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地村
十亩地村 十亩地村政区人口 十亩地村经济发展 十亩地村社会事业 十亩地村社会福利
据《即墨县地名志》载:十亩地村位于大同街东偏北3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邱姓最早来此定居。后周姓自留村迁来,因此地曾有黄家十亩花园,以《诗经》“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之意,取村名为十亩地。该村东与 蓝家沟村相连,南临泉头村。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先二社)。1958,隶属即墨县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即墨县即墨镇;1998年5月,隶属即墨市潮海街道办事处;同年9月,隶属青岛市即墨经济开发区。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383户,总人口1211人,现有周、邱、胡、郝、徐、石等57姓,均为汉族。村域全村辖区总面积42公顷,其中,工业用地12公顷,居民用地8公顷,国家征用6公顷,园区用地14公顷,房地产开发用地2公顷。腾马广场、电信大厦和华洋大酒店环绕周围。村内现有乳品加工、五金制品、玩具制作等15家企业,拥有3处...
详情据《即墨县地名志》载:十亩地村位于大同街东偏北3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邱姓最早来此定居。后周姓自留村迁来,因此地曾有黄家十亩花园,以《诗经》“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之意,取村名为十亩地。该村东与 蓝家沟村相连,南临泉头村。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先二社)。1958,隶属即墨县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即墨县即墨镇;1998年5月,隶属即墨市潮海街道办事处;同年9月,隶属青岛市即墨经济开发区。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383户,总人口1211人,现有周、邱、胡、郝、徐、石等57姓,均为汉族。
村域全村辖区总面积42公顷,其中,工业用地12公顷,居民用地8公顷,国家征用6公顷,园区用地14公顷,房地产开发用地2公顷。腾马广场、电信大厦和华洋大酒店环绕周围。村内现有乳品加工、五金制品、玩具制作等15家企业,拥有3处开发性“村级工业区”。
交通:该村北靠鹤山路,东临青烟一级路,南接蓝鳌路,城东四路纵贯南北,与鹤山路、蓝鳌路相贯通。1994年,该村先后投资200万元硬化村内街道。
195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0.3万元;1978年为2万元;2001年达912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00万元。2000年,该村被评为“即墨市经济发展二级强村”。2003年经济总收入为19080万元。
1950年,该村有耕地5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亩产60公斤,农业收入0.3万元,畜牧饲养业收入0.1万元。1956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全部入社,粮食亩产增加到150公斤。1958年农村公社化后,耕地调为450亩。1964年建成大口井一处,至1980年,全村有机井2眼,灌溉渠道2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0马力,粮食亩产180公斤,集体固定资产从1956年的2万元增加至21万元。1980年后,第二产业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一产业逐渐萎缩,到1997年,全村已基本没有农业用地,村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1965年,“即墨市发制品厂十亩地分厂”成立,有职工60人,年产值仅2万元,后由于种种原因停产。改革开放后,该村集体经济有了新发展,1990年,村集体企业产值为1260万元。自1992年以来,村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1993年,引进台湾儒祥企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青岛即祥生化有限公司”。随后,又陆续引进龙浦五金、华仁玩具、进雄塑料等工业企业。2001年,该村有外资企业5家,从业人员960人,产值达9120万元,上交税金140万元。同年,村集体实现收入1200万元,人均收入4500元。
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2000年,该村在南杨头村征地120亩。2002年,在黄家山村征地300亩,荒山130亩,水库20亩,建成两处工业新区,为村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9年,村办起功率4.5千瓦的磨房。同年办起第一个综合性商店“供销社代销点”及铁业加工、针织加工等副业,但发展极为缓慢。1992年以来,该村利用地处经济开发区和各专业市场的优势,实施“以商兴村”战略,组织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2001年,全村有经商户230户,其中针织服装业140户,从业人员约400人,户年均收入5万元;小百货24户,从业人员40人,户年均收入3万元;餐饮业36户,从业人员达75人,户年均收入约2万元;副食品业15户,从业人员约40人,户年均收入3万元;运输业8户,从业人员约15人,户年均收入4万元;其他行业经营户7户,从业人员约20人,户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商业已成为该村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
建国前,该村群众科技文化落后,大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入学,青壮年文盲占全村青壮年人数的60%。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村民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69年,村投资6000元改建村办小学,拥有教室12间,200余平方米,配备了课桌及乒乓球台等设施,有教师4名,下设4个级部。1992年,全村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到2001年,全村共有36人考入大专院校。村办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中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1人。2001年,村投资3万元建图书室,藏书6000册,现有报刊、杂志30余种,同时建起老年人活动室,配备健身、娱乐器材,为老年人健身、娱乐提供了优越的活动场所。
1949年,全村没有一处诊所,村民有病无处治,有病无钱治的现象十分普遍,霍乱、天花等传染病经常暴发流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1950年起,政府开始免费为村民预防接种各种疫苗,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1956年,该村有“赤脚医生”一名,但没有卫生室。1968年,村办起了医疗室,有医护人员2人,医疗保健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被评为“即墨市卫生达标模范村庄”。
建国前,村民人均占有粮食40公斤,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生活质量很差,人均收入不足30元。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口粮150公斤。1978年,人均口粮180公斤,人均收入1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至200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127元。
1949年,村民住房多为土墙茅屋结构,人均住房面积6平方米;1981年,村民住房多为砖混结构,人均住房面积9平方米;2002年,村民住房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村80户村民住进了二层独院楼房,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2002年,全村拥有机动车30辆,彩电200台,程控电话180部,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
1992年开始,村集体每年出资8万元为村民缴纳“三提五统”费;1993年开始对55岁以上的村民发放内衣、毛线等补助品;1996年,开始对60岁以上老人每年按年龄段发放480—1500元养老补助金,每位老人每月2.5公斤鸡蛋;定期为老年人和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健康查体;每年出资14万元为村民发放粮、油、礼品等;对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每年出资2万元救济救助贫困户,1997年村民邱兆玲患重病,村两委积极发出倡议,一天时间全体党员群众捐款1.2万元。
周边村庄
十亩地村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潮海街道经济开发区泰山三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