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裴王村
前裴王村
前裴王村隶属莱城区寨里镇,位于莱城西北23公里、南距寨里两公里,双龙河西岸(白龙潭河与黑龙潭河在村东北汇合称为双龙河)。人口1600人,耕地1630亩。村内有张、程、周、苏、温五姓,以张姓居多。据记载,民国初年本村隶属莱芜八区;解放后为水北区,或十四区三合乡;1956年成立前裴王村高级农业社。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前裴王属于寨里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办事处;1985年10月改办事处为镇。清末民初,莱芜八区的五大公司(华生公司、大生公司、康生公司、民生公司、中生公司)均为前裴王村人开设,当时生意兴隆,盛极一时,闻名遐迩,有“银裴王”之称。前裴王村人一向重视教育,远在清朝末年,停科设学,前裴王即创办了一处学校,聘请名师执教。民国初年,由村人张林绣等凑资购房屋创办了前裴王南学堂,当时称为“洋学堂”。学校开设新课程,传授新知识。前裴王村...
详情前裴王村隶属莱城区寨里镇,位于莱城西北23公里、南距寨里两公里,双龙河西岸(白龙潭河与黑龙潭河在村东北汇合称为双龙河)。人口1600人,耕地1630亩。村内有张、程、周、苏、温五姓,以张姓居多。
据记载,民国初年本村隶属莱芜八区;解放后为水北区,或十四区三合乡;1956年成立前裴王村高级农业社。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前裴王属于寨里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办事处;1985年10月改办事处为镇。
清末民初,莱芜八区的五大公司(华生公司、大生公司、康生公司、民生公司、中生公司)均为前裴王村人开设,当时生意兴隆,盛极一时,闻名遐迩,有“银裴王”之称。
前裴王村人一向重视教育,远在清朝末年,停科设学,前裴王即创办了一处学校,聘请名师执教。民国初年,由村人张林绣等凑资购房屋创办了前裴王南学堂,当时称为“洋学堂”。学校开设新课程,传授新知识。前裴王村办学,八十年来从未间断过。由于村民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所以前裴王村人才辈出。日前,村民中的医生、教师等各类人材,遍布各地,他们都兢兢业业的在各自岗位上,为建设新中国做着贡献。
旧社会,前裴王村人受尽了敌人的折磨和迫害1943年3月,日本鬼子的迫击炮弹打到村内,村民张林雪等三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其状惨不忍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抓兵拉夫,抢粮抢钱,弄得民不聊生。敌人的暴行激起了村民的义愤,在党的领导下,人人争相支前参战,抬单架、运给养、做军鞋、军袜,积极支援子弟兵奋勇杀敌。大动参时期,村中青年纷纷报名参军,有的老人亲自送子参军,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赞歌。村民张鲁川,是山东第一军分区武工队长,他机智勇敢,英勇杀敌,以游击形式打击日寇汉奸。他身怀绝技,翻墙越屋如走平地,当时人们纷纷传说他是飞檐走壁的“飞毛腿”。使鬼子和汉奸闻风丧胆。
前裴王村人重视农业的发展,解放后几十年来,村民打机井、修水渠,引水灌田,他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对土地深翻整平、打截调向、抽沙换土、挖沟排涝,终于建成了旱涝保收的大块良田。使粮食总产达到了250万斤,一年向国家交售公余粮38万斤,成为全镇的交粮大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民开拓思路,广挖财源,村里纷纷建起了砖瓦窑、针织厂、养猪场、油坊、食品加工、电气维修厂、铁木工等项目。全村有150余人干木工活,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村。如今的前裴王村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多种经营,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前裴王村注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集体有50拖拉机一台,24马力拖拉机2台、12马力拖拉机3台、链轨拖拉机1台。另外各种农业机械配套齐全,耕播收打灌全部实现机械化。莱芜未划大市之前是泰安地区的农机推广点。村里的排灌设备和生活照明都用上了电,从此结束了用油灯照明的古老历史。
党的富民政策,使前裴王村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1978年村里购置了第一台25英寸日本进口的索尼牌彩色电视机。以后家家陆续购买了不同牌号的黑白或彩色电视机。2000年又看上了有线电视。全村安装了300余部电话机。如今,前裴王村的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掘起,张修玉建的金玉达食品有限公司、恒温库;张德堂的富康食品有限公司和百货批发部,张修宁的塑料织袋厂,都办得红红火火,经济收入也非常可观。
前裴王村1998年冬在双龙河东岸陆续建起50余幢小康居民楼。两年内又陆续建起50余幢居民楼,走在一马平川的柏油路上,抚今追昔,思绪万千,这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正迈开矫健的步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前裴王村北与大王庄镇接驾埠村交界,东跨O九公路与羊里镇郭王石村、梁王石村接壤;西与公王庄村相邻,南与寨西村相接。据《张氏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相传在村北池溏内挖出一铜佛,上有“裴王”字样,取名裴王。后因重名,改称前裴王。
旧社会为防匪患,清末前裴王村开始修建围子墙。据说墙基部分是丈二铺底,墙高八尺收顶。建有四门,各门楼七面均设置土制大炮。后,圩子墙陆续被拆除殆尽。
村西曾建有关帝庙一座。原先庙狭小,只塑关云长之像。清末村人将关帝庙改为“四义庙”。新庙建筑远比旧庙壮观,画栋雕梁、青砖、红门、白灰钩抹。庙内四周墙壁上均画三国战争故事一内塑刘备、关云长、张飞、赵云四尊神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泥塑及彩绘均由本村泥塑画匠艺人张竹培、张茂公师徒所作。其创意既有崇拜关羽为跟随刘备匡扶汉室忠贞不二的气节,又纪念桃园结义手足情谊。也欣赏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之大无畏的英雄气魄。建庙时有石碑记载捐钱捐物的仁人善士,石碑上刻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解放后破除迷信已拆除而荡然无存。
村西南200米处为张姓祖莹,面积约50余亩,1973年先后平坟整地,改为粮田。坟墓中挖出的青砖、石头,修建了机井、水渠。石碑成为修桥铺路的原材料,只留下清朝初年栽植的银杏树一棵,粗约2米,高约28米,傲然挺立,是几百年历史沧桑的见证。
周边政府机构
前裴王村退锢萆佣伍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S241
周边村庄
前裴王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前裴王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S241
杨王前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王王石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孙王石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