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村

生产村 生产村历史发展 生产村大事记 生产村经济发展 生产村社会进步 生产村组织建设


明洪武四年(1371年),监生佟普恩自河北省承德县麟泊村迁来此地,以姓命名佟村。明正统五年(1440年),修威、李声同时从四川北徙,至此定居。后缘佟姓绝嗣,因村处洪门寺东,“东”字近“佟”音,遂改名东村。1946年2月8日,东村划为和平、民主、团结、生产四个行政村,本村为生产村。 生产村坐落于市区商业繁华区。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46′。明洪武四年(1371年),监生佟普恩自河北省承德县麟泊村迁来此地,以姓命名佟村。明正统五年(1440年),修威、李声同时从四川北徙,至此定居。后缘佟姓绝嗣,因村处洪门寺东,“东”字近“佟”音,遂改名东村。初隶属莱阳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立海阳县后,属嵩山乡外白社。民国时期,隶属第一区东村镇。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先后隶属东村镇、十一区、十三区、东村人民公社和东村镇。...

详情

生产村地名网_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方圆街道生产村资料简介
  生产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方圆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6870012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7。生产村与双阳社区、海韵社区、团结村、里口村、新兴村、李家庄村、西哲阳村、车村、东哲阳村、南城阳村、楼庵村、北石河村、西石兰沟村、迟家村、北城阳村、东石兰沟村、牟家村、秋林头村、道南村、它山泊村、邵家村、瓦埠庄村、宅子头村、镐地村、南修家村、儒家村相邻。 还有8个地名与生产村同名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方圆街道生产村介绍

明洪武四年(1371年),监生佟普恩自河北省承德县麟泊村迁来此地,以姓命名佟村。明正统五年(1440年),修威、李声同时从四川北徙,至此定居。后缘佟姓绝嗣,因村处洪门寺东,“东”字近“佟”音,遂改名东村。

1946年2月8日,东村划为和平、民主、团结、生产四个行政村,本村为生产村。 生产村坐落于市区商业繁华区。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46′。

明洪武四年(1371年),监生佟普恩自河北省承德县麟泊村迁来此地,以姓命名佟村。

明正统五年(1440年),修威、李声同时从四川北徙,至此定居。后缘佟姓绝嗣,因村处洪门寺东,“东”字近“佟”音,遂改名东村。初隶属莱阳县,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立海阳县后,属嵩山乡外白社。民国时期,隶属第一区东村镇。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先后隶属东村镇、十一区、十三区、东村人民公社和东村镇。

2000年起,隶属方圆街道办事处。

1946年2月8日,东村划为和平、民主、团结、生产四个行政村,本村为生产村。 生产村坐落于市区商业繁华区。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46′。东与平顶村、埠南村相邻,南与赵家庄接壤,北靠海政路,西与团结村、和平村交界。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占去了生产村的绝大部分高产优质粮田。剩余的耕地集中在南部,多为山丘薄地,人均耕地面积130多平方米。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及各种杂粮,另外有部分蔬菜和水果。

2002年,全村780户,2003人,有修、王、李、张、赵、盖、姜、孙、于、柳、刘、秦、隋、胡、徐、聂、杨、陶、辛、邢、韩、安、倪、任等姓,以修姓人口居多,王姓、李姓次之,其他姓氏人口较少。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06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0.76%、57.3%、41.85%,人均纯收入4176元。

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建佟村。

明正统五年(1440年),改名东村。

清道光五年(1854年)鸦片传入东村,给民众造成极大危害。

1929年美孚煤油运入东村,本村始用煤油照明。

1931年本村修日三倡议捐资办学,兴建育才小学,翌年竣工。

1934年中共地下党员李桂岩到东村秘密发展农民协会会员。

1935年育才小学师生开展募捐活动,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进行抗日救国活动。

1938年冬东村常备队分队长修树悦,在向阳山抗战中浴血奋战,立一等功。

1940年日军侵入东村,在村北刺死一青年。

1942年9月盘踞海阳城里的顽军秦毓堂残部逃窜,本村解放。 同年冬日军对胶东实行拉网大扫荡,掳去教师13名,群众4名。

1944年王振绪经李思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生产村第一个党员。 1945年8月中共海阳县委、县政府机关迁入东村办公。

1946年2月东村划分为四个行政村:生产村、和平村、民主村、团结村,本村为生产村。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复查运动。

同年11月6日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窜入东村,宿营1夜。次日晨向凤城进犯,抓走本村20多人。 同年本村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凤城围困战,荣获解放军十三纵队司令部赠予的锦旗。 同年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保卫胜利果实,东村有113名青年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其中生产村有41人。

1948年10月本村12名民工随军南下,支援前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历时9个多月,1949年胜利而归。

1949年冬中共海阳县委在东村区进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开试点,生产村党支部与党员公开。

1950年1月23日本村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中共海阳县委副书记张汇川与会讲话。 同年春土改工作结束。县人民政府向农民颁发新的土地房产证,旧地契当众烧毁。

1952年7月本村人民纷纷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所捐钱物折合人民币2000多元。

1954年春本村成立了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7月1日龙卷风大作。东村十字街口高4米、宽10米的照壁被刮倒,砸死16人,伤5人。大风毁房1146间。

1956年实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生产村所有私营工商业户全部加入供销合作社。 同年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春本村在东山始植苹果树。

1963年大队盖公房21间,建起了磨坊、油坊,本村始有集体企业。

1971年全村开始用电照明,磨坊、油坊、菜园等开始用电作动力。 同年大队规划村民住宅新区,社员开始在新房区建房。

1976年本村购买了20马力、12马力拖拉机各1台。

1983年投资10万元建起了翻砂厂,后改为铸钢厂。

1984年成立了建筑队。后改为生隆建筑公司。至此,村办集体企业达17处。

1988年铸钢厂的产品开始向美国出口。此后企业生产的产品专门向美国出口,其铸造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1989年建设闭路电视系统,村民看上了清晰的电视节目。 同年秋建设自来水工程,全村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1993年村集体投资100万元,建起了文山大厦,下面两层商品房对外出租,上面用以办公。 同年铸钢厂被中共海阳县委、县政府评为明星企业。12月,组建为山东省众冶集团公司。

1999年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

2000年村委在原村小学旧址开发房地产项目,并进行老房区的改造。

建国初,本村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水平很低,常年粮食亩产不过100公斤。1957年,农业获得了丰收,粮食亩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58年,由于大跃进,丰产不丰收,粮食的损失很大,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度困难。1963年,农村开始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独立核算的政策,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4年,开始整“大寨田”,一些分散的小地块改造成大地片,共整土地26.7公顷。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进行水利建设。除了参加镇(公社)统一建设的水利项目外,本村建平塘2座,大口井2眼,电灌站1座,铺设地下管道1000余米,修渠道700多米。 1958年,在东山开始栽植苹果树。到1974年,发展到22.3公顷。苹果的最高年产量达到75万多公斤。本村的两大果园都配套了较好的水利设施,保证了干旱年份灌溉用水。20世纪80年代以前,果园曾是生产村集体经济的一大财源。1985-1988年,连续4年被评为省级样板园。 蔬菜生产曾是生产村的重要项目。在60年代,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菜园组,成为生产队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1972年,大队统一建设菜园,面积13.3公顷,分为三个菜园队,均被定为海阳县蔬菜公司的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多数优质粮田被国家征用,农业生产退居次要地位。 2002年,粮食亩产294公斤,总产11.9万公斤。第一产业收入7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2万元,畜牧业收入21万元,其它收入43万元。

建国前,本村的工业项目多为小手工作坊。解放后,发展了一些项目,规模也比较小,主要是磨坊、油坊等。1968年,建立了碾米厂。1973年,建立了粉丝厂。1975年,建立麻刀厂。改革开放以后,陆续建立了翻砂厂、建筑队、汽修厂等。后,翻砂厂发展成为铸钢厂、山东众冶集团公司,常年产值9600多万元,创汇300万美元。2002年缴纳税金418万元,位列海阳市本年度入库税金前五名,成为海阳市的出口创汇大户。生隆建筑公司由一个修修补补的修建队,发展成为有一定资质的建筑公司。年建筑能力达到1万多平方米。两个企业均为海阳市村办企业的先进典型,属海阳市重点保护的企业。2002年,第二产业总收入5777万元,其中工业收入5163万元,建筑业收入614万元,从业人员650人。

1955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比较多。多数做小买卖,主要从事饮食业,本小利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私人经营逐渐取消。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获得很大发展。1980年,大队先后办起了饭店、理发馆、商店等。之后,又陆续将村的一些门面房对外出租,对繁荣本村的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2002年,村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白铁加工、食品批发、小商品批发、蔬菜贩卖、海鲜品经销、服装加工、装饰材料批发、水果销售等。本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50人,收入4213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35万元,服务业收入70万元,商饮业收入4108万元。

文教科技1931年,由修日三倡导,各村关心教育事业的绅士、商贾捐资兴办东村高小,校址在今邮政局大楼处,占地3000多平方米,校门向东,门额雕书“育才养正”,首任校长李敬上。学校设高小、初小两部,实行男女同堂授课。1942年解放后,改称东村完小,由政府主办。1953年迁到今东村小学处,原校址划给海阳一中。“文革”时期,实行教育改革,小学下放到村办,本村又办起了一所小学。20世纪80年代,全部迁到东村中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恢复高考至2002年,全村有42人考入大中专院校。 解放前,东村的医疗事业相当落后,虽有仁术堂、天和堂等药店,但医疗水平都不高。解放后,政府大力兴办医疗卫生事业,医疗水平逐步提高。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多数人生活在饥寒交迫中。解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世纪5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70年代,村民人均收入300元。2002年,全村彩色电视机已经普及,电冰箱的拥有率达到80%,多数村民家中拥有影碟机、洗衣机、电暖器、空调等家用电器。所有村民家中安装有线电视和电话。摩托车已成为年轻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很多户拥有了自己的汽车,有的拥有轿车。十几万元以上的户在村里占有相当的比例。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民的住房多是低矮的小草屋。建国后,住房条件有了改善,但人均住房面积仍不足6平方米。1970年,村党支部规划、建设了新房区。1984年,村委规划了老树埠新房区。房屋建设全为砖瓦结构。1994年,村委规划了南北房区,并在南北岭划出楼房区,很多村民已经住上了二层的小楼。2000年,村委把老树埠新房区的街道进行了硬化,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村委还统一规划,对老房区进行改造。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 集体福利改革开放以前,村民的福利水平比较低。改革开放后,由于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的福利逐年提高。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统一为村民交纳农业税,为村民免费耕地,免费浇粮田,免收“三提五统”费。1989年安装闭路电视,全村都看上了清晰的电视节目。年底又安装自来水,村民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适龄儿童免费入园。村里的电力照明系统建设维护,均由集体承担。1999年起,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过年过节为全体村民发放福利;村民每人每年1罐液化气。1999年底,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2000年,众冶集团出资为村民户免费安装上程控电话,并由村集体承担电话的月租费,村内设电话虚拟网,村内打电话免费。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4年,中共地下党员李桂岩到东村秘密发展农民协会会员,本村开始有了党的活动。1943年,东村建立了党小组。1946年,生产村党支部建立,党支部书记王振绪。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发动青年大参军,组织民工支前,组织群众为烈军属代耕。1949年10月1日,生产村党组织和党员公开。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进行了经济恢复工作,发动群众支援抗美援朝,建立互助组、初级社等。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8个,党员71名。 1946年起,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有王振绪、李作训、李作松、修长德、王日珍、修祥臻、辛宝仁、王玉宾。1996年,村设党总支,在众冶集团和生隆建筑公司设党支部,王玉宾任党总支书记,修新田任众冶集团党支部书记,修龙田任生隆建筑公司党支部书记。2000年,修新田任党总支书记兼众冶集团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修子训任村长,1946年,正式成立生产村村政府,修长德任村长。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调解、民兵、治安、妇女、民政等组织。自1948年始,先后有李作坤、王振绪、修长德、李作松、修俊杰、李兆禄、陶希发、修长仁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1999年,村民委员会开始直选,李宗周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至2002年5月。

周边茶叶店

大眼睛童书馆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文山街海阳综合批发市场庆红花园西南西南侧约130米

周边政府机构

方圆街道生产濠村饺幂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榆山街40号

周边家居建材

欧雅壁纸(海政路店)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海政路183号附近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海政路183号附近

周边家居店

棉被加工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海天路与垛山街交叉路口往东北约100米
烟台市海阳市海天路与垛山街交叉路口往东北约100米

周边村庄

生产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文山街
烟台市海阳市文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