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冶村

小冶村, 小冶村村庄名片, 小冶村行政区划, 小冶村历史文化, 小冶村人文自然, 小冶村地图


小冶村隶属莱城区 口镇,位于莱城北12公里。 耕地1280亩,600余户人家,1400口人。小冶村西原有锡矿坑和冶炼灰碴。相传宋属莱芜监十八冶之石门冶。因冶炼规模较小,故名小冶。小冶村现有张、宋、郑、姜、刘、闫、仲、李、吕、孙、陈、田、杨13姓。张、宋、郑姓人口居多。自古以来,村民同舟共济,和睦相处,耕读继世,民风淳朴。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垂阳保·小冶”。1941年至1945年,莱芜划为三县时,小冶村归莱北县双山乡。1960年至1962年属口镇公社林马管区。现属于口镇。小冶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小冶村人跟着中国共产党闹革命,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其中6人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争年代,男劳力为军队抬担架、运给养,妇女做军鞋军袜,儿童站岗放哨,全村人都为革命尝多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解放后,村...

详情

小冶村地名网_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小冶村资料简介
  小冶村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1600521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116。小冶村与雍和园社区、花水泉村、林马村、古城村、大冶村、垂杨村、陈林村、庙河圈村、北崔家庄村、毛家庄村、桃花村、李家楼村、野槐峪村、龙马庄村、栖龙湾村、上毛家圈村、下毛家圈村、小庄村、林家庄村、山口村、浆水村、谷堆山村、青石桥村、太平村、官水河村、三山村、下水河村、塔山村、上水河村、陶南村、陶北村、郭陈村、马陈村、康陈村、申陈村、刘陈村、雪陈村、北山阳村、南山阳村、小洼村、茅茨村、王家楼村、藕池村、片家镇村、李家镇村、郭家镇村、张高庄村、邹高庄村、山头店村、港里村相邻。 还有2个地名与小冶村同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小冶村介绍

小冶村隶属莱城区 口镇,位于莱城北12公里。 耕地1280亩,600余户人家,1400口人。

小冶村西原有锡矿坑和冶炼灰碴。相传宋属莱芜监十八冶之石门冶。因冶炼规模较小,故名小冶。小冶村现有张、宋、郑、姜、刘、闫、仲、李、吕、孙、陈、田、杨13姓。张、宋、郑姓人口居多。自古以来,村民同舟共济,和睦相处,耕读继世,民风淳朴。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垂阳保·小冶”。1941年至1945年,莱芜划为三县时,小冶村归莱北县双山乡。1960年至1962年属口镇公社林马管区。现属于口镇。

小冶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小冶村人跟着中国共产党闹革命,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其中6人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争年代,男劳力为军队抬担架、运给养,妇女做军鞋军袜,儿童站岗放哨,全村人都为革命尝多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解放后,村里先后成立了“换工组”、“变工组”、“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后又加入高级社,1958年加入 人民公社。

1971年村里除参加公社分配的“战山河”任务外,结合本村实际,村里有计划地改山治水。村里建成了长150米,高5米的扬水站一处,挖渠道300米,灌溉面积达400亩。1972年冬又建成了东岭小型扬水站,建渠道3500米,扩大浇地面积200亩。1975年对村东小河进行综合治理,开挖了河道,并筑堤1500米,引流灌田。同年改河造地400亩,以补本村人多土地之不足。1977年投资2500元,建成了一架长150米、高8米的引水跨河渡槽,扩浇面积700亩。由此全村基本实现了水利化。农作物由原来的一年一季的地瓜、花生,到1978年时已成为一年两季的玉米和小麦。党的三中全会后,小冶村一改过去茅寻禁单种粮的旧习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植桑养蚕业。1980年至1995年先后发展桑园300亩。全村产蚕茧2700斤,产值达10万多元。

小治村自建村就重视教育,崇尚文明。建国前,就有私塾一处,人称“学堂”。1951年后,小冶村小学建立。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2001年,有多人考人大中专学校。

自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广开财路,大步奔向发家致富的道路。小冶村石灰石资源极为丰富。自1990年以来,村民纷纷在公路两侧建起了石灰窑、石料厂。为了支持村民致富,村两委自始至终,统一村东南跨河渡槽1977年冬开工建设,1978年春建成,长150米,均高8米,延长渠道1500米,浇地700亩。

为采石户办理了开采经营证,统一规划,提供矿场,统一支付资源费。并新开通两条盘山公路,为村几才设想民开愚榜击发石料资源创造了优越环境。如今全村有半数农户从事片石开采、砸石子、烧石灰。全村有大小灰窑52座。个体磕石机8部,年收入120余万元。建材业的发展,带来了运输业的兴旺。

小治村地处丘陵,村西为长山,村北为龟山,东连庙河圈村,西为泉头村,北接陈林村,南临方下河与古城村隔河相望。东(邢)姚(口)公路由村西穿过。

小冶村历史樱渗辣久远。村北土堰上有烘范窑遗址一处,自东而西遗有并排的3个残窑”。1995年7月7日,市文物办在一个窑中发掘出1件宋代陶鼎范。在水坝下沟中,遗有铜质的大量范具残块。据此而知,此处窑是烘范窑,是为小冶铸造厂提供范具的地方。这些范块对研究宋代的泥范制作和铸造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在村北小河西岸有一条土石堰,长约60米,宽4米,高2米,东西走向。据村民口碑相传,此堰是明代大书法家雪蓑所筑。至今古风犹存。村东的平地里观音庙一座,修建于明末崇祯年间。此庙原有房屋3间,里面供奉着观音奶奶等神像五尊。庙前植一白杨树,高约20米,粗2人合围。相传当时香客盈门,沙弥诵经,烟雾缭绕,一派繁华景象。1951年拆除庙房及神像,现已无存。

村东南约300米处有两棵古杜梨树,在起伏的山地上拔地而起。它像两把巨伞,遮天蔽悼键府旬日,展示出一派勃勃生机。远远望去两棵杜梨树相依相绕,别具风致。树干最粗处约1.5米,高约20米。据老人们介绍,古时这里曾是一片墓地,四周有两米多高的围墙。“文革”期间这里的坟墓被平为田地,围墙被拆除,唯独这两棵杜梨树幸存下来。

小冶村内的文物景观现存有多处,山前街东风巷中间路东存放着一个巨大碌碡,村里人叫它“王碌碡”,长约l米,大头直径为0.6米.小头直径为0.5米。此碌碡青石结构,完好无损,光滑,相传是清嘉庆年间大财主董七所留之物。从东风巷南行百米,便到光明街。此街自古删询叫上马石街,是村中的主街道。紧靠上马石的西边原有两棵古槐,虬颈苍郁,需3人合围,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在上马石街东首路南,原有天主教堂一座,正房8间,配有钟楼1间,马棚3间,坐北朝南。当时教堂内挂一铁质大钟,高过上马石半人,响声如雷,每天清晨敲响招集教徒前去诵经。1891年,天主教再次由济南传至村里,发展教徒28人。该教堂在80年代以前房屋尚存,后坍塌。

雪蓑帮工:明朝某年间,小冶村里住下了一个皮匠,貌不惊人,衣着破烂,时常身披蓑衣,头戴苇笠。此人就是大书法家雪蓑。立夏正是家家户户捥谷苗的时节,又巧遇一场甘霖,草苗旺长。此时,若不及时间苗,就要遭草荒。村民们心急如焚,想找个帮忙的。可哪有一个闲人?后来想到了那位皮匠。第二天一大早,大家都来找雪蓑帮忙,雪蓑是有求必应。他吃罢早饭,拿着小锄,走进谷子地。立时,漫山遍野便出现了他忙碌的身影。村民们便是纳闷:一个身单力薄的臭皮匠有如此这般能耐?有人到雪蓑住赴看,见雪蓑乃在家中一声不响地纳鞋。

雪蓑筑堰:相传很久以前,小冶一带时常发生洪灾。每到雨季,山洪爆发,奔腾而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百姓遭殃。后来,雪蓑住进村里,见之很是痛心。某日,老天爷连降暴雨,山洪即将爆发。在这紧要关头,雪蓑身披蓑衣,头戴苇笠,手拿铁锹,冒雨来到河边,搬石砌墙,挖土筑堰,口中还不断念念有词“筑一秋,牢固一千年;筑两锹,牢固两千年。”就这样,雪蓑不费吹灰之力,一条大堰很快就筑起来了。几百年来,此堰历经沧桑,水冲不垮,雨打不烂。从此以后,这里粮丰牧兴百姓安居乐,人们为感谢雪蓑,便把这条堰叫成“雪蓑堰”。

详情

周边幼儿园

飞虹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汶河大道莱芜机械工程中专学校南侧约190米
济南市莱芜区汶河大道莱芜机械工程中专学校南侧约190米

周边村庄

小冶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小冶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办事处小冶村村民委员会

小北冶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莱城大道

南冶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岱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