、农残降解制度化,市场管理规范化”的茶业发展格局。生态茶园6000亩,无公害茶叶基地5000亩,年产茶叶2000多吨。

茶业对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进一步凸现,年创产值近2亿元;全镇涉茶人口比率大幅度提高,85%以上的农民从事茶叶种植、加工;茶业营销窗口达到1000多个,“剑斗茶都”成为内安溪茶叶的营销中心。

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50多家,形成了以水泥、矿产加工、水电等为支柱产业的企业发展格局,其中水泥企业7家,年总产量约120万吨,占安溪水泥年总产量将近一半;矿产品加工企业6家,有1家产值突破1亿元,是安溪县的工业重镇之一。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商贸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的快速发展,是内安溪商贸物流的中心点之一。

漳泉肖铁路、省道307线横穿而过,是三明、龙岩通往厦门、泉州的主要通道。剑感公路拓宽改造完工投入使用,交通运输极其方便;电信宽带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数字剑斗”建设成为安溪县的示范乡镇,信息灵通;水电、火电装机容量达30000多千瓦,电力充足。

(一)剑斗街

位于剑斗村及其周围地带。古时 安溪的桃舟、达新、康随及永春的三岭、一都、仙支等地,千山万壑,盛产毛竹、杉木,该地为竹木集聚地,寓邻近水口之意,称为近口。后成为集市,改称为建口,民国时称为剑斗。因该地距潘田铁矿近,五代南唐时就有人在此冶炼银、铁。据记载,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在潘田附近设炉炼铁,可能就是在剑斗。民国31年(1942年),福建省农林公司倡办的福建华侨炼铁农具厂从潘田挑矿石到剑斗炼铁。1949年,农民吴耕谷等14人集资在此兴办小型炼铁农具厂,建小喇叭炉,炼生铁、炒毛铁、铸锅;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过渡为地方国营剑斗铁厂。

1958年大炼钢铁时,铁厂建高炉32座。同年9月,抽调安溪、南安8316人上钢铁基地。1963年,转产水泥,创建安溪第一家水泥厂。1966年,县在大畲组建剑斗煤矿,后移后井。1970年,在剑斗兴建安溪化肥厂,生产碳酸氢铵和钙镁磷肥。1971年,兴办安溪县机械修配厂、剑斗电厂。

20世纪70年代,该地成为安溪县“五小工业”(小煤矿、小铁厂、小化肥厂、水水泥厂、小水电站)基地,也是安溪主要工业重地。后随着基层政权的建立,一些企事业单位如银行、供销社、粮站、茶站、税务所、工商所、卫生院等陆续设置。2004年,剑斗共有三条街道:榕树脚街道、浮船头街道、供销社中街道。

(二)由义街

位于月星村和福斗村之间,亦称桥亭圩。圩市以5天为一圩,上午较为热闹,下午较为冷清。该地古时以冶炼为主,今以生产铁观音著名。

剑斗镇成立于1965年,1984年撤公社建镇。境内有吴、王、廖、郑、林、翁、谢、魏、邱、黄、苏、许、陈、张、兰等诸多姓氏至此繁衍开拓,其中不乏名士达流。民国原驻上海专员、兼任江浙沿海护洋队司令、台湾新生报社秘书、新油墨厂厂长、著有《中华民族英雄评传》、《闽南名贤传》、《洪门会创史》、《骊珠丛书》(内含兵学、哲学、文学)的吴吟世,以及民国福建省长萨镇冰赠匾“造福桑梓”、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赠挽曰:“循绩可风”的王祝三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人物。

剑斗镇文教卫事业蓬勃发展,有中学2所、小学14所、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823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新建卫生院1所、影剧院1座、文化室1个,群众有文学创作、摄影、灯谜、舞狮、琴棋书画、戏剧弹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该镇的“迎亲队”,历史悠久,每逢乡例、盛大庙会及其他庆祝活动,务必露面于街头巷尾,该镇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剑斗镇自然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年均气温20℃,无霜期325天,年均降雨量为1700毫米。

剑斗镇素为内安溪的交通枢纽,省道307线、县道340线、漳泉铁路穿境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东经县城达泉州、厦门,西经感德达漳平县,北经永春 横口乡达大田、漳平等县,是连接沿海、内陆的重要通道之一;60公里的村级公路全部实现水泥路面硬化,境内交通网络纵横交错,非常便捷。全镇投建水电站21座、装机容量达2万千瓦;全部完成农村电网改造,规划投建一座110kv变电站。

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镇所有角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300多门,宽带网络用户突破600门,实施“广播电视光缆工程村村通”工程,启用了镇级视频会议系统,全镇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目标。富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充足的电力、方便的资讯以及优质的服务营造了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

有初级中学2所,完小15所,在校师生7000多人。

坚持以人为本,剑斗镇积极落实最低 生活保障线、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度参保人数达372户670人,实现城镇农民低保应保尽保;实施住房困难户、计生“二女户”安居工程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1%,殡葬改革工作遗体火化率达到100%。此外,人武、老龄、关心下一代、工、青、妇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周边乡镇

剑斗镇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周边村庄

剑斗村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双洋村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