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毛埠村
鹿毛埠村
鹿毛埠村隶属莱城区牛泉镇。位于莱城西12公里。北临汶河,西靠圣井河,东接亓毛埠村,南与石门村接壤,地处平原。耕地1149亩,413户,913口人。据村碑记载,鹿毛埠明朝成化年间王、鹿两姓迁此,宋姓早居于此,始建村无考,曾名宋毛埠。后鹿姓成为多户姓,1950年改称鹿毛埠,村中现有鹿、王、何、张、卢、崔、康、亓、刘10姓,仍以鹿姓人员居多,随之则王姓、何姓,并称鹿毛埠三大姓。村民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绵延至今。鹿毛埠村在民国时期隶属毛埠乡;抗战时期隶属新甫县圣井区毛埠乡; 解放战争时隶属莱芜县圣井区毛埠乡。1947年该村实行 土地改革;1953年成立34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社共有78户;1956年全部加入初级社;1957年转入高级社;1958年属牛泉人民公社牛泉管区。1983年之后牛泉公社改为办事处,1985年办事处改为镇。鹿毛埠村隶属关系未变...
详情鹿毛埠村隶属莱城区牛泉镇。位于莱城西12公里。北临汶河,西靠圣井河,东接亓毛埠村,南与石门村接壤,地处平原。耕地1149亩,413户,913口人。
据村碑记载,鹿毛埠明朝成化年间王、鹿两姓迁此,宋姓早居于此,始建村无考,曾名宋毛埠。后鹿姓成为多户姓,1950年改称鹿毛埠,村中现有鹿、王、何、张、卢、崔、康、亓、刘10姓,仍以鹿姓人员居多,随之则王姓、何姓,并称鹿毛埠三大姓。村民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绵延至今。
鹿毛埠村在民国时期隶属毛埠乡;抗战时期隶属新甫县圣井区毛埠乡; 解放战争时隶属莱芜县圣井区毛埠乡。1947年该村实行 土地改革;1953年成立34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社共有78户;1956年全部加入初级社;1957年转入高级社;1958年属牛泉人民公社牛泉管区。1983年之后牛泉公社改为办事处,1985年办事处改为镇。鹿毛埠村隶属关系未变。
1973年冬,鹿毛埠村开始“ 农业学大寨”。村民围堰,填沟整平土地,男女老少齐上阵,用了4个年头,将村南约大小68块地整平成大小见方的l1块地,为以后发展灌溉事业打下了基础。1984年、1992年两次打深井4眼,400亩丘陵薄地变成旱涝保收的米粮田。2001年又在村北沿汶河平原打机井4眼,实行河滩育林,农田灌溉双重效益户悼员枣。至此全村原来以种玉米、地瓜、民局乘小麦为主的种植结构大大改变。1994年以来,鹿毛埠村生姜、大葱、果园逐年增多,养蚕业更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白喇畜牧业势头不减,养兔大户、养颂婚灶鸡大户数量25家之多。
从1999年10月起,鹿庆河作为鹿毛埠村代理书记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有计划的调整了土地;修建水泥浇注水渠1.2万米,实现了浇地排灌一体化;整修田间生产路5000米;打大口井6眼,生姜、大葱的产量大大提高;新建畜牧小区1处发展畜牧养殖户12家,并引进外资在本村设立了顺鑫石料厂。
目前,鹿毛埠村,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鹿毛埠村将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鹿赞庆 1947年出生于鹿毛埠村,农民,卒于1992年。长期以来,他一直致力于种兔的培育,疫苗的研制、饲料的配制及兔毛的购销,为此,他曾经成立莱芜第一家家兔研究会自任会长。由此带动了牛泉镇养兔业及莱芜养兔业的发展;先后完成“简易人工授精”、“性别控制”、“预产期内人工诱导定时分娩”、“非手术胚胎移植”、“增毛剂”、“优质兔种奔乌料格的选育”及“兔痘散”、“兔痘疫苗”等八项成再酷祝果的研究。有三项填补国内空白,其中性别海狱龙控制技术被预选为国家发明奖,并参加了比利时国际发明展览。其成果为养殖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本人生前曾被牛泉镇政府聘任为科技副镇长,他为牛泉镇养兔业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周边幼儿园
莱城区牛泉镇毕毛埠村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金牛西街与汶河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120米
周边村庄
鹿毛埠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亓毛埠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毕毛埠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鹿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前裴王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S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