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毛埠村
毕毛埠村
毕毛埠村隶属莱城区牛泉镇,向南3公里就是有名的“习武山”,北隔汶河与鲁西相望,西邻大庄村,东接鹿毛埠,地处丘陵地区,现总面积2122. 62亩,857户,2530口人。毕毛埠坐落在汶河南岸,莱城西20公里处,据1989年所立的村碑记载:毕毛埠元朝末年曹姓建村,因址在杂草丛生的高台上,曾名曹毛埠,后毕姓人丁兴旺成为大户故称毕毛埠。据古石碑记载,毕毛埠村明末清初属毛埠保,管辖小庄及鲁西等周围地区。民国初年属第十区(鲁西区)。1939年至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毕毛埠属新甫葛页您县。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毕毛埠属莱芜县圣井区。1951年改为第五区,1955年复称圣井区。1958年圣井区为牛泉、圣承促套说井两个乡,毕毛埠属牛泉乡,同年乡改人民公社,第二年圣井并入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牛泉办事处,1985年改为牛泉镇,毕毛埠隶属牛泉镇...
详情毕毛埠村隶属莱城区牛泉镇,向南3公里就是有名的“习武山”,北隔汶河与鲁西相望,西邻大庄村,东接鹿毛埠,地处丘陵地区,现总面积2122. 62亩,857户,2530口人。
毕毛埠坐落在汶河南岸,莱城西20公里处,据1989年所立的村碑记载:毕毛埠元朝末年曹姓建村,因址在杂草丛生的高台上,曾名曹毛埠,后毕姓人丁兴旺成为大户故称毕毛埠。
据古石碑记载,毕毛埠村明末清初属毛埠保,管辖小庄及鲁西等周围地区。民国初年属第十区(鲁西区)。1939年至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毕毛埠属新甫葛页您县。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毕毛埠属莱芜县圣井区。1951年改为第五区,1955年复称圣井区。1958年圣井区为牛泉、圣承促套说井两个乡,毕毛埠属牛泉乡,同年乡改人民公社,第二年圣井并入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牛泉办事处,1985年改为牛泉镇,毕毛埠隶属牛泉镇至今。
毕毛埠村已建村500多年,现村庄有毕、王、陈、高、冯、宁、张、杨、马、亓、邱、卢、董、郭、孟、孙、吴、谷、刘、吴、吕21姓,以毕、王、陈、高人口居多,族姓之间不分众寡,世代和睦相处。
毕毛埠人民在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本村高孟政(1908-1970)1937年参加革命,1938至1940在泰莱新支队任大队长,1940年隐蔽在毕毛埠煤矿搞革命活动,后被叛徒告密,被泰安崅峪方长瑞逮捕,并送给日本人。后来在高孟贤营救下,出狱归队,继续革命,任团供给处处长,后任内蒙东胜分区后勤部长至逝世。
改革开放以来,1982年牛泉镇在毕毛埠建水泥厂,历经20余年已成为莱芜水泥行业霸陵漏的龙头,其水泥是山东水泥行业免检产品,享誉省内外。
1983年改革春风吹及毕毛埠,一时兔毛生意兴隆,成为山东境内兔毛集散地。1988年在村委冯友良、王振义的领导下,村民齐心协力搞水利,在村北打了两眼井北水南调,使村南旱地变水浇地。次年又在艾柏山东北打了眼深井,供给山上山下用水,使多年的不毛之地艾柏山绿村成荫。特别是2001年大旱之际,村支书毕于金又带领村民打了7眼机井,全部解决了土地用水问题。
在毕毛埠村东北部滨临汶河之边,有茅签炼条小溪名为“青羊耩”。传说有一对神羊,是青梅竹马,经常住在汶河之滨,晚上出来觅食,白天隐藏起来休息。南方有一盗宝者,听此言语,日夜守卫此处,有一夜他用妙计逮走了一只,另一只逃跑。后来另一只来找同伴,却早已销声匿迹,一气之下,这只青羊急得耩出一条小溪,从此不见此羊,后人把这条小溪称为“青羊耩”,现小溪已干涸。
奶奶庙住于洪霸断村中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房屋四梁八柱,民国初年曾在此当过学堂。秀才毕文彪,立碑并为碑题词:“匾作黑板门当床,白音大殿作课堂。”毕会云书写。后因“文革”1967年秋被砸坏,现已拆除,建为民房。每年正月十九起庙会记盼愉套,四邻骗牛八乡人赶来,烧香叩头,香烟袅袅,人声沸腾。各种交易品琳琅满目,繁荣了当地经济。此庙遗迹还在。
明末清初本村为防止外来盗寇骚扰,在村边建起了围墙从东到西上千米,并各有特色。围墙是“折尺形”,每个角为90°,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寨”。现在的遗迹历历在目。
离毕毛埠村南3华里处有个有名的“炭窑沟”,据说蚂蚁能含出炭来,“蚂蚁窝”因此而得名。此煤矿明朝时期就开采过,至今仍在开采。
周边幼儿园
莱城区牛泉镇毕毛埠村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金牛西街与汶河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120米
周边村庄
毕毛埠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亓毛埠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