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连河村

南连河村 南连河村南连河村 南连河村人文自然 南连河村人物事件 南连河村特产展台


南连河村 隶属莱芜经济开发区鹏泉街道 办事处,位于 莱城东北6公里处,辛泰铁路东侧,南傍莱博公路,在村庄与铁路之间又新建莱城发电厂运煤路一条,交通十分便利。本村地处丘陵, 耕地529亩,村民110户,共有人口340,是由原南连河与东连河两个 自然村于1956年合并而成。据《邹氏谱》记载:明崇祯年间,邹姓建村。邹姓茔地在北孝义村南,占地十大亩。后又有时、李、胡、刘、亓、吴姓(现已消失)迁此。据说有个姓连的员外,家中有一湾,常年满溢,河从湾出,南流,称连河。建村后以河名村。后来村庄多了,依方位冠以“南”字。南连河村各姓氏相处融洽,民风纯朴,世代相传。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东厢保·南连河。”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华家庄·东连河。”据《中国共产党莱芜市莱城区办事处组织史资料》记载:1939年9月至1941年因袭旧制,该村属莱芜县一区;1941年...

详情

南连河村地名网_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鹏泉街道南连河村资料简介
  南连河村是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鹏泉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12020042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202。南连河村与程故事、小故事、大故事、冯家林、南姜庄、北姜庄、地理沟、黄泥沟、孙故事、大桥、前宋村、后宋村、李陈庄村、北孝义村、孝义楼村、中和村、北连河村、朴务头村、毕家庄村、郭家庄村、官厂村、南孝义村、南张家庄村、陶家庄村、泉子村、杨家庄村、西峪村、马龙崮村、柳龙崮村、瓜皮岭村、汶阳村、段盘龙村、马盘龙村、陈盘龙村、前盘龙村、侯盘龙村、草沟村、西陈家峪村、小陈家峪村、中陈家峪村、上陈家峪村、傅家庄村、小山村、大山村、前坡村、东龙崮村、南龙崮村、近崮村、邹家埠村、北张家庄村、东沈家庄村、磨山子村、长安村、姜家庄村、老鸦峪村、孔家庄村、秦家洼村、大石家村、郭家沟村、墨埠村、兴隆庄村、陈梁坡村、西十字路村、东十字路村、三官庙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南连河村同名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鹏泉街道南连河村介绍

南连河村 隶属莱芜经济开发区鹏泉街道 办事处,位于 莱城东北6公里处,辛泰铁路东侧,南傍莱博公路,在村庄与铁路之间又新建莱城发电厂运煤路一条,交通十分便利。本村地处丘陵, 耕地529亩,村民110户,共有人口340,是由原南连河与东连河两个 自然村于1956年合并而成。

据《邹氏谱》记载:明崇祯年间,邹姓建村。邹姓茔地在北孝义村南,占地十大亩。后又有时、李、胡、刘、亓、吴姓(现已消失)迁此。据说有个姓连的员外,家中有一湾,常年满溢,河从湾出,南流,称连河。建村后以河名村。后来村庄多了,依方位冠以“南”字。南连河村各姓氏相处融洽,民风纯朴,世代相传。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东厢保·南连河。”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华家庄·东连河。”据《中国共产党莱芜市莱城区办事处组织史资料》记载:1939年9月至1941年因袭旧制,该村属莱芜县一区;1941年春改划入莱东县孝义区;1942年6月并入龙崮区;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原建制后,属汶阳区;1950年6月归入矿山区矿山乡;1951年矿山区改称第一区;1955年十月复称矿山区;1958年3月划入孝义乡;同年10月,改属孝义人民公社;1968年属孝义管理区;1982年1月改矿山公社为城关镇;1985年11月后属孝义乡;1993年1月莱芜升为地级市后,属莱城区孝义乡;2000年孝义乡归人风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10月22日经济开发区设立鹏泉街道办事处,南连河村隶属鹏泉街道办事处至今。

民国三十二年,东连河空前饥荒,村民外出逃难,仅剩十几户。当时政府将村民召回南连河,但回来的很少。
  战争年代,南连河人一边生产,一边积极地支援、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战期间,党员胡步行、李贯臣、沙桂兰(17岁入党)都是抗日组织的骨干。他们白天下地劳动,晚上秘密开会,或破坏敌人前进的道路,或给抗日游击队送信送情报。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40多户人家,就有二十几名青年参加了抗日组织。
  解放战争中,该村也为“支前”立下了汗马功劳。著名的莱芜战役就以此作为大后方。1947年我49军就驻扎在这里,得到了村民的鼎力援助。连河的河沙下面也无数次埋藏下了人民军队的口粮和武器。全村老老少少都跟人民军队一条心。解放战争中,村民积极支前。特别是1946年的“大动参”,有四名适龄青年踊跃应征入伍,为国捐躯。
  土改时期,把地主的土地分到各户,农民自由耕种,经济有所发展,村民生活有所改善。
  1953年,本村成立“互助组”,后进入“初级社”,由朴务头、南连河、北连河、杨家庄、毕家庄组成一个社,称“连崮社”。三年后,自负盈亏,东连河、南连河独立出来,合并成一个行政村。
  大炼钢铁声势浩大,文化革命轰轰烈烈,村干部因“走资本主义道路”遭到批斗。生产停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损失。
  “农业学大寨”开始以后,本村深翻土地,兴修水利。到1991年为止,全村土地全部深翻一遍。水利方面。1980年初,一期工程打地头小机井32口。在施工期间,当时的莱芜县委曾在此召开“挖小井用水”现场会,并将此做法在全县推广。20世纪80年代末,又挖小井一批,加之后来个人挖井和1990年村里所挖三口大机井,全村共有水机井50余眼,彻底解决了全村的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
  改革开放以来,本村经济快速发展,商业、 建筑业、 养殖业、经济作物种植业都兴盛起来。1990年至2000年,该村种姜、养蚕、养猪的户数逐年增加。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1998年至1999年,村里又在村西路旁挖斗形高深度蓄水池一个,保证了经济作物的浇灌。
  1999年,村里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同年,该村在村西划出10亩土地建养殖小区一处,现已有五家养殖场落户其中。2000年,该村共种黄烟50亩,葡萄100亩。如今电厂运煤路南连河段已成为葡萄长廊。
  建村至民国初年,南连河由于村小,本村的教育设施建设是一段空白。
  民国三十二年左右,南北连河在北连河王其林的主持下建房五间,作为学校(旧址已建民房)。解放初期,曾建立“识字班”、“农民夜校”等。1980年,南连河村在村南建小学一处,为土房,后在“拆除土台子,黑屋子”的号召下,重建砖瓦房八间,大院一所,是该村最早的砖瓦建筑,当时的市教委予以很高评价。
  在南连河这块肥水沃土的滋养下,在淳朴民风的熏陶下,南连河人培养出了一代代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南连河人均年收入3000元,各家房舍翻修一新,布局整齐,民富村强,其乐融融,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五股路:从前,该村南曾有一路,从费县通此,又分为五股,分别通莱城、梁坡、大崮山等村。据传,古时是济南——费县,章丘——新泰的必经之路,人马不断,兴盛异常。
  平沟桥:该村西有大沟一条,横在五股路的干道上,人们在此建桥,称平沟桥。桥上有碑三幢,据传,碑文记载了修建时间,修建人,捐钱人及各自捐钱数目,后来因修水库而拆此桥。
  土地庙:在该村北,修建时间无从考证。当时此庙的“善庙地”为时家所献。现村人遇丧事仍到此庙为亡者行“泼汤”之礼。
  龙王庙:在村南。据传此庙为时家所修,是历来村民求雨的地方。1958年拆除,旧址已成水洼。
  邹姓茔地:此茔地人称“邹家林”,在北孝义村南不足一里处(现集市旁),后存留五大亩。1956年左右平墓时,此村挖出“油篓坟”六座。这种坟从外部看上去,土堆很大,像一座小山,相传为“六十还家子”时代为六十岁活人而建。坟墓呈长圆形,约有50平方米,周围墙壁用石砌成,非常坚固,侧有一门,上用石头发碹呈穹窿形,且越往上越小,顶留有一小口。因整个坟墓的形状似旧时油篓,故为“油篓坟”。人到六十,买上童子,放入粮食和水,入住其中,将上口封住,实为活埋。1970年左右,北孝义村用其村西五亩地换得此地,现祢“五大亩地”。 

一、烈士英名录
  亓辰庚  菏泽战役牺牲
  李文彬  淮海战役牺牲
  邹安寅  淮海战役牺牲
  李福水  淮海战役牺牲


  二、历任村支书
  1944年2月-1948年12月  胡步行
  1949年1月-1949年9月   亓同更
  1949年10月-1957年12月   李贯臣
  1958年1月-1959年12月  时振言
  1960年1月-1964年12月  李贯臣
  1964年12月-1987年11月   时振银
  1987年-1999年  刘加明
  1999年-   李振柏
  三、历任村主任
  1959年1月-1960年12月   时遵言
  1961年1月-1962年12月   时遵增
  1963年1月-1982年5月  邹学梅
  1983年-1987年  刘加明
  1987年-1988年  李振柏
  1988年-1998年  邹庆玉
  1998年-2000年3月
  2000年4月-2001年12月30日  邹学福
  2002年1月-  邹庆玉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
  胡步行  曾任黑龙江新华农场党委书记
  亓恩义  任广东大学校长
  邹笃德  槲林电厂党委副书记
  邹翠兰  任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刘训文  莱钢锻压厂党委书记
  五、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李振善  莱芜技校高级讲师(已故)
  时振宝  莱芜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刘训安  高级工程师
  六、掌故传说
  “南北连河搬龙王——没有不下雨”从前,每遇久旱不雨,南北连河便要搬龙王。当时,孝义、几个龙崮、西峪、杨家庄、花园、大桥、冯家林,周围18个村都来献钱,声势异常浩大。搬时,先从苗山的朱家店村把“小白龙”的神像抬来,再去连员外家摆酒食,烧纸钱,让小白龙拜见连员外(传说连员外是小白龙的姥娘家)。然后抬着神像经莱城,到汶河南的一龙潭中取水。取水的坛子抬在队伍前,神像在后。有一次,当队伍到达莱城时,路旁一人将神像头搬去。抬神像的人便与之打官司,打到县里,县官不信求雨应验。抬像人说:“三天之内必下。”县官说:“三无之内下了雨,神像包在我身上。”结果,第二天,大雨倾盆。县官把神像塑好,送回了连河龙王庙。于是“南北连河搬龙王——没有不下雨”之说便传了下来。

由于地处丘陵,该村自古以种植玉米、小麦、地瓜为主,只有少数栽桑养蚕,也有种棉纺线的。

周边村庄

南连河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