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增家庄村

大增家庄村, 大增家庄村历史沿革, 大增家庄村人文自然


大增家庄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位于莱城西北18公里、羊里镇政府驻地4公里处。赢汶河西岸,东与口镇太平村隔河相望,西邻小增村、雪陈村,南望陶镇,北接城子县。人口1876人,户数625户,耕地1344亩。大增家庄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位于莱城西北18公里、羊里镇政府驻地4公里处。赢汶河西岸,东与口镇太平村隔河相望,西邻小增村、雪陈村,南望陶镇,北接城子县。人口1876人,户数625户,耕地1344亩。清康熙《 莱芜县志》记载:“羊里保·曾家庄。”建村驼淋户抹年代没有历史记载,据传是“曾”姓早居,后梁、卞、田、狄等9个姓氏陆续迁此居住,故以姓名村“曾家庄”。后因与小曾家庄重名,改称为 “大曾家庄”,后简化为“大增村”。以曾氏后裔为代表的早居姓氏逐渐衰竭,故不知所终。现村中居民共有八姓:黄、董、孟探永兵、万、李、周、王、吕,其中黄氏人口约占70%左右。据史料记载,大都...

详情

大增家庄村地名网_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羊里街道大增家庄村资料简介
  大增家庄村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羊里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1600621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116。大增家庄村与羊里村、仓上村、陈家庄村、傅家庄村、雪嬴村、院上村、泉子沟村、孟家洼村、孙官庄村、陈王石村、营子村、仪封村、仪封洼子村、小增家庄村、城子县村、朱家庄村、三官庙村、王王石村、孙王石村、杨王前村、杨王后村、郭王石村、梁王石村、玄王石村、闫王石村、北留村、西留村、东留村、戴家庄村、南魏庄村、辛兴东南村、辛兴东北村、辛兴西南村、辛兴西北村、贾家洼子村、辛庄子村、李中荣村、郝中荣村、王中荣村、孟中荣村、址坊村、西温石村、东温石村、红岭子村、东魏庄村、东土屋村、中土屋村、黑虎泉村、响水河村、西魏庄村、西土屋村、许家洼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大增家庄村同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羊里街道大增家庄村介绍

大增家庄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位于莱城西北18公里、羊里镇政府驻地4公里处。赢汶河西岸,东与口镇太平村隔河相望,西邻小增村、雪陈村,南望陶镇,北接城子县。人口1876人,户数625户,耕地1344亩。

大增家庄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位于莱城西北18公里、羊里镇政府驻地4公里处。赢汶河西岸,东与口镇太平村隔河相望,西邻小增村、雪陈村,南望陶镇,北接城子县。人口1876人,户数625户,耕地1344亩。

清康熙《 莱芜县志》记载:“羊里保·曾家庄。”建村驼淋户抹年代没有历史记载,据传是“曾”姓早居,后梁、卞、田、狄等9个姓氏陆续迁此居住,故以姓名村“曾家庄”。后因与小曾家庄重名,改称为 “大曾家庄”,后简化为“大增村”。以曾氏后裔为代表的早居姓氏逐渐衰竭,故不知所终。现村中居民共有八姓:黄、董、孟探永兵、万、李、周、王、吕,其中黄氏人口约占70%左右。据史料记载,大都是明朝洪武二年即1369年从河北冀州枣强迁来。

大增村地处平原,居要道,临河津,是 莱芜北部地区通往泰安愚多击的古大道。为了村民的安全,防止土匪的洗劫,村民于1917年在孟宪纲、黄家亭等人的倡议下,自愿捐款修筑了围子墙,并修有四门。遇到突发事件,可四门紧闭,既可防御又可攻打,是个森严壁垒的村庄。 抗日战争时期,我地下工作者于振海、张立敏,曾在该村秘密工作,由村民掩护顺利地出入。1943年日本鬼子扫荡包围了村庄,大部分村民通过四门巧妙地躲过了这场灾难(围墙于抗战胜利后拆除)。

据史料记载, 乾隆五十四年村中出现了一个武训式的人物叫黄义。黄义,一生勤俭、自力更生,自建砖瓦小窑烧制砖瓦,修建了一套当时较为豪华的住宅。街道北侧是厅房,西面是花园,街道东南角是学堂,厅房正南是住宅,大门两边有护房,整座房院建造考究,排列有序。由于黄义义务办学堂,乡亲们众口皆碑,经举荐被皇上授点为“思荣寿宫”。黄义之孙黄震曾例授皇封“国子监、太学生”。其后代子孙更是英世名芳。黄庆华,1946年参军,同年入党,参加了著名的 莱芜战役。1950年又赴朝参加 抗美援朝,转业后投身于祖国的钢铁事业。其子黄诗玉、黄诗芳也都为钢铁事业效力。黄诗常,沈阳航空学院毕业后,现任 辽宁省广播器材设备公司总经理。其孙黄书成冶金工业大学毕业;黄书用,师范大学毕业,于2000年援疆执教;曾孙黄延龄,2001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录取为硕士生。黄家可谓大增村的名门望族。清光绪年榆承洒间进士翰林院编修潘绍烈,曾为其题写匾额“浩然正气”四个大字,气势磅礴,堪称一绝。厅房门前一株占槐,约300年历史(黄义亲手栽植)。值得称奇的是,这棵古槐虽不高大,只有半边树皮维持生命,又从半边树皮的上部发出新芽,实属罕事。此树现枝叶繁茂,长势旺盛。

大增家庄自古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较远的历史无考,清咸丰年间黄承贤考中秀才为莱芜第三名。光绪年间黄慎基又榜上有名。万汝祥授聘于衍圣公府,诗礼堂启事。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该村不少有志青年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万一同志在1936年第一个参加革命队伍。1938年,王传儒、黄家享是该村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同年,万国本、黄家训等相继参加了八路军,黄家元、周子迎、吕玄之漏腊笑腿等人在1939年成立该村第一个党支部。黄家训、万一、黄家俊、万家乾等人成为革命先烈。

建国后更是人才辈出,董成祥在1957年考取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万玉琛是该村第一个医学副教授。现代青年人更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如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的黄庆院、硕上研究生的万京春、黄书鹏、黄哲强,国家一级律师的周波等,还有参加过全国群英大会的董成法、黄诗读……

大增家庄村自古重视教育。清初,许多有识之士在本村设立私塾开馆授徒。民国六年( 1917年)成立了第一所村办学堂,是时任村长黄玺侯等创办的套舟,为大部分孩子提供了学习机会。抗战胜利后,村小又移居大殿。1948年土改后,迁于李开祥的宅里。1968年将学校迁至村西北角。现属一所联办小学。

教育的发展带动了其它文化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前夕,村民黄立思、黄立惠兄弟二人自发组织了庄户剧团,一直延续至今,每年都自编自演或唱传统剧剧目,义务为村民提供娱乐。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群众的文化追求比较高的情况您婶担下,以黄诗周为团长的庄户剧团仍然活跃在农村文化阵地上,多次代表镇、区进市汇演。

皮影、木偶、玩杂耍等形式的民间艺术,在该村也是比较活跃的。从清末民初到60年代,在周边村庄影响较大,每年春冬时节,都为各村义务演出,提供娱乐,深受,“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大增家庄村的经济发展较陕。清末民初,各种作坊颇多,比较盛行的有黄玺侯的酒店、万隆午的染房、黄立柜的木匠铺等等,远近闻名。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开办了轧钢厂、机械制造修理厂、铸造厂、拖拉机修理流水线、板簧厂、砖瓦厂、水泥预制厂等十几家企业。

走进大增家庄村,你随处可见,到处是厂房,楼房林立,道路宽敞,堪称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村庄。

大增村村内古建筑颇多。三义庙(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三位英雄),庙宇气势恢宏,五脊排山,雕梁画栋,室内壁画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逼真,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古代建筑的艺术水平。据考证,庙内重修碑记是明末右都御史童蒙撰写的,由此可见该庙建造年代至少也在明朝以前。庙内还建有钟鼓楼,悬有约300斤重的大钟一口,还有一口小铜钟。村东门里原建有“文昌阁”一座,是清光绪年间万汝祥主持修建的。据记载,它是从“凤凰台”迁移至此,碑文记载“凤凰台”的庙宇系道光年间重修。村中间是玉皇庙,庙中有大殿三间,配有东西厢房。庙内古柏参天,大门两边设有石鼓一对。还有北门里的“观音庙”,西门里的白衣庙、土地庙等。

“坛”:大增村西北150米处有一长60米、宽40米、高1.5米的长方形平台,民间传说为“坛”,实为“监斩台”。此台距古嬴城1500米,台的正西面150米处有一刀把地,是古嬴县令斩首罪犯的地方(现窑场取土曾在此挖出大刀和青铜剑)。此坛为官员们落轿和发号施令的地方。坛的四周曾是古柏参天,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伐掉。

“节孝碑”:该村现存有黄殿扬之妻的“节孝碑”一块,碑帽系二龙戏珠图案,中间刻有篆书“圣旨”二字。据考是属民间推荐皇上授点。碑身横额为“辉彰彤史”。

凤凰台的传说:凤凰台相传年代久远,其名字的来历无考,只是在村民中间流传一些传闻。凤凰台在大增村西北大崖上。一说,古时这一带庄稼连年无收,农民苦不堪言。便祁求上苍恩赐,以求风调雨顺。不几天,一只美丽的大鸟在此落脚并仰天长呜,第二天此鸟不见了。从此,庄稼长势旺盛,年年丰收。后来人们猜测,此鸟可能是为人们祁求风调雨顺的一只神鸟——凤凰,人们为了表示敬意,便将此地取名“凤凰台”。并在此建庙宇立石碑,每年都来这里祭奠,以示感恩戴德。二说是钓鱼台。姜子牙在此高台之上钓鱼(原来大增地处江底,70年代取沙曾挖出船板),被周文王请去辅佐天下。建在凤凰台的庙宇叫“文昌庙”。

汉墓群:位于村北砖瓦厂内,其墓群西有仪封洼冢子墓,北有古嬴城,东西长约200米,宽度不详。砖瓦厂用土时不断发现墓室。据当事人讲,墓室均为砖室墓,距地表l米多,南北长2米左右,宽1米余、高1米。墓壁用砖砌成,顶用砖发碹,底用砖铺地。砖有四出头纹(俗称太阳纹)。市文物办收集的随葬品有石器,如石斧、石凿;陶器有灰陶壶7件,罐、绿釉陶盘2件、绿釉双耳环2件。货币有五铢钱、 大布黄千钱、货泉。从四出头砖、五铢钱、大布黄千的王莽钱,此墓群为王莽时期前后的墓群。

大布黄千钱:大增家庄村出土。像有裆的锨形货币。平首、平肩、方足。钱文为“大布黄千”,悬针篆字。背素面,有外廓,高5.7厘米,肩宽2.1厘米,足宽2.5厘米。

货泉:大增家庄村出土。圆形方孔,有内外廓,钱文为小篆。外直径2.2厘米,孔边长0.6厘米。货布和货泉均是天凤元年(公元l千年)王莽所铸钱币。

庄户剧团:抗战前夕,村民黄立恩、黄立惠兄弟二人非常热爱戏剧,只要听说哪里有唱戏的,不管农活多累,路途多远,都跑去看戏,有时吃饭时兄弟俩都哼上几句,他们的父亲曾为这事把兄弟俩赶出家门,后来兄弟俩下定决心自发组织起一个五六人的小型剧团,自筹资金购置乐器,起初是自奏自唱,后来看得人多了,自动参加的也就多了。剧团慢慢扩大开始唱起了整出戏。从那时起村里的庄户剧团就没有间断过文革期间,以黄诗周为团长的剧团,演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目,还演过古装戏《逼婚记》。近几年又演过莱芜梆子《红柳绿柳》、《三定桩》、《送猪记》等等。自己本团的自编剧目有《夺筐》、《接爹》、《双喜》等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每年都代表村、镇进城汇演,每次都获若干奖项。

周边村庄

大增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沙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公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沈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何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曹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北毛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